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起始课_第1页
诗词鉴赏起始课_第2页
诗词鉴赏起始课_第3页
诗词鉴赏起始课_第4页
诗词鉴赏起始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复习必备知识

诗歌复习明确三大问题:

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三是怎么复习。

(在高考阅读这块真正制约学生考分提升的大多并不是因为缺少答题技巧,而是缺乏破解文本的方法,读不懂文本,打不通文本内部的关节,所以,高三的阅读复习不该仅仅把注意力投放在答题解题之类的技巧上,而要更多的投放到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文本的特征进行解读的方法指导上。要学会对文本进行归类,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对作文训练也根据题型做出必要的归类,归类之后易于产生规模效应,更容易有成效。)考什么?鉴赏评价:D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2015《考试说明》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怎么考?年份诗歌题目作者时代考查题材、重点04征人怨柳中庸唐边塞、意象、思想感情05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唐怀人、线索、感情、典故06鹧鸪天魏初元思乡怀人、情感、练字、表达技巧、语言07鹧鸪天辛弃疾宋送别、感情、表现手法、内容08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唐咏史、内容、感情、修辞09满江红岳飞宋咏史、内容、修辞、感情10送

二王昌龄唐送别、意象、感情、表现手法年份诗歌题目作者时代考查题材、重点11春日忆李白杜甫唐怀人、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构思脉络12梦江南温庭筠唐怀人(闺情)、情感、形象、表现手法131415古代诗歌鉴赏策略一、读得懂的标准二、读得懂的前提及方法1、抓标题2、抓作者3、抓注释4、抓关键字词5、抓特定意象6、抓典故7、抓尾句一、读得懂: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标准有三:1、写了什么?

是景物、人物还是事件2、表达了什么?

寓意是什么、用意何在、目的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价值观、人生态度)、表达出什么样的心境。

3、怎么写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二、怎样才能读得懂呢?

要读得懂一首诗,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是要有一定的诗歌知识储备,熟悉诗词体裁。(古人作诗讲究起、承、转、合,首联起始,叙事破题;颔联承接,描摹景物;颈联转换话题,进行议论;尾联收合,集中抒情。)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要读得懂一首诗,还必须掌握三个方法技巧:第一、是要抓得准(题目、关键词、注释、作者等)。第二、是要先整体把握,再深入诗句,并突破重点诗句:第三、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弄清景和情的内在联系一般的形象(或者景物)可能有三种暗示:一是时令(春夏秋冬)二是色彩(或阴暗或明朗)三是氛围(或寂静凄清或清新自然)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读懂诗歌方法归纳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王昌龄的《闺怨》诗中,标题中哪个字是关键?和诗中哪个字相照应?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怨”

“悔”

欲抑先扬(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1、有些题目显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总结方法例二、(09四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

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总结方法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代笛曲有《梅花落》。(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惆怅、苦闷。(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总结方法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四、请背诵下列两首诗,并谈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张继相见欢李煜【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总结方法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例五、背诵下列诗歌,谈谈它所表达的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与情感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菊花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意象与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注:①【宣城】今安徽宣城县。②【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③【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总结方法例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答:(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答:(1)《论语》(2)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六)看典故,取用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结方法例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

对于揭示盛唐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七)看尾句,卒章显志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总结方法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作者,知人论世;(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七)看尾句,卒章显志。【心有所得】诗歌知识储备一、熟悉体裁: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一作腹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绝句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规定。但绝句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分三类:小令:58字以内: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调:59至91字,长调(92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曲(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至少两曲,但只有一个曲调。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二、熟悉古诗的一些特点:一、倒装:有不少诗词,由于诗人别具匠心,构思奇特,或为了平仄,押韵需要,发挥高超的语言天才,依靠对仗的衬托,采用语序上的倒装,打破传统语序,逆向思维,形成“倒序”,妙趣横生,余音绕梁,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辛弃疾《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杜甫《秋兴八首其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的语序当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例如:杜甫《日暮》诗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原句顺序应为词序的错位,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滴秋根”“流暗壁”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一种迟暮之感。“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一.主语倒装:

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

(“正序”应为: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正序”应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正序”应为:春日鱼鸟繁,江天芰荷足。)竹喧浣女归,莲动鱼舟下。)万户竹声秋,五陵松色寒。)

二.宾语倒装: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正序”应为: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正序”应为:三湘接楚塞,九派通荆门。)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三.主语和宾语的倒装: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正序”应为:

风折笋垂绿,雨肥梅绽红。)四.谓语倒装,宾语一部分倒装: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

(“正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皇栖老碧梧枝。)五.介词性的动词倒装: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正序”应为:

书剑身同废,烟霞吏共闲。

(“正序”应为:片云共天远,永夜同月孤。)书剑同身废,烟霞共吏闲。)

六、多重倒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正序”应为:“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了他,酒朋诗侣。”(“正序”应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酒朋诗侣,香车宝马,来相召,(我)谢(绝)了他。二、省略:古典诗歌的语言,要求以最精炼的词语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该省略的必须省略。古典诗歌的省略不仅仅是受诗歌的格式韵律的限制,他还是为了产生一种形象感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就像国画中的留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因此,古典诗歌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省略主语)

一、主语的省略

古典诗歌中省略主语是最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抒情和写景的短诗中。出关(徐兰)

凭山附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谁“出关”谁“不回头”诗中是省略了,但从前三句中不难看出是骑马的将士,他或他们站在居庸关前,展眼远望,古老的边州凭山靠海,地势险要,戍楼上旌旗随风翻卷。看到这种景象,将士们不免感慨万千,他们面临的将是与家乡不同的另一番生活,卧雪披霜,戍守边疆,驰杀疆场。这样不拘于一人的描写,形象逼真的表现了边塞的孤寂荒凉。当然,诗中的景是作者看到的景,诗中的情也是作者的感情,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

二、谓语的省略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是一个句子表达意思的主要成分,通常由动词来承担,一般难以省略。但在古典诗词中,谓语的省略倒是常见的,这不仅是对行文和格律制约的适应,而有时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来创造更为形象明快的艺术效果。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设题为: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三联意思是:危石阻水泉声咽,青松蔽空日色冷。诗句把动词“阻”“蔽”省略了,这样反而使“咽”“冷”更为突出,成为有声有触觉的词语,仿佛听到了泉水的呜咽之声,仿佛感触到了照在青松上的静冷日光。这样使“咽”“冷”成为最精炼传神的“诗眼”。三、

虚词的省略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如果不了解文言虚词的运用规律,理解文义是不可能的。而古典诗歌,特别是格律诗,却极少使用虚词。《新晴野望》(王维)中的第三联: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动词“明”和“出”后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种省略是为了形式上的工整、对仗,但也更突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