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企业管理钟声宏博士第一讲国际企业概论
第一节国际商务与跨国公司一、国际商务1、国际商务:两国或多国卷入的全部商业交易活动的总称。这里的商业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商品、劳务和资本的国际间的转移。活动的主体是企业或政府。2、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A、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定义P3B、哈佛大学商学院弗农的定义与特征P3第二节国际企业经营的动机与方式一、国际企业经营的基本动机1、扩大销售:销售量意味着利润。2、获取资源:掌握了资源,就掌握了经营的主动权。3、经营多元化:主要是经营、产品和市场的多元化。二、国际经营的基本方式1、商品进出口:这是国际商务活动的第一个台阶。2、劳务进出口:包括交钥匙工程、特许专营、管理合同、许可协议。3、投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第三节企业国际化的阶段性一、第一阶段特点:间接的,(被动的)进出口贸易,甚至是安排少量专业人员,依靠进出口公司来安排经营活动。二、第二阶段特点:以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业务为主。主动、直接寻求贸易伙伴。但企业还是以国内的商务活动为主。三、第三节阶段特点:直接参与国外的商品、劳务、生产、销售环节,在国外设立代表机构。四、第四阶段特点:企业已将自己的战略目标从国内移向国外,寻求跨国经营。第四节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现状1、经济一体化:市场的一体化和生产的一体化。2、世界经济趋势:
A、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增幅超过发达国家。
B、世界贸易的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率。见表1-3。
C、国际投资活动日趋活跃,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二、“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1、原因:
A、不是社会一体化,而是社会接替的力量。
B、容易导致国家间、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不公正加剧。
C、地球环境将遭到致命的破坏。2、表现:
A、贫富差距拉大。世界上有30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世界上最富裕的3个人超过了48个国家GDP的总和。
B、物种消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重。
C、跨国公司掌握了全球的经济命脉。主要由美国219家,欧洲158家,日本77家组成,占世界的90。8%。课堂讨论: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与发展的看法第二讲国际企业政治与经济环境分析7行业竞争因素行业竞争因素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与技术因素社会与文化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内部因素国际经营环境是国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必须对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第二节国际企业经营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一、国际企业经营的政治环境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因素的变化历来被认为是对国际活动影响最大、破坏性最强的辩护。二、国际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1、市场经济主要是解决供求矛盾,实现资源互补的一种过程。但市场经济在发达国家也会受到政府、大垄断公司和工会的制约和影响。2、计划经济由国家按统一计划,对国家资源进行管理的经济运行模式。其核心是宏观的计划管理。但该模式统得过死,经济效益和劳动积极性受到限制。
3、混合经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公有和私有相结合。中国和、西欧是典型。4、国际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国际商务应该注意的10个政治—经济问题。P25第三节经济环境的国别差异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的三个变化1、初级产品经济已与工业经济分离。就是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全球性的生产象非原材料密集型发展,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依靠出口原材料获取经济收入的国家,收入减少,外债增多,无法实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2、生产中的劳动密集状况逐渐被技术密集所代替。由于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转向知识密集和高技术方向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象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转移。3、在对世界经济影响方面,资金运动比商品运动的作用更大。货币市场贸易的迅速增长对资本流动、通货膨胀、利率带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全球性的经济不稳定因素存在。案例: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汽车企业战略选择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汽车行业作为各国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市场下滑在所难免。不论美国汽车三巨头,还是日本丰田、本田、日产,以及德国大众、奔驰,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所有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都已经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对行业的压力。停产、裁员、资产重组成为此时世界汽车行业的主旋律。进行前期资料阅读和案例讨论准备。