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现有基础持续创新产业模式实施方案_第1页
依托现有基础持续创新产业模式实施方案_第2页
依托现有基础持续创新产业模式实施方案_第3页
依托现有基础持续创新产业模式实施方案_第4页
依托现有基础持续创新产业模式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依托现有基础,持续创新产业模式实施方案依托现有基础,持续创新产业模式借助口岸优势,适时向国家申请修订边民互市政策,推进边民互市商品加工试点落地进程,培育发展边境贸易+落地加工+跨境电商产业。在做好边民互市存量的同时,发展互市+产业,方便居民生活,推动跨境小额贸易。发展互市+购物旅游,推广游客购物证,持证游客可参照边民获得免税互市购物额度,扩大互市政策红利;发展互市+保税零售,构建互市贸易以越南水果蔬菜等日常生活产品为主,保税零售店以国际知名品牌香水、化妆品等中高端产品为主的零售体系,两者互补,满足居民与游客的免/保税消费需求;发展互市+物流配送,利用河口完善的物流体系,为游客购买的互市商品提供专业的打包、快运等物流配送服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注重发挥实体经济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产业体系,是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物质技术成果的产业体系,也是实现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在新发展阶段,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围绕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要求,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在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方面,要进一步发展绿色制造。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大力加强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进一步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成本。三是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提升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这类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又代表着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过程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提升我国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应着力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发展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未来产业。通过推动对前沿科技的深入探索和交叉融合创新,特别是加快对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促进未来产业快速发展。另外,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要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水平不够高,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首先,打造多元融合主体。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资源要素、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的有效整合,同时注重发挥平台型组织、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融合平台型企业,引导优势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围绕核心业务和产品共建业务信息平台、交互研发设计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工业云平台等,形成融合共生的产业生态圈。其次,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与重点制造业的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原材料产业融合,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各环节对接下游企业,加快原材料行业从提供原料产品向提供原料和工业服务解决方案转变。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消费品制造业融合,强化研发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通过研发设计提升制造业产品的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水平。推进物流服务与生产制造的无缝对接,借助现代供应链优化制造流程,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提升制造业运行效率。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重点发展规模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网络化形同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要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原则,统筹产业体系发展与产业链安全,着力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进一步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要充分发挥我国产业规模、场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加紧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应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融通协作。进一步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同时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同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推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与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的对接与协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系统地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等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协助推进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基于自身特点和要求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水平。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加快推进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商务,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服务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进一步增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提升关键产品的自给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的整合共享。推进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现代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矿业是红河州的传统支柱产业,红河州以其突出的矿产资源闻名全国,是云南省重要的矿业工业基地。特别是个旧市,探获的锡占世界的24.7%,全国的39.1%,云南省的82.7%,被誉为世界锡都。但是经过长年以来连续不断的开采,资源开始衰减并逐步枯竭。2008年,个旧被确立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红河州亟需改变过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延缓资源枯竭,培育替代产业,实现转型发展。但是随着资源的逐渐衰减,红河州制造业呈现中间强、两头弱、两头在外的产业特点。一方面自有矿山已经无法满足下游企业的生产需要,只能从外地购进;另一方面距离有色金属消费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距离相对较远,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州内园区交通、电网、供水等硬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如工业废水的处理、排放废气的处理、产品物流规划等方面不尽合理,影响营商环境。此外,红河州冶金、烟草等传统产业仍占据制造业主导地位,先进制造业、高新电子行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培育不足、总量不大,产业数字化和水平较低,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较弱。