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课件_第1页
西塞山怀古课件_第2页
西塞山怀古课件_第3页
西塞山怀古课件_第4页
西塞山怀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引发出对时局或身世共鸣的作品。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怀古诗词因为要摘取历史的某些片段,因此人们往往又笼统地称其为咏史怀古诗。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品读怀古诗的方法

1、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人物和典故;

2、清楚诗人的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

3、明确古与今(人与己)的连接点;

4、古今(人己)对比,结合诗句,体会作品主旨。怀古诗的思想内容:1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感叹国运衰微,揭露统治者荒淫奢侈2慨叹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伤3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4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5表达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手法:借古讽今

用典

对比衬托借景抒情语言:含蓄蕴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哲学家。

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贬连州刺史,又贬朗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他被贬谪长达22年,但却始终不屈。他的诗,内容多抒写内心苦闷,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著精神。风格雄豪苍劲,语言干净明快。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我们熟悉的对南京的美称。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

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解题:西塞山风光1、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

诗歌背景:2、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晋代王濬乘楼船向益州进发,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起。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慨叹。“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六朝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

“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如“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

“今逢四海为家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垒萧萧芦荻秋”大概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四海为家,江山一统是诗人所极力赞扬的。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是对当朝统治者的忠告。

怀古:王濬灭吴人世几回伤往事

感今:兴亡的决定因素:人事而非地形渴望四海统一反对藩镇割据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表现手法:借古讽今对比以景结情

小结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翻译:玉树后庭花的旋律不再,天子之气也消失了。敌人攻入都城,围兵景阳楼,戍楼空无一人。六代以来达官贵人的坟墓旁远远近近长满了树木,六代的宫殿也长满了荒草。只有石燕不管刮风下雨,仍在云端飞翔,江豚不管白天黑夜仍在风浪中出没。六代的杰出人物都离去了,只有这金陵的景物多么与洛阳相似啊。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从陈后主专事游宴以致亡国的史事说起,以“玉树歌残”点染出陈后主的悲剧命运,字里行间隐含惋惜之情。B.首联第二句一“合”一“空”二字,前者写隋朝大军的攻势凌厉,兵临城下;后者写陈的不堪一击,土崩瓦解。C.第二联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六朝以来的英雄已成荒冢,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已是禾黍遍野。作者吊今怀古,触目伤情。D.“拂云”写石燕掠雨穿云的状态,“吹浪”表现江豚行风鼓浪的气势,颈联寄寓了作者面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E.全诗寄慨言志,格调高昂,手法高妙,借对六朝覆灭的哀叹,表现出对唐朝江山风雨飘摇、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2)“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与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