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138-2022 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_第1页
DB34T 4138-2022 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_第2页
DB34T 4138-2022 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_第3页
DB34T 4138-2022 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_第4页
DB34T 4138-2022 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布发布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04-292022-03-29ICS65.100.20CCSB15ICS65.100.20CCSB15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DB34/T4138—2022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forlandapplicationtechnologyofsweetpotatostarchprocessingwastewaterDB34/TDB34/T4138—2022DB34/T4138DB34/T4138—2022II附录C(规性力负为束最单施用推公及应数的定 12目 次前言 II112范引文件 13语定义 14本25田用36田376869行维护 8附录A(规性)负荷约的用推公式相参的9附录B(规性)以BOD5负荷约的用推公式相参的定 11II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15618GB50069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33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700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90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986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农副食品加工业HJ2043淀粉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LY/T1228森林土壤氮的测定LY/T1234森林土壤钾的测定NY/T1121.44NY/T1121.6土壤检测第6NY/T1121.7土壤检测第7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适用于甘薯淀粉加工企业在以该企业为责任主体的土地开展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的行为。以甘薯淀粉为原料加工粉制品且加工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品的加工废水还田利用可参照本文件执行。(22企业应推行清洁生产,节水节能。1.5m15cm应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3.1甘薯淀粉加工废水sweetpotatostarchprocessingwastewater甘薯淀粉加工所产生的原料清洗水、分离汁水、淀粉洗涤水以及车间和设备冲洗水等混合水,简称加工废水。3.2缓冲区bufferzone3.3预处理pretreatmentpH3.4还田利用landapplication4 336 单位为mg/L表2 选择控指及值1122GB5084表1 基本制标限值单位为mg/L(钠吸收率除外)序号项目限值a1pH5.5~8.52铬(六价)0.13总镉0.014总铅0.25总汞0.0016总砷0.057钠吸收率(SAR)b9.08氯化物350a作物种类:旱作、蔬菜+bSAR= 𝑁𝑁𝑁𝑁 Na+、Ca2+Mg2+mmol/L�𝐶𝐶𝐶2+𝑀𝑀2+2活度。序号项目限值a1锌22铜13硒0.024硫化物15氟化物26石油类1(蔬菜、10(旱作7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a作物种类:旱作、蔬菜原料清洗水原料清洗水车间及设备冲洗水 淀粉洗涤水分离汁水去除杂质蛋白提取计量pH<5.5时收集调节 碱厌氧发酵不适宜还田时应急池恢复正常后输送缓存预处理计量可选施用必选农田艺,应采用不新增水污染物的工艺和技术。6.1.2 1图1 加工水田用艺程示图预处理1pHpH25%4膜或黑膜沼气包,宜为半地埋式。12hHJ2043GB50069输送缓存(GB50069施用252m1~2m30m0.2~0.3m0.4mBOD51.5ABC2应急池5计量5668.1 8 评价HJ/T1661GB15618HJ/T332NY/T1121.4NY/T1121.6LY/T1228NY/T1121.41234HJ/T1641HJ9051监测HJ9862GB15618HJ/T332GB/T14848GB14554HJ/T911次,SARHJ700的规定GB508421GB5084(BOD5)HJ9862废水还田利用评价指标见表3。表3 废水田用价标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土壤pH、镉、汞、砷、铅、铬、锌、铜、全盐量地下水pH、硝酸盐、亚硝酸盐、耗氧量、总硬度、氨氮、溶解性总固体大气氨、硫化氢、臭气浓度HJ/T33215618GB/T14848GB14554按式1除pH外i) 𝑷𝑷i式中:i——(除p外𝐶i——𝑆i——

=𝐶i (1)𝑆i按式234计算pHal和c) 𝑷𝑷 𝑷𝑷

=𝐶H−𝑆̅H (2)𝑆Hmax−𝑆̅=𝐶H−𝑆̅H (3)c 𝑆Hmin−𝑆̅式中:

