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大国文化崛起_第1页
文化自觉与大国文化崛起_第2页
文化自觉与大国文化崛起_第3页
文化自觉与大国文化崛起_第4页
文化自觉与大国文化崛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7文化自觉与大国文化崛起——王岳川向云驹关于文化崛起对话(之二)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谋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世界格局出现了全新走势,世界局势更加纷繁复杂,充满挑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在新世纪成为最引人瞩目的国际话题之一,也成为民族国家持久发展的新动力,人们更加趋同于这样的共识:越是世界化,越需要民族化;越是经济全球化,越需要文化本土化;越是现代化,越需要多样化;越是科技化,越需要人文化。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民族个性的表征,一个人没有文化会轻飘飘,一个国家没有文化则会危机四伏,一个民族如果文化沉沦、丧失灵魂深度,其处境将极其危险.看不见硝烟的文化战争早已在各国之间悄然兴起,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争端意在何方?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当今世界,文化问题不仅与经济、政治相交融,文化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生死存亡的必答问卷。2010年,美国《新闻周刊》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进行了一次全球网民投票,评选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2个文化大国,并选出每个文化国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20个文化符号。投票结果显示,文化大国排序美国第一,中国第二,然后是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俄罗斯、西班牙、印度、希腊、韩国等.在文化国家代表性文化符号中,网民选定的中国符号是:汉语、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莫高窟、唐帝国、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功夫、西游记、天坛、毛主席、针灸、中国烹饪.在这一当代人的他者中国观中,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国是人类史上古老文明之一,也是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国文化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语言、古迹、建造、古帝国的辉煌、独特的贡献于古代世界的生活器物、文学、戏曲、当代政治家、饮食和诊病的技艺。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力量开始为各国所重视,争抢文化所有权的争端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对文化权的争夺主要表现为国际争端与国内争吵两种。就以大家都耳闻目睹都很熟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吧。目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得如火如荼,各国都看到了“非遗"申请成功对本国和当地文化、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最近,韩国的端午祭的“申遗”成功、蒙古国的“马头琴"已单独入遗、越南的铜鼓文化入遗、吉尔吉斯的史诗和阿肯弹唱已入选世界“非遗”名录,这些遗产因为具有跨界性,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在理论上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韩国遗产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又近乎无知、盲目激动,由此在国际学术界造成不良影响。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最经典的文明形式之一.中华文明自有甲骨文文字记录、表达、传播以来,便在历史的高端运行,并且酝酿和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高峰和文明高潮。但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中华文明在他者眼中的地位似乎处于一个降序状态,尽管中国当前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似乎并未改变文化身份、文化地位下降这一状况,并且连古已有之的文化文明都受到质疑和冲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王岳川:云驹兄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感同身受,深有体会。我曾经在日本金泽大学任客座教授两年,近年来又到过世界几十个国家,期间触及和发现了许多中国文化的海外形象与处境问题,和我们在国内所感受的大相径庭.东亚各国对中国19世纪以前的文化佩服之至,但是对20世纪以降的文化充满隔膜,有意误读甚至敌视。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方面崛起的同时,在文化方面却没有跟上.一手强一手弱的局面,带来的负面效应肯定很多。不光是韩国申请一个端午祭的问题,连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象征的“四大发明”,在国外都受到了质疑。如前所述,韩国学者以韩国庆州的佛国释迦塔发现的雕版印刷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1966年10月)为据,提出雕版印刷和金属活字印刷是韩国人的“发明"。一些韩国学者撰文,称此经为新罗印本,刊印时间是公元706至751年,为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强调韩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有的韩国学者甚至呼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要求国际社会予以公认。那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到了1978年,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钱存训教授将这一消息传进来,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其实,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单页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罗尼咒》(公元650—670年)已经表明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1906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莲花经》(公元695-699年),同样可以证明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如果说,韩国质疑中国雕版印刷和金属活字印刷的发明权,那么,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坚持认为,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术)是德国人古登堡15世纪“创造”的,还有人认为是约翰·芒特兰或者劳伦斯·克斯特发明了合金活字印刷,也有人认为是约翰·福斯特才是印刷术的真正发明者.在西方学术界的长期争论中,最后形成这样的共识:“古登堡以他的才智对各个时代的潮流和尝试进行了综合.在前人的基础上,他将合适的纸张、具有特定的连续性的墨水、合适的印刷机,以及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出上千个字的打字设备组合到了一起.……西方历史学家一致认为,这一杰作是15世纪50年代于美因茨出现的.”事实上,这种发明比中国活字印刷晚了约四百年,当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发明。所以,又有人辩称“他也可能曾受益于远东的某些思想,那里的人们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开始利用某种活字进行印刷,并且发明了纸、丝绸、火药和瓷器”,这种说法显然难以成立,什么叫“可能曾受益"?