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 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_第1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 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_第2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 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_第3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 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_第4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 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

——咏史怀古诗鉴赏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余秋雨诗类点击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教学目标1:掌握咏史诗的主题情感。2:学会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连接点讨论?挖掘二者连接点

诸葛亮

杜甫时代才情理想付出结果不同人物角度战争频仍动荡不安战争不断安史之乱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匡扶汉室,一统天下许身社稷,志在匡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拼尽全力,不遗余力统一大业未成内心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终遭贬谪志向未就壮志未酬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仕途屡遭贬谪,失意难耐。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主旨总结: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以景衬情问题:既然诗歌重在写人,那么,景物描写可以删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其一:“森森”,是祠堂所在的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奠定景仰的感情基调。其二:碧草映阶,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渲染苍凉的气氛,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总结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怀人伤己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唐朝(中唐)连接点讨论?石头城唐朝(中唐)昔

今对象角度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彻夜笙歌、欢乐无时;繁华经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繁盛兴旺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冷落荒凉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衰微破败对比围绕着故都围绕着故都拍打着繁华热闹的故都拍打着空无人烟的故都回响着六朝的热闹欢腾之声回响着寂寞凄清之声照耀过繁华热闹的故都今天照耀着空旷冷寂的故都山潮水回声月富庶热闹繁华空旷冷寂萧条古今主旨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代富贵繁华已逝的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故国萧条之感,此外,更是在讽喻现实,警示当朝统治者。问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拟人虚实相生潮水月寂寞过情景拟人总结二:怀古伤今: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怀古伤今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繁华远去,只留荒芜,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风景依旧,朱颜已改。物是人非,讽今伤今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李白的《越中揽古》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至今只有鹧鸪飞。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刘禹锡的《石头城》理性反思作者身置其中,发一己感慨;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作简要分析。迁移练习:悲昭君以自悲也古人即我我即古人分析:第一步:寻找连接点:诗人的遭遇与昭君相似点1、昭君入宫被妒,他入朝被妒;2、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3、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都城)”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怀人伤己(同病相怜)答案:1、不同意2、从诗的表面来看,是咏昭君,实际上是借昭君来感怀,来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3、寄托自己不被重用的忧思和怀才不遇的感伤和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

小结: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题1、(古人)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悲叹年华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对比失落型;同病相怜型)2.(古迹)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衰无常、昔盛今衰,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昔盛今衰型;物是人非型)3.(古事)借古讽今,劝诫世人4.理性反思,独抒机杼(客观评价)

小结:鉴赏咏史诗三步曲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断壁残垣,记录着朝代的兴亡;秦砖汉瓦,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多少雅致的诗句,缅怀着古今风流人物;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