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必修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1页
2022年部编版必修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2页
2022年部编版必修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3页
2022年部编版必修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4页
2022年部编版必修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八一、选择题1.1932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了各学科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部分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科目内容社会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原因近果、抗救方案国语读:东北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算术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的损失、工商业等音乐国耻歌、义勇军歌等A.教育界要求建立统一战线的愿望强烈B.国民政府为全面抗战进行舆论准备C.国耻教育始终是近代学校教育的主题D.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2.下列宣言的发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A.国共合作抗日即将实现B.国民革命运动转入低潮C.第五次反“围剿”全面失利D.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统一3.下图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使用于()A.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期间B.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期C.局部抗战期间D.全面抗战期间4.针对日军实行的“以战养战”,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沦陷区人民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同时组织领导沦陷区的工人以怠工、罢工等斗争形式破坏日军掠夺资源的部署,还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这主要体现了()A.相持阶段对敌斗争的残酷复杂B.党的群众路线与统一战线策略C.沦陷区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日本侵华方针政策的阴险狠毒5.有学者认为,国民党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这说明()A.中共的导向作用是抗战胜利之源B.国共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主体力量C.国民政府的抗战起着决定性作用D.国际社会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6.1941年,陕甘宁边区鼓励私人开办工商企业;欢迎民族资本家、海外华侨来根据地兴办实业;在尊重中国主权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根据地进行实业活动。边区政府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B.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C.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D.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7.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发起的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8.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毛泽东如此界定抗日战争()A.意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作用B.有利于推动重庆谈判的进行C.忽视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D.利于完整还原抗战历史过程9.当照片中人们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另一场击溃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战役刚刚结束。“另一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0.下面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兵力对比表。据该表可知,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占据优势开始于()时间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1946年7月127万人430万人1948年8月280万人365万人1948年11月300万人290万人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胜利后11.图1、图2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2.如表为1938~1947年国统区的物价指数变化表。导致表中物价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年份指数19381940194231944243194511919462261947835A.社会动荡影响商业贸易B.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失去民心C.战乱连绵破坏经济发展D.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020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材料一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1936年12月毛泽东作《祭黄帝陵》文材料二敌人见狡猾惯伎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于是所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材料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的“救国良方”是什么?说明其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2)材料二中的“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的抗战进入怎样的阶段?(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14.解放战争对中国的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意义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派出赫尔利促成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马歇尔来华“调停”,以便“敌对的两党将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可是,美国的估计遭到挫败。于是美国政府放弃了调处的立场,走上了由美国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道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二战后最终选择的对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行的国际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的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4)结合所学,指出从世界政治角度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单元检测八1.答案:D解析:从材料“提出了各学科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D项正确;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要求建立统一战线和国民政府为全面抗战进行舆论准备,A、B两项错误;C项错误,错在“始终”。2.答案:A解析:据材料“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和赤化运动……”等信息可知,这是因为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国共合作抗日即将实现,A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没有自己的政权组织,B项错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全面失利,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反对国民党,C项与材料不符;1928年底国民党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统一,D项与材料无关。3.答案:D解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根据国共合作抗日的需要,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D项正确;北伐时期是1926年,此时中共没有自己独立领导的军队,A项错误;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期是土地革命时期,B项错误;局部抗战期间是1937年之前,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全面抗战爆发之后,C项错误。4.答案:B解析:据材料“领导沦陷区人民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同时组织领导沦陷区的工人以怠工、罢工等斗争形式破坏日军掠夺资源的部署,还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可知,中国共产党充分发动敌占区人民的反日斗争,并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这是党的群众路线与统一战线策略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利用敌占区群众的反日斗争,破坏其“以战养战”,A项与材料不符;抗日救亡运动是在日本局部侵华时,而材料反映的是全面侵华后,C项与材料不符;D项与材料不符。5.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了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作用,选项B正确;选项A片面解读材料,排除;选项C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选项D与题干无关,排除。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陕甘宁边区”可判断出材料显示的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整个材料反映的是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寇的进攻,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的胜利,大力发展工商业的相关措施,这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取得抗战胜利而鼓励发展工商业的相关措施,没有体现土地革命的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是国共两党合作时期,不存在国民党经济封锁,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通过三大改造,不是这一时期,故D项错误。7.答案:D解析:由地图可知,该战役发生在华北,且八路军以破袭铁路为主,符合1940年下半年的百团大战,故D项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伏击地点在平型关;淞沪会战以上海为中心;徐州会战以江苏徐州为中心,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8.答案:D解析:毛泽东强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这说明毛泽东认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开端,如此界定抗日战争,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战历史过程,故D项正确;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论联合政府》发表在1945年4月,这和推动重庆谈判的进行无关,故B项错误;如此界定抗日战争不能说明忽视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故C项错误。9.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华北解放是在平津战役之后,时间为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同时期淮海战役正在进行,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区域正是长江以北,选项B正确;辽沈战役地点在东北,排除A项;平津战役地点在华北,排除C项;渡江战役地点在长江流域,而且时间在1949年4月,是在平津战役之后,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1948年11月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因为1948年9月~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被消灭,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1946年6月,A项错误;1947年6月战略反攻开始,B项错误;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到6月2日结束,D项错误。11.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综上分析,图片中的两次中共的重要会议都独立自主地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A项表述全面准确地概括了题干的信息。故答案为A项。B项,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是秋收起义后的三湾改编、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与遵义会议、中共七大无关,排除;C项,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只有中共七大,排除;D项,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秋收起义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排除。12.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1938~1947年国统区的物价指数不断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动荡与商业贸易的关系,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心向背,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战乱问题,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13.答案:(1)“救国良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时间:1937年。阶段:全面抗战(或全民族抗战)(3)特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两大战场相互配合。战例:国民党的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的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4)意义:近代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析:第(1)问,“救国良方”:根据材料一中“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所说的“救国良方”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第(2)问,“时间”: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阶段”: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七七事变的发生,标志着中国的抗战进入全面抗战(即全民族抗战)的阶段。第(3)问,“特点”:根据材料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战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两大战场相互配合。“战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有国民党的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的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等。第(4)问,“意义”: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等方面分析其历史意义。14.答案:(1)政策:扶蒋反共。背景:二战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美苏召开雅尔塔会议,形成美苏控制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美国力图称霸世界、控制中国。(2)经济:解放区进行土改;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军事:刘邓大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