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记实作文的“真实学力” 例谈素材加工习作教学模式的运用«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目标中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如何从具体操作层面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两年来,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认为运用“素材加工”进行教学,立足学情,带领学生亲历真实的积累过程、真实的表达过程、真实的评改过程,可实现真实教学,有效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缘起——直面记实作文教学之困记实作文以回忆性习作为主,反映已经发生的、亲身经历过的或耳闻目睹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真实生活。事件的“过去式”与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使得记实作文教学成为小学阶段“最难啃的硬骨头”。选材难。学生生活中虽然会遇到各种事情,但因为缺乏有意识的观察、体验,导致写作时难以找到新颖鲜活的素材。老师们普遍有这样的经验,以《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为题的习作,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所选题材大多分三类一“讲母爱就生病,说师爱就送伞,谈友谊上医疗室”。很显然,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无米之炊”成为习作最大的困扰。选材窄化、虚构捏造是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表达难。小学生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即便找到适合的素材,对于过去发生的、不在眼前的事物,时过境迁,记忆相对模糊,写人记事类的作文常常出现内容不具体、不生动,如记流水账。同时,由于缺少情感体验,为了应和作文要求,说假话、空话、套话也是常见的。指导难。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选材也各不相同,教师无法参与其中,无法像现场作文一样统一指导,也不可能有更多时间、精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点。通常情况下,教师以课文、名家名作、习作例文、学生优秀作文为范例,指导写作方法,学生虽“懂法”,但无法自如“用法”,落实到个人的具体素材之中,难以实现写法迁移,教学效果也不佳。作文是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思考、积淀、构思、酝酿的结晶,教学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记实习作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如此才能真正摆脱困境。二、探索——素材加工模式在记实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素材加工”是施茂枝教授《这样教写作不难》一书中第三学段记实作文三种教学模式之一。所谓“素材加工”,就是从学习某单元课文开始到习作指导前,根据整个单元主题和教材规定的习作训练主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采集、积累相关素材并记录下来,在习作指导课上引导学生从素材本中筛选素材,并寻找、运用适当方法加工素材,把它扩充为一篇完整的习作。「口本文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为例,从教学目标、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教学流程、教学措施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素材加工在记实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这一模式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如课标对第三学段习作的语句表达、行款、标点、书写等方面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当然,具体的习作训练重点也是主要依据之一。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特殊的习作单元,语文要素为“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这些都属于基本目标。“素材加工”教学目标还包括“过程与方法目标”,即在一定生活范围内根据主题要求积累素材,并能寻找和运用合适的方法加工素材,使之达到课标与习作训练要求的基本目标。据此,我们确定“形形色色的人”的教学目标:(1)从素材本中选择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个人及其典型事例;(2)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素材加工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其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人、典型事例”以及“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属于本次习作的规格要求;而“从素材本中选择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个人及其典型事例”“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素材加工方法”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也是本次习作的核心目标。通常情况下,常规目标就是共同的习作评价标准。这种教学模式还有更重要的相对应的双重评价标准:首先,用以评价习作结果的规格标准,就是本单元或本次习作训练要素“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其次,就是关注形成性评价,以过程与方法目标为评价标准,即“在什么地方运用何种方法”实现规格目标。教学流程与教学措施从“素材加工”的定义中提取关键词,我们便可清晰地了解其教学程序:课前积累素材、课中指导筛选素材、加工素材以及组织评价四个环节。第一,积累素材。教师可提前两三周或一个月时间组织学生预习习作,明确要求,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体验并记录。如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要求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提前三周布置预习,指导审题,根据习作要求,留心观察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记录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也可适当记录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可以先确定有特点的人,连续观察;也可以随时观察身边有特点的人,记录其人其事,为写作作好素材储备。第二,筛选素材。教学中,先利用教材提供的例子“从四件事中选择最能反映叔叔记忆力超群的事例”,告诉学生选择典型事例,就是要选择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再推进一步,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素材本上记录的事例,选择认为典型的事例,做上记号。比如写爷爷很能干,选择的事例有:会做好吃的,尤其是做馒头,他发的面更松软,口感比店铺卖的还好;会修理东西,家里的门把手坏了,爸爸折腾半天没修好,爷爷只花15分钟就修好了;也能做精细活,比如帮我给新书贴书皮,动作麻利,而且贴得平平整整。此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写人抓住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人一事一特点”,也可以是“一人多事一特点”或“一人多事多特点”,一定都要围绕人物的特点,对所写的素材进行辨析筛选,选择具有说服力、情节丰富、画面感强的典型材料。第三,加工素材。学习了表达方法,如何运用到素材中,写出内容具体的习作呢?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出示一则素材与加工后的例文,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发现哪些地方运用了哪些加工方法,这样写好在哪里。比如从学生的素材本上挑选这样一组素材:林铃同学是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她负责收发作业,对工作认真负责。