二、对国际企业带来影响的四大问题1、经济的稳定与增长经济增长与稳定为一个国家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2、通货膨胀是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对利率、汇率、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的政治、经济稳定有重要影响。3、开放的局面开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联系的一种方式。开放程度不同,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4、债务问题由于国际贸易条件恶化和发展战略选择不当,造成了拉美和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也可能导致债务国进口受到控制、外汇流出受限、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课堂讨论:面对日渐加剧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应对?第三讲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分析
第一节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边界的确定人际环境与文化环境由于自然、地理、气候、历史、区域、信仰、价值观、社会结构、语言、经济、教育、人种的差异,而表现出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的巨大差异。第二节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要素分析1、有形特性:外表、肤色、重量、尺寸、五官2、行为特性:价值、态度、言行、表情、思想3、对文化与经济活动有影响的几种行为特性:群体:性别、年龄、家庭、地位、财富、学历、户籍工作认识:对成功和奖励的看法、工作习惯、事业成功的追求、需求层次。职业的重要性:职业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名声、威望相联系。自我表现把握命运的态度: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与信心。表现为上下级关系、信任、相信命运程度、个人与群众关系。沟通:语言、无声语言、肢体语言、传输与评价、道德与礼仪。第三节国际企业对国际环境差异的调整1、国际企业所需文化意识(1)经营品种越多,文化差异越大,对他国文化需求的意识就越强(2)跨国企业经营国家的数量越多,所需要的文化意识就强。(3)国际企业本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差别越大,所需的文化意识就越强。(4)经营方式和经营层次越多,所需文化意识越强。2、多中心主义和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过分强调文化、法律、经济、政治、历史的差异性,可能导致忽视自身优点和管理模式,给公司经营带来障碍。中心主义过分自我的优势,忽视文化的差异性和各国的特殊性,不尊重别国的利益和文化,导致东道国政府和人民不满。国际企业发展的类型分类依据类型特征从决策的角度分类民族中心以本国的权益或母公司权益为决策的前提。多元中心以众多子公司的权益为决策前提。全球中心以企业在全球的权益为决策的依据。从经营的角度分类资源型直接投资于资源国家以取得本国所缺少的各种资源和原材料。制造型即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经营的公司。服务型提供技术、管理、诀窍等服务的公司。从企业结构的角度分类水平型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没有严格的专业分工,基本上生产同种产品,经营同类业务。垂直型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实行分工,制造不同产品,经营不同业务,但其生产过程互相联系和衔接。混合型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经营的产品不仅横跨许多行业,而且没有一定的范围,相互之间又不相关。世界主要企业文化分类的标准管理策略具体内容价值观方面东方文化发展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西方文化发展取向则侧重个体、重科学、重思辩管理模式方面美国和英国的市场经济被称为个人资本主义日本和德国的市场经济被称为社团资本主义组织结构方面明确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适当的管理控制系统管理文化方面东方管理文化的适应性强、灵活性强西方管理文化重视正式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中国------重人西方------重物中国------重集体西方------重个人中国------重柔性西方------重刚性差异的主要特征管理本质管理对象管理手段中国------重感性西方------重理性管理控制中西管理的比较美日企业文化特点比较
具体内容美国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并重提倡竞争和创新以人为本,激励创新减少沟通环节,提倡利益共享日本“和”的观念对企业的忠诚度注重细节管理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工会制图文化冲突的表现国际企业面临的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越发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难度就越大。如图:国际企业文化冲突的诱因(1)价值观的冲突企业价值观: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摩托罗拉的全球文化观三位一体的核心理念:(1)精诚公正;(2)以人为本;(3)跨文化管理中的本土化以此综合不同文化之精华,剔除其极端和糟粕,用和平、人道、人本主义的理念进行跨国经营。对待贿赂等问题的态度:“发展中国家的实情归实情,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要体现本公司的价值观”【讨论】:结合课后案例,分析摩托罗拉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有何特点,有何启示?(2)行为规则差异行为规则:企业长期形成的适合其运营的行为准则,包括:内部的文化网、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和组织结构等。行为规则差异在企业并购时影响较大;日本富士通公司的培训以培训克服行为规则差异;1975年,日本富士通公司为开拓国际市场,在美国檀香山设立培训中心,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培训国际人才;现在,该公司为期4个月的跨文化管理课程还被用于其他公司和国家跨文化管理人才的培训。(3)习俗、形象的冲突习俗化的因素:传统的礼仪、共同的生活习惯和趋于一致的道德思想等;这些对跨国企业,特别是参与跨国并购的企业影响较大;用人及考核蒙牛的用人原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韩国工资和提拔是基于资历,美国基于业绩;韩国人对于命令言听计从,美国人则会请求更清楚的说明。3、调整价值体系企业的成本和利益对过多变化的阻力参与成果共享意见领袖的选择选择推进变革工作的恰当时间努力向别国、别的企业和员工学习课堂讨论:如何认识人文环境对国际企业的影响?(1)绝对优势理论
