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荷花淀》的美学追求_第1页
孙犁《荷花淀》的美学追求_第2页
孙犁《荷花淀》的美学追求_第3页
孙犁《荷花淀》的美学追求_第4页
孙犁《荷花淀》的美学追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花淀》的美学情趣用诗情画意的手法表现血雨腥风的题材,孙犁绝非首创,但对一般读者而言,《荷花淀》却是一股清新,一种特别。这,恰恰就是《荷花淀》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然生活却不是一切艺术所能全部涵盖,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可以等于艺术,甚至高于艺术。《荷花淀》的艺术价值、审美趣味是生活化的,它体现在:一、 诗化的硝烟白洋淀的自然风光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荷花淀”是其美的浓缩,但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战火的侵蚀。如果说“生存还是死亡”是一个虽经典却简单的命题,那么,《荷花淀》的作者却在“残酷”与“美好”的价值趋向中“反常”地选择了后者。1、 即使“荷花淀”不含隐喻成分的话,荷花淀上活动的人物似乎应该是女性;而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恰恰昭示了荷花淀中人物的朴素与纯美。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大群“荷花淀女人”,又恰恰是自然美的灵动点缀,是美的生活主宰。是荷花淀滋养了她们的美(外表和心灵),是她们,又把荷花淀美的内涵诠释得更为生动更趋完美,她们的成长,又把自然之美发挥到了极致!2、 如果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那么,把有价值的、美的东西保存起来,也就不是单纯的“悲”和“喜”所能概括。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荷花淀的女人们来说,她们曾经是美的受惠者,面对将遭践踏的美好家园、心灵港湾,那份守护者”的职责既是善良的“本能”所使,也将表现得更为强烈,更加震撼人心!爱的表现形式是呵护,当不能平静地呵护至爱时,只能选择捍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爱国的基本要素,而“天下兴亡,小女有责”则是深层的爱国情感了。3、 兵燹的残酷,生命的不可预知,是战争投在人们心目中的阴影,而美,总是给人以愉悦以享受。笑看风云,直面战争,让荷花淀的妇女们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与必胜的信念。那种积极的乐观的情绪相互感染,渐次浓烈,也预示着战争胜负的最终走向。诗画般的家园岂容玷污!荷花淀上美的天使们,正是以美的背景作依托,用美的心灵为驱动,演绎一场结果分明的美丑大决战。二、 美丽的谎言《荷花淀》也不是“至美”到那种完美无缺的境地,它倒是符合了中国古代“真正的美人方有一陋处”的审美理念。审美中的“陋处”是反衬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借助“残缺”来体现“完美”的艺术处理。同样,《荷花淀》通过那些青年妇女的对话,提升了小说的美学意境。那些低层次”的谎言,不但是真实的谎言,也是善意的、美丽的谎言,是镶嵌在《荷花淀》上的'美人痣”一颗。1、 “美丽的谎言”有着“女人的味道”:羞涩,牵挂,私心,还有小小的狡黠.....而这些特点又实实在在是女性“本色”的坦裸,有着特别的可爱。而且,正是这些有着浓烈生活气息的“谎言”,把荷花淀女性的质朴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那些对话,如果“打开窗子说亮话”,干脆“实话实说”,呆板、无趣不说,女性的天真与活泼也就无法得以真实的再现。在这里,“谎言”有真意,“谎言”生美感。2、 “美丽的谎言”也是荷花淀青年妇女成长的媒介。她们因私情而冒险寻夫,却因寻不到丈夫而生出不满,又因不满而不服,从而激活了这些女人潜意识中胆大的因子。而荷花淀一战,又使她们深刻地认识到“女人当自强”的重要小说的结局是简单的,但青年妇女们的成长历程却是自然的,可以预见的。在“美丽的谎言”中她们得到了真实的锻炼,成为一个个“红妆”与“武装”兼备的完美形象。文章主题原来可以这样“反向”表现,人物语言原来能够这样“有趣”展示。“诗化的硝烟”里尽显女性风采,“美丽的谎言”中终见生活本色。《荷花淀》出神入化的对美的意境的“另类”表现,带给我们岂止是独特的美的感受!“反向”写作,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不是也是一种暗示:原来生活可以变得更美,文章可以变得更好?试论《荷花淀》的美学意蕴孙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别具特色的作家,他以其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为特点的艺术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荷花淀》是极具独特艺术风格的小说之一。细品该作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独特的美感。《荷花淀》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它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上。绘画美《荷花淀》的美首先表现在它的绘画美上。那如诗如画的风情描写,生动传神的人物刻画,淋漓尽致的生活、战斗场面描绘无不是优美的绘画,给人以美的享受。1如诗如画的风景画。月下的白洋淀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卷起一层淡薄透明的雾。