什么是“利用某种活字”?这无异于以西方中心主义的方式,取消了毕昇的活字印刷的发明权。甚至有人怀疑毕昇的存在,认为泥活字字模和印刷品至今未见出土,其记载仅见于沈括《梦溪笔谈》,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这就完全不顾事实了.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由毕昇发明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述了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及具体工艺过程,是真实可信的。“四大发明”中遭遇挑战的还有“造纸术”。除了一些18-19世纪西方传教士认为“纸是文艺复兴时期于14—15世纪由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以外,还有造纸术是“埃及发明”的说法。甚至,“1981年,印度作者戈索伊(Mrs.PratibhaPrabhkarGosaui)女士致信《加拿大制浆造纸杂志》(PulpandPaperCanada),信中只是列举文献后说公元前327年印度就已能造出质量相当好的纸,因而声称纸最初由印度人所‘发明’”。这种观点其实不值一驳,季羡林先生早就论证了梵文中的“纸"(kakali)字是7世纪才出现的,而印度的纸是由中国传入的。另外,前面已经提到,日本的考古学家藤村新一连续通过所谓的考古发掘,把日本的历史从几万年推进到了50万、60万、70万、100万年。日本人究竟起源于何年何地是日本考古学界一直想要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与此密切相关的考古发掘就成为解开这一历史之谜的重要途径。藤村新一是日本考古界专门作假的“神手"。问题在于,他为什么要把日本的历史从几万年推到100万年?而且近年来扬言要推进100万年挖出原始人遗骨?因为他要通过伪造日本历史来改变整个世界历史!他在2000年的10月被媒体揭露曝光,成为震惊考古学界的丑闻。这说明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社会思潮有所抬头,某些人已经在不择手段地粉饰甚至伪造历史。向云驹:确实,有的国家不惜手段,伪造、粉饰历史,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近现代以来,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进入,我们对自己的传统却弃如敝屣,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新”事物的追求、对经济利益的过度强调,使我们的文化迷失了方向,被我们自己不重视的东西,反而成为别国、别的民族视若珍宝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端午节,被韩国抢在前面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请入遗的越南的铜鼓文化,实际上与中国广西壮族、瑶族等民族的铜鼓相类;蒙古国的“马头琴”已单独入遗,实则我们国家完全可以申请为共有的项目,后来的“长调民歌”即如此;吉尔吉斯的史诗和阿肯弹唱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我国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史诗则迟迟未进入申请,一开始也未与其进行联合申报……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虽然后来有所改变。20世纪末以来,人类的文化遗产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全球化使人类观察文化有了一个全人类的高度和全世界的广度,这种新的文化观使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创造和伟大遗产都成为人类共有共享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打破了文化形态的隔阂,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遗产、农业遗产、工业遗产等等全都成为不可忽视的人类遗产的组成和不同的形态。在这样的时代,站在人类精神的高度观照自己的文化经典和民间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把握其精要,形成深刻的文化自觉;以他者的广阔视野比较和发现发达社会异域文化的精彩呈现,才能从中获得文化发展的趋向与规律的启迪。在全球性的文化视野中,各国文化的发展必须求诸己身。王岳川:对,在全球化语境中,各国文化的发展必须求诸己身,这也正是各国近年来文化争端频出的重要原因。各近年来,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后,一些学者提出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甲骨文乃韩国人发明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还要改书法、书道为韩国的书艺.其中高丽纸与书法问题是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每每想起都让我感到中国文化在东亚的巨大压力.2005年,10月2日,在我赴韩国参加“国际书艺学术大会”,我翻阅了中韩日三国专家论文集,令我大吃一惊。韩国全州历史博物馆馆长李东熙教授的文章《韩国书画用纸的来历、韩国造纸术的发展及其书画纸的特征》中第十九页赫然写道:“晋代的王羲之《兰亭序》写到蚕茧纸上的纸,据说是高丽纸”.这是第一次出现。第二次出现他就不用“据说”了。在第二十二页,他大胆地说“王羲之所用的纸和中国人喜欢的高丽纸,均为经过加工、适宜书画的韩国高丽纸”。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们知道,《兰亭序》是王羲之写于公元353年,是他五十岁时创作的一幅精品.唐太宗特别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并且为王羲之翻案,把他尊为书圣,将《兰亭序》列为天下第一行书,还让冯承素双钩廓墨成了《兰亭序》神农本摹本。我在故宫博物院看到过神龙本《兰亭序》。我也仔细看过《兰亭序》的用纸是蚕茧纸,当然不是韩国人用的高丽纸!于是,我向李东熙提出了质问:“第一,请你出示你认为王羲之《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证据.”我请他出示原文.他说,我不能出示原文,因为没有原文。我感到简直不可思议,就批评说:“在中国做学问的方法叫做“二重证据法”,提出者是王国维.还有“三重证据法”,提出者是饶宗颐.三重证据法指的是二重证据法加上甲骨文。就是地下出土之文物,加上地上之文献资料.这是我们做学问的最可靠的基础。你提不出来任何证据,将莫须有的东西随口说成实际的东西,这不是做学问的道理,是非常卑劣的做法。第二,从历史来看,韩国的纸是中国输入的。而公元105年蔡伦造纸。公元四世纪中后期才传到韩国.而王羲之生于303年,死于361年,活了59岁.在中国纸刚刚输入韩国,王羲之已经去世了。这个时候韩国就出现了比中国纸还要好的纸,而且让书圣王羲之作为创作用纸,完全是天方夜谭,无中生有!绝无可能!第三,王羲之老家在临沂,后来因为战争南渡到了浙江绍兴。如果韩国纸张要经过东北、华北、中原传入浙江绍兴,完全违背历史.第四,韩国人说王羲之用的是高丽纸,完全是异想天开.韩国的高丽纸在宋代才有一份关于高丽纸的记录,到了明朝高丽纸才多了起来。事实上,高丽纸进入中国并用于书画,是宋明的事情。如果这次国际会议上我部队韩国全州历史博物馆的馆长李东熙教授的谬说加以批驳,那么韩国媒体就会说中、日、韩三国已经达成共识:王羲之的书法就是高丽纸作的。如果对某些备有用心的人任意篡改中国历史没有提出正面批驳,就丧失了一个学者的立场和学术意义,所以,我必须要把我的话想韩国人说清楚!一波不平一波又起,不久我又参加了韩国举办的“国际书法展双年展",大会论坛的题目是“韩、中、日书艺、书法、书道的释义性探索”,这一题目我马上感觉有很深背景和玄机.论题表明是,日本书道,中国书法,韩国书艺中应该有一个同Calligraphy对应性的名字。实际上,是想废除中国书法日本书道而全世界统一用韩国书艺与英文对照。我知道他们想说明中国的书法比较低,所以我就说了三条。第一,书法是无法而至法。就是说,它好像是遵循法,但又超越法.是一种超越性的生命境界。第二,中国的书法不仅仅是法,它包括的是一种境界。第三,全球化当中,中国书法是一种身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身份。这是我这篇论文正面的理论.写的也不长,就五千字.然而,我看到了韩国几位教授的论文后,十分震惊。一些文章的结论是,中国“书法”的法,仅仅是笔法,是一种低浅层次的写字的方法,没有显示出书法这个艺术的境界。日本的“书道”说不通,过于形而上,书法不是道而是技.最好解释的是韩国“书艺”。艺,一方面有技术的含义。二方面有“art”的意思。最后他确定,基于以上的说法,今天应该是倡导书艺。他说,书艺有一个英文标记法,希望是“seo-art"。会议中,我突然意识到问题很多。它意味着,韩国人把书法废除了,统一为“seo-art"了。我当然站起来对这篇韩国论文提出尖锐的质疑的批评。首先,文中提到韩国中国日本三家才有书法,而别无他国。我认为不妥。