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教学心得体会
文教学心得体会1
阳春三月,在温润的春光中,我们语文组在校园领导的关心下,在我们县城的卧龙校园,有幸观摩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三节公开课,其中有阅读课、古文复习课、作文课。同时也悉心听取了专家的对这三节课的精彩点评。学习之后,获益匪浅,现将体会和心得整理如下: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个性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潜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立刻理解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状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超多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到达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用心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职责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文教学心得体会2
10月27日下午,xx县xx国学馆第二期少儿公益班xx村《千字文》和县城《学记》同时正式开课。作为义工老师的我们几个兵分俩路:县城的教学点由xx、xx、xx三位坐阵;我和xx、xx、xx,还有小兰嫂子几个匆忙用完午饭后,一同驱车赶往xx国学馆。1点半准时到达,村里的孩子们和家长们早就在国学馆门口翘首等候。车才发停下,孩子们便围过来,礼貌、恭敬地喊着:“老师好!”,想必孩子们在心里盼着开课已经盼了很久啦!
此次招生的学生中多数是上期《学记》班成员,40位学生里本村和邻村的孩子占了35位之多,孩子们的父母多是在外地打工。
课前,班主任xx老师点名、编位置、发下书本和资料后,教孩子行儒家课前礼。
而作为本期《千字文》课程的主讲的我,在让孩子们观看xx先生讲课视频之前,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以及创作背景。《千字文》内容丰富,里面讲了天文、地理、气象、饮食、园林、农艺、矿产、特产、历史、修养等。如何更好地传递给这些孩子们呢?对第一次当主讲的我心里还真没底。
所幸xx先生创造了独特讲法。他将千字文划分为十二个主题,还原成古代优秀知识分子一生的情怀。而且xx先生为了便于孩子们理解,还专门为每一段章节配上了通俗易懂的现代诗。
今天学的是第一章,主题是:世界与万物:打开观察的眼睛。短短72个字,从天地宇宙、曰月星辰、到寒暑变化、万物生长、一直到天上地下的动物,各种世界主要图景如一副画卷展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在xx先生每讲完第一小段的时候,我按了暂停,把xx先生讲到的“五行”进行了演板。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在第二段有关天气、气候的讲解中,xx先生提到了阴阳、节气以及《乐记》里的“唯乐不可以为伪”、“天人合一”,引导孩子们如何根据天气的变化决定怎么做事情,现实生活、学习中怎么适应环境变化。
第三段“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从隋侯得珠的故事,讲了君子如玉。不断提问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品德;教导孩子们做人中至宝,要有君子一样的品德:“有瑕不掩、光而不耀、利而不割”。
第四段“果珍李奈(nài),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讲的'是天上地上河里海里能吃的东西,较好理解。
“天地万物是循环的、有序的,是变化的,也是讲信用的,我们要根据变化来怎么做人、”视频看完后,把这一章又做了总结。在孩子们诵读完今天所学课文之后,又借机向孩子们讲了什么是韵、韵脚、对仗、以及怎么区分四言、五言、七言等诗词里知识。因为《千字文》全文用韵,四字一句,对仗工整,是一首优美的四言长诗。
最后,各小组分组讨论,即兴编排出情景剧。
虽然有部分新生,但孩子们今天的情景剧表现非常不错!每个组表现的不单是文字的表面意思,还引申了到了实际生活当中。每一组的情景剧的成功便是检验今天学习的效果。事实证明,孩子们还是收到了点东西。我们几个义工老师很开心!在回程的路上,我们聊起了几个月不见,变化、进步很大的学生。比如刘椰诚、何龙灵、彭晟洋、江忠烨、刘玉洁......还有另一种欣慰:今天课堂的纪律实在是太好啦,孩子们坐得端正、听得仔细、还认真做了笔记。在情景剧表演的时候,做到了安静倾听。
每一次课后都有进步和收获,希望我也能如孩子们一样。文教学心得体会3
文言文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所蕴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文言文却成了他们心中的痛。本人曾经做过调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基本上是硬着头皮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这实在是文言文教学的悲哀。分析学生厌学文言文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很多文章太难,内容较枯燥,特别是读不懂时的焦虑使他们对文言文产生了恐惧感;二是老师整天强调“之乎者也”,而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艺术方面的东西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感兴趣的东西不重视,不太感兴趣的东西却整天强调,天长日久,厌学情绪日益严重。我听了学生的阐述,内心深有感触。确实我们不能光埋怨学生,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的教材和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些选文确实不太合适,就拿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二册(必修)选文《离骚》来说吧,说句实在话,即使是一位大学教授读起来并不一定很轻松,更何况是刚从初中升上来的高一学生呢?他们的年龄阶段还是爱玩的阶段,应该说他们还达不到那种理性的高度,而且文本又非常难理解,生僻字极多,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如果没有工具书也很难完全读懂,更何况学生?另外我们现在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这样的:老师给学生范读课文,老师给学生讲解文学常识,老师给学生强调重点字词,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去理解课文,整个过程学生都是被动的,这样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怎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做了一些思考,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改善文言文教学首先要从教材选编做起