女人坐在院子里织席,等水生回来。身下是大片的席子,女人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优美的言语象一幅大手笔的水墨风景画!探夫遇敌,“女人们摇着小船飞快”,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而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可不就是一幅工笔的水彩画?作品所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我们看不到残垣断壁,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的污痕,我们看到的是明月,清风,银白色的湖水,碧绿的稻秧苗,粉色的荷花箭……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情景相生,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增添了文章的意情画意。2生动传神的人物画。孙犁的人物描写采用的是中国画的工笔与大写意相结合的手法。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清新的对话描写,朴素的行动,使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女人、水生、水生爹,直到一群不知姓名的女人,虽用墨不多,却活灵活现,宛如眼前。同样写人,孙犁的手法各不相同。写水生:“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用的是工笔手法。女人等用的则是大写意手法,不去描写其细微之处,而是通过寥寥几笔便使人物的精神面貌跃然纸上。3清新而自然的生活风情画。夫妻月下话别,女人摆船寻夫,淀里探夫遇敌,荷花淀伏击战打捞战胜品,女人们水上配合作战……无不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在我们眼前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面。就连战斗结束,战士们胜利撤离战场也充满了诗情画意:“战士们两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的烟波里……”音乐美《荷花淀》艺术美其次还表现在它的音乐美上。《荷花淀》一文极具节奏感。那时而优美舒缓,时而紧张激烈的内在音乐旋律给人一种深切的美感享受。其节奏同全文的基调之间的高度和谐,使小说节奏错落有致,浑然天成。月下织席——舒缓优美的小夜曲。月下的白洋淀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女人在淀边小院里,在薄薄的透明水雾中,坐在“洁白的云彩”一样的苇席上,像坐在洁白的雪地上编织诗一般的苇子席,等水生月夜归来。疏朗的月光,宁静的村庄,脉脉的淀水,清清的苇香……岂不是一曲清新优美的小夜曲在流淌?夫妻话别一一清新自然的小提琴独奏。水生回来,简短而又质朴的对话,话语虽短但情意殷殷。夫妻之情,家国之情浸透其间,内在的旋律优美而又动人心弦地鸣响,恰似小提琴演奏般的优美旋律久久萦绕在读者的心头耳际,使人浸融其间,获得了心灵的美好愉悦。划船探夫——轻松活泼的民乐协奏。“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便凑到一起以各种理由去探望自己的丈夫。妇女们极具个性的性情通过那极具个性的叽叽喳喳,那活泼诙谐的气氛,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探夫遇敌,伏击敌寇——节奏急切的琵琶独奏。探夫遇敌,使原本舒缓的节奏陡然间紧张起来。“大弦嘈嘈如急雨”,女人们“咬紧牙,制止心跳,水在船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冲进荷塘里,“耳边响起来了排枪,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女人们想一准要死了,一齐跳进水里,却发现枪是往外打的。继而看见肥大的荷叶下丈夫们的脸。紧张的战斗,急切的节奏,“丈夫们聚精会神地瞄准射击,半眼也没看她们”。打捞战胜品敌船被打沉了,紧张的节奏一下舒缓开来,战士们大声地说笑嬉戏,争着打捞出敌人的枪枝、子弹带、面粉和大米。水生对着荷花淀喊叫,让女人们出来,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并把捞起的饼干盒扔到女人们的船上。欢快的气氛,众人的玩笑,充满了生活气息,可不就是一曲细腻诙谐的民乐小合奏?划船回家——轻捷欢快的二胡独奏看到打了胜仗,又因为过于激动和兴奋,女人们又说笑起来:她们埋怨男人不搭理人,埋怨男人不服管、争强好胜,却抑制不住心里的兴奋。诙谐动听的叽叽喳喳里,透着根据地妇女的活泼、机智和觉悟。小说中的时而舒缓时而紧张的节奏和小说所要表现的的主旨完美地协调了起来,组成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抗战之歌。它里面透着时代的最强音,反映了当时时代最亮丽的风景线。多变的韵律具有强烈鲜明的节奏,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音乐调式,使小说透着强烈的音乐美。其音乐魅力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影响。建筑美《荷花淀》有一种建筑上朴素简洁的美。小说由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个片断构成,围绕中心疏密有致地安排了材料,使小说的整体结构上形成极具美感的“品"字型构造。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可以说是助夫杀敌的铺垫。后一节则是前两个片断的张扬、延伸,整个小说结构严谨,呈金字塔式的结构模式,呈现了一种庄重朴素而又和谐淡雅的“建筑”风格,在给人以怡情赏心之美的同时也给人以视觉观感上的美感。