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饰方面饮食方面居室建筑习俗风尚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大众传媒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主要内容:▲不同时期变化的表现及原因二、主要阶段:1.近代:▲1840-1912(清末,近代前期)▲1912-1949(民国,近代后期)2.现代:▲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1978-(改革开放后)——四大变迁时期1、把握考查特点:采取“把握重点,兼顾全面”的复习策略,重点把握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这一专题知识。2、把握特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高考试题往往从纵向上考查概括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重点关注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新中国的成立等阶段。3、注意联系:高考非选择题从政治、经济、文化中寻找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强调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重视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本专题内容可以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联系起来整体把握。4、关注史观:本专题容易运用文明史观或社会史观命制题目。衣之翩一、近代服饰的变化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1、男装:▲西装出现并流行的原因:A.西方列强入侵,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带来了思想解放。B.洋务运动兴起。(买办、留学幼童)C.民国的剪发易服政策。D.向西方学习的心理;崇洋媚外的心理,追求时髦。中山装的特殊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比一比中山装具有西方服饰审美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注重人体造型,注重借服饰来体现和传达人体美的美感。——《中山装和孙中山的服饰文化观》宽松窄小袍装裤装宽松肥大简洁适体袖口下装整体风格人文精神人等级森严谁可以穿中山装?自由平等
在国外一些大场合,我从来都是穿唐装、中山装,我想告诉所有人,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成龙中山装能够代表中国;它代表的是的中国!进步文明近代崛起一、近代服饰的变化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1、男装:▲中山装流行的原因: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反映民主共和思想。B.适应了中华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需要。C.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优点,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旗装2、女装:改良旗袍变化趋势:由等级森严走向平民化;由拘谨、呆板走向美观、得体、方便;由“保守”走向“开放”。近代变化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二、现代——新中国服饰的变化:1、50年代——60年代中期:列宁装、布拉吉、中式便服列宁装中苏关系友好,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布拉吉绿军装2、60-70年代:▲原因:A.“文革”闹革命。B.提倡节俭、艰苦朴素。C.经济不发达,物资较匮乏。D.“左倾”错误思想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二、现代——新中国服饰的变化3、改革开放后的现代服饰保暖时尚、个性食之味(1)中国传统饮食:饮食丰富、习惯多样地方特色鲜明。宫保鸡丁文昌鸡糖醋排骨酥盐鸡块一、近代饮食变化清淡偏辣偏甜气候炎热咸鲜
依山傍海(产盐之地)气候潮湿,预防疾病吴楚口味历史影响四大菜系的特点与成因
徐珂《清稗类钞》说:食品之有专嗜者,食性不同,由于习尚也。兹举其尤,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
饮食变化的原因:
①西方列强入侵,西方人大批来华,移植西方生活方式。②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③观念转变,有钱阶层追求时尚。(2)鸦片战争后:①西餐传入②面包房、咖啡店等③西式糖、烟、酒、饮料等①新中国成立后:(50—70年代)A基本保障人民物质生活需要。B食物简单,按计划凭票购买。C温饱问题长期未彻底解决(尤其农村)。二、现代中国饮食变化:二、现代中国饮食变化②改革开放后:(80年代后)A人们自由挑选,种类丰富。B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C讲究营养,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粗粮和绿色食品受欢迎。▲原因:A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以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目标,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B农村改革提高生产力,粮食逐年增加。C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百姓的餐桌。居之安看以下图片,你能说出它们是哪些地区的民居吗?北京民居福建民居浙江民居上海民居(1)传统住宅:四合院式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2)近代:西式洋房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的特征▲原因:①西方入侵,西方人来华。②经济发展,官员、商人效仿。中西合璧上海老洋房①建国后(50------70年代):住房基本解决,但总体较拥挤,家具陈设简单。②改革开放后:住房状况改善但问题仍然突出。(3)现代:“蚁族”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原因:①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②1995年政府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能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清末传统婚礼民国时期的婚礼新中国成立时的婚礼改革开放以后的婚礼俗之变第一条:以两湖女子为限。
第二条:要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
第三条:要大家闺秀。第四条:要出身于学校,双方平等自由,互相尊敬,保持美德。
第五条:反对缠足女子,丈夫死后,可以再嫁,夫妇不和,可以离婚。
思考:章太炎的征婚广告反映了民国初期婚姻习俗开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民国初期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反对封建婚姻要求婚姻自主;但征婚内容看依然有封建思想的痕迹。章太炎先生的征婚广告思考?