我认为书法的世界性和世界的书法化必须张扬。书法原创国当然是中国。其次,我驳斥了书法就是笔法的错误说法。书法不仅是笔法,还有字法、章法、墨法,这四种“法”在书法文化中称为内法。书法还有外法。书法外法是生命之法,所以书家特别喜欢说血脉不通、骨架不立、精神不明等,把书法看作是生命的血肉骨架的生命之法.韩国人认为“法”是那么低层次的话,那么请问“佛法"是什么意思?难道仅仅是在那里敲木鱼读经吗?绝非如此。佛法里包括广被万物的慈悲之情,同时也包括了日积月累的生命感悟过程——灵魂突破肉体的躯壳而逐渐上升的过程.而且书法有境界之别,有上品、中品、下品、下下品.最高的境界是一种悟道的境界.艺术大悟近似狂草境界,正如怀素“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感觉,他已经不是在写字了,他变成行为艺术的“舞者"。唯独中国的书法,达到了舞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狂草.因此,书法之“法”并非笔法,更非初级的笔法,而是“以手指月”的大法。再次,书法、书艺和书道三个名词都是在中国古籍中出现的。词语在移动在流变。我认为,中国最早不称书法而称“书”,《墨子》说“书于竹帛”,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说法。《左传》:“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史记》:“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这里书法不是作为专有名词出现。书法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最早出现:“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其巧,今盛行于世。”而“书道”一词大约最早出现在晋代卫铄《笔阵图》:“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书艺”出现在唐代张怀瓘《书断》里。按照这三个词出现的谱系来看中日韩三国的“书法”、“书道”、“书艺”,可以认为,他们都是中国人创造的,而“书法”出现最早。据此我提出了四项原则:第一,遵从古老原则。韩国人违背了这条,是孙子为爷爷的爷爷改名。我想说明的是韩国的“书艺”是哪一年作为韩国全国统一称呼书法的名称呢?是1945年。这仅仅只有六十几岁的韩国称呼“书艺”,怎么敢改两千多年的中国“书于竹帛”呢?我觉得这是很可笑的事情。第二,尊重差异原则。我提出的问题是,你为谁统一?依据的是什么理由?为何要抛弃差异性原则,而要统一为韩国语英语对译?其实,德里达、福科都强调“差异”(Difference)。中国最重要的一句话,叫做“和而不同"。而且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三,不要为西方霸权话语而修改东方。书法只能用英文Calligraphy这个词来对译。这个词中的calli是美丽的意思,graphy的书写的意思,加起来是美丽地书写,表明是几十个字母的花体—-写写文牍公函写得很漂亮的字体同中国的“书法”不能完全等同,中国书法就如蔡邕说“惟软而奇怪生焉”。正是因为毛笔的柔软,才会在宣纸上出现千变万化的书法意味.我认为,目前情况下,应继续用Calligraphy这个词。第四,不能同义反复。韩国人提出一个问题,引用了《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有道有德有仁有艺,以用书艺,用一个墨子的“书于竹帛”,用一个孔子的“艺”,难道不可以吗?我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艺”并非今日艺术的艺.在“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当时的贵族子弟要受严格的教育,六艺中的射、御、数主要的是技术。如果要这么谈“游于艺”的话,我想问孔子《论语》中相当经典的一个论述“吾与点也”,是什么意思?孔子让学生各叙其志,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这是孔子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这才叫艺。孔子以为那是最高的艺术。中国诗、舞、乐,都是单词性的,如果要加艺的话,就会出现同义反复。另外,“art”这个词的翻译上,在中国日本,大部分都翻成美术。只有在最宽泛的意思上,才把它说成是最普通的艺术。比如说,后面加了一个philosophy,变成艺术哲学的时候,把它说成是艺术。大部分时期,都把它翻译成美术。比如中国美术史,而不是中国艺术史。我认为如果继续认为书艺比书法更高的话,是不妥当的。我想说的是,这次书法文化论战争论得很厉害,韩国人提出用“seo-art”“书艺”来淘汰“书法”“书道”,来统一东方的书法的说法,当然是不能成立的。我在韩国出席了两次国际会议,但出席的听众寥寥无几,说明东亚书法遭遇到西方艺术的强势侵入,而书法现代性遭遇到的危机是东方文化的共同危机。如果不正视这个危机,而是仅仅对西方中心主义臣服,必将走进死胡同。那种想统一三国、定鼎首尔、征服世界的想法,同书法国际会议的冷冷清清形成的巨大反差说明韩国今天已经废除汉字,使得韩国书法的生命只有这一代尚能认识汉字的人。这一代人去世以后,韩国的书法将随着拼音化而永远飘逝。而中国有百万书法大军,有广泛的书法基础,将在未来的书法世界化浪潮中成为重要的力量,同样也将使汉字文化圈中的重现生命的力量。同时这也意味着,“seo-art”之类一厢情愿也将成为历史飘逝的一叶。韩国是近年来对中华文化抢注非常积极,乃至到了疯狂的地步.这种不问历史的掠夺中华原创文化为己有的民族主义行为已经成为对中国文化合法性的直接挑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面临了更多的危机和障碍.向云驹:前面我们提到,争抢文化所有权的争端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对文化权的争夺主要表现为国际争端与国内争吵两种,上面举的是国际文化争端的例子,在国内,这样的争夺也方兴未艾。一种有影响的文化被几个地方跨县、跨市、跨省争夺,现如今这种现象几乎成了过街老鼠,在媒体、专家眼中是一片痛斥之声。比如,国内对“梁祝"文化申遗的争论与争执,多个传播地争抢,并且都坚持自己是唯一的、独有的、正宗的,完全不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性,一时间也闹得沸沸扬扬。然而,批评虽多,此种现象却从未销声匿迹,相反,有时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我们的地方官员、文化人、百姓对舆论、对专家的权威竟一点也不为所动?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位思考,媒体的批评、专家的痛斥,也有盲目跟风、牛头不对马嘴、以偏概全、不着边际、不问就里的地方?媒体和专家就一贯正确吗?至少,在我多年观察各地争夺文化品牌这一事实上,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客观因素、合理诉求、文化规律被忽视和误读了。先说积极意义。举凡争夺地域文化品牌的地方,都是某县、某市、某省有一种历史传承下来的且有相当影响范围的特色文化.比如历史地域传说中的名人,影响过历史的事件,重大的文化创造等等。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朝代众多、名人辈出,留下可资缅怀、纪念、传承的文化所在遍地可见.历史上,我国各地也有编纂地方史志的传统,免不了要将一地的文化事迹传统收入其中,传之久远,告之后人.这个传统曾经一度中断,或者这些名人名事因一时政治标准的不同,不再在新的地方史志中现身出场.不曾中断的历史被人为地留下若干空白。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逐渐得到扭转、改变。各种文化名人、名事、名迹、名声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从孔夫子到三皇五帝、经史子集、三教九流,漫漫历史,目不暇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说明各地官员对本乡本土文化的重视,此中当然难免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把事情做过了头或做得不着边际,但大多还是体现出一种爱乡的情结,并且得到本地知名人士和普通百姓的欢迎.比如一些名人文化,在当地可能数千年、几百年就一直有庙宇香火,百姓自有庙会朝拜。把这种有历史传统和百姓传承的文化纳入政府工作视野,有什么不可?此外,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其实就在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之中,没有文化的地域性、地方性、乡土性、民间性,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一句空话。保护、维持文化的多样性,我们需要更多的地方政府重视自己脚下、所在乡土、一方水土中的文化。让这些文化在已有的名声基础上再放大名声;让这些文化名声拉动帮助一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名声,不仅有事半功倍之效,也是文化的神奇功能之一。这有什么不好呢?