作为教材的编者在选例文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喜好,看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篇文章,是否能喜欢。无论这篇文章多有价值,如果学生不喜欢,那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其实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讨厌文言文的,像那些故事性较强,文本不是非常晦涩的文章,学生还是非常喜欢的。毕竟他们现在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还是比较感性的,自然对感性的东西感兴趣。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理性的文章,这样由浅入深,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是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的。就如一棵刚出土的嫩苗,它所能接受的是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倘若一出土就天天接受狂风暴雨冰雹地震,它不仅不能正常生长,于其反而是一种摧残。所以教材的选编者应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毕竟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
二文言文的考查模式需要改进
现在语文教师只要讲文言文肯定会讲"之乎者也’’的用法,如果没有这一环节似乎就不是学文言文,而且有些用法已讲了千遍百遍,学生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可老师还是得强调,为什么?因为这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内容,能不强调吗?所以学生无奈,老师也很无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探究词的用法是必要的,但要看是什么样的词,就像“而”“也”之类的,完全没必要考查的这么细。即使我们把这类的词全部从文中删除,我们理解文章内容不会受任何影响。那我们干吗非要在这些“无用”的东西上大做文章呢?我们岂不是作无用功?所以我觉得文言文的考查还是应放在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上,看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精神食粮是什么,这样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三改变教学模式,化被动为主动
被动接受和主动探索两者所取得的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学生掌握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知识肯定要比老师死板灌输的要牢固的多,而且通过主动探究,学生还可以从中总结规律,学会融会贯通,既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能力,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呢?在这以我讲《鸿门宴》的方式为例,愿能给大家一点有益的启示。在讲《鸿门宴》的时候,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法,先给学生讲文学常识,再讲重点字词句,而是在讲之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先预习课文内容,若有阅读障碍,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了解整个故事情节,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将让学生以说评书的形式把《鸿门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要求讲的生动有趣。在布置完任务之后,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有点跃跃欲试了,毕竟作为高一的孩子他们还是有较强的表现欲的。第二天一上课,我想检验一下学生做得怎么样,采取自愿原则,一位学生主动走上讲台,黑板擦一拍,便开始演说《鸿门宴》,一开场感觉很像模像样,说得也很生动,有点单田芳的架势。可这位同学毕竟是初次表演说评书,有点紧张,说到某个地方,下面的情节突然遗忘了,这时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下面的同学齐声给他提示,评书继续,涛声依旧。当时看到这个场面,我的内心非常激动,因为学生通过自己劳动获得了果实,这样的果实是最甜的。同样,之后的文学常识也是让学生自己来讲,有遗漏的地方我再作补充,而且在梳理重点字词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遍而过,因为学生在准备评书的时候大部分都已解决了。
随后在讲解文章内容时,感觉非常轻松,因为学生对内容把握得很熟悉。在分析完文章内容后,我又采取了另外一个活动:就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它改编成一个舞台情景剧。结果学生也是热情高涨,表演得非常出彩,于是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印象,从而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当然每篇文言文都有各自的特点,肯定会有很多不同的传授方法,还需要我们去探索。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觉得有一条宗旨:那就是让学生成为主体,成为主动者,主动去汲取知识和营养,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他们才能长成真正的参天大树。
以上是我谈的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也是有感而发,特别是面对学生的抱怨,面对学生的那种痛苦的表情时,感觉心情非常沉重。当某种东西的存在对于一个人是一种痛苦而不是享受时,那我想这种东西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文言文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去继承、发扬,而不是负担、痛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去思考的问题。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不懈的努力!文教学心得体会4