以上材料反映了婚姻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由繁到简;政府倡导、新思潮熏陶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一、近代中国习俗风尚的变革表现:③剪辫易服④废止缠足①婚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⑤社交礼仪:
辛亥革命前后,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法令临时政府颁布禁止裹脚法令繁琐愚昧走向简约文明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②丧礼:趋于简化,城市中出现了西式葬礼……二、现代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①新中国成立后(50-70年代)A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B1950年《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新婚姻制度,促进妇女解放、移风易俗。C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成为时尚,社会风气根本变化。②改革开放后(80年代后)A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生活质量提高B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等风尚正在形成行之速交通工具的更新1、了解其发展更新过程——看书,解决问题木船、马车、轿子表现古代:近代以来水:陆空:轮船(1865年)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
火车
汽车、电车飞机图说历史古代的交通工具-——木船、马车、轿子图说历史——轮船上海轮船招商局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图说历史图说历史电车(1906年,天津)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地铁(1969年,北京)外商擅自修筑的沪淞铁路(1876)图说历史——近代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保路运动兴起,中国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图说历史——现代铁路▲“一五”:宝成铁路(西南)▲“二五”:兰新铁路(西北)A铁路修建:▲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到“九五”期末:⑴京九铁路全线通车(政治意义)(2000年)⑵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B火车机车动力: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崭露头角冯如冯如和他的飞机图说历史——飞机2、分析、归纳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特征动力:技术:地区发展差别:对象:进程:种类: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平民化、普及化引进自制自研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先慢后快
水陆空通讯工具的变迁无线电报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局进一步扩展。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到1932年底,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继续增加;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电信合一时代。20世纪80年代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1)外因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将工业革命成果传到中国,并力图控制中国交通。(2)内因①各个时期政府的政策的扶持。②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活动的推动。③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力。④科技研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积极:①交通和通讯更为便利和快捷,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方式,加快了生活节奏,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②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消极:①在近代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对中国的掠夺。②交通发展带来了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能源紧缺等负面影响;通讯工具的电磁辐射有损身体健康。见之著大众传媒: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
第四媒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互联网第一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第二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第三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影视传统三大媒介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报刊业发展历程:①兴起:19世纪中前期—90年代《中国丛报》(1832年)
《万国公报》(1868年)最早:1873年《昭文新报》(汉口)▲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办报刊。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报刊业发展历程:②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5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务报》⑵辛亥革命:宣传维新改良思想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⑶新文化五四运动:《民报》《新青年》作用:成为宣传先进思想的武器,发挥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⑴戊戌变法: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国民党:《中央日报》作用:为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报刊业发展历程:③繁荣:20世纪70年末—至今(改革开放后)▲特点:▲原因:▲作用:⑴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⑵国家的支持。⑶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丰富人们的生活。⑵党报为主导,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⑴种类增多,数量增大。▲局限书面化特点①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文化素质的限制。②缺乏直观感染力,形象性相对薄弱。▲二、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1、广播在中国的发展:2、电影事业的发展《神女》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到国产。赵丹胡蝶阮玲玉周璇3、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及普及
(1)问世:20世纪30年代(2)概况: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组装配件购销合同
- 共享服务合同的纠纷解决案例分析
- 机械制造分包合同
- 防火消防安全教育17
- 《数学百花园(有趣的数)》单元整体设计(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 管道工程图画法基础阴影效果
- 家庭假期安全知识的科普与传递
- 成本管理与八大浪费
- 电信技术年度通信设备评估
- 法制进入校园
-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 碳酸锂生产工艺流程
- 幼儿园自然课堂培训
- MOOC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重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电子技术-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计划书
- 《水电工程运行调度规程编制导则》(NB-T 10084-2018)
- 广东清大智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介绍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高清版)DZT 0342-2020 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
- 布病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