𝑺𝑺H

=𝑆Hmax+𝑆Hmin (4)2l——ppHpH)ac——ppHpH)𝐶H——p𝑆H——pH𝑆Hx——pH𝑆Hn——pH788式、监测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等。每年实施废水还田前2个月报送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9.1.52维护HJ2043当𝐶H>𝑆H(pH𝐶H≤𝑆H(pH各项评价指标的单项质量指数≤1,可继续实施加工废水还田利用,但需关注各指标的年度趋势变化;任何一项评价指标的单项质量指数>1,应开展分析评估,查明原因,如为还田利用导致的,不可继续实施加工废水还田利用。附录A(规范性)以氮负荷为约束的施用量推荐公式及相应参数的确定开展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时,以氮负荷为约束的单位面积施用量计算公式(A.1)如下:

=

····································································(A.1)式中:

𝑁𝑁

100𝑐𝑐

𝑁𝑁

(1−𝑓𝑓)3 9A.2.3 𝑓𝑓的确定布的统计数据()。A.2.2 3 9A.2.3 𝑓𝑓的确定布的统计数据()。A.2.2 𝑎𝑎的确定主要作物形成100kgA.1100kg,𝑎𝑎表A.1作物形成100kg产品从土壤中吸收氮的量参考值kg(10kg𝑓𝑓——土壤中氮损失系数;2𝑦𝑦——单位面积作物预期产量,单位为kg/(667m);2𝑎𝑎——作物形成100kg产品从土壤中吸收氮的量,单位为kg/(100kg);3𝑐𝑐𝑁𝑁——加工废水中总氮含量,单位为kg/m。3𝑦𝑦的确定应以当地前三年在正常气候和耕作条件下的平均产量作为预期产量,如缺乏可参考安徽省统计局公作物收获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的量冬小麦籽粒3玉米籽粒2.57甘薯块根②0.35大豆③豆粒7.2花生荚果6.8油菜菜籽5.8芝麻籽粒8.23注:①包括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养分数量。②块根、块茎、果实均为鲜重,籽粒为风干重。③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主要借助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占1/3左右。1010氮损失系数𝑓𝑓与加工废水施用方式有关,𝑓𝑓的参考值见表A.2。表A.2土壤中氮损失系数参考值氮损失系数𝑓𝑓喷施其他0.2-0.40.5-0.8注:氮的过量施用可能导致环境风险,根据安徽省自然环境条件,建议1/(1-𝑓𝑓)≤2A.2.4 CNCN附录B(规范性)以BOD5负荷为约束的施用量推荐公式及相应参数的确定开展甘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时,以BOD5负荷为约束的单位面积施用量计算公式(B.1)如下:

=𝑏𝑏×𝑑𝑑 (B.1)𝑐𝑐𝐵𝐵𝐵𝐵𝐵𝐵1111B.2.2 𝑑𝑑的确定𝐵𝐵𝐵𝐵𝐵55B.2.3 𝑐𝑐𝐵𝐵𝐵𝐵𝐵𝐵的确定𝐵𝐵5𝑐𝐵𝐵𝐵𝐵𝐵𝐵表B.𝐵𝐵𝐵𝐵𝐵5式中:3 𝐵𝐵——𝐵𝐵𝐵𝐵𝐵5m/(67m3 2𝑏𝑏——𝐵𝐵𝐵𝐵𝐵5kg/(67m·2𝑑𝑑𝐵𝐵𝐵𝐵𝐵53𝑐𝐵𝐵𝐵𝐵𝐵𝐵——𝐵𝐵5g/m3𝑏𝑏的确定𝐵𝐵𝐵𝐵𝐵5𝐵𝐵5B.1风险等级土壤𝐵𝐵𝐵𝐵𝐵𝐵5负荷量(kg/(667m2·天)地下水深度(m)备注1≤3.74>1.5一般农作条件下区别小。均匀施用重要。2≤7.47>1.5均匀施用比较重要1212土壤容重𝛼𝛼为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重量,𝛼𝛼值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检测结果确定。𝛼𝛼的确定𝛽ax的确定𝛽axC.1𝛽0的确定𝛼𝛼𝛽0=C.1表C.1土壤质地与有效水最大含量的关系附录C(规范性)以水力负荷为约束的最大单次施用量推荐公式及相应参数的确定(C.1) 𝑆𝑆=10𝛼𝛼𝛼𝛼𝛽ax−𝛽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