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2.能力目标: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民主。2.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掌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以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想一想:“史上最牛公章”体现出了村民的什么思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民主思想。这枚公章与其他财务审核公章不同的是,多了“民主”二字。它的出现应该是当地村民民主意识萌生和发展的产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民主。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民主的足音(一)对民主的看法1.活动:小记者采访选一名同学担任小记者,采访同学们对民主的看法,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2.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3.师生共同总结: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二)仁人志士对民主的追求1.阅读教材第31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在这些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3.教师讲解:(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第31-33页内容,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的脉络并进行总结。2.教师总结:(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2)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4)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目标导学二:新型的民主(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阅读教材第33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提示:结合新型民主的特点来回答。3.教师讲解:(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1.材料呈现:近年来,广场舞可谓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遍大江南北。不过随着广场舞群体的壮大,问题也日渐凸显,噪音扰民、争占场地、非法敛财场所等等,一时间广场舞这项运动与群体也备受关注与热议。特别是广场舞扰民问题一直都是社会舆论热点,许多居民深受噪音困扰。2.问题:你认为广场舞扰民问题应如何解决?3.总结:通过协商解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阅读教材第35-36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民主?我国还有哪些民主制度?3.师生共同总结:(1)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主的足音,认识了新型的民主,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多,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学习民主的足音要结合具体案例,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学习,有利于对民主的发展有全景式的把握;对于新型的民主,可从三个方面来学习,即新型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的形式、新型民主制度,三个部分都要选取恰当的典型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认识。第2课时参与民主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道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民主生活,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行使民主权利。2.难点:增强民主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经常出现不能进出的拥堵现象,不仅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想一想:小明同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小明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当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学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一)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1.浏览一组图片。2.思考:图片反映了什么?有什么意义?3.教师总结:(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二)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1.材料呈现:2018年2月23日上午,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为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充足睡眠时间,从3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由目前早7:10后不同时间推迟到全省统一早8:00,高中生由目前早6:30后不同时间推迟到全省统一早7:30。调整学生早上的上学时间,属于公共决策,不应由教育部门单方面决策,而应当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进行民主决策。2.思考:参与民主决策是行使民主权利吗?你还知道哪些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提示: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是在行使民主权利。3.师生共同总结:(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一)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1.材料呈现:近日,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依法查处并刑事拘留一名在网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网民。2018年2月11日,北京西单大悦城持械伤人事件发生后,网民赵某某为吸引网民注意力,利用互联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故意制造恐慌气氛,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赵某某对其涉嫌犯罪的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赵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网警提醒: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发布信息应遵守法律法规,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或明知是虚假信息仍故意在网络上传播引起社会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惩。2.思考:增强民主意识有什么意义?3.教师讲解:(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二)增强民主意识的做法1.问题提出:现在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民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看待,怎样增强民主意识呢?2.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3.问题解决:(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4.作业布置:搜集总结增强民主意识的具体做法。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道了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对民主权利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了如何行使民主权利,特别是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所以要自觉增强民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有条理,脉络清晰,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一个是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其中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现实生活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民主意识的知识有一定学习难度,教学中要多联系我国的国情。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能力目标: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培养搜集整理的能力;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治的意义。2.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图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教师总结:法治。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治的话题。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一)法治的意义 1.材料呈现:违法建筑“建快拆慢”“建易拆难”是长期困扰基层执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对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是成为制约违法建筑治理的“瓶颈”。《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建立了以自行拆除为基础、申请拆除(助拆)为辅助、强制拆除为保障的拆违机制,特别是用好、用足城乡规划法等上位法的规定,明确了执法机关制止当事人违法建设行为的强制措施(即查即拆)和违法建筑拆除的代履行,建立了快速处置机制,大大增强了依法拆违的操作性,有效解决了实践中为了提高执法效率“用违法手段拆违法建筑”的问题,树立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的样板。2.问题:你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是怎么理解的?3.师生共同总结:(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3)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二)良法1.材料呈现: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2.思考:由材料可见民法总则是一部良法,对良法你是怎么看的?3.教师讲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三)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1.阅读教材第46页“阅读感悟”,比较人治和法治的不同及其优劣。2.总结原因:1840年以后,一些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48页“相关链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材料呈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有利于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利于体现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有利于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对进一步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党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遵循原则,确保了宪法修改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了宪法修改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确保了我国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拥护党中央修改宪法建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引领善治。2.思考: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教师总结】(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作业布置:搜集整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治的意义,特别是良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明白了走法治道路的原因;通过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理解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及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法治道路,从法治的意义、认识良法、选择法治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认识到了法治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二是描绘法治蓝图,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中发现,法治一直在路上,我们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2.能力目标: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教学重难点1.重点:政府依法行政。2.难点:厉行法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政务专递,免费寄递”。走进东城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每台电脑显眼处都有温馨提醒,办事市民可享免费“政务专递”便民服务。2018年1月2日起广东省东莞东城政务服务中心推出“政务专递”便民服务,实行办理结果包邮服务,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想一想: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法治政府(一)政府的作用1.材料呈现:随着我国高铁的迅猛发展,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高铁城际公交化、出行千里一日还成为现实,令人欢欣鼓舞。同时,铁路部门依托“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服务,先后推出了12306网站、手机AAP、自动售票机等多种购票渠道,打破了以往单一窗口排队购票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网上订票、自主取票等服务。2018年春运40天,铁路部门预计发送旅客3.9亿人次。2.思考: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铁,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这说明了什么道理?3.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二)政府依法行政1.材料呈现: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对“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出重要部署,吹响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冲锋号,开启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征程。2.思考: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示:“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作出重要部署就是在努力建设法治政府。3.共同总结:(1)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目标导学二:厉行法治(一)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1.材料呈现: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思考:你认为应如何厉行法治?提示: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3.师生共同总结:(1)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