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老教材_第1页
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老教材_第2页
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老教材_第3页
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老教材_第4页
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老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老教材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老教材PAGEPAGE26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老教材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老教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合外力为零的情况下的一个特例C.在“嫦娥三号"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没有惯性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作用效果不可以抵消【答案】D【解析】米、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牛顿为导出单位,故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同时指出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情况下的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即F=ma,当加速度a=0时并不能说明物体不受力,只能说明作用于物体的几个力的合力为零。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故B错误;有质量就有惯性,宇宙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也有惯性,故C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作用效果不能抵消,故D正确。2.如图所示,小明正在擦一块竖直放置的黑板。下列关于擦黑板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B.压力越大,黑板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力越大比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黑板擦的重力成正D.若黑板擦不小心脱手,则其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也可能把字擦掉【答案】B【解析】黑板擦相对黑板滑动,所以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所以压力越大,黑板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力越大,故B正确;摩擦力的大小与手压黑板擦的力成正比,与黑板擦的重力无关,故C错误;若黑板擦不小心脱手,板擦对黑板的压力为零,所以他们之间没有摩擦力,即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不可能把字擦掉,故D错误。3.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在t=0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并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2m/s2。下列正确的是()A.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在前4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为29.6mC.在t=4s时,甲车追上乙车D.在t=10s时,乙车又回到起始位置【答案】B【解析】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乙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再减小,故A错误;在前4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x=v0t+eq\f(1,2)at2=29.6m,故B正确;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在t=4s时,两车的速度相同,但前4s内两车经过的位移不同,故两车没有相遇,故A错误;在10s前,乙车速度一直沿正方向,故乙车没有回到起始位置,故D错误。4.如图所示,三个图象表示A、B、C、D、E、F六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相等的物体是B、DB.合力为零的物体是A、C、EC.合力是恒力的物体是D、FD.合力是变力的物体是F【答案】D【解析】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A的速度为0,B的速度v=eq\f(x,t)=2m/s;v-t图象中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故C为匀速运动,速度为2m/s;D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m/s2;a-t图象中表示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故F为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E为匀加速运动。则可知:只有B、C保持匀速运动且速度相等,故速度相等的是B、C,故A正确;做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合力为零,故合力为零的物体是A、B、C,B错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为恒力,故合力是恒力的为D、E,故C错误;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是变力;故合力为变力的物体是F,故D正确。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环能沿着一轻细绳光滑地滑动,绳的两端固定于直杆上的A、B两点,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15°,在杆上又套上一质量不计的可自由滑动的光滑小轻环,绳穿过轻环,并使m1、m2在其两侧,不计一切摩擦,系统最终处于静止状态时φ=45°,则两小环质量之比m1∶m2为()A.tan75°B.tan60°C.tan30°D.tan15°【答案】B【解析】小环为轻环,重力不计,故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故环与m2之间的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环与m1之间的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A点与m1之间的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m2与B点之间的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根据平衡条件,对m1,有2Tcos30°=m1g,对m2,根据平衡条件,有2Tcos60°=m2g,故m1∶m2=tan60°,故B正确,ACD错误。6.如图是沙漏照片,观察可以发现照片中的砂粒在空中时都看不出砂粒本身的形状,而是成了条条痕迹。若近似认为砂粒下落的初速度为0,忽略空气阻力,不计砂粒间的相互影响,设砂粒随时间均匀漏下,则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出口下方10cm处的痕迹长度约是5cm处的2倍B.出口下方10cm处的痕迹长度约是5cm处的4倍C.出口下方0~2cm范围内的砂粒数约与2~6cm范围的砂粒数相等D.出口下方0~2cm范围内的砂粒数约与2~8cm范围的砂粒数相等【答案】D【解析】根据v2=2gh,可知出口下方10cm处的速度约是5cm处的eq\r(2)倍,可知出口下方10cm处的痕迹长度约是5cm处的eq\r(2)倍,AB错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可知从出口下落0~2cm与2~8cm的时间是相等的,因砂粒随时间均匀漏下,可知出口下方0~2cm范围内的砂粒数约与2~8cm范围的砂粒数相等,C错误,D正确。7.