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大庆、江苏油田信息技术调研总_第1页
赴大庆、江苏油田信息技术调研总_第2页
赴大庆、江苏油田信息技术调研总_第3页
赴大庆、江苏油田信息技术调研总_第4页
赴大庆、江苏油田信息技术调研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赴大庆、江苏油田信息化建设调研总结信息化调研组2013.11◆11月8-12号王军高级、张明安首席、孙业恒首席带队赴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调研◆3月6-8号杨耀忠主任、卢广钦副处长、张明安首席带队赴江苏油田调研《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中心及业务协同平台》二次调研:◆对大庆研究院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的调研,从组织机构、信息资源状况(计算、软件、数据资源)、到建设做法与成果、以及案例等进行了较详细了解。交流愉快,探讨深入。◆江苏油田的数据建设,在采集与应用一体化、基于岗位进行应用建设以人为本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效(小油田的优势)。赴大庆调研实地参观数据中心1963年9月成立的大庆油田地质指挥所计算技术研究室1985年更名为计算中心站2011年计算中心业务重新整合,并加挂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数据中心牌子沿革组织计算中心机关11人信息研究室41人应用软件研究室42人计算机网络研究室47人科技情报室36人科技资料室39人总计:216人勘探开发数据管理与服务统建系统运维办公系统应用开发软件集中管理与服务地震处理系统运维A1系统A2系统ERP系统A6系统A8系统勘探协同工作平台全员办公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网络及服务器系统中央场地系统职责业务概况介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信息化建设工作交流--金刚科长资源状况1、计算资源数模机群:联想微机群64节点,ECLIPES11个许可PBRS3.0自研软件资源状况2、软件资源3、数据资源做法与效果一、夯实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服务油田科研生产核心业务二、保障A2系统平稳运行,实现管理规范化、应用本地化三、建立ERP运维服务体系,高效支持油田经营管理业务运行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五、应用协同办公技术,提高油田勘探开发专业工作效率六、提高基础设施管理运维水平,保障地震处理和院信息安全一、夯实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服务油田科研生产核心业务A1系统是中石油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的第一个重点项目,其核心是把油田勘探开发基础数据做为资产进行集中管理,为油田科研生产核心业务提供支持服务。目前建成了包括勘探开发单井数据库、地震处理解释成果数据库、测井曲线数据库的大庆油田数据中心主库,数据范围覆盖油田勘探开发各阶段,存储管理油田有史以来的成果数据,并面向全油田提供数据支持服务EPDM结构化井筒类数据勘探开发数据提供系统结构化井筒数据整理结构化井筒数据加载OpenWorks/WOW地震解释成果数据整理地震解释成果数据加载OpenWorks地震解释成果PowerExplorer地震处理成果数据整理地震处理成果数据加载PetroBank地震处理成果PowerExplorer常规测井数据整理常规测井数据加载Recall常规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加载数量加载数据类型数据量工区数叠前原始数据15TB543个偏移纯波23TB偏移成果叠加纯波叠加成果叠前时间偏移纯波叠前时间偏移成果叠前深度偏移纯波叠前深度偏移成果地震处理成果数据采用PetroBank系统管理,包括地震处理成果数据、速度数据、文档报告。目前总共管理543个工区1、建成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油田数据集中化一、夯实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服务油田科研生产核心业务一、夯实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服务油田科研生产核心业务(1)建立运行维护组织保障2、建立完善了运维保障体系,实现数据正常化(2)制定运行制度和规范(3)实现了勘探开发数据的采集管理(4)保证新数据的跟踪和及时入库到目前为止,已管理地震处理数据543个工区、地震解释归档数据577个工区、测井曲线数据110280口井、探井数据4361口井、评价井数据1716口井、开发井113666口井一、夯实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服务油田科研生产核心业务3、建立完善的数据服务体系,实现服务标准化改变了研究人员传统的手工收集数据的工作模式一、夯实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服务油田科研生产核心业务