浅议《荷花淀》的唯美情结牛李华[摘要] 作品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主义精神,情节生动,语言优美,场面传神,心理描写细腻,抒情气味特浓,无处不显示着作家的唯美情结。作品来源于生活,作家生活于生活,好的作品是作家的生活与思想的完美统一体。[关键词] 唯美;乡土气息;诗情画意;真实记录短篇小说《荷花淀》以家乡冀中平原的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农村丰富的斗争生活,具有浓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作品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主义精神,情节生动,语言优美,场面传神,心理描写细腻,抒情气味特浓,无处不显示着作家的唯美情结,所以他的作品有“诗化小说”的称誉。茅盾曾说:“他的小说好象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1[①]一、 情节一情节简明,构思巧妙,影响深远孙犁的小说不是以情节取胜,在他的小说中中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把描写对象外在与内在的美,与作者主观感情上对于美的赞赏,完全融为一体了。《荷花淀》就是这样,在这篇小说中他对水生嫂这个形象的观察与描写,就是抓住了特别打动自己的几个画面:水生嫂编席子等丈夫,丈夫回来后的一番情意缠绵的对话,虽是简短,却足以看出水生嫂对丈夫的关切、支持;对丈夫放心不下,几个妇女摇船探夫,当她们戏闹着将船开到白洋淀之后,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日本鬼子的汽船出现了,她们只好向荷花淀逃去.这急切之与采取的逃避行为却起到了把敌人引进部队布置好的“口袋阵”之中的作用,从而帮助部队实现了干净、彻底、全部地消灭敌人的目的;当妇女们在惊魂未定之时,发现正是她们日思夜想的那些“狠心贼”救了她们,其喜悦之情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这样的战争,这样的会见,发生在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荷花淀,才更显真实,只有这种富有诗意又充满着火药味的会见,才能反映抗战中军民的精神状态。正是这种实际的斗争,增强了妇女们的战斗信心。到了秋季,她们作为偏师,生龙活虎地“出入在那芦苇的海洋里”。正是这样的几个场面的描绘,体现了这些劳动妇女美的灵魂。这是孙犁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特殊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更多地提出它,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出来,发射光亮,照人眼目”,让读者“通过这样一个鲜亮的环节,抓住整条环链,看到全面的生活”2[②];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其他部分,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则坚决地舍弃,以达到单纯与完整的完美统一。如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作者没有客观、具体地描写敌我双方打仗的情况,而是通过妇女们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描写,同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了作家主观情感,在某种程度上,作家写人物也是在写自己,达到了主客体的完美融合。《荷花淀》发表于1945年,作者后来这样说:“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说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就会感动。”《荷花淀》通过水生夫妇这样富有诗意又充满着火药味的一段故事,反映了白洋淀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们的勇敢、机智,以及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乐观主义的战斗精神。也就是这样一段既简明而又巧妙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是革命战争锻炼和提高了中国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成长为平凡而伟大的抗日英雄。二、 语言一一内心丰富,语言精练,性格迥然作者执著、认真地追求语言的艺术美,他的语言,从生活出发,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却精心地又不露痕迹地进行了艺术加工,把语言的通俗和优美、简练和细腻、直率和含蓄、清淡和浓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如行云流水,却又状物传神,形成了清新明净的语言风格。1、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是《荷花淀》对话的最为成功之处。小说反映的是白洋淀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歌颂的是我国人民纯真深厚的夫妻之情和伟大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夫妻恩爱之情,在对话中是始终交织在一块的。这种“夫妻恩爱之情”不但没有妨碍革命的利益,而且使爱国主义精神更明,更反衬了人物的革命精神。