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5年4月鲁迅研究试卷及答案_第1页
自考2015年4月鲁迅研究试卷及答案_第2页
自考2015年4月鲁迅研究试卷及答案_第3页
自考2015年4月鲁迅研究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B129-27039鲁迅研究试卷第2页(共8页)BB129-27039鲁迅研究试卷第页(共8页)得分评卷人复查人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简述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内容。得分简述鲁迅诗歌的思想内容。得分举例说明鲁迅杂文的讽刺性。得分50.50.试述鲁迅的杂文的形象性的含义及手法。简述鲁迅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改革问题的相关见解。得分得分评卷人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试述鲁迅的小说《故事新编》中的“油滑”之“利”。49•试述鲁迅小说《伤逝》的独创意义。【参考答案】2015年4月试题微信:11087353[详细解析I一、单项选择题C(教材Pll)o2006年4月第1题考过填空题。斯诺在《中国的伏尔泰•一个异邦人的赞词》中有这样的评价。A(教材P14)o也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超出同时代人的深刻认识,才使得他取得了超越时人的文化业绩。A(教材P141)。鲁迅在阐述文艺的本质时,一方面强调文艺的社会功利性,但另一方面却始终未忽视文艺的独特性。所以通过美感作用来实现。A(教材P31)。考查鲁迅精神的相关知识。鲁迅精神:首先体现为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其次是韧性的战斗精神。2014年4月第2题、2014年7月第3题都考了这一知识点,但本题的出题方式与它们不同,仅摘取一句能体现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话,让考生判断。这种命题方式也十分常见,所以考生一定要学会知识的拓展(具体的拓展方法,详见2014年4月考题分析)。A(教材P41)。鲁迅在《河南》上发表的文章比较多:《人之历史》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科学史教篇》介绍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摩罗诗力说》主要介绍欧洲文学史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2006年4月第17题、2010年7月第1题均考这一知识点)。如果考生在货习的吋候,仅仅满足于把题目做对,而不去看与此相关联的知识点,复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这里再次重申拓展方法的重要性。Co2011年4月第31题考过“穷途”的填空题。D(教材P26)。鲁迅式思维是常考的知识点,各种题型都有出现。本题考的是“鲁迅式思维”之一: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法。其实本题就算考生不会,也能通过选项猜出来,难度系数较低。D(教材P38)。2007年4月第40题考过填空题。A。《学界的三魂》是由鲁迅1926年1月24日编写的一本书籍,收录在《华盖集续编》。文中有一句话“而这三魂之中,似乎一是“官魂”,一是“匪魂”,还有一个是什么呢?也许是“民魂”罢”。Bc晚清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渲染类似“戾气”的文化,被鲁迅先生评为“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过甚其词,以合时人嗜好”。A(教材P184)。考到杂感文的知识点,如20W年4月第42题、2014年7月第42题都考了名词解释。D(教材P197)O考的是鲁迅的文学欣赏论,鲁迅认为:所谓“钻入”,与参与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完全不同,而是一种缺乏“赏鉴的态度”的病态的阅读倾向。C(教材P205)。2011年7月第36题考过填空题,识记。A(教材P224)O首先排除B、D选项,《<穷人>小引》是现实主义创作代表;《论雷峰塔的倒掉》,是民俗题材文章。A选项《文艺政策》是前苏联卢那察尔斯基的作品,鲁迅在译介时讲过原话。B(教材P75)O考查的是鲁迅文化反省的知识点。2006年4月第49题考简答题、2014年7月第6题。注意题干是文化反思,在教材上属于文化反省的批判性特征下的知识点。A(教材P261)O拓展:兽迅是创造新形势的先锋,具体有那些新形式呢?就叙事顺序而言,比如:《阿Q正传》式的顺序、《祝福》式的倒序、《故乡》《在酒楼上》是补叙(14年7月第23题)、《狂人曰记》是日记体、《伤逝》是手记体、《头发的故事》对话体、《示众》《一件小事》随笔体、《风波》写场聚有如独幕剧、《兔和猫》《鸭的喜剧》是“成人的童话”等等,这些考点经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重点记忆。B(教材P231)O2011年4月第17题考过同一题目。考生可以看出,这道题的题号、选项都与2011