A1系统已在大庆油田得到全面应用,成为支持油田勘探开发科研生产工作必不可少的资源和工具。

一、夯实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服务油田科研生产核心业务应用案例二:在长垣井震结合精细构造描述项目建立项目应用环境两年来完成21个地震解释工区,228991井次的数据服务。包括数据加工,累计为用户节省数据准备时间357个工作日,缩短数据准备周期60%以上,提高用户整体工作效率8%左右。A1系统应用前:数据准备流程:13个用户参与流程:6个数据准备周期:25天合计44天A1系统应用后:数据准备流程:6个用户参与流程:3个数据准备周期:8天合计17天A1系统应用前后数据准备流程对比二、保障A2系统平稳运行,实现管理规范化、应用本地化覆盖业务:稀油、稠油、天然气、三次采油覆盖单位:采油厂(公司)18家、采气公司6家、稠油单位2家系统功能:日油气水井生产数据采集和集中存储;小队、矿(大队)、采油厂、油田公司各级日、月、年报生产报表生成;油田生产状况的监测和分析用户数量:自2007年4月份系统上线以来,全油田用户达到6000多人A2系统实现全油田油气水井生产的集中管理,实现油水井生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发布、管理和应用二、保障A2系统平稳运行,实现管理规范化、应用本地化1、数据管理实现规范化(1)规范数据管理流程,保证数据及时入库管理流程:业务部门发布数据简报,严格规范操作数据上报:增加数据上报监控,专人督查及时性(2)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数据质量数据采集:增加有效范围控制,减少人为错误报表数据:建立校验程序检查,数据误差最小化(3)建立管理制度,实施考核监督管理数据与报表入库合格率考核针对数据考核,建立自动监控、统计功能二、保障A2系统平稳运行,实现管理规范化、应用本地化1、数据管理实现规范化管理规范二、保障A2系统平稳运行,实现管理规范化、应用本地化为满足油田生产实际,项目组围绕开发生产管理与采油厂油藏分析需要,基于EPDM模型,逐步完善A2系统数据管理,主要开展了站库动态数据采集拓展、基于EPDM的采油厂生产辅助分析系统、基本实体数据流程整合、三次采油数据建设等本地化应用开发工作,保证了A2系统在油田的实际应用效果2、应用实现本地化二、保障A2系统平稳运行,实现管理规范化、应用本地化开发了基于EPDM的站库数据采集软件。按照油水井数据采集流程和风格,开发静态数据维护界面14个,动态数据采集界面23个二、保障A2系统平稳运行,实现管理规范化、应用本地化基于EPDM的采油厂生产辅助分析系统系统涵盖采油厂主要生产指标、日生产形势跟踪、重点生产数据、站(库)生产、开关井信息5大类,展现汇总报表、跟踪报表、曲线、柱状图、阶梯图等多种查询功能,总计报表38张A2系统建设,实现了油水井生产数据的全面集中、一体化管理。横向上统一集成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日月年报、查询、预警、油藏动态分析应用功能;纵向上贯穿了油田公司、厂、矿、小队到单井站库三、建立ERP运维服务体系,高效支持油田经营管理业务运行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承担着油田物资采购、投资项目管理、设备运转及维修、油气烃化工产品销售、机械化工产品制造、财务成本及核算等相关业务。系统于2011年6月在大庆油田全面上线运行,涉及油田全部上市、未上市单位,系统用户1.5万人。系统实施后。截止目前依托系统累计处理业务1569万笔,ERP系统已经成为油田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支持平台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三、建立ERP运维服务体系,高效支持油田经营管理业务运行1、做好基础运维服务,保证相关业务顺利开展

2、扩展ERP水、电、信销售业务按照油田财务部要求开展了水、电、信销售业务实施方案设计,满足财务对应收账款及实收账款的管理建立钻探集团、建设集团与甲方业务联动方案,确保甲、乙方收入及成本同时记账,保证收入与成本的一致性3、规范运维管理、提高运维效率