所以,照我观察,各地争夺文化资源、争夺文化品牌、争夺文化名人,提出批评的多是“他者",乡里人大多却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除非地方政府把一个文化做得太不文化、太拙劣、太可笑,太急功近利、太“政绩化”,太劳民伤财,一般情况下,百姓拥护者居多。把一种文化资源作为争抢的对象,开展一些口水战、抢注册、争正宗,一时有些乱象,但想一想,这种争文化比起“大跃进”式的争数字、抢瞒报,谁更进步呢?抢文化,一定意义上是重视文化,一定意义上是宣传了文化,一定意义上是提升了文化。即使其中有一些副作用,有一些附庸风雅的丑态,但总的看,这若干年来,积极作用更大。我自己的亲历是,若干年前,我们专家学者告诉一些地方,你这里的这个文化、那个文化如何如何重要、如何如何全国屈指可数,应予重视、保护、利用,那时有几个地方领导能真正听进专家的意见和呼吁?现在很多地方领导不一样了,本地文化能得到专家认可,他们就操作起来了.我所奇怪的是三点:第一,当地方领导呼应专家学者声音时,你们怎么像当年批评他们无动于衷一样,又批评他们热衷此道起来了?第二,为什么我们只听到众口一辞的专家批评,而没有若干专家的有学理的争鸣?文化现象纷纭复杂,涉及不同学科,个别学科的专家为什么在那里包打天下?第三,我们的传媒批评,有多少是认真考察、比较、研究了多地的文化事实而后发声的?所谓一种文化几地争抢,不外乎这样几种:①神话传说人物,由于历史久远、真真假假到处流传;②人物的出生、行事、墓葬各有其地,不在一处;③历史史实真迹难考;④民间传说四处传播;⑤史实与传说混杂一起,典籍与民间各执一词;⑥小说事迹、小说人物与小说作者的行踪搅成一锅粥;⑦地域相邻,原属一个文化范围,现为不同行政区划,文化因人为切割,导致一名多地相争.此中,也有极个别的将历史上如传说中(甚至小说中)的负面人物拿来做文化文章,比如争抢西门庆故里之类的,或者完全的唯利是图,这是贻笑大方不足为取的。在排除那些价值观颠倒,唯名至上,唯利是图,不论历史是非的争抢外,大多数文化争抢都可以仔细辨析。以地域切割为例,这是文化分布传播与行政区划分割、变迁导致的。比如我们的徽文化就在安徽、江西等省分布。河南的盘古神话至今还在流传,并且分布在几个相邻的县域内,这则神话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的分布被后来的行政区划分割了,这样导致了几县共有盘古文化的现象。与此类似的,还有女娲神话等。一种文化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家分布的现象是普遍可见的。比如非洲的很多文化、民族、国家都因为殖民主义的强行瓜分和划分呈现出人为的切割现象。所以,对待跨境分布、两国或多国共有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认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就特别注意和关照到此一点,设立了两国共有、多国共有的项目。这种尊重文化事实处理文化传播、文化主权、文化名誉的做法值得学习。又比如,历史史迹难于考辨,史籍记载各执一词,导致专家学者意见不统一、地方官员和百姓争执不下的现象在我们这个文化大国也是屡见不鲜的。诸葛亮究竟是躬耕于南阳(《出师表》),还是隆中(《三国志》),自明以来,就在湖北襄阳(襄樊)和河南南阳之间相持不下。两地均有相应的庙祝和遗迹,并为当地人民崇祀。我想,这种争执恐怕是一时难以平息,不妨“共有”.所以,清咸丰年间,湖北人顾嘉衡在河南南阳郡任太守,面对家乡人民和自己辖区内人民的争执,为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诸葛草堂书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虽是无奈之词,却也有大胸怀。这应是我们面对文化争执时比较可行的一种选择和心态.再如,《西游记》文化在江苏连云港和河南引发的争论。花木兰传说的湖北、河南之争,董永传说、七夕传说、孟姜女传说的多地风波。与此相关的还有曹雪芹故里之争,几乎就是学者之间的学术、学派之争,引发出地域之争.既然学术以百家争鸣为上,此类地域之争作为艺术争鸣的一种表现形式,又何不让它存在下去呢?它为我们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文化风景,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标性图景。还如,我国有许多神话、传说的人与事分布甚广,成为文化争名的焦点。黄帝、炎帝自不必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也呈现出繁杂的流布……这样的民间文化传承,如果我们不予以承认或尊重,是不可理喻的。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文化之争,都发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而这种遗产的核心价值就是广为流传,变异多样,具有跨域、跨境、跨民族、跨族群、跨社区分布的特性;它也有许许多多的物化遗迹附着其中,但它的文化价值不以这样物化遗迹的文物地位为价值标准,即是以其口头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为文化价值。可惜,我们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普及还很不够,人们多用“文物价值”套用这些“非遗”的文化价值,所以,要以物说事,以唯一性排他性为准绳,只许我有,不许你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才常常“争夺”激烈,也闹出许多无端烦恼,让人嘲笑,因此把一种文化保护变为一出出闹剧。这可以说是众多“非遗”各地争抢的最大文化误区和文化原因。由于绝大多数争执发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神话、传说、风俗等)领域,争执者对此一新型文化遗产特性不尽了然,以为共享会分散其文化品质;而专家学者们的批评,我所见的是同样的问题和毛病,即学者多为历史学、文物学、文化学者,鲜有“非遗”学者发声,这样的批评之声,所用的尺子,同样是历史学、文献学、文物学的,是排他的、不承认传播传承和活态流布的,是见物不见人的,是唯“物”的学术立场。这实际上等于是用一把奇怪的学术尺子在丈量完全不同类的另一种文化。这样的批评,能有多大的学术力量,可想而知。可惜,这些声音一定程度影响了我们的决策和政策。至少,我个人以为,把虚构人物或虚构文化列入非文化,打入不得被承认的境地,是对口头文学、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大误解和歧视,也是与我国“非遗”保护精神相违背的。君不见,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几地共有、多地并存、跨域分布、全国流传的项目比比皆是。不见容同名文化分地而治,岂非自相矛盾?如此看来,很多的文化争抢,很多的“虚构文化",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散分布、广为流传,就是一个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重新辨析的事情。在我看来,一种文化几地争,也未见得是坏事,也未见得都是一些人批评的那样,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无聊之极。相反,在相当情景上,这种争执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的历史,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共赢的文化真实。王岳川:换个角度看,一种文化几地争、几国争的确不是坏事,更不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的无聊之举,而是各地、各国文化自觉的表征,也是各地各国开始认识到文化的力量之后有意识的自觉行为.现在许多国家除了经济方面的争端,还在打文化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两大已经遭到了质疑。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亚洲国家先行一步进入现代化以后要争夺文化领先权呢?为什么在经济领域的成功后会有文化领域尤其是古代文化领域的图谋呢?为什么有外国人不断想从文化上做文章大谈分裂中国的“七国论"?这里面的问题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可以说,一个国家在经济振兴和富裕同时,文化建设变得非常关键.当今世界关注“东方主义”问题,其原因很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当代的因素。20世纪后期,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北美经济军事的发达一体,欧洲货币的统一,而亚洲的统一的领头雁是谁也成为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于是,不仅是在经济上、政治上争大国话语权,而且在文化上争首发权成为亚洲文化的新动向。近些年考古学界出现的几个重大问题,表明所谓“远东”各大国在“四大发明”和亚洲历史问题上出现了话语权力之争,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实际上,全球化中的“文化争端"是“文化冲突"的先兆。