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3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3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3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3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2023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的破坏B.已经进入战国时期C.郡县制的出现D.出现了大一统局面3.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人们在为孩子命名的时候往往自觉或不由自主地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以下四人如果按照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位列第三的最有可能是A.王建国 B.陈跃进 C.李援朝 D.赵文革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5.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这些冲动的口号与行动,最后导致哪场战争?A.普法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C.俄土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6.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B.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C.翼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7.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威廉死后由詹姆士二世的幼女安娜继承,安娜之后由信奉新教的汉诺威选侯继承,从而排除了信奉天主教的国王复位的可能性。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议会主权至上 B.王位继承中的宗教因素C.国王权力丧失 D.君主立宪制度最终确立8.有学者认为:“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对该段材料最为正确的解读是A.作者视该时段为东西方由盛转衰的分水岭B.东西两个君主分别是康熙皇帝和查理一世C.作者站在欧洲立场上看历史所以是片面的D.作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社会形态转变9.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发展到极致 B.士大夫失去进取之心C.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D.严刑峻法的威摄力量10.意大利法学家格罗索认为,罗马法主要包含有ius.lex两种形式。其中lex指专人制定、由世俗权力机构认可、颁布的律条,而ius指自然形成的礼法、习俗。他认为法律体系是在实践者对原初lex的不断阐释中逐渐成形的。材料中“原初lex”指的是A.罗马习惯法 B.罗马公民法 C.《民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11.1958年7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他与戴高乐的会谈围绕东西方关系、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黎巴嫩问题、欧洲等众多话题展开,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反映出A.两极格局受到挑战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C.美国反对欧洲联合 D.欧洲成为美苏争霸重点12.汉代流行的“深衣"将人的身体掩盖得严严实实(左图)。东晋南朝,江南上层社会流行男装宽袍大袖,女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叠(右图)。促成这种服饰式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农耕经济的发展 B.审美水平的提升C.政局的相对安定 D.社会思想的变动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签订的部分条约一览1951年8月,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1953年10月,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12月,与台湾国民党势力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根据上述条约,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等。如:《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共同磋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制止武装进攻。——摘编自《冷战时代美国的亚洲政策》材料二:1989年11月,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等12国在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地区加入该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壁垒。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二十多年的实际经历表明,“APEC方式”在维护各成员利益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以及渐进发展等原则,不仅维护了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也同样让发达成员受益。——摘编自《APEC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等(1)根据材料一,美国加紧在亚洲缔约应与哪一事件直接有关?试概括美国与缔约国(地区)的关系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菲、美日、美韩结盟相比有哪些不同?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怎样的发展趋势?(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倡导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成果。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尊重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虽然商人群体在唐宋时期实力不断增强,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到政府强有力的控制。唐宋商人群体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中国社会特点,即其是在国家管制的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唐宋时期受各种经济规制的限制,商人发展轨迹逐步同化为官商模式:有官商背景的商人财富增长迅速,众多小商人谋生艰辛。中国商人为了在官商模式的生态环境中适者生存,不得不成为政府部门或官员寻租活动的积极响应角色,或将自己的社会身份从商人向官吏转化。最后,商人群体与官府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成为旧体制、旧制度的维护者而不是革命者。因此,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而是向士绅阶层转化,中国古代富民社会没有顺利地向市民社会发展演进。——摘编自张锦鹏《商人群体:唐宋富民阶层的重要财富力量》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城市人口的主体是私营工商业者,他们是市民阶级的中坚。封建国家或贵族插手兼营工商业的情况很少,因为经商是降低身份,这种偏见直到旧制度结束以前在贵族中是根深蒂固的。随着市民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加剧,西欧工商城市速成为封建势力的对立物。市民阶级为了反抗其野蛮统治,排除其经济干扰,展开了坚持不懈的反封建斗争。从十一世纪起,在意大利、法兰西南部和贝亚恩,商人阶级在某些地方通过选举共和总裁、执政官或主教而取得了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或者以一种咨询资格而参与城市的行政生活和财政管理。应该说其斗争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取得了相当实质性的成果。——摘编自杨师群《宋代城镇工商阶层述论一与西欧中世纪城市市民的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商人群体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市民阶级与唐宋商人群体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项错误,开始改变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本题答案选B;C项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认识到的;D项没有看到最高革命纲领。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二大2、A【答案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秩序被打破,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材料中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国君控制国政,实际也反映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破坏,A正确;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是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81年,处于春秋时期,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出现了大一统局面,D错误。3、B【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王建国出生于建国时期,陈跃进出生于“大跃进”时期,李援朝岀生于抗美援朝时期。建国时期指1949年,抗美援朝时期是1950年至1953年,“大跃进”时期是从1958年至196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从1966年至1976年。故位列第三的最有可能是陈跃进,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4、C【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邓小平领导下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农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释放给农民,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C符合题意;ABD项内容不是在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内容,排除。5、D【答案解析】