通过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优化系统运行、提高服务能力等各种手段,缓解运维人员少、用户多、业务处理及时性要求高的矛盾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2012年按照油田公司领导提出的两年完成云计算配套技术开发和试点应用,三年建立国际先进、全国领先云计算中心的总体安排,设立了《勘探开发云计算平台建立技术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组在全油田信息化现状普查和云计算需求分析基础上,结合中石油信息资源整合规划要求,提出了系统总体架构和配套实施方案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领域问题分析硬件机房数量多,部分机房档次低、隐患多服务器配置低,利用率低共享存储品牌多,容量小微机标准化程度低应用系统勘探开发专业研究系统软件、数据相对分散,系统资源不足,系统总体利用率不高勘探开发生产管理同类系统整合不够,功能重复多自建经营管理系统自建系统应用规模小,部署分散,占用大量硬件资源;生产保障系统部署分散,运维成本高IT组织和运维服务网点多,运维人员多,低水平重复工作多开发人员少,高层次人才少,人员分散系统管理手段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管理规范不配套,执行差,无法支持配置标准化1、问题分析按中石油统一规划要求,机房数量将大幅度压缩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业务改变网络化:单机工作模式转变为在线工作模式,提高工作移动性、便利性。协同化:集成、整合应用系统和支撑数据库,逐步实现在统一的科研平台和管理平台上支持多单位、多专业协同工作管理改变集中化:从分散引进、部署、管理模式转变为集中引进、部署、管理模式共享化:系统资源从按应用固定配置到全局共享,按需配置专业化:硬件场地维护、系统开发、系统运维职责分离、协同工作集成化:提高系统、数据、软件一体化服务程度自动化:系统配置、监控、统计分析自动化、流程化。实现从静态配置到动态配置,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从手工管理到自动管理的转变2、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思路首先是观念的改变,最终通过制度和技术的改变得以落实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业务改变网络化:单机工作模式转变为在线工作模式,提高工作移动性、便利性。协同化:集成、整合应用系统和支撑数据库,逐步实现在统一的科研平台和管理平台上支持多单位、多专业协同工作管理改变集中化:从分散引进、部署、管理模式转变为集中引进、部署、管理模式共享化:系统资源从按应用固定配置到全局共享,按需配置专业化:硬件场地维护、系统开发、系统运维职责分离、协同工作集成化:提高系统、数据、软件一体化服务程度自动化:系统配置、监控、统计分析自动化、流程化。实现从静态配置到动态配置,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从手工管理到自动管理的转变2、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思路首先是观念的改变,最终通过制度和技术的改变得以落实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得到大规模生产应用建立了公共应用部署环境建立了办公桌面服务环境建立了软件开发和测试服务环境勘探开发共享应用环境得到大规模生产应用建立了OpenWorks、Geoframe共享应用环境建立了远程可视化工作环境建立了公共地质分析绘图平台3、研究院已开展的云计算环境建设工作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1)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得到生产化应用节省空间、降低成本、节能低碳简化管理、使用方便、稳定可靠集成比达到21:1提高资源利用率,CPU、内存利用率从原有的10%提升到50%左右建立高效、快速部署的生产、测试、云桌面虚拟化环境提高硬件整合比,在院14台服务主机上运行超过300个虚拟机测试环境:为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个人应用、培训比赛等提供临时虚拟机系统环境生产环境:为正式部署应用的软件(许可)提供永久虚拟机系统环境桌面环境:为员工提供用于日常办公的虚拟机系统环境4、已取得的建设成果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院内15个专业科室、10余种主流软件、53种专业软件在近200台工作站及500台微机上运行,每月许可应用4—10万小时以上2)实现勘探开发软件资源集中管理,建立专业研究共享应用环境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