水生报名参军后,回到家里同妻子的一番对话,可以说是一曲情思绵绵的对歌。水生很晚回家,引起水生嫂的疑虑和焦急,但她出于对丈夫的爱,只是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当水生答非所问,特别是“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时,她更加疑虑,想问个究竟,但又想到党内的事不便细问,就巧妙地从侧面试探:“他们几个呢?”水生只是稍透一点口风:“还在区上。”接着赶忙岔开话题,连续反问,以攻为守。水生本想把参军的事完全告诉妻子,但又怕过早地触动她的心扉,因此思前想后,欲言又止,处于一种矛盾状态。细心、聪明的水生嫂很快察觉了丈夫的这种微妙心理,尤感忧虑不安,于是扭回话题,进一步追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而不答。水生嫂看出丈夫“笑得不像平常”,意识到问题的重大,禁不住脱口而出:“怎么了,你?”这一倒装句,虽只寥寥几字,却的疑虑,有惊讶,有关切,有催促,意味深长,以上对话,充分表现出水生和妻子之间的相互关心、体贴,也勾画出了她谨慎稳重、细心温柔的性格。水生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告诉妻子自己第一个报名参军。水生嫂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短短一语,看似平常,其实内涵极为丰富:既透露出舍不得丈夫离开的绵绵情意,又表现出对他积极投身革命的骄傲和赞扬,也含有对他不同自己商量而自行报名的轻微责备。这时爱国主义精神和夫妻恩爱之情有了进一步的交融。之后,水生对妻子进行了教育,水生嫂开始在心中摆正了“家”和“国”的位置,理顺了“家”和“国”的关系,说道:“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当得到丈夫理解和体贴后,她感到莫大的安慰,深情地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句话可以说是女人以对丈夫的唯一嘱咐:希望丈夫记着这一家子人,记住妻子的一颗心——人分离了,心永远不分离!至此,民族利益与家庭利益,便在革命的前提下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水生嫂那种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积极支持丈夫参军的高尚品格便跃然纸上了。这段对话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水生嫂从想知晓事情真相到知晓真相后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以及水生尤其是水生嫂,这对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2简洁的语言揭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展开并推动情节发展,是《荷花淀》的又一突出特点。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都想去探望自己的丈夫,于是她们聚到一块儿商量。这一处对话描写极为精彩。同一种愿望,同一种心理,各人用各人的语言表达出来,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第一个妇女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这话说得委婉含蓄,不露痕迹。“听说”表明不是自己存心主动打听的;声称“不拖尾巴”,正是怕别人讥笑她“拖尾巴”;“忘下了一件衣裳”不过是个借口,可见她性格文静而内向。第二个妇女则迥然不同:“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毫无掩饰,不绕弯子,天真之态可掬。显然,这个个妇女的性格是爽朗率直,外向型的。“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提示大家路上不安全。这说明水生嫂比较成熟、稳重,考虑问题比别人全面。究竟去不去呢?她却没讲出来,感情含而不露。“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侥幸的心理、急切的神情溢于言表。这话自然是第二个妇女说的。看来缺乏冷静也是她的性格之一。最有情趣的是第四个妇女的话:“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不想去而偏要去,没看破头却硬要看破,拿婆婆作挡箭牌,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神态。她爱面子说没有什么看头,右无意中道出的一个“再”字,却表明她早已单独去过了。品味一下她的话,可知她是位性格娴雅、腼腆的新媳妇。这里短短一席话,既写出了几个年轻妇女天真活泼、温柔多情的共性,又写出了她们各自不同的个生,写得那么活脱逼真、生动传神,真可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同时,这一处对话以及下面未找见丈夫后的一些对话,又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埋下了伏笔。女人们因“藕断丝连”而商量探夫的这种思恋之情,是故事发展的契机;“鬼子要在同口按据点”的对话,不只是为了表现人物,也是在呼应前文并为后文作伏;“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正是这种急切、侥幸的心理作怪,才有后面的路遇敌船之巧和伏击敌人的意外顺利;“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和“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对话,使“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结果无意中发现了敌船,于是情节自然而巧妙地过渡到高潮:她们路上的谈话,虽然不乏牢骚意味,然而主要还是为丈夫把打日寇看得“比过新年,娶新”更高兴的革命热情而由衷自豪和骄傲,而这则是她们后来思想觉悟提高和在战斗中成长的朴素而坚实的思想基础,换句话说,这是为情节的展开所作的必要交代和铺垫。