一战前的巴尔干是火药桶,俄、德、奥匈等再次激烈争夺,而这一地区的主要民族是斯拉夫民族,故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故D正确;普法战争不符合材料中俄国人,排除A;克里米亚战争不涉及德国人,排除B;俄土战争不涉及法国和德国,排除C。故选D。6、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的学说神化君权,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客观上有利于以“天”名义制约君权,防止暴政;东汉以后谏官的职责是向皇帝进谏,指出皇帝的过失;唐朝的三省六部中,三省在皇帝之下进行决策且相互制约,三省为皇帝最终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可以避免皇帝决策的失误。三者的共同点是保证决策的正确,为皇权服务,故B正确。A、C项都是错误的,因为皇帝仍然掌握决策权,并非少数服从多数;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所有人都不可能限制皇权,谏官的进谏、三省的决策能不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取决于皇帝的态度,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7、A【答案解析】

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位继承资格做出限制,以确保新教的统治地位,这在本质上反映英国议会主权至上,A正确;B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此时国王仍然保留部分行政权,排除C;君主立宪制度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就已经确立,排除D。8、D【答案解析】

根据“17世纪四十年代”、“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可知此时西方开始向近代民主政治转型,而中国依然固守原有的社会形态,作者的着眼点是社会形态的转变,选D项;作者虽然认为“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但此时不一定是东西方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排除A;两个君主分别是查理一世和崇祯帝,排除B项;作者并不是站在欧洲的立场上看问题,排除C。9、C【答案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政治虽然暴戾,但因为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所以士大夫们不可能谋反,故C正确;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极致,故A错误;明代的士大夫依然有进取之心,故B说法错误;严刑峻法的威摄力量不是士大夫不谋反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10、D【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他认为法律体系是在实践者对原初lex的不断阐释中逐渐成形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符合原初lex的定义,D正确;罗马习惯法是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排除;公民法在《十二铜表法》的基础上制定而来的,不属于原初lex,B排除;《民法大全》是一部习惯法汇编,不符合原处lex,C排除。故选D。11、A【答案解析】

1958年正值欧洲一体化起步阶段,而且题干中“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说明法国正在崛起,因此美国和法国的会谈分歧大于一致,两极格局受到挑战,A正确;1958年两国会谈围绕的主要是政治问题,无法说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排除B;题干中美国未说明其对欧洲联合的态度,排除C;1958年正处于冷战时期,冷战一开始的重点就在欧洲,而非这一时期欧洲成为美苏争霸重点,排除D。12、D【答案解析】

汉代注重遮掩身体的“深衣"被魏晋时期流行的宽袍、大袖、长裙、博带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思想变动导致的审美观变迁,D项正确;魏晋时期上层服饰变化与农耕经济发展无关,A项错误;社会上层流行服饰的变化,不能说明魏晋的审美水平较汉代水平有所提高,B项错误;魏晋时期社会分裂动荡,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事件:朝鲜战争。特点:美国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目的:遏制中国(对中国形成军事包围),抗衡苏联,建立亚太地区霸权。(2)不同:突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界限,由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不再是大国主导下的控制与依附关系,成员国之间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共同受益;不具有军事政治性,属于论坛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以第三方为敌对,旨在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从成员构成、相互关系、组织性质、宗旨目标等角度分析作答)趋势:冷战结束,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经济全球化加快,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3)评分说明: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三个递进的层次评分:(观点如: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和平与发展)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第二层次:提出的见解得当,但未进行或部分进行分析说明;第三层次:提出的见解得当,并能结合材料进行正反论证和深化。【答案解析】(1)根据材料关键语句“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可知,美国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签署的这些条约都是军事性质的条约。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知,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敌视和封锁中国。在冷战对峙的大背景下,美国的这些措施都是为冷战服务的,由此可以得出答案。(2)回答本题的两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亚太经合组织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组织,而美菲、美日、美韩结盟属于军事同盟。前者是经济属性,后者是军事属性。再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即可。(3)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问题强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文明的多样性问题。首先要知道多样性的含义、表现。多样性必然要求包容不同甚至是相对立的文明,冷战在主观上反映的是不包容,亚太经合组织反映的是包容,结合这些历史现象分析即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亚太经合组织14、(1)特点:规模扩大,实力增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在国家管制的经济体制下成长,向官商模式发展:依附于官府且部分向官僚士绅转化而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是旧制度的维护者。原因:商品经济(城市经济)一定的发展:但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势力强大: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不同:①地位不同:西欧市民阶级是城市人口的主体;唐宋城市中工商业者的数量相对较少。②性质不同:西欧工商业城市是封建势力的对立物,市民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唐宋城市依然是封建政权的堡垒,商人群体与封建官府是合作关系,成为旧制度的维护者。③影响不同:唐宋商人群体的发展是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的现象,力量相对弱小,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非常有限:西欧市民阶级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