长垣项目库海拉尔项目库塔东项目库。。。共享三维地质模型,保证模型一致性软件分散部署,提高软件运行性能OW2003.12GeoProbeEpos……JasonGeoviewgeoframe多软件集成提高软件协同能力软件池数据池许可共享资源池终端用户按角色授权项目组长数据人员地质人员领导解释人员1解释人员2解释人员N安全控制用户成果自动备份管理权限管理权限浏览权限浏览权限解释权限解释权限解释权限多人、多角色、多软件、多工作站、共享一套数据,协同工作,提高效率3)建立Openworks共享应用环境,实现地震解释项目协同工作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4)利用远程可视化技术,实现专业桌面集中部署通过远程3D可视化技术,彻底将用户从机房解脱出来。通过瘦客户机、笔记本、微机,清晰、流畅地获得远端服务器上集中部署的二维、三维专业应用高性能高可靠易管理应用灵活部署自动化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办公室应用场景通过一个windows桌面打开跨平台(Linux、Windows)的多种软件(Lam、GP、Petrel、PPT)对同一解释工区进行远程二维及三维可视化解释速度流畅、图像清晰用户:地震解释一室、海塔开发、塔木察格、开发一、勘探规划室典型试点应用场景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会议室应用场景大勇弄过一张片子瘦客户机配置无线键盘、鼠标会议室专用桌面、个人微机桌面、办公云桌面用户自选、动态切换USB盘、网络硬盘、个人微机硬盘组合应用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A8会议室应用场景两地协同时展示二维ppt等图件乃至三维可视化软件,图像清晰、不失真多方共同实时观看及实时操控同一套ppt或者专业软件及数据全屏展示地震剖面等超长图件图像不失真,分辨率达到3200x1200可以适应服务器端的分辨率达到1600X1200四、搭建云计算环境,实现系统集中、高效部署和便捷应用5)集中部署公共地质绘图平台,实现绘图资源统一管理五、应用协同办公技术,提高油田勘探开发专业工作效率项目管理研究院办公系统室务管理质量管理学科建设统一平台统一维护生产保障模块开发模块改进、重新组合,进行推广应用勘探系统油田办公系统开发系统油藏系统天然气开发系统统一平台统一维护专业公司模块开发其他应用系统试油试采、录井、井下、采研、测井内部工作子流程,与探井主流程关联数据汇交库数据采集应用向下级延伸,数据流相互贯通协同办公技术是内容管理、流程管理、门户管理的一体化应用技术。基于这套技术开发的办公系统既支持了研究院课题制项目管理、室务管理、质量管理、学科建设、生产保障各项管理体系,也支持了油田勘探、开发、油藏、物探以及ERP运维等生产业务的全过程管理五、应用协同办公技术,提高油田勘探开发专业工作效率1、研究院办公实现公开化、规范化和流程化管理项目管理:实现全院每年约300余个各类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成果管理室务管理:实现全院所有基层科室制度建设、室务公开、党群管理、技术交流等所有日常的管理内容质量体系:实现ISO9000要求的质量体系文件、质量记录、项目过程等电子化管理行政办公:实现全院公文、通知、信息传送、请销假、规范制度、生产任务、科研保障、值班考勤、即时通讯等经营管理和日常沟通协作的电子化和流程化管理形成了以流程为核心的门户管理、统一用户管理、内容管理的自主化办公自动化技术五、应用协同办公技术,提高油田勘探开发专业工作效率2、支持了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网上协同工作效率的提升勘探系统:开发应用了探井生产运行管理系统(EMS)和物探工程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油田各类探井、参数井、地质井等探井设计、施工、评价验收以及地震部署、采集、处理、解释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油田勘探事业部、研究院、录井公司、测井公司、物探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等13个单位在线工作,是勘探生产的工作平台、信息平台、管理指挥平台五、应用协同办公技术,提高油田勘探开发专业工作效率2、支持了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网上协同工作效率的提升开发系统:开发应用了通知系统和信息通道,实现开发部、采油厂的通知发布电子化签收,信息传送渠道规范化管理五、应用协同办公技术,提高油田勘探开发专业工作效率2、支持了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网上协同工作效率的提升油藏系统:开发应用了油藏评价生产运行管理系统(RMS),实现油藏评价区块方案设计、评价井各类设计、生产运行动态、生产情况统计、成果验收等管理,使油藏评价部、各采油厂、采油研究院、井下作业公司等实现网上的审批和管理六、提高基础设施管理运维水平,保障地震处理和院信息安全高性能CPU/GPU地震处理集群,计算节点数量878个,浮点计算能力134万亿次/秒,存储系统容量1840TB。使研究院地震资料处理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3D叠前处理工作量10000km2的目标,满足了大庆油田勘探地震资料处理的需要1、高性能计算能力六、提高基础设施管理运维水平,保障地震处理和院信息安全omegaomegaomegacggpgpgpgcggcggOmegapgpgpgCGG动态部署前动态部署后应用动态部署技术前,节点只能固定安装某一套处理软件,导致整个集群系统负载不均衡,节点利用率低;应用动态部署技术后,可以对海量节点的操作系统及处理软件进行快速安装部署,实现了节点在不同处理软件间的快速切换,平衡了集群系统负载,提高了集群系统利用效率pgpgpgpg2、开发应用集群资源的动态部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高负载节点低负载节点均衡负载节点六、提高基础设施管理运维水平,保障地震处理和院信息安全3、实现公共基础设施集中管理和监控实现了全院3200余台各类设备的集中管理,并开发了数据中心机房内集群系统(4套)、存储系统(6套)、公共服务器(111台)、网络设备(128台)、场地设备(30台套)

的集中监控系统六、提高基础设施管理运维水平,保障地震处理和院信息安全改变了科研生产与办公共用同一网络、访问控制不严格,上网微机失控、缺乏监管,员工上网帐号管理不严,容易泄密等隐患4、通过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解决信息应用安全问题江苏油田钻井队、采油队赴江苏实地参观江苏实地参观制度上墙、执行江苏油田信息中心刘主任、高总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中心及业务协同平台”建设经验与应用情况,勘探处、开发处、生产部、作业处、研究院、试采一厂、试采二厂、安徽采油厂及基层采油矿的领导及专家等也分别简要介绍了其建设使用情况并演示了协同平台操作。