从深层看,日本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从“脱亚入欧”转型到“向亚太进军".一个世纪以来以“西方一员”自居的日本,二战后看到亚洲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经济振兴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龙头,于是,日本开始从地缘政治和亚太经济潜力上体悟到“东亚崛起”的重要性,开始提出成为东亚经济繁荣“领头雁”的前瞻性战略思维。其后,日本国内出现了一系列新举措:国策上强调全球化中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大国外交”的战略,认为国际社会的中心已经从政治和军事转移到经济和文化方面,日本要努力实现“新的全球观念”,走向“新的产业文化国家”。这一切都标明日本正力图成为亚洲共同体的老大。现在我们面临的首先是一个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问题,只有经济和文化同时振兴,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时重视。才可不断输出中国有价值的新思想.中国文化历经冲击而不崩溃,还有凝聚力,因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吐纳吸收,自我创新,有一个大胃口,能容纳古今中西各种东西。我个人一直在做这样的事,虽然有时遇到困难,也只能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能够做到怎样现在没法预料,但首先一定要清醒地去做.(二)破除文化虚无主义与主体意识重建向云驹:文化问题事关重大,我们每一个文化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并担负起相应的文化责任。可以说,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就必须跳出文化来看待文化,特别是要看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激烈振荡、猛烈撞击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复杂化的世界格局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先秦诸子百家时代是中华文明史第一个伟大的高峰,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出现了巨人的时代.几千年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次次回望这个时代的思想,一次次在历史变革中注入和汲取先哲的教诲。文学、艺术、哲学、军事、政治、经济、教育、伦理、法律、历史,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思想和学术的成果,在这里几乎都有萌芽、发生、起源和呈现。先秦以降,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诸子百家文明的传承史、阐释史、解读史和传播史。就中国文化的种种元素而言,都由于历史十分久远、地域长期封闭,从而在“他者”眼中处处都显得“新鲜”。但是显然还有异中更异、奇中最奇的所在。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最突出的印迹是:小脚与缠足、男性辫子、妻妾成群、太监、童养媳……但实际上,早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一两千年间,中国文化早已传播世界、享誉世界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园林、造纸、印刷术、火药、戏曲、文字、诗歌、音乐,甚至老子、孔子、孟子、孙子、易经、儒学、禅宗、道家等也早为世界知悉。许许多多的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军事家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或者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时光荏苒,两千多年弹指而过,伟大而古老的文明遗产和精神财富的传承与传播依然是当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和重大课题。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仍然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现实问题。不仅西方人看中国的眼光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就是中国人自己看待自己传统的眼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王岳川:的确,自鸦片战争以来,自近现代以来,中国遭遇到“他者权力”的“西方中心模式”,西方人看中国,不再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心生向往的东洋镜,不再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天堂,直到今天,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代中国的仍有一些食洋不化的全盘西化者,无视中国大国崛起的事实,坚持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这种后殖民心态使得他们将自己的姓名改成洋名,对坚持中国文化创新的学者加以打压,听到“中国元素”就指责为封建保守,见到“中国经验"就称为民族主义,谁提出“中国文化身份”就给谁扣上“文化保守主义”的帽子,谁坚持“文化输出”就认定谁“反对现代性"。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文化虚无与文化失败的情结与“去中国化"的逻辑,居然具有内在一致性。目前,处于消费主义的中国文化界对于中国文化本身的理解仍然粗浅而混乱,在“文化拿来”一个世纪以后已经不知道怎样辨别好的文化精神。中国有一个不好的观念—-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余秋雨是从台湾炒起来的,王小波是从台湾和海外炒起来的,张爱玲等人也是如此。习惯于文化拿来的挪用的人已经很懒惰,不清楚怎样才能文化创新。如今的文化层次和“五四”大不相同,那时老百姓大都是文盲,留学青年拿着国外一纸文凭回国就被捧为大师。如今的大众都是专科本科,甚至还是硕士博士,所以相声演员不能再咯吱大家了,无论说什么人们都觉得不可笑.在此语境中,让大家所认同的中国文化不是由中国人确定其价值好坏,反而要让西方人来定下标准,这到真是一个痛定思痛的“文化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了.经过西方认可的中国文化,是不是应该重新换个眼光来看世界?是否要去除虚无主义和失败主义文化情结,转变成文化自觉和自信!近年来,德国汉学家顾彬说中国20世纪文学分成两段,1950年以前水平高是五粮液,1950年以后水平很低是二锅头,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批评。西方汉学家之所以引起中国教授学者那么大兴趣,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全球化或者西化语境中的文化标准制定者.这种大国文化策略使得中国文化一直未能有自己真实的身份。但是我要说,如果说中国的民智几十年前是由西方人唤醒的,那么,今天他们也需要接受中国从拿来主义转向文化自觉和输出主义。文化上争论了一个世纪的“古今中西”问题,其实古今冲突没有悬念,关键在于古代输了。古今冲突是全球的,中西冲突是中国的。传统中国号称中心大国,在现代化西化中变成边缘之国,甚至被倭寇打败,这样中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已然崩溃,一旦文化心理崩溃就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内伤,于是中国人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输不起了。今日中国在军事、科技、股票、住房方面有了充分地自信,但谈起文化却不以为然,因为日韩国家的文化战略使其文化有超过中国之势。今天很多人中国对儒家思想甚至不如日本和韩国理解深刻,甚至前几年祭孔活动,不知道该奏什么乐,有什么庆典程序和祝辞,只好找韩国人来教,因为韩国一直没有中断。但也有很大的问题,韩国祭孔的方式是明代留下来的,而宋代祭孔方式,尤其是汉代祭孔的方法基本中断。日本受唐代影响很大,韩国受明代影响很大。他们还保留了不少中国文化精粹,而且珍贵到想据为己有地步,中国人实在应该好好清算自己的文化虚无主义祸根了。向云驹:我们在文化上已经奉行了太久的“拿来主义”,如何以中国文化为本位,并进行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对中国的文化身份和形象进行再塑造,仍然任重道远。与一个世纪前的西方他者对中国文化的印象相比较,传统的精粹依然名列其中,但被时代和生活淘汰了陋习陋俗,也被他者所不见了。