(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亚当•斯密(AdamSmith)是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分析了国际分工的绝对成本状况,提出了依照绝对成本进行分工的学说,奠定了自由贸易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1)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2)分工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附:劳动分工制针厂200根到48000根提高工效240倍。第四讲国际贸易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在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成本绝对低廉的产品,但只要集中力量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廉或不利程度相对较小、相对效率较高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这样形成的国际分工都能给各贸易国带来经济利益;即“两利取重,两害取轻”。(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Theory)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广义:除了包括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它是研究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反作用的,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化。代表人物:赫克歇尔(EilFilipHeckscher)、萨缪尔森(P.A.Samuelson)等(4)波特钻石模型(PorterDiamondModel)钻石模型又称菱形理论或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图波特钻石模型第五讲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
第一节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原因分析一、传统的贸易保护理论1、重商主义主张国家敢于经济生活保证金银流入国内。早期重商主义:增加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晚期重商主义:国际贸易顺差是获取财富的唯一手段。2、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最先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思想。要维护落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独立,就要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地位。
19世纪中叶德国李斯特,反对自由贸易,只谋求民族利益,而不是全世界的福利。提出经济发展五阶段。在农业和工业时期要采取限制商业政策,而进入农工商时期,再恢复自由贸易。二、现代贸易保护理论1、凯恩斯新重商主义保持贸易顺差,扩大国外投资,增加投资需求和有效需求,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繁荣,需要国家对经济生活全面干预,实行贸易保护,保持贸易顺差,改变国际收支状况,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第二节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主要形式一、关税壁垒
1、关税:海关根据国家制定的关税税法、税则对其出入关境的货物所征的税。是对付进出口的武器,保护本国民族产业。二、主要关税税种1、根据商品流向: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2、根据目的: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3、根据优惠程度:普通税、最惠国税和普惠税4、按课税的依据:正税、附加税、差价税5、按课税标准: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三、非关税壁垒1、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2、分类:直接非关税壁垒和间接非关税壁垒。3、直接非关税壁垒:进口国政府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或金额直接加以限制或规定。包括:进口配额、自动出口限额及进口许可证等。4、间接非关税壁垒:进口国政府未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或金额直接加以限制或规定。包括:最低限价、外汇管制、进口押金制、海关估价核技术障碍。5、进口配额制:在一定时期,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6、关税配额: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规定配额的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对超过配额的商品则征收较高税收、附加税或罚款。7、自动出口配额制:在出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进口国自动规定某一时期某种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配额以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8、进口许可证制度:政府加强对进口的管理,规定商品进口必须领取许可证,否则一律不许进口。分定额进口许可证、无定额进口许可证。9、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控制商品进口、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分为: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此外还有进出口国家垄断、歧视性政府采购、最低限价、进口押金制技术壁垒、海关估价、绿色壁垒、社会壁垒(如《保护儿童权利条约》、〈〈男女同工同酬公约〉〉)四、调整出口的政策手段1、出口信贷:一国鼓励出口,提高其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的进口商提供的贷款。