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滑雪轨道是由光滑的斜直轨道AB和粗糙的水平轨道BC组成,B点处为一光滑小圆弧,AC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0时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后停在C点。若第2s末和第6s末速度大小均为8m/s,第4s末速度大小为12m/s,则()A.运动员在第4s末已经过B点B.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5m/sC.运动员在第12s末恰好停在C点D.光滑的斜直轨道的长度大于粗糙的水平轨道的长度【答案】A【解析】运动员在倾斜轨道的加速度a1=4m/s2,如果第4s末运动员还在倾斜轨道上,则速度v=a1t1=16m/s,故在第4s末已经过B点,A正确;运动员在水平轨道的加速度a2=-2m/s2,设运动员由A到B点所用时间为t,在B点速度大小为vB,速度大小由vB减为12m/s所用时间为Δt1,则vB=a1t,vB+a2Δt1=12m/s,Δt1=4s-t,得m/s,s,则m/s,故B错误;在水平轨道上,速度大小由8m/s减为0,所需时间t2=4s,故运动员在第10s末恰好停在C点,故C错误;m,m,则xAB<xBC,故D错误.8.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k的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A.在图乙中PQ段表示拉力F逐渐减小B.在图乙中QS段表示物体减速上升C.位移为x1时,A、B之间弹力大小为mg-kx1-Ma0D.位移为x3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答案】C【解析】开始时,弹簧的弹力向上,大小为F0=(M+m)g,随物体的向上运动,弹簧伸长,形变量减小,弹簧的弹力减小,而PQ段的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m)g+F0=(M+m)a,F0减小,所以F增大,故A错误;在乙图QS段,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方向仍然与开始时相同,所以物体仍然做加速运动,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错误;开始时弹簧的弹力F0=(M+m)g,当弹簧伸长了x1后,弹簧的弹力F1=F0-ΔF=F0-kx1=(M+m)g-kx1,以B为研究对象,则F1-Mg-Fx1=Ma0,得Fx1=F1-mg-Ma0=mg-kx1-Ma0,故C正确;P到Q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得v12=2a0x2,Q到S的过程中,加速度随位移均匀减小,,,得,故D错误。9.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eq\f(x,t)-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B.质点在1s末速度为2m/sC.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0.75m/s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答案】AB10.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轻质细绳一端连接B,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C物体。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C由静止释放,在C下落的过程中(C未落地,B未碰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μ2≠0,当C的质量mC>μ2(M+m)时,绳子拉力为μ2(M+m)gB.若μ2≠0,当C的质量mC<μ2(M+m)时,A、B之间的摩擦力为0C.若μ2=0,当C的质量mC<时,A、B之间的摩擦力为μ1mgD.若μ2=0,当C的质量mC>时,A的加速度为μ1g【答案】BD【解析】若μ2≠0,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FT-μ2(M+m)g=(M+m)a,即绳子拉力FT>μ2(M+m)g,故A错误;若μ2≠0,当C的质量mC<μ2(M+m)时,即绳子拉力小于A、B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整体保持静止,A、B之间的摩擦力为0,故B正确;若μ2=0,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C=(M+m+mC)a,以A为研究对象,A、B刚好发生相对运动的瞬间有μ1mg=ma,解得,当C时,A、B一起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保持相对静止,即A、B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当时,A、B之间发生相对运动,A的加速度a=μ1g,故C错误,故D正确。11.如图所示,粗糙地面上有一斜面体,倾角为θ.不可伸长的细绳跨过斜面顶端光滑定滑轮,左端连接静止的大物块,质量为M,右端连着一根光滑轻杆,轻杆铰接在斜面右侧,轻杆顶端用另一根细绳挂着质量为m的小物块.一开始整个装置静止,细绳垂直于轻杆。用手将大物块从A点移动到B点后松手,系统仍然保持静止,且在A点和B点大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子的张力减小B.在A处时绳子的张力比B处时一定大2MsinθC.地面给斜面体的作用力一定不变D.若大物块再向下移动一点距离,则系统一定失去平衡【答案】AC【解析】以绳子结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力的三角形和边的三角形相似可得,由于mg和H不变,OP减小,则拉力F减小,故A正确;在A点和B点大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但B点绳子拉力小,所以A点摩擦力方向向下、B点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在A处FA=Mgsinθ+f,在B处FB=Mgsinθ-f,解得FA-FB=2f,而f≤Mgsinθ,在A处时绳子的张力比B处时不一定大2Mgsinθ,故B错误;地面给斜面体的作用力等于总重,所以地面给斜面体的作用力一定不变,故C正确;在A点和B点大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但在B点摩擦力是否达到最大不确定,所以若将大物块再向下移动一点距离,则系统不一定失去平衡,故D错误。12.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在电机的作用下一直保持顺时针匀速转动,速度大小为v2,两轮轴心间距为L.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小物块,以速度v1从传送带左轮的正上方水平向右滑上传送带,最终经过时间t0从右轮的正上方离开传送带。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根据以上物理量间的可能关系,画出几幅小物块和传送带的v-t图象,下列有关小物块运动时间t0的计算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A.在乙图所示情况下,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0只能用公式L=v1t0+eq\f(1,2)μgt02来计算B.在丙图所示情况下,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0只能用公式L=eq\f(1,2)(v1+v2)t0来计算C.在丁图所示情况下,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0=D.在戊图所示情况下,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0可以有三种表达方式【答案】ACD【解析】题图乙表明小物块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速度还没达到v2,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位移为L)的总时间t0与v2无关,只能用公式L=v1t0+eq\f(1,2)μgt02来计算,A正确;题图丙表明小物块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速度正好达到v2,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0可能有三种计算方法,分别可用L=v1t0+eq\f(1,2)μgt02、v2=v1+μgt0、L=eq\f(1,2)(v1+v2)t0求得,B错误;题图丁表明小物块先做匀加速运动,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2后再做一段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0分为两段,第一段时间为,第二段时间为,则t0=t1+t2=,故C正确;题图戊表明小物块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速度正好达到v2,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0可能有三种计算方法,分别可用L=v1t0-eq\f(1,2)μgt02、v2=v1-μgt0、L=eq\f(1,2)(v1+v2)t0求得,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6分)如图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刻度尺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重力加速度g取9.8m/s2.