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_第1页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_第2页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_第3页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_第4页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上节复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比较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含义落后文化是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腐朽文化是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表现形式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第一种是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如封建专制、等级观念、权力崇拜等。第二种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殖民思想等。第三种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如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对待态度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共同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都是文化中糟粕的东西,对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都不是我们倡导的健康有益、先进的文化。都应当加以抵制。探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历史原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比较大的影响。(列宁曾告诫我们“旧社会灭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毒害我们”。马克思也曾谈及:“陈旧的东西总是企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延伸: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思想就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现在的文化就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重男轻女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宋明理学”的礼教思想和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禁足”等种种对女子思想和人身的种种压迫,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将她们置于愚昧无知的境地。女子地位日趋低下,以至于不合理的地步了。

男女平等【历史由来】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了国家实行男女平等和保护妇女的政策。《共同纲领》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八十六条规定:“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九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女干部。”第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宪法依据】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父母重男轻女,小姐妹离家出走】2015-01-08

近日,民警在虹桥火车站巡逻,发现两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候车室徘徊,身边无大人陪同。民警上前询问得知:女孩的父母重男轻女,小姐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耐心劝解后,他们说出了父母电话,此时粗心的父母还没发现女儿出走了。经批评,父母急忙赶来将女儿接回。

官场裙带关系、腐败问题“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价值观,封建社会官场靠亲情、友情、乡情和裙带关系维系,为人处事过程中习惯掺杂人治因素,潜规则已经非常盛行。即便封建社会崩潰,封建官场的潜规则也未随之消亡。(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他极力强调“刑乱国用重典,重典治吏”,颁布了以“刚猛”著称的《大明律》、《明大诰》等法律,其中有一条说,“凡贪污六十两银子的官吏,不管职务大小都要砍头治罪。”可见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用典之重。)

廉政建设早在1980年,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到:我们党进行了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肃清思想政治方面上的封建主义残余的任务仍然没有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努力清除的封建主义残余遗毒,但仍未根除。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重拳出击官场贪污腐化、卖官鬻爵,权权交易等问题,发挥制度威慑力,以重典治理潜规则,努力扎紧权力的口袋,织密制度的笼子,避免出现“牛栏关猫”,从打“老虎”到拍“苍蝇”,从大到小,凡是与显规则背道而驰,重磅发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131起“四风”和腐败问题2015-11-1208:49:00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北京市通报3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天津市通报6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陕西省通报4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安徽省通报6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吉林省通报2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现实原因之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但同时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正如邓小平同志那句经典的“窗户打开了,清新空气会进来,苍蝇也会飞进来”。)早在1945年,美国的政治家就讲,要利用文学、戏剧、电影和所谓艺术家,诱使社会主义国家崇拜不道德的行为,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改变原来的价值观念。“冷战”期间,西方国家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如广播、书刊、电视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颠覆活动。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正在取代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件重要武器,和平演变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巨大的危害。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上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扩张;二是国内对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淡漠。

特别注意:冷战结束至今西方文明中心论的主要观点有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普世文明论、冲突文明论等,认为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终点,西方文明模式是唯一的现代文明道路,其主要目的在于向世界推销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满足西方国家追逐国际市场剩余价值和实现经济霸权、政治霸权的需要。运用经济和政治的力量,通过文化思想的渗透来控制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灵魂,由此来达到重塑被压迫人民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制度和身份,使被压迫人民服从帝国主义的利益,然后把这个国家变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地。文化渗透和扩张据调查,2008—2012年,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播放的外国影片4000余部,40%以上是美国的;在电影院放映的211部进口影片,53%是美国片。这5年中,以分账方式进口的影片是88部,美国影片为70部,占80%。比如目前,美国之音每周对华以普通话广播84小时、藏语广播8小时、粤语广播14小时,天天在“帮助”我国人民“正确理解”美国的价值观,进行重要的催化作用。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美国还利用网络这个新渠道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推行强权政治,导致“网上一族”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冷漠,网上不健康的黄色信息以及低级趣味游戏极易诱导网民误入歧途,利用网络实施各种犯罪。互联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某市在对中学生关于文化认同的调查中获得有关信息(见下图)

现实原因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弱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但另一方面也诱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等不良社会现象。延伸: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市场经济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市场经济有自己的运行规则:一是市场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二是市场

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追求利益或利润的最大化。就有可能诱发人的趋利性,刺激人对物或金钱的欲求,从而滋生出对金钱的过分崇拜心理,导致“一切向钱看”,一切都要讲等价交换,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被看作金钱利益关系。比如,看到有人落水,先权衡利弊再救人;看到歹徒抢劫,先谈好价钱再去抓歹徒。以为货币无所不能,使人产生对货币、金钱的崇拜,诱发对货币的无限制的追逐和占有,从而走向拜金主义。从拜金主义的产生看,拜金主义表面上是对金钱的崇拜,但这种崇拜的背后实际上是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作祟。主观原因: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偏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人们还不能充分认识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对人的不良影响,比如由于科学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一些落后的文化观念和思想意识缺乏辨识能力,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落后文化的影响。补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我们文化生活中的特点落后文化也会采用现代传播手段肆意扩散腐朽文化往往变换新的形式蔓延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与迷惑性,比如落后文化往往以风俗习惯表现出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并不能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总结: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一历二现一主”历史原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实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弱点主观原因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偏低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原因:1.必要性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