分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2、出口国家信贷担保制:为了鼓励出口,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象国外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贷款。3、政策手段还包括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倾销等第六讲外国直接投资理论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兴起1、产生时间:20世纪60年代2、主要理论:60年代前: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70年代:折衷理论,对上述流派总结。80年代:对折衷理论的突破和新兴理论的崛起。(1)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AdvantageTheory)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由斯蒂芬•海默(StephenH.Hymer)于1960年在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并由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于70年代进行补充和发展。该理论主要以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垄断资本集团对某些工业部门所具有的垄断优势来解释FDI的成因。(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LifeCycleTheory)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1966年首次提出。弗农认为产品发展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newproductstage)成熟产品阶段(matureproductstage)标准化产品阶段(standardizedproductstage)在不同的阶段,消费结构和生产函数都会发生变化。图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AdvantageTheory)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以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的新厂商理论和市场不完全作为基本假定。科斯提出,如果市场失效或市场不完全,企业通过生产交易的成本就会增加;而通过企业组织的内部进行交易,就可能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这种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的供求交换关系的现象即为市场的内部化。(4)国际生产折中理论(InternationalProductionEclecticTheory)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ohnJ.Dunning)于197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国际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三种因素决定的,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5)小岛理论(KiyoshiKojimaTheory)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小岛清教授,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所谓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所谓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小岛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称为边际产业——依次进行。”(6)其他的理论约翰逊的核心资产理论:即知识包括技术、专利、管理、销售技术等。转移是国际投资的关键。凯夫斯产品特异论:拥有使产品发生差异的能力。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直接诱发要素(技术、资本、劳力、管理、信息)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间接诱发要素(生产要素之外的政策、环境要素)也鼓励国际直接投资。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1、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具有以下优势:A、市场规模小,适合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公司却追求大规模生产和市场。B、使用当地资源。发展中国家渴望使用本地资源,带动就业和其他产业。C、制造种族产品。适合当地需要。D、其他革新。寻求与工业国完全不同的客观环境。2、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动因A、保护出口市场B、谋求低成本C、寻求廉价原材料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P112第三节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中国企业的投资特点A、是集中在技术相对成熟的制造业B、处于价值链的下游C、低成本D、投资动因:竞争压力2、中国企业必须学会的三种能力A、市场适应能力B、整合资源能力C、全球学习能力三、对母国的有利影响1、增加收入2、促进就业3、学习技术、经验四、对母国的不利影响1、流出投资,增加本国投资压力。2、影响本国贸易,增加进口。3、减少就业机会。第四节外国直接投资的利弊分析一、对东道国的有利影响1、资源(技术、资本、劳力、管理、信息)转移效应,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国际收支好处4、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二、对东道国的不利影响1、竞争加剧,形成国际企业垄断局面。2、国际收支失衡。国际企业获得的利润属于投资国,必然要流出。3、不利于环境。开发当地资源,转移污染产业,破坏环境。第五节国际企业采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策略分析1、投资动机A、资源导向型投资动机B、市场导向型C、效率导向D、分散风险E、追求优惠政策F、追随顾客G、高技术研发课堂讨论:如何正确看待外国直接投资?第七讲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况1、经济一体化在国际分工、国际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资源流动而实现的相互开放、相互融合、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状况和过程。另一方面,指在客观的国际经济联系、结合发展的基础上,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为了谋求共同利益或解决矛盾,通过条约、协议、会谈等实现的经济联合、调节机制和进程。2、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1)按主体不同:一是政府间的,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一是企业间的,如托拉斯。