(1)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弹簧被拉伸时,拉力越大越好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使弹簧保持竖直状态C.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在钩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读数D.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2)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答案】(1)BC(2)弹簧自身有重力4.9(每空2分)【解析】(1)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故A错误;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使弹簧保持竖直状态,此时弹簧的弹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故B正确;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在钩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读数,故C正确;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不是伸长量,是原长和伸长量之和,故D错误。(2)由图可知,当F=0时,x大于零,说明没有挂重物时,弹簧有伸长,是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造成的.根据题意.14.(8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1)实验步骤如下: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取下小吊盘,将木板________(填“右端”或“左端”)抬高,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x1、x2…,求出与不同质量m相对应的加速度a。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以eq\f(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eq\f(1,a)-m的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eq\f(1,a)-m的关系图线为一条倾斜直线。(2)回答下列问题:①如图乙所示,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x1、x2、x3,则a可用x1、x3和T表示为a=________;②图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答案】(1)右端(2)eq\f(1,k)eq\f(b,k)(每空2分)【解析】(1)在平衡摩擦力时,取下小吊盘,将木板右端抬高,使木板形成斜面,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则此时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2)①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aT2,可得,加速度为.②设小车所受外力为F、小车和车中砝码的质量为M′,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变形得,结合图丙所示图像,可得斜率,所以拉力F=eq\f(1,k);由截距,联立解得小车的质量M′=bF=eq\f(b,k)。15.(8分)建筑工地上的一工人,通过定滑轮把重物吊起,如图所示。已知工人的质量M=60kg,重物的质量m=50kg,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不计,工人的力量足够大,取g=10m/s2。(1)求工人竖直向下拉绳时,重物的最大加速度.(2)工人以最大加速度拉重物时,2s末绳突然断开,求重物上升的最大高度.(设定滑轮足够高)【解析】(1)虽然工人的力量足够大,但通过定滑轮对重物的拉力不能超过工人的自身重力,如果超过自身重力,工人就变成爬绳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g=mam(2分)解得重物的最大加速度am=2m/s2.(2分)(2)绳断开后,重物做竖直上抛运动,有:(2分)解得:H=4。8m。(2分)16.(8分)在“互联网+”时代,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网购也促进了快递业发展。如图,一快递小哥在水平地面上拖拉一个货箱,货箱的总质量为15kg,货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eq\f(\r(3),3)。若该小哥拉着货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取g=10m/s2,求:(1)拉力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时拉力的大小(结果保留1位小数);(2)所施加拉力的最小值和方向。【解析】(1)研究货箱,根据平衡条件有:Fsin60°+FN-mg=0(1分)Fcos60°-Ff=0(1分)Ff=μFN(1分)解得:F=50eq\r(3)N=86。6N。(1分)(2)如图所示,tanθ=eq\f(Ff,FN)=μ,解得θ=30°(2分)即弹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FNf方向固定不变,当拉力F′的方向垂直FNf时,拉力F′有最小值由矢量三角形的关系可得:F′=mgsinθ=75N.(2分)17.(14分)图a为自动感应门,门框上沿中央安装有传感器,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某个设定值(可称为水平感应距离)时,中间两扇门分别向左右平移,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大于设定值时,门将自动关闭。图b为感应门的俯视图,A为传感器位置,虚线圆是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d,最大移动速度为v0,若门开启时先匀加速运动而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每扇门完全开启时的速度刚好为零,移动的最大距离为d,不计门及门框的厚度.(1)求门开启时做加速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若人以v0的速度沿图中虚线S走向感应门,要求人到达门框时左右门同时各自移动eq\f(1,2)d的距离,那么设定的传感器水平感应距离l应为多少?(3)若以(2)的感应距离设计感应门,欲搬运宽为eq\f(7,4)d的物体(厚度不计),并使物体中间沿虚线s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如图c),物体的移动速度不能超过多少?【解析】(1)依题意每扇门开启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设门全部开启所用的时间为t0,由图可得:d=eq\f(1,2)v0t0(2分)由速度时间关系得:v0=a·eq\f(1,2)t0(1分)联立解得:。(1分)(2)要使单扇门打开eq\f(1,2)d,需要的时间t=eq\f(1,2)t0(1分)人只要在t时间内到达门框处即可安全通过,所以人到门的距离为l=v0t(1分)联立解得:l=d。(1分)(3)依题意宽为eq\f(7,4)d的物体移到门框过程中,每扇门至少要移动的距离,每扇门的运动各经历两个阶段:开始以加速度a运动s1=eq\f(1,2)d的距离,速度达到v0,所用时间为t1=eq\f(1,2)t0,而后又做匀减速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