这就是说被他者发现的文化,并不一定是优秀的文化。它首先是“独特”的文化,其次可能是优秀的文化,也可能是文化的糟粕。他者的观察是时间性的。民国时期的辜鸿铭和王国维都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前者不顾一切地维护所有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甚至对小脚文化赞美有加,认为回归天足是弃绝女性之美、女性之温柔与端庄。王国维不忍传统的哲学、文学、历史、文化被新的世界瓦解消除,不惜以命相殉。而与此同时,同样学贯中西的鲁迅,对外采取了拿来主义,对内则深刻无情地批判腐朽愚昧的国民性,满腔悲愤地揭露旧制度的吃人,满怀热情地呼唤新人的诞生。为新一代扛起黑暗的闸门.鲁迅同时也自信自觉到中国自古以来并不缺乏舍身取义的人,不缺乏民族脊梁;中国文化是可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他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鲁迅先生的这种观点与态度,可以说是科学的、本真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文化自觉,是我们应该追求与实现的文化自觉。文化的相遇和交流并不意味着丧失自身的文化传统.法国哲学家利科说:“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起源,在艺术、文学、哲学和精神性方面有创造性的一种生命的文化,才能承受与其他文化的相遇,不仅能承受这种相遇,而且也能给予这种相遇一种意义。当相遇是一种创造性冲动的较量,是一种冲动的较量时,相遇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我相信,在一种创造和另一种创造之间即使没有完全的一致,也有一种共鸣。”要而言之,在当今时代我们要实现的文化自觉,应该是超越他者猎奇判断的文化自觉,也是超越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文化无分好坏的固执己见的文化自觉。科学的、包容的、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放的文化自觉,必须自觉到自己的文化特性,即深刻理喻、把握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个性。没有文化个性,就没有文化身份、文化地位、文化独在的意义.必须自觉到自己的文化的价值,即理解和意识到民族文化对人类文明文化的贡献,理解其中的人类性、世界性、普世性。必须自觉到自己的文化的结构特性,把握住它的科学构成,比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几千年文明史、近代以来的屈辱史的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化应该继承伟大的文明传统和历史文化,应该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文化传统和文化理想、文化价值观、文化新样式,应该发掘与传承各民族民间文化优秀遗产,使文化更具丰富性、生动性、民族性、地域性;应该广博胸怀,放眼世界,开放外来,善于拿来,科学借鉴。必须自觉到自己文化的先进性何在,文化何为,即文化是综合的复杂的存在,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文化化人养心,文化也曾吃人毁人,所以必须坚持文化的价值判断,必须对文化进行批判、选择、扬弃,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拒绝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创造崭新文化。王岳川:语言是文化的核心之一,文化的丧失就是以语言的丧失为体现的.今天的中国的教育体系对英语的过分强调,表达了一种对母语文化的空前不自信.当代大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英语上,四六级、考研英语和考博英语,乃至于托福、GRE等等,英语对于我们而言并非不重要,但它如今的霸权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了语言学习所能解释的范围,导致了母语-外语天平的严重失衡,这就涉及到意识形态和文化战争问题。我想反问一句,作为中国人,有多少学生(包括中文系)花费学英语的一半时间去学习过我们的古汉语?其实这不仅是由于学生不愿了解自己祖先文化,还有老师乃至整个教育体制对中国文化完全隔膜的缘故。据说有些四五十岁的中年学者到现在看先秦古文都还有不少困难。我常感慨,为什么要经过很长的历史时间后才能出现重要的人物?这也许就是社会运作的规律,但是,我还是相信必有一些民族的精英分子能够担当中国文化发现和重建的工作.东方主义的典型表现就是语言霸权主义。长期以来,英语一直在中国文化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超越了母语的地位,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有人说,西方文化的强势文化使得处于弱势文化地位的中国文论失语,换言之,中国文论不仅在中国没有声音,在整个西方也没有声音。在我看来,中国文论不应该改名换姓,不是“吃了西方之牛”而变成“牛”,而是“长自己的肉”。我们拿来的目的不是自我虚无化,而是自我重新振兴化,即重视我们的文化韵味和艺术趣味。一些外国大片年轻人喜欢看,中国的“四书五经”普通西方青年却不容易接受,是因为西方大片中的消费意识形态和名牌政治酵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好莱坞梦幻工厂那套里充满世俗性趣味.而我们倒常常忽略自己的文化趣味,没有形成一种“平视”的态度,要么是仰视,卑微地迎合别人;要么就是俯视,带着一种虚妄的文化霸气,高高在上,觉得自己文化高人一等,一厢情愿把自己的东西灌输给别人.就好像今天有的大人用棍棒让孩子学钢琴,人家能愿意么?而过去牧童吹短笛,有人逼么?其实,中国文化的风范、气度和情趣,有很多能打动人的地方,我们无论文化产品还是文学影视作品都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在文化传播上应该更加注意以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和东方韵味,来吸引外国人亲近我们的文化,并在这个基础上使其有可能进一步接受我们的文化,更好地对东方文化形成一种“同情的了解”。向云驹:不难发现,当前国内、国外的很多文化论争,实际上都集中在“非遗”领域,国内各地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恶性竞争。目前,国内多个地方号称要向联合国“申遗”,一方面,各地和各种文化的“公祭”、“民祭"同时蜂拥而上,到处都祭女娲、祭黄帝、祭炎帝,使外国友人和海外华人莫衷一是,不知谁是谁非。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只求“申遗”或进入国家名录,轻视保护,缺乏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甚至演变为一种新型的“政绩工程”。许多地方的发展保护规划,变成了旅游开发计划,商业公司管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致旅游性破坏、开发性毁灭,严重扭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与形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究其本质,并非真正尊重本民族文化传统、重视传统文化,在“文化热”背后,实际上是对文化的漠视、忽视和缺乏深入了解.还有一种现象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们自己不重视的东西,却被外国人视若珍宝,也正是由于对本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文化的发展永远是以充分民族化、本土化和多样化为前提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文化民族化与世界性的多样方式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是,在世界性交往交流日益频繁的文化格局中,文化的冲突、斗争、撞击、激荡和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西化”、“分化”“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化”等等图谋,或甚嚣尘上,或暗渡陈仓,无孔不入。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假冒伪劣、封建迷信、邪教势力、黄赌毒丑恶现象等也蠢蠢欲动,一有气候就伺机与外来腐朽文化“里应外合"。因此,固守民族化的主体性,坚守科学开放的价值观,以大众化的形态为人民的利益服务,是中国先进文化必有的文化自觉和应备的文化品格。尊重本民族文化,继续和发扬传统文化,在保证民族独立、增强民族自信自尊,在促进民族发展中发挥文化的积极能动作用。