2)按客体不同:一是单一领域,如世界银行;一是多元化的,如世贸组织。
3)按广度不同:一是双边的,如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一是多边的,经合组织、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
4)按深度不同:一是紧密的,欧盟、东盟;一是松散的,如博螯亚洲论坛。3、区域经济一体化某一地理区域内的国家,为实现彼此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达成的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协议。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因(一)宏观原因:1、经济2、政治3、地理4、文化(二)直接原因:国际分工及市场的作用全球性经济一体化的局限政府干预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1、自由贸易区签定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区域贸易集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初形式,是松散的一体化。2、关税同盟政治与经济联盟的开始。采取共同对外贸易政策,欧盟以此起步3、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没贸易壁垒,实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劳动力、技术和资本可自由流动。但难度还是比较大。欧盟在1993年元旦实现4、经济联盟除了符合共同市场要求外,还要求共同货币、税率协调、财政政策协调。欧盟在2000年元旦实现。5、政治联盟实现对所有成员国公民负责任的协调机构。欧盟中的欧洲议会由各国公民选举产生,作用明显。美国、加拿大类似。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一、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作用经济上表现为:A、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生产,各国可以实现双赢。B、资源优化配置C、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与资源转移作用。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E、市场合并带来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效益。政治上:增进合作,减少冲突。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作用A、贸易转移效应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C、对落后成员国利益的损害第三节世界主要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一、欧洲市场1、欧盟演变2、欧盟一体化内容A、农业一体化。B、货币一体化C、科技一体化D、政治一体化3、欧盟组织机构行政(部长理事会决策、欧洲委员会常务)——立法(欧洲议会)——司法(欧洲法院)二、美洲市场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88年美加签定,1992年墨西哥加入。1994年34个美洲国家通过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形成美洲自由贸易区。三、亚太市场1、东盟10国
1967年成立。特点:重视自由市场;资源丰富。目标:通过互补性工业项目、优惠贸易、成员国准入、和谐投资实现经济一体化。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澳大利亚倡议成立。是一个松散的一体化组织。没协定,没权威性机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成员;有大国也有小国。四、西非共同体五、阿拉伯共同市场政治争端大,分歧多,无法达到目的。第四节面对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威胁机遇多,威胁也存在。但趋势是一体化的。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战略管理1、合资经营与企业收购2、重点业务的本地化1)产品本地化,要求开发、制造、营销满足东道国市场的需要。2)利润本地化。要求将赢利继续投入本地生产。3)生产本地化。商品生产在东道国进行。4)跨国公司管理的本地化。要求树立多元中心,以东道国为中心的经营管理。课堂讨论:谈谈对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认识第八讲外汇市场
第一节外汇市场功能概述一、外汇、汇率与外汇交易
1、外汇动态的解释:以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并转移到国外的活动。静态解释: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并可用于国际结算的信用票据、支付凭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和外币现钞等。2、外币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必须具备三性可支付性:国际市场普遍被接受的支付手段。可获得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索偿的支付手段。可兑换性:可兑换成任何国家货币或其他各种外汇资产的支付手段。3、外汇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反映了一国支付能力的大小。日本、中国、台湾4、汇率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5、直接标价法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6、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折成若干数额的外币,此时,将本币当做基准货币。美、英为代表。7、汇率的种类买入汇率、卖出价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8、升值与贬值,升水与贴水的计算见P165——1669、外汇交易的三种形式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掉期交易10、外汇市场的定义以外汇银行为中心,由外汇需求者和外汇供给者组成的买卖外汇的场所或交易网络。