下课铃一响,她就开始忙碌,提醒同学们交作业本,组织组长收作业,自己一本一本核对,记下没有上交的同学。有一次,我们12个同学去上兴趣课,她担心同学们没有登记当天的作业,便给每个人抄写了一份送到他们手里。下雨天,她不小心把本子掉在地上,就用自己的衣角擦拭。再展示习作《“陀螺铃”》,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这篇习作突出了语文科代表林铃的什么特点,具体写了哪几件事?习作与素材对比,在哪些地方进行了加工,用了哪些方法具体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明白从素材中选择典型事例,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的方法。学生掌握表达方法,感悟到如何运用方法进行素材加工后,再适时让他们用学到的方法,选择一件事或一个场景进行加工,在实践运用中实现方法的迁移内化。“加工素材”是核心教学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历“感知了解一寻求发现一实践运用”的体验探究过程。第四,组织评价。主要以过程方法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即考查学生是否通过典型事例,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等方法加工素材。纵观整个教学流程,我们不难发现素材加工模式采用的教学措施。一是根据题旨积累素材。素材的积累与我们平常所要求的多多益善不同,而是根据习作要求,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对象、重点进行观察记录。素材记录也相对随意、灵活,没有字数限制,没有统一格式,可以是一个活动镜头,一个形象片段,几句感受。这样的积累更能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储备素材,找到符合题旨且鲜活的素材。二是做好加工示范和引导。搭建学习“加工方法”的支架,即学生经过素材加工而成的优秀习作,引导学生在阅读对比中探究发现加工之法。三是探究与体验加工方法。加工方法是学生通过阅读素材与范例,在比对中通过讨论交流而发现的,因此学生的体会更深刻,更易于迁移运用到自己的素材加工中。三、思考——素材加工习作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创新关于本单元习作教学,统编教材在教学建议中强调三点:要充分利用习作例文,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要引导学生交流“初试身手”中积累的习作素材,从而选取合适的典型事例;习作完成后,围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组织自评、互评。据此,教师的教学流程一般为“激趣导入一指导选材一从读学写一组织评价”。然而,这样的教学容易出现以下情况。一是省略或忽视素材的积累,无法解决习作内容的“无话可说”之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鲜活的内容,即便有细致的表达形式上的具体指导,学生也写不出好文章;缺少以积累为前提的选材指导,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陷入“概念化”教学。二是将“从读学写、感悟写法”作为教学的重点,难以顺利实现写法迁移。“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更多的是在阅读课上下功夫,习作课上若再以此为重点,一一介绍方法,教学仍旧停留于习作方法的感悟与认知上,无法真正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的运用。况且本单元的课文《刷子李》《两茎灯草》及习作例文《我的朋友蓉蓉》也是成年人之作,都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即便知道写法,也很难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依然难以实现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看似围绕训练要求精心设计,但对学生习作能力培养来说是低效的。素材加工习作教学,既关注记实性作文的特点,又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目标更精准,过程更实在,措施更科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的真实学习能力。链接生活,观察体验,引导真积累写回忆性记实作文,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往往不出现于眼前,因此须要激活学生留存于大脑中的对客观事物的记忆。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学会思考,用心体验,在观察中渗入意识成分,才能使获得的表象材料更系统、完整。学生的素材本上积累了许多鲜活的事例,如小区尽心尽职、和蔼可亲的门卫,关心呵护自己的妈妈,爱打抱不平的好朋友……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才能使其真正走出无话可写的困境。课标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根据习作需要,经常进行观察记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勤于观察的习惯。分享交流,比照筛选,学会真选材选材好,习作就成功了一半。对于选材的要求,首先要真实,切合题旨;其次要有新意,突出典型性。由于没有事先的观察积累,一些教师只利用教材的例子“从四件事例选择最能反映叔叔记忆力超群的事例”,告诉学生选择典型事例。即便教材建议中提倡用“初试身手”中的素材进行交流,学生的素材积累在时间、空间上仍有很大的局限。这样浅尝辄止的教学,学生只获得模糊的认识,落实到具体选材上,仍旧无所适从。本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积累的素材,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通过分享、交流,在比照中进行筛选,从中挑选更典型、更新颖的素材。这样的引导相当于教会学生“挑选优质大米”,例子从学生积累中而来,在比照分析中真正学会挑选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精准施策,主动探究,促进真表达找到米下锅,只是备好了习作主原料。有了理想的习作内容,如何使简单素材成为具体生动、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则需要形式上的表达加工,这是“素材加工”教学的核心。表达形式属于陈述性的知识,若简单告知,小学生难以接受抽象的概念化知识。因此,教学的重点不是认识“写作方法”,而是通过素材与习作的对比,学习如何运用写作方法进行加工,教学核心指向“学习写法的运用”。素材加工作品来自学生生活实际,易学易仿,更直观。它追求行为过程的真实,课堂上,教师通过搭建支架,将其转化为程序性教学,引导学生亲历感悟方法、发现加工方法、适时体验运用的学习过程,真正习得习作知识,转化习作技能,学会习作方法的运用。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究,一种真正的体验,一种从隐性的习得到显性的学得。依标而评,依素而改,实现真生成素材加工的教学,主要以过程方法目标为标准,提炼标准要素,组织学生依要素展开相互评价。就本次习作而言,即考查学生是否通过典型事例,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等方法加工素材。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提供的加工要素与评价标准,依标而评,依素而改。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教师通过批阅,对照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放式图书管理方案
- 机电交安工程施工应急保障方案
- 宅基地使用权及房租赁合同
- 员工技术入股协议书
- N-Benzylacetamide-N-Acetylbenzylam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医学帮扶协议书
- 新进阶大学英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学生托管合同模板范本
- Miqueliani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题实施方案
- 2小时一次防火巡查记录表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
- 完整版个人征信报告
- 《自然地理》教学课件 第五章 地貌
-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课件整套电子教案
- 搭船的鸟(分课时版)课件
- 2021EPC总承包各专业配合以及项目组织架构
- 中国各石油领域的10大鼻祖你知道几个?
- 《心中的“110”》PPT课件
- 现浇箱梁冬季施工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