一个没有民族意识的民族是不可能追求伟大的民族复兴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的主体意识就是民族的主体性,包括民族统一团结独立的意识,民族的自尊心,民族共同的文化归宿和共同的民族心理.民族的主体性还含蕴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民族化和民族形式,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一个民族的标识就失去了,民族的独立也就不复存在。王岳川:我一直非常关注当代中国的“文化失败主义"问题,一直在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去纠正文化失败主义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也一直在提倡学者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认为,当前文化热背后的文化失败主义情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来,中国文化开始升温,这大抵为国际大环境所促成。经过20多年的韬光养晦,中国开始崛起并在经济上发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出口国之一,尽管有诸如廉价劳动力和产品低端等许多问题,但世界确实已经离不开中国。中国产品涨价会影响整个世界市场,最近中国股票市场的动荡甚至影响到整个世界股市,这是前所未有的.世界对东方大国有一些期许,在国际事务中,人们希望除了听到美国的、西方的霸权主义声音外,还能听到东方的声音.随着在国际上有了更多发言权,许多西方文化界人士开始正视中国的身份地位和价值存在,提倡重视中国文化,这是大势所趋.而回顾百年来的中国学术史,可以说从最初派到西方留学的一批少年开始,中国已拿来主义式地学了很长时间,这很重要,但又很不够。文化输出困难没有想象的多,最大的困难恰恰是中国人自己的妄自菲薄,典型的提问是“中国古代的那些应该扔到垃圾箱的东西,难道还能运到海外去吗?”“西方人感兴趣吗?”这归根到底是文化失败主义在起作用。在我看来:一个国家在经济振兴和强大同时,文化建设变得空前关键.从经济到文化的崛起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只有经济和文化同时振兴,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时并重,才能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创造有价值的新思想新体系,其大国形象才能春风化雨般和谐服人.最近十年是中国全面认真制定文化战略,开始进行世界的文化联盟和文化输出的时代。如果中国失去了这个机会,被动挨打就在所难免。因为国际不允许一个重经济和重军事的中国崛起,只允许重文化的中国的崛起。此时,中国要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去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发现是困难的,因为要认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自我。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文化自觉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快速积累的精神基础.文化需要去“化”,宗教是需要去“传”,国家冲突需要“解",当代思想战略需要去“行”.然而,在大众媒体的炒作和平面化中,今天满地的“文化侏儒”和消费享乐主义者,却少有能够担当“天下”的大气象者,这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有可能处在不利的地位。事实上,文化殖民、语言殖民、精神生态失衡是当代最大的文化病症,这种病症造成了国人的文化自卑主义和文化失败主义情结。这一局面必须花大力气加以改观,否则文化软实力竞争就落不到实处。我希望输出中国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和高雅的艺术以彰显中国文化的历史内蕴和厚度,而且重要的不是形式,我们尽可以借助人类共通性形式输出中国式的内容。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同“发现东方”一样,“文化输出"也涵盖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序列,我们发现的东方是经过现代性整合的东方,也是经历了后现代性全面反思的东方,而20世纪的中国思想和学术将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民族接受异质文化都奉行文化拿来主义,只有自觉的文明形态才会在拿来的同时考虑文化输出问题-—知识型输出,文化性输出,生态性输出,这里并没有价值批判的意味。问题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如何输出文化?文化输出表明中国将在三个层面进行文化重释和主动传播:知识型(古典经典),对话型(20世纪思想),生态型(21世纪东西互动的当代文化与精神生态).这种阐释和输出具有文化互动性和自我选择性:即“东西文化互动,精神合而不同,重建中国形象,保持文化生态”。这需要几代人的精神自信和不懈践行。中国文化历经重大冲击而仍具凝聚力,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吐纳吸收自我创新,能容纳古今中西各种有价值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能够做到的是把本民族的美好价值发掘出来,找到普世性国际性文化共识框架,重新铸造经过现代性洗礼的中华新思想。“中国形象”的建立与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创新和制度创新分不开。对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而言,当务之急是张扬人文理性,重新自我发现,并从文化拿来走向文化输出,在文化竞争中获得体系创新、流派创新、范畴创新,有效地提升大国的文化竞争力。(三)反思现代性弊端之后的文化立场向云驹:说得好!21世纪世界的竞争不再仅仅是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之间的竞争,如果我们还不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那么,中国文化在新一轮世界竞争中极有可能处于不利的位置。上个世纪,费孝通先生、季羡林先生等就已经预言21世纪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世纪,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重提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时候了。可以说,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启,文化问题就开始暴露和被呈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文化问题,特别是文化传统问题首先被带入形而上学的领域与思考。中国新时期第一波文化潮的出现,传统文化和儒学文化初兴,也呈现为对那些被遗忘的文化的发现和关注。虽然寻根文学大多具有猎奇性,但它毕竟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发掘的一种趋势。90年代,中西文化比较全面展开,季羡林提出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费孝通从学人、学术、学界出发,发出了文化自觉的学术理想。90年代至21世纪初,冯骥才提出了抢救濒危文化,采取一切措施遏制文化濒危的漫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打开了国门,我们也融入了国际社会,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最鲜明地反映在中国的变迁与变化中.文化问题也正是由此而来。最外在的表征是: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场和举国工地上,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商业化、信息化汹涌而来,属于传统的、农耕文化的、手工技艺的、过去时代的、乡土风格的、口传心授的、下里巴人的、远古遗风的、封闭自闭的、地域特色的、少数族群的种种文化样式、形态、物件、遗址、风习,无不迅速瓦解、消失、消亡。都市美国化、乡村洋楼化、节日西方化。人们的文化观念中,历史性残留的奴化、殖民化意识与现代化、西方化、科技化冲动纠缠一体,形成强大的崇洋媚外、无视本土的文化价值观。这个时代的文化价值观非本土化现象还在于改革开放以降,我们并没有来得及对“改革”造成的文化价值观颠倒一并加以清算。改革也是一种变革,可以说,我们是从“文革"直接进入“改革”的,在文化上依然携带着对文化的“革命”意识。“文革"对文化进行的旧风俗、旧习惯、旧思想、旧文化的“四旧”清算,并未在改革时代加以拨乱反正,反而是继续沿袭。解放思想的春风,长期没有吹进文化思想的天地。对旧文化的清算不仅始于“文革",它甚至在一定意义上也始于“五四”,并且因为始于“五四”,是“五四”伟大的功绩之一,固而更使“文革”破四旧获得了更多的合理性、合法性。