11、外汇市场的特点外汇市场走向全球化、一体化。外汇市场的汇差日益缩小。外汇市场剧烈波动。各种金融创新不断涌现。12、外汇市场的功能方便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货币兑换和结算。促成外汇价格体系的形成。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本。可以进行外汇投机或避免外汇风险。国际金融活动的枢纽第二节外汇市场运行机制一、世界外汇市场伦敦纽约东京苏黎世二、世界外汇市场的结构外汇市场的两个层次一是区域性的银行与客户之间外汇市场。二是全球性的银行同业外汇市场。三、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商业银行(零售、批发)外汇实际供应者与需求者中央银行及其政府主管外汇的机构外汇经纪人和交易员四、中国外汇市场的特点、问题与发展趋势1、特点:A、运用现代化手段B、两个层次的交易
C、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外汇行情。D、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2、问题:深度与广度有限市场功能不完善课堂讨论:汇率变动对国际企业经营有何影响?第九讲汇率的预测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一、金本位1、金本位的特点足值的黄金、金铸币或纸币作为流通货币任何个人或机构都可拿黄金申请铸币,或融化黄金作为非货币用途。纸币有含金量,按一定比例发行。任何个人或机构有权持有的纸币可按固定价格自由购买黄金,或以黄金兑换纸币。任何个人或机构都可以将黄金输入或输出国外。2、金本位制的作用各国货币的汇率保持稳定汇率可以自由调节国际收支可以自动调节二、固定汇率制1、固定汇率制的特点美元等同于黄金实行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各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通过IMF贷款来调节,但主要依靠各国国内支出解决。二、浮动汇率制1、清洁浮动在自由汇率制度下,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确定,不受各国政府干预。2、管理浮动(肮脏浮动):政府或多或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3、政府干预汇率的原因稳定国民经济和物价的需要国内外贸政策的需要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考虑第二节汇率理论一、(英)戈森国际借贷说汇率变动由外汇供求变化引起,而外汇变化又源于国际借贷。二、(法)阿夫塔里昂心理说外国货币相对价格的决定取决于个人对外币的主观评价,主观评价又是以使用外国货币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三、(瑞典)卡塞尔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点是同物同价法则。存在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第三节汇率的预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国际收支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财政、货币政策6、心理预期7、国际游资8、政府干预9、其他因素二、汇率的预测方法1、计量经济学法2、德尔菲法3、图表分析法三、跨国公司需要考虑汇率因素的情况1、是否对外汇敞口做出防范措施2、短期融资决策3、短期投资4、资本预算决策5、长期融资决策6、评价效益课堂讨论:国际货币体系对国际企业经营有何影响?第十讲国际企业经营方式的选择
第一节国际企业经营方式与经营战略的关系一、战略与企业1、企业增加赢利的两种方法一是增加产品的价值以便让消费者愿意付更多的钱;二是降低创造价值的成本。2、波特的赢利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3、价值链将一个企业行为分解为许多战略性相关的活动。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见图10-2。二、从全球扩展中获利1、从自己的独特技能和核心能力中获取回报。2、通过把某种价值创造活动设在效率最高的地点而实现区位经济。3、实现更的经验曲线经济,降低价值创造成本。第二节国际企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一、进口战略1、全球采购的原因A、降低成本B、国内市场无法得到所需原材料、产品、服务和技术C、产品质量的保证。D、市场渗透。2、供应商的选择A、产品成本B、质量C、服务3、自由贸易区在特定地域,允许外国商品在区内自由进行组装、加工、装卸、买卖和长期储存,是利用当地工人、金融服务机构,进行免税商务活动的区域。保税区、自由港类似。二、当地生产1、研究、开发、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创新,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2、快速上市获得更大的利润,减少风险。3、生产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主要进行产品制造、库存管理、服务。4、国际物流通过运输、包装、存储,实现物流的畅通,实现JIT供应。5、国际生产形式A、一个工厂生产,提供所有服务。优点:获得规模效益。缺点:运输成本高,关税高。B、分散化生产,在市场地装配。优点: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减少运输成本,获得规模效益。缺点:组织生产困难,物资储备困难,运输费用增加。C、设立子公司,使用相同加工过程,生产相同产品,自成体系。优点: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组织生产简单。缺点:无规模效益、难以适应市场。三、出口1、出口的优缺点优点:免除建造设施的高额成本;实现经验曲线经济和区位经济;发挥生产潜力,取得更高利润;避免风险;实现多样化经营,满足市场需求。缺点:受最低成本的影响;运输成本的影响;关税壁垒的影响;营销的不可监控。2、提高出口业绩A、做好出口职能工作。促进销售、争取定货、做好市场研究;信用调查收回货款;了解外国关税;做好销售、分销、广告宣传。B、政府支持。C、利用出口管理公司。四、交钥匙工程优点:可以获得高额经济回报;降低投资风险。缺点:无法获得长期利益;可能形成与外国企业的竞争;可能增加财务风险。五、许可经营优点:许可人降低了在外国的开发成本和风险;适合于企业不熟悉或政治不稳定的外国市场;可以绕开投资壁垒;可以开发更多商业机会。缺点:无法对生产、营销、战略严密控制;不利于国际协调,造成资源、利润减少;可能带来声誉、销售的损害;技术扩散的风险。六、建立合资企业优点:可以了解合资伙伴国的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适应当地情况;可以分摊成本及风险;政治优势,不容易被国有化。缺点:技术控制权可能落入合作伙伴手中;无法控制子公司;分享权益可能导致冲突。第三节国际企业经营方式选择的因素1、国际企业经营方式选择的因素法律B、成本C、经验D、风险竞争F、控制G、产品的复杂性课堂讨论:国际企业经营方式对经营战略的影响第十一讲国际企业经营地点的选择