因此,当读到后文这些情节和内容时,我们就不会感到突兀和惊疑,相反倒觉得顺理成章,入情入理。3、表现人物发展变化了思想性格,深化小说的主题,也是《荷花淀》成功之处。一场意想不到的惊险和战斗锻炼、教育了妇女们,她们彻底认识到狭隘的夫妻之情“不算光彩”,思想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回家途中的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充分说明了经受战斗洗礼后思想觉悟有了迅速提高。对话后只用感叹号或问号,语气强硬,气氛炽热,再不像过去那样柔弱缠绵了。她们不满于男人们对妇女的轻视,显示了不甘落后、倔强好胜的性格;她们看到了自身的力量,热切渴望参加战斗,提出了“成立队伍”的响亮口号。小说的尾声告诉我们,妇女们不久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成长为英姿飒爽的革命战士。这里的对话表明,妇女们已爱国、爱夫已完全统一在革命利益之下。正因为此,丈夫才会更爱妻子,爱国反过来又加深了爱妻。可见,妇女们的觉悟和成长,是她们把爱国之情看得高于夫妻之情的必然结果;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物思想性格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段简洁而深刻、合情又入理的对话描写,不仅画龙点睛地完成了人物形象的最后塑造,真实地再现了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妇女们日益觉醒、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而且反映了人民武装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预示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从而有力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孙犁的小说不着重表现战争的残酷而着意表现战争中的民族正气;他也不着重表现农民的苦难与心灵的重负,而努力表现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与美好心灵的闪光,挖掘农民内在的灵魂美、人情美,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三、 景物 场面传神,诗意盎然,寓意深远传神的场面描写,也是孙犁小说的特点。《荷花淀》中劳动、战斗的场面无不体现了孙犁小说散文诗化的语言特色以及细腻浓郁的抒情味道。小说的开头,写水生嫂编席子,作者把这个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一段描写,一开始就交代了水生嫂劳动的环境,三句话就写出了劳动的时间、空间和对象,象诗的语言一样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重要的是写了环境中的主人公。你看,这个院子多么干净利落,白天破好了苇眉子,当夜就趁着月光来编席,只此一句,把女主人小生产的经济状况及其勤劳能干的劳动本色,都写出来了。接下来写水生嫂的劳动。她劳动得怎么样呢?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只是点染出劳动的画面。简单的两句话,就把女人编席的情景完全形象化了: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手指上缠绞着,在她怀里跳跃着。“缠绞”、“跳跃”,这两个动词用得多么多么传神,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写活了,而且把女人的好手艺,女人的勤快,都有力地描绘出来了。这里写了生活之美,劳动之美,都是在烘托着女主人公心灵之美,写出了她的纯朴、勤劳和能干。接下来的这段描写,尤其值得分析:“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本来是在写劳动,但却写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不是把劳动的场面完全诗化了、美化了吗?“她有时望望淀里”,不仅引出了关于白洋淀的银白世界的描写,让读者欣赏到完全诗化了的画面,闻到了“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而且显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为什么“有时望望淀里”?因为“大门没关,丈夫还没回来”。她心里有事,是在一边劳动,一边等待丈夫回家。人物的心事,不是采用一般小说的叙事方式来表现的,而是通过散文诗的绘画的笔法来描绘的,这就更显得诗意浓郁,耐人寻味。作者在写劳动,实际上却是在写景物,劳动与景物已经融为一体,化为引人入胜的画面。类似的例子,还有女人们划着船找丈夫的一些描写:“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颗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是叙事,写景,也是抒情。但是如不仔细体会,仿佛成了可有可无的闲笔。菱角被捞上来了,又被丢到水里去。这似乎是漫无目的的无聊举动,但却透露出女人们找不到丈夫的空荡荡的心情。