(二)科技创新支撑不足,高新技术相对缺乏红河州仅有一所普通高等学校、三所专科学校,高等院校数量少、科研能力弱的状况持续存在,产业技术研究、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不足,高端人才、科技转化平台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资源相对较少,科技领军人才、技术带头人相对匮乏,导致红河州产业链上下延伸受到限制。目前,红河州现代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前端,特别是高原特色农业、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主要偏重于原料初加工环节,产业链整体延伸不足,初级产品多,多数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州内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优势企业不多,总量规模和经济效益有限,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相对较少。(三)生态保护亟待加强,双碳达标压力加大红河州生态整体相对脆弱,与云南省其他部分州市相比较,红河州森林覆盖率57.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北部地区石漠化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较重。红河州以基础原材料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重金属污染防治、节能减排难度更大,特别是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红河州亟需寻求更加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以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为动力助推红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期,红河州工信局以链长办为抓手,以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为动力,紧盯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动向、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持续引导和服务各产业专班结合州情实际谋划产业蓝图,助推红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分夺秒,快速响应。链长办积极响应政策要求,抽调的12名同志迅速到位,并在当天进行了工作动员,对推进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工作进行明确和部署。随后,争分夺秒,快速搭建各产业链专班,目前12条产业链专班办人员到位107人。同时,主动出击,组织专人分别前往海南自贸港等地开展工作,快速建立外联渠道,为各产业链宏观政策研究、招商信息收集、行业趋势分析奠定了智库和服务平台保障基础。强化宣传,完善工作机制。链长办不断强化宣传学习,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相关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前研判政策保障和协调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共在上级平台发布16篇信息宣传稿件,其中,学习强国1篇、云南网7篇,云南红河发布、红河日报等州级平台8篇。同时,收集整理各产业链专班上报信息100余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先后牵头建立州级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四级调度机制,日沟通、周报告、月通报、季分析、年总结机制等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建立链局融合机制,州工信局领导、机关科室专兼结合一体,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各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35位州级领导挂钩92户企业,共收集问题175个,领导亲自布置安排、明确交办的问题134个,移交链长办牵头研究并派单的问题41个,已解决销号32个。紧盯工作目标,推动工作落实。链长办紧盯2025年产业链发展目标,牵头各产业链专班开展摸清产业现状、盘清底数相关工作。在行业专家、相关部门和智库意见基础上,编制了12条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结合红河州实情,制定出台了《红河州产业链招商手册》和《红河州2022年产业链招商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并通过高频率走出去,高效率请进来,高质量落下去,形成领导带头招、链条组团招、部门联手招的创新举措,做到周有焦点、月有热点、季有亮点、年有特点。目前,新签约招商引资5000万以上项目24个,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47.1%,其中,签订正式投资协议的18个,6个签订框架协议。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9个,完成全年计划的43.6%。通过一系列努力,截至7月,12条产业链完成新增企业65户,新增规上限上企业27户,占全年目标考核任务(43户)的62.8%,超时序进度8个百分点,为红河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助力红河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加快培育内需体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经济增势放缓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下,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全面促进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增强消费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并将其真正转化成消费需求。初次分配更加强调公平与效率,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再分配力度,让支出从促进发展向提高公共福利转变;进一步加强民生领域建设,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预防性储蓄动机。另一方面,以消费结构升级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和数字经济,倡导绿色、健康和安全的消费方式,发展定制、智能、体验等新型消费模式。调整耐用品消费政策,减少住房支出在消费中的占比,优化居民支出结构。扩大国内有效投资,增强投资对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性作用。一方面,保证投资合理增长和效率提升。扩大国内有效投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使其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鼓励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扩大新兴产业投资并把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奏。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体系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银行、证券和股权等协调互补的直接投融资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重点支持普惠金融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限制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抑制资本脱实向虚。现代产业发展背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RCEP正式签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会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健康服务业等为重点的万亿级支柱产业和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烟草等为重点的千亿级优势产业。到2025年,全省八大重点产业、三张牌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现代化产业体系骨架基本形成,万亿级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全面确立,千亿级优势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5年,三张牌成为云南的世界标志性品牌,形成开放共赢、内外联动、扎根云南的产业链全球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引领西部、融入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产业强省地位基本确立。十三五期间红河州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2020年GDP达到2417.48亿元。红河州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业、现代服务业等千亿级支柱产业和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烟草、房地产、节能环保等百亿级优势产业,深层次促进国内国际产业双循环,推动红河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