年4月第17题完全相同。历年真题重复率非常高,因为出卷人员基本相同,知识点考来考去也就那么多,重复是一定的,因此历年真题的重要性就毋庸赘言了。C(教材P145)o2014年4月第16题考过同一题目。本题考查鲁迅的悲剧观:“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拓展:鲁迅的喜剧观:“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2005年4月第49题即考到了喜剧)B(教材P270)。2014年4月第17题考过同题。B(教材P45)。2014年4月第18题考过同题。C(教材P272)。2008年4月第10题、2012年4月第17题均出现过同题。有关《故事新编》的考点非常多,涵盖各种题型,考生应加强记忆。C(教材P274)OB(教材P345)C(教材P274)OB(教材P345)OD(教材P357)O知识均是重点。B(教材P366)O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的表述。 彳2006年4月第39题。《朝花夕拾》也是常考点,出现次数极高,与此相关的所有鲁迅1936年10月离世,《亥年残秋偶作》是他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赠与好友许寿裳,这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首诗。B(教材P308)o2012年4月第26题考过同题,2010年4月第43题考过名词解释。识记。昝迅的杂文创作分为前期和后期,与此相关联的知识点,考生应引起注意。B(教材P357)O2012年4月第24题考过同题。本套试题第24题考了《朝花夕拾》,这里再一次出现。其实《朝花夕拾》的内容我们在小学语文就学过一些片段,就算不看书,这个不应该做错。B(教材P343)o2010年7月第11题、2011年7月第25题均考过这一知识点。关于几个幵篇之作考生应注意。比如本题《野草》的开篇之作《秋夜》;《呐喊》的开篇之作《狂人日记》(2008年4月第8题);《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狗•猫•鼠》(20W年4月第25题)。 说明:在本套题的详解中,拓展的方法处处可见,考生们应该重视,并在复习中加以应用。D(教材P367)。2011年7月第27题出现同一题目。魯迅诗歌创作有早、中、后三个时期,这三个阶段及特点都应掌握,如2012年4月第46题就考了这个简答题。A(教材P401)。本题B选项最具迷惑性。类比2007年4月第28题:魯迅认为,“诗歌起源丁•(劳动和宗教)。类似的出题方式,不同的知识点,千万不要混淆了。二、填空题 ‘“吃人”本质(教材P16)o2007年4月第45题也考查了这一知识点。关于“吃人”主题、“吃人”本质等相关的知识点,都是常考点,考生应重点识记。比如《狂人日记》所表现的“吃人”主题,选择、填空、简答等题型都有出现。倒退衰落(教材P74)。2003年4月第40题、2010年4月第6题都考过这一知识点。鲁迅的“排外则鉍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具体含义考生理解之后,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域外小说集》(教材P41)。与2006年4月第3题、2011年7月第5题基本相同。常考点,识记。阳刚之美(教材P143)。2011年4月第12题考过选择题,2012年4月第9题考过类似知识点。《苦闷的象征》(教材P337)O2005年4月第38题、2014年4月第10题考过同一题目,2008年4月第22题考过相关知识点。《苦闷的象征》的作者厨川白村。作者和作品都是考点。《理水》(P272)。常考点,重点★★★、歌颂了“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一一大禹的作品是《理水》(加粗部分都是考点)。此知识点考查次数非常多,比如2005年4月第12题、2007年4月第46题、2008年4月第10题、2010年4月第37题、2010年7月第25题、2011年4月第7题,都是考査这一知识点,必须掌握!微信:11087353

《中国小说史略》(教材P387)。2011年4月第29题考的是选择题。这个是常识,就算不学鲁迅研宄也应知道。诗歌(教材P366)O2010年4月第40题原题出现,2014年4月第26题考过选择题。鲁迅的文学创作足始于诗歌的,从1900年春写《别诸第三首》开始,到1935年底写《辛亥残秋偶作》(本套题第25题考了这个知识点),诗歌创作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常识题,记住。《伤逝》(教材P294)。有关《伤逝》的知识点,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各个题型均有出现,而且考査次数非常之多,下面该怎么做?不要再解释了吧。《地底旅行》(教材P408)。2010年4月第30题、2014年7月第27题考过选择题,这里再次出现,考的是鲁迅与自然科学的知识点。再次重申:虽然该章节内容不多,但是经常考选择、填空等题型,如2007年4月第1题、2011年4月第40题考了《人之历史》等等,考生不可忽视。三、 名词解释 、笑中有刺(教材P149):是鲁迅对讽刺美学特征最精确的概括。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第-,对丑恶的事物进行鞭挞、贬斥,通过所引起的“笑”来达到批判时弊、发人深思、引起疗救注意的社会效果。第二,笑中有“刺”,是指在对“隐情”进行揭露时,具有尖锐性,不调和,不折中,不遮掩,不姑息,以匕首般的锋利,撕得鲜血淋漓。(2011年7月第41题、2014年7月第33题也考了该知识点)语丝体(教材P48):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成立语丝社,创办《语丝》杂志,魯迅被称为“语丝派”的主将。《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他们所创造的那种若筮社会与文化批评、任意而闲淡的随笔文体,形成了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即语丝体。