这也使对传统文化否定、摒弃之风不能及时中止成为一种长久的现实。我们在实践上缺乏辩证思维,往往习惯于一刀切、一窝风、一边倒.于是,改革开放中又出现了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对文化上的非现代化事物的否定之风,即凡是旧的、老的、过时的、不是现代化条件下创造出来的都一概弃如蔽屣。与此同时,伴随着农耕、农业而来的传统文明,在人们追求工业化、后工业化、后现代化、信息化、城市化中被极大的放弃和忽略了。我们乡土建筑、口头遗产、传统技艺、民间表演、老街、老城、老物件、老作坊等等,大量拆毁,大量摧毁,大量丢弃,大量破坏,大量消失。除了若干所谓国家文物保护对象外,我们的文化实物、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文化环境、文化建造,迅速地烟消云散,绝大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茫然无知。冯骥才先生是我国提出文化濒危并施以援手的第一人,他用“文化拨打120”、“文化临终抢救”、“文化濒临灭绝”、“文化生命”、“文化痛感”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概念对抗上述积重难返的文化麻木和文化不自觉。他号召全面普查,摸清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家底。冯骥才认定了六大濒危文化:传统村落、民间文化传承人、活态的远古文化遗存、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口头文化遗产、手工技艺遗产。他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文化迅速消亡之中存在着六大文化濒危情势,确定其为重点文化抢救对象并四处奔走呼告,进行文化抢救行动,成为文化先觉者和先行者。法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自己文化的保护就非常有主体意识,如法国80年代曾开展文化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文化遗产“总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巨细无遗,悉数登记造册.在法国的文化保护中间,雨果、马尔罗等著名作家曾起到过非常重大的作用,日本也在20世纪的60年代至80年代,由国家组织了“民俗资料紧急调查”、“民俗分布调查”、“民谣紧急调查”,以及无形文化记录工作等。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刻,此一时刻是传统文化消亡、毁损和保存保护的关键时期,国外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及相应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也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接过文化先觉者们的文化接力棒,把复兴中国文化的事业进行到底。王岳川:的确,像费孝通、季羡林先生等一批先知先觉的学者,在大多数人都还处于文化不自觉状态时,就已大胆预言了21世纪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世纪.在我看来,尽管反对的人很多,但这种想法完全可能实现,因为这提出的实际是一个文化创造性的问题。与文化创造性相对的是“文化挨打性”,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我们的文化都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况下,要化挨打为创造,化文化拿来主义为文化输出主义,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我看来,这种努力包括两个根本问题。其一是对西方所采取的文化姿态.现在我们对西方有四种姿态和立场,一是仰视,二是俯视,三是平视,四是歧视。第一种是后殖民的姿态,第二种和第一种不同,但根本思路是相似的。第四种则是民族极端主义的姿态。我个人取的是第三种。其二是要注重对中国文化经典和遭遇现代性问题的整理。在面对中国现代性时,我们要处理的不是一些简单的文本,在其中要贯注我们的生命和精神。全盘西化或只想脱亚入欧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不赞成全盘西化的,可以说在西装革履下有一颗中国心。我们可以把自己文化中和西方科学方法相近的发掘出来,在面对世界性困境如:能源危机、环境恶化、战争升级、心灵焦虑、基因转换等难题,为人类未来开出辩证施医、多元并存、平衡生态、人与自然社会良性循环的“中药”,一剂呈现生命价值、精神生态的“平衡药”。向云驹:可以说,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民族、群体、个人对自己文化的深刻自省、自识、自信、自知的境界。当一个民族要振兴时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撑,当一个国家要富强时他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必须在“全球化”语境下获得重建。否则,我们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必须有赖于保护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只有处于文化自觉境界下的保护与传承才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任何强加的、被动的、消极的、应景的、无动于衷和敷衍了事的保护与传承都是不可能长久和不可持续的。在现代全球化、市场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看待我们的文化,从全世界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几千年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构成,还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既代表了我们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对它的保护不仅是维护中国人的荣誉,还是维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维护全人类文化创造成果保护的重要性。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一方面是责任,一方面是光荣。王岳川:既是责任,也是光荣,的确如此!站在更宏观的视野来思考和回应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整体性,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很多争议也会不攻自解,各国各民族之间也会更多一些理解与和谐.比如,公元647年,就在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回中国后的两年,得到玄奘赞美的印度戒日王的帝国被推翻,随后,印度的各小国进行无休止的自相残杀的战争。曾经具有某种支配地位的印度,逐渐失去了在亚洲的重要地位。甚至因为印度佛经的消亡,还需要从玄奘的汉译重新翻译成印度语,可以说,是玄奘帮助保存了印度古文化,时至今日,梵语经典原产地印度已经销声匿迹,无人能解,反而要借助保存在中国的梵语典籍来重新加以恢复,对印度进行文化输出。有人认为中国文化落后,只能吸收,不能贡献,只能输入,不能输出。这是不对的。向云驹:时代列车快速驶入21世纪,一个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来到我们面前。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再一次面临人为的损毁、全面消亡、濒临灭绝的险境,在很多现代文明的拥护者看来,传统的东西成为陈旧、落后、粗陋、原始、土气、低级的东西,被时尚、新潮、高楼大厦、声光影像、流行消费、科技包装、批量化、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文化一扫而光。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生态性、根源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大国,农耕文明极其璀灿,但人类在从狩猎文化转向农耕文明时,对前一种文化未进行记录记载,至使远古文明和狩猎文化踪影难寻;当前农耕文明正向工业文明、后工业时代全面转型,必须把中国在世界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农耕文明活态地记录下来;农耕文明以农村文化为样式,必须及时记取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深刻而令人痛惜的教训,坚决防止千村一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