第一节影响经营地点选择的因素分析一、国际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1、经济发展水平2、技术基础3、资源供给4、政治法律体制5、社会文化环境二、区位优势与区位障碍1、区位优势:一是缺乏流动性的要素秉赋分布的差异;二是国家主权形成的市场壁垒。2、企业跨国发展要考虑的有利因素获得壁垒后面的产品市场获得本国不容易获得的经营资源获得当地政府的政策优惠三、行业市场机会与进入障碍(一)市场机会1、行业市场容量2、行业发展阶段(二)进入障碍1、额外成本:一次性投入的垫付资本及其利息支出;寻找有利的原材料、流动资金和其它要素供应来源所花的时间和费用;为增强产品适应性可能投入的设计、改进费用;为寻找和建立有效的市场分销渠道而花的时间和费用;为形成和加强市场意识、树立新的品牌商标而投入的宣传促销费用;额外的管理控制费用。2、当地现有的企业竞争结构与竞争性反应。3、当地政府与社会的态度第二节经营地点选择与评价的方法一、基于投资收益的分析1、多国与全球战略为了与竞争对手竞争,可能采取跟随竞争者、最小损失选择等原则,以获得竞争优势。2、竞争风险3、货币风险4、政治风险二、数量分析1、工商业环境风险指数(BERI)美国学者海纳首创,共十五个指标。其中政治稳定、文化共同、经济增长率、货币与汇率;外资激励因素等五个最重要。2、政治体制稳定性指数(PSSI)美国学者(DANHAENDEL;GERALDWEST)编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冲突三组15个指标。3、投资基本风险甄别(矩阵)指数(PSISM)将数量指标与专家判断结合,通过计算机程序得出的指数,对象包括70多个国家,涉及200多个变量。4、综合分析美国学者卢梅尔、希能将数百个变量,通过电子计算机程序综合比较,再按风险大小顺序排列。包括:国内动乱、对外冲突、政治气候、经济发展。三、表格分析法根据要分析的内容,建立有关因素的表格,对各因素打分,进行综合评价、比较,排出意向国家和地区的顺序,决定跨国经营的地点。见表11-1,P254四、机会——风险坐标系美国许多企业进行经营地点评价与比较的方法。机会以X轴表示,风险用Y轴表示,坐标系上不同位置的坐标表示意向国家机会——风险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以便进行经营地点的比较和选择。五、国家吸引力——企业优势矩阵根据企业产品的优势与东道市场对产品需求状况建立的,并依据各种组合的状况确定企业经营战略。见图11-1P256六、专家经验判断根据专家、顾问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作出的判断和预测。第三节分散战略和集中战略的选择一、影响国际企业采用集中战略与分散战略的因素分析1、销售状况2、市场增长状况3、竞争领先的时间4、溢出效应5、适应市场的需要6、控制的需要二、产品——市场因素对集中——分散战略的选择的影响国际企业针对不同的产品——市场状况而做出的集中——分散战略的选择将直接决定其经营地点的分布状况。见表11-2,P260课堂讨论:国际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经营地点?第十二讲国际市场营销
第一节国际市场营销概述一、国际市场营销的含义1、国际市场营销售产生的背景1)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全球化2)本国市场上外国公司日益增多3)本国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或在国外进行生产和销售4)区域性贸易集团内部贸易增多2、(美)菲利普·R·凯特奥拉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定义: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3、国内营销与国际营销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范围:国际营销是在一个以上国家进行的;而国内营销是在一国范围内。2)环境:国际营销面临着国外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和各种不确定因素,营销在每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而国内营销环境与不确定因素相对稳定。联系:都是通过定价、分销和促销活动获取合理利润。营销的概念、过程和原则相似。二、国际营销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1、国际营销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1)企业的可控因素: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4P)2)国内不可控因素:政治与法律、经济、技术、文化和行业竞争状况。3)国外不可控因素:政治与法律、经济、技术、文化、竞争状况、分销结构、地理和基础设施。总之,要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环境状况下的不同营销方法。三、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1、非直接对外营销公司没主动寻找或培养国外客户,产品可能由别的贸易公司销售给外国客户。2、非经常性对外营销由于临时库存,引起非经常性的对外销售。当国内市场吸收了过剩产品后,对外销售又可能停止。3、经常性对外营销企业有固定的生产能力使产品在国外市场连续销售,企业聘用贸易中间商或建立销售子公司进行对外销售。4、国际营销企业全面参与国际营销活动,有计划地销往各国市场,甚至建立境外生产基地。5、全球营销企业将整个世界视作一个整体。根据各国的市场共性,制定策略,通过经营活动的标准化使收益最大化。第二节环境分析、市场评估和计划制定一、全球文化环境分析1、全球文化环境因素1)地理与历史地理条件影响文化和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产品和设备的用途与功能。历史则有助于了解国家之间的差异和特点。2)文化因素文化是人类社会意识性和物质性知识的总和。它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渗透在产品、包装、定价、分销及促销等各项活动中,了解文化是国际营销制定计划和策略的最重要因素。新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可能意味着文化变革的开始!3)商业惯例跨国经营者必须入乡随俗、遵守别国的商业惯例,了解他国的商业文化、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并适应不同的环境。如中国和欧美在交易价格上的差别。4)政治环境主要考虑三类风险一是没收、征用和本国化。最大风险是没收。二是经济政治风险。外汇管制、进出口限制、税收和劳动力雇用。三是政治、经济制裁。5)法律环境各个国家法律不同,存在差异。伊斯兰法系国家的禁止酒和赌博是典型。二、评估全球市场机会1、国际市场调研主要调研以下信息:经济形势;社会与政治气候;市场面貌;技术进展;竞争状况。(有关调研内容、流程、方法见材料3)三、全球营销计划制定步骤第一步:对潜在市场进行分析和筛选,以东道国环境与公司条件和母国限制因素是否一致为原则来确定目标市场。