(与2011年4月第42题一致,连题号都相同)《呐喊》(教材P233):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入1918年至1922年所写的14篇小说,于1923年8月出版。《呐喊》中的小说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的热情,与五四时代的精神一致,表现了文化革新和思想启蒙的特色。四、 简答题简述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内容。(教材P318-325,2012年4月第45题考的是“前期杂文思想”,可以类比记忆)答:(U愤怒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祸国行径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2) 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思想斗争;(3) 大力倡导和扶植左翼文艺; •(4) 歌颂中国共产党并庄严地宣示自己的政治信仰;(5) 丰富、广泛、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简述鲁迅诗歌的思想内容。(教材P368-376)答:(1)抒发献身祖国的豪情壮志:(2)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和丑恶;(3)为革命风雷唱赞歌; (4)抒写与亲人、友人的真挚情怀。举例说明鲁迅杂文的讽刺性。(教材P330-332,与2010年4月第46题重复)答:其一,夸张。将客观存在的特点放大,使人感到惊异或可笑。其二,反语。正话反说。其三,摹拟。鲁迅经常故意先承认对方的逻辑,按照对方的腔调、神情推理,充分显示其荒谬。其四,谐趣。采用多种艺术手段制造诙谐趣味,从而产生独特的讽刺、幽默的艺术效果。备注:本题中要求举例,具体例子见教材。简述鲁迅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改革问题的相关见解。(教材P401-403,与2012年4月第47题重复)答:兽迅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改革问题发表了相当多的见解,涉及面较广,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鲁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阐述了语言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并指出了文字改革的必然性;第二,鲁迅分析了汉字的繁难,以及形成汉字繁难的原因,并从“将汉字交给大众”的目的出发,指出了汉字改革的必要性;第三,鲁迅总结了汉字改革的历史经验,一方面提倡简化汉字,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根本改革汉字的拉丁化方向;第四,鲁迅从纯洁和统一祖国语言的目的出发,还坚决主张发展普通话和提倡实现汉语规范化。五、论述题试述鲁迅的小说《故事新编》中的“油滑”之利。(教材P276-277,与2005年4月第53题、与2011年7月第48题基本一致)答:“油滑”之利,首先在于这呰糅入古人古事中的现代细节可以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迂腐的现象和人物的憎恶;其次,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历史小说的体裁上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油滑”使《故事新编》中的那些“新”编“故”事呈现出独特的“戏说”艺术的趣味。试论鲁迅小说《伤逝》的独创意义。(教材P295-298o与2011年4月第49题一致,本题第一点即包含2006年4月第53题、2007年4月第53题、2008年4月第48题、2014年4月第49题全部,再次重申《伤逝》的重要性) %答:(1)《伤逝》的独创意义就在于深刻地揭示了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显示了深远的思想意义。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原因有:家庭之外有一个可怕的社会;他们基本上是爱情的盲者,并不是真正的懂爱情;还有男女主人公过髙地估计了个人的力量。涓生与子君的悲剧充分显示,个性解放的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威力,但毕竟不是锐不可当的武器,在社会尚未解放之前,个性不可能获得彻底的解放。(2)《伤逝》独创意义还在于创造性的运用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手法,取得了最佳效果。首先,作者采用“手记体”,给作品带来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其次,作品一系列真实的细节描写极为生动而感人。试论鲁迅杂文形象性的含义及手法。(教材P329-330,与2011年7月第50题一致,与2007年4月第51题部分重叠)答:杂文的形象性也就是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也可以说是形象化地说道理。兽迅杂文的形象化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