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中国的脊梁_第1页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的脊梁_第2页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的脊梁_第3页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的脊梁_第4页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的脊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的脊梁主讲人:郭以建习近平: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还有许多短板,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中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盾构机,全名盾构隧道掘进机它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涉及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而且要按照不同的地质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造,可靠性要求极高。盾构掘进机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盾构技术目前已成为构筑地下铁、电信、电力、上下隧道等城市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虽然国内能够独立完成盾构机的生产,但是盾构机配套设备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许多关键设备还需要进口,影响盾构机国产化的进程。哈尔滨刃具集团负责人曾说:“引进先进设备就像是买鸡蛋,而并购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不但买到了母鸡,还掌握了饲养母鸡的方法。”“鼠”式(MAUS)超重型坦克的研制,出自于对坦克超强火力、超厚装甲的狂热要求,尽管德国军工企业费尽心力,但“鼠”式和其他超重型坦克还是没能在二战结束以前投入使用。1944年1月,第一辆“鼠”式坦克样车终于颤颤巍巍地爬上了实验跑道,最坦克全重就达到了150吨,但对装甲厚度一再提高要求,最后全重竟达到188吨!这一纪录至今未能被打破。这头超级巨兽存在着致命的先天不足。由于过于庞大,行动十分不便,机动性极差。一般的路面根本无法承受它沉重的身躯,桥梁更是常常一触即垮。德国800毫米铁道炮又称为古斯塔夫重炮(SchwererGustav),同型第二座铁道炮被称为多拉炮(Dora)。该型铁道炮是二战期间由克虏伯制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设计与制造目标为提供前线部队曲射支持火力,击毁大型要塞与巨型碉堡。为追求强大的破坏力,该火炮口径达800毫米,重达1344吨,可将重达7吨的炮弹投射到37公里以外的目标。其巨大的体积必须由将近一个营约250人以三个工作天的时间组装起来,另外将近一个旅大约2500人负责铺设铁轨,以及支持空防或其它勤务,才能够开始进行炮弹射击。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可移动火炮。米-26是苏联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研制的多用途重型直升机,北约绰号“光环”(Halo),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主要用于军事运输,其内载及外载能力达20吨,相当于美国C-130运输机的运输能力。为开发西伯利亚及北方沼泽和冻土地带,苏联决定发展一种全天候重型运输直升机,原型机于1977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81年6月,米-26的预生产型在34届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1982年开始研制军用型,1983年米-26交付使用,1986年6月开始出口印度。总计制造了约300架。目前仍在生产。安-225“梦幻”运输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它不仅占据体积最大的运输机的世界记录,载重量也是最大的。该机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1985年中期开始设计,1988年12月21日原型机首次飞行,1989年5月13日首次作了背带“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至今该机只生产了1架安-225。安-225的货舱内可装16集装箱,大型航空航天器部件和其他成套设备,或天然气、石油、采矿、能源等行业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部件。机背能负载超长尺寸的货物。这样将大型器件从生产装配厂出发,可以完整的、不需拆卸的运至使用场所,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缩短了运输周期。SS-18导弹是苏联研制的两级液体燃料惯性制导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北约绰号“撒旦”,从1979年开始装备部队执行作战任务,共发展了6种型号。早期型号(I-III型)的SS-18导弹携带当量为1800-2500万吨的单弹头,在1983—1984年间被SS-18IV型导弹取代。1988年之后,SS-18IV型导弹部分被SS-18V型导弹代替。SS-18V型导弹能携带10个分导式弹头,当量和精度比SS-18IV型导弹有大幅度提高,它保持了俄战略火箭军打击硬目标的能力。SS-18属于苏联/俄罗斯第四代战略弹道导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导弹。“台风”级(Typhoon)核潜艇是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充实战略核力量、抗衡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而发展起来的,编号941型,是苏联/俄罗斯的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因其排水量达到2万多吨,远远超过美国的“俄亥俄”级,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核潜艇,堪称世界级“水下巨无霸”。该级首艇于1977年开工建造,1981年服役。当时计划共建造12艘,但后因经费紧张,至1989年只建造了6艘便中止了建造计划。苏联解体后,“台风”级中的一艘进厂进行维修和现代化改装,迄今仍在进行各种试验;另2艘在美国资助下被拆解。“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继“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之后,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母。首舰“尼米兹”号于1975年服役。该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在91000吨以上,从第5艘起由于加装了几千吨重的装甲防护板,使其满载排水量增至102000吨,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舰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