菱角“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又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生长在白洋淀的菱角,尽管换了个地方,但照样会安安稳稳地生长;生长在白洋淀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尽管他们力量还不够强大,但只要他们还在淀里,还在自己的乡土上,不管移到哪里,他们肯定也会安安稳稳地生长,而且会生长得很好。所以这也是诗意盎然、寓意深远的抒情描写。再看战斗场面的描写。战斗打响之前,日本人的大船紧追过来,她们把船摇进了荷花淀:“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的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完全可以当作散文诗来读。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是埋葬敌人的战场。用这样两句话作为这一部分的结尾,也就暗示最后一部分将是一场消灭敌人的战斗。所以,这两句话,从文章的结构上说,也很有意义,很有作用。作者不是用一般小说的写法来写战斗,而是用散文诗的笔调来描写。我们常见的一些小说,在写战斗场面时,总是要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敌我双方打仗的情况。《荷花淀》却不是这样,它是通过妇女胶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描写的。她们的船摇进荷花淀,是通过人物的视觉和听觉来描写的:看见“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听见“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交火之后,对敌人几乎一笔也没有写。小说正式展开描写的,是妇女们所想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的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这里写的完全是人物的感受。这是一场紧张的战斗,作者却在写“荷花变成人了”,写这群妇女在东张西望,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不是把战斗的场面完全美化了、诗化了吗?所以,它不是在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而是在写这群妇女转惊为喜的紧张、愉快的心情。通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这常常是诗歌的写法。把它用在小说里就别具一格,有力地强化了小说的感情色彩。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完美统一。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人的美,景的美,劳动的美。在《自序》中,孙犁自省:“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的脚步、我的悲欢离合。”3[③]高尔基说:“在我看来,艺术的精神就是力求用词句、色彩、声音把人心中所有的美好的东西,把人身上所有的最珍贵的东西一一高尚的、自豪的、优美的东西,都体现出来。”4[④]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作品来源于生活,作家生活于生活,好的作品是作家的生活与思想的完美统一体。我想,这也许是孙犁通过《荷花淀》告诉我们的吧!参考文献[1]党秀臣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1986年10月第一版⑵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出版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1987年9月第一版[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1998年7月第一版荷花淀的语言美赏析孙犁的《荷花淀》被称为“诗体小说”,正体现了孙犁对小说“诗歌般的意境,散文式的格调”的追求。他的语言朴素、明丽、清新、柔美,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下面我就从《荷花淀》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两方面谈一谈自己的鉴赏体会。《荷花淀》作为一篇小说,他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有很大的区别。一叙述语言淡而有味,意蕴悠长。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这里的语言如此清新质朴,明白晓畅,作者为读者营造了一幅淡雅幽静的水乡画面,仿佛荷叶荷花香幽幽入鼻,仿佛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深远的夜里年轻的水生嫂坐在月色下编着席子。“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本是常见的机械的劳动场面,在孙犁的笔下却具有了诗情画意,很自然的写出了劳动者的美。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宁静的画面里隐含着水生嫂内心隐隐的牵挂,她正在等待着丈夫的归来,作者含而不露的巧妙地暗示了水生夫妇的笃深恩爱之情。再看另一段: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慢节奏的哗,哗,哗的摇橹声;顺手一捞又顺于一丢的下意识的动作正含蓄的写出了那几个青年妇女探望丈夫而不得见面,心情极度失落然而又羞于表达的心理。我觉得此处用动作来写心理效果极妙。又如这一段: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