第二步:选定营销组合,强化营销人员评估工作标准,开发目标市场。第三步:通过形势分析,选择进入方式和具体行动,制定营销计划。第四步:实施和控制。对业绩和目标评估和控制。课堂讨论:以宝洁公司为例,分析其在华产品策略。第三节产品策略一、基本概念所谓产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时得到的所有东西,包括实物、包装装潢、牌号、服务以及与此有关的精神收益。图整体产品概念二、产品策略步骤1、企业产品的选择1)销售和本国市场相同的产品(国内市场扩展战略)2)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使之适应每一个新市场的独特口味(国别市场战略)3)为所有市场研制标准化产品(全球市场战略)4)收购当地的品牌。2、产品的质量与分析质量主要包括:市场感知质量和员工工作质量。要保证两种质量达标,必须对产品的核心成分、包装成分和支持服务成分进行分析(见产品成分模式P280)。3、产品的改进和更新产品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才会有生命力。改进和创新就是要根据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不断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只有创新,产品才有生命力。4、工业品全球营销工业品相对来说客户群稳定,其全球营销比一般消费品营销要更标准化。但要求良好的售后服务,才能确保顾客满意。5、消费者服务的全球营销重要性:商品经济的重点已转向服务业。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服务型企业所使用的劳动力和创造的GDP都超过了一半。80%多的美国人在服务领域工作。方式:服务营销不同于工业产品和一般消费品的营销。80%通过许可证贸易、特许专营和直接投资进行。障碍:保护主义、竞争、文化障碍、跨国界的限制、知识产权保护等。第四节分销策略一、基本分销体系1、进口导向的分销结构进口商控制固定货源,只向少数富裕顾客高价销售限量商品。2、日本的分销结构特点;高密度的中间商;制造商控制分销渠道;强调忠诚、和谐的文化;保护小零售商的大规模零售商店法。二、分销模式的差别1、零售集中程度2、分销渠道长度3、分销渠道的专有程度4、中间商服务5、经营范围6、成本和利润7、备货三、渠道决策因素(6C)成本(cost)资金(capital)控制(control)覆盖(coverage)特征(character)持续(continuity)渠道决策因素(6C)成本(cost):指开发与保持渠道所需的费用,渠道战略要求以最小的成本使其他的C达到最高效率资金(capital)指选择分销渠道时需要注意的资金要求与现金流转方式控制(control):指对渠道成员的管理能力与控制能力覆盖(coverage):指对目标市场的覆盖与占有程度特征(character):指分销渠道是否符合本公司的特性与目标市场特性持续(continuity):指分销渠道的连续性可选择的渠道方式表国际企业的渠道选择可供选择的渠道方式有出口、许可经营、直接投资与在东道国建立分公司等方式。一、国际促销的步骤研究目标市场确定全球标准化程度确定国内或全球市场的促销组合开发最有效的信息。二、国际促销的阻碍1、法律2、语言3、文化4、媒体限制三、国际促销的战略1、推进战略2、拉动战略第五节促销策略国际营销促销策略1.国际广告策略当前广告业的发展趋势、广告的相关策略、广告媒体的选择2.国际市场人员推销策略,人员推销通常包括四种类型:①经常性派出的外销人员或跨国公司的销售人员。②临时派出有特殊任务的推销人员和售服人员。③在国外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的推销人员。④国际市场的代理商和经销商。3.国际市场营业推广策略在大的国际目标市场上,企业为了刺激需求、扩大销售而采取的能迅速产生激励作用的促销措施4.国际市场公共关系艺术指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为了取得国际市场上社会公众和顾客的了解和信赖,促进销售,建立企业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第六节定价策略一、国际定价目标目的:是实现营销目标二、国际定价方法1、成本定价2、战略定价三、价格升级的形成和对策1、降低成本2、降低关税3、降低分销成本4、借助自由贸易区四、公司内部定价1、增加公司利润2、便于母公司控制3、合理确定各部门的经营实绩课堂讨论:某小型私人企业自己研发、设计、加工手袋,并准备打开中国市场,塑造自己的品牌,请您为其制定销售策略。案例:索尼公司的国际化道路
索尼开创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在战后日本的废墟之上,洞见了激越几代日本人的索尼精神和梦想,寻找到了适合索尼全球化的经营思维,值得我们思考。公司成立之初,当时的“日本制造”基本上是与小饰品及廉价仿制品联系在一起;盛田昭夫的全球化经营思维,起始于盛田1953年的一次北美、欧洲旅行。走访荷兰菲利浦公司,古镇艾恩德霍枫启示:公司地点不重要,建立国际知名品牌至关重要。动因:后进小公司想打开国际大市场。索尼国际化的动因从国际化品牌的命名开始当SONY在美国上市后,广告铺天盖地,多数美国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索尼是一家日本公司,并已经开始接受索尼品牌。战略目标:向美国市场进军盛田的理念:抛弃固有思维,努力揣摩美国消费者心理;举措:为了提升资源价值,盛田命名SONY品牌,具有全球视野的名字,使其在美国容易拼读和识别。产品上的“日本制造”标签,以最小尺寸,尽可能贴在不易察觉处。1955年,索尼在美国市场起步初期,茫然无措,找不到经销商。一笔10万台的大订单,条件是为美国公司做代工,理由是“没人听说过索尼”。“饥饿年代”,革除短视利益盛田的决策:拒绝10万台的订单是我在职业生涯中所做的最好的商业决策。当时的日本制造是便宜货、小东西的代名词。为让索尼成为优质品牌,盛田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索尼美国,以消除与日本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劳务合同模板3篇
- 摩托车招标采购文件大揭秘3篇
- 散热器招标文件与合同深度解读3篇
- 拼多多网店服务合同解读3篇
- 旅游信息技术服务建设合同3篇
- 招标设备采购标准文件实践指南技巧3篇
- 施工分包合同劳务条款3篇
- 招聘服务合同3篇
- 安全饮用水项目招标文件3篇
- 烟草厂配电房新建施工协议
- 气道护理 课件
- 四川省绵阳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监控系统维保专题方案及报价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合同工合同期满考核表
- 口腔门诊部院内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 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表模板
- 各种骨折英文名称
-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
- 小说HOTEL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