到试采二厂采油9队和40767JS钻井队进行了现场考察,在他们的资料室墙上都挂有“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中心及业务协同平台”管理规定和数据采集要求,及时录入现场当班(或当日)数据,能形成日报和井史等报表、以及对比的图形;资料员录入,技术员审核,再逐级上报并审核,形成各自的报表(Excel表)。(在采油9队的技术员的计算机上还有示功图的实时采集系统,但未上到这个平台上。)实地参观1、资源配置、技术水平基本相当;他们在勘探资源投入更多,在开发上的软硬件配置,基本相当,有自己的建模数模一体化软件;地球勘探与钻井数据(A1)包括勘探开发单井数据库、地震处理解释成果数据库、测井曲线数据库的大庆油田数据中心主库,地震解释与数据支持一体化了,可以快速建立一个解释工区环境(LM建设的、产品系统),项目人员直接访问环境的中的数据。生产动态数据(A2)实现了油水井生产数据的全面集中、一体化管理,三级审核。与大庆院对比,有几点认识:计算中心和勘探开发数据中心就建在研究院,资源丰富,管理规范,标准统一,信息化办公程度高,在系统化、标准化、协同化方面具有一定特色。相比较:2、图件统一管理,比我们强:集中部署公共地质绘图平台,实现绘图资源统一管理。3、协同办公水平比我们高。形成了以流程为核心的门户管理、统一用户管理、内容管理的自主化办公自动化技术。4、有设备集中监控系统,运维与监控管理水平比我们强。实现了全院3200余台各类设备的集中管理,并开发了数据中心机房内集群系统(4套)、存储系统(6套)、公共服务器(111台)、网络设备(128台)、场地设备(30台套)的集中监控系统。一体化数据中心与协同平台,统一设计,共建共用:需优化业务流程,解决基层的基本应用,选准切入点,江苏油田是以报表、井史为主线,梳理上下级各岗位职责信息流程,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架构(不局限于中石化标准),以实用为原则。采集唯一,流程上线,管理存储统一,共用一套平台,授权应用数据。配套管理规定和岗位职责。资料采集、队报审核、矿报审核、厂报审核、油田汇总,层层落实责任,共建共用。技术上靠自己人,不靠软件服务公司。江苏数据建设经验(八)系统运维方面胜利与江苏数据建设模式对比通过调研对比分析,胜利模式是在总部的统一规划指导下,经过先导试验、试点建设、逐步推广完善形成的油田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模式(一步一步来)。

胜利模式通过对油田企业核心业务的共性分析,建立了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具备了良好的继承性,充分保护了原有投资,避免了重复建设;通过采用模型驱动的技术架构,具备了良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通过推广项目的实施和完善,具备了良好的推广性,符合总部的“六统一”要求。通过对江苏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系统在采集与应用一体化、基于岗位进行应用建设及以人为本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胜利模式需要在后续的深化应用中充分借鉴(结合业务主题或业务岗位来进行开发)。对标再分析,明晰优势差距1)数模机群管理与开发应用具国内领先水平3)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具先进水平,数据可用性和方便性还要提高4)软件系统配置与应用具相当水平,与技术人员的需求相差较大5)系统运维水平一般,需尽快提高2)开发方案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具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对标国际对标分析主要与大庆院相比1)数模机群开发与优化具国内领先水平大庆院数模机群胜利院数模机群从HP微机群升级到DELL微机群128节点,运算速度达40万亿次/秒,中石化专有技术,专利2项;多任务多用户资源灵活调度、软件虚拟倍增、多系统共存搞干扰技术等技术,支持千万级节点模型运算。从联想微机群升级到联想微机群64节点,运算速度达25万亿次/秒,百万级节点运算,可运行PBRS3.0自研软件。版本先导研究,形成初步框架2006年V1.02007年V1.5地质院初步应用2008年V1.6通过中石化成果鉴定2009年V2.0应用阶段2012年V3.0全局推广培训3.0版本,10大功能模块2)开发方案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具国内领先水平开发应用数据库全局源头数据源头采集系统采油厂月度数据月度处理系统实验库发布系统开发在线各厂数据发布系统测井成果数据管理系统加载、控制处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服务加载、控制岩心图象库发布数据应用支持应用发布服务地质研究方案优化跟踪评价生产管理专项分析

油田数据中心整装密闭取芯断块稠油低渗水平井滩海模型库地质图件测井岩心……油藏工程实验各专项数据发布决策支持

3)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具先进水平,数据可用性和方便性还需提高全局用户数4500大庆A2系统(开发数据),实现管理规范化、应用本地化覆盖业务:稀油、稠油、天然气、三次采油覆盖单位:采油厂(公司)18家、采气公司6家、稠油单位2家系统功能:日油气水井生产数据采集和集中存储;小队、矿(大队)、采油厂、油田公司各级日、月、年报生产报表生成;油田生产状况的监测和分析用户数量:自2007年4月份系统上线以来,全油田用户达到6000多人A2系统实现全油田油气水井生产的集中管理,实现油水井生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发布、管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