“阅读教学除了单篇精讲之外,还有哪些教学形态?”“单篇精读不是阅读教学唯一的课程形态,要积极开拓新的阅读教学形态。”在读这篇文章前,我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一直在苛求如何把单篇精读教学打磨精致。所谓“单篇精读”类阅读教学,是指围绕一篇选文进行精讲细读,反复琢磨,充分开掘选文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全息性的语文教学价值。他虽然有有利的一面:教学内容选择个性化,重视教材的文本研读,高度艺术化的教学设计,综合展示语文综合素养,积淀了行之有效的精读教学方法,长于培养语感能力等等,但有很大的局限性:
(1)阅读教学技术化倾向、肥胖症。
(2)遮蔽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形。
(3)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尤其是高级阅读能力)。
(4)无法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导致现在的学生得了三种病:贫血(缺少真情和激情)、缺钙(缺乏远大的理想和顽强意志)、脑膜炎(跟着感觉走,懒于理性思考)。得病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读书啊!
“群文阅读”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围绕同一个议题展开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多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的显著特征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1.让师生回归生活世界的“阅读”状态。2.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单位时间内,“群文阅读”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3.发挥阅读策略指导的优势。“群文阅读”可以依凭“多文本”优势,充分发挥实用阅读策略:“速读”、“比较”、“统整”…4“群文”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自由探究。
而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仍然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质疑和发现。是在为老师自己的阅读而教,为教参而阅读,为考试而教阅读。在传统课堂阅读中,阅读者的阅读行为又过多地受到教师的干预与评价,缺乏独立地位。
实施群文阅读的“先做减法后做加法”也值得深思。把教育的目标放得更长远些。教育改革不要以增加师生的负担为代价。减什么?减去繁琐的课文分析;减去课堂上大量的无谓的朗读;减去枯燥无益的语文作业;减去似是而非的语文知识;减去对课文人文内涵的过度挖掘……加什么?加入不同角度切入的群文(一篇课文带出群文、自助策划群文阅读课程)加入真实生活中的阅读策略,加入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减去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竭力追求的,需要加入的恰恰是我们忽视的啊!
群文阅读要求“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这意味着:教师不能讲太多话,不能提太多问题,要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教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转换频繁的课堂间接地侵占孩子自读自悟、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的时间。教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微言大义、字斟句酌、咀来嚼去……这是内容分析式阅读的典型特征。这是老师阅读感受完全取代孩子的阅读感受。老师不能够做的事不正是我们目前所热衷的大力推崇的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否也该换成“有一千个读者,也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
群文阅读还要求,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教师不能将“朗读”或“有感情地朗读”无限放大,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生活化阅读。
群文阅读的出现,以其灵动性赋予了普通一线教师“编者”的身份,让其拥有了“选择”的自由与责任。因此,“群文阅读”更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朝向“丰盈”的精神。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做一个爱阅读的人!转变阅读观念,改变阅读方法,明确阅读目的!“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加自主、更加愉悦、更加生活化地去阅读、去理解、去质疑、去发现,真正达到提升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群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文教学心得体会5
5.18——5.21,我有幸参加了在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城东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培训活动,听了5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以及4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我感受颇深。
一、感受经典:深悟古诗文化底蕴
每一位授课老师以配乐、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古诗文诵读成果汇报演出,这几堂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唐宋、明清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令全体老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而言之,从这样一堂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课堂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并足见各位老师的功底之深厚!
二、感悟名师:用心细细聆听,尽情领略风采
这次活动有省内特级教师设计全新的观摩课,各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诗文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场报告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一个个教学案例让我们感到真情荡漾,自然流畅,活泼生动,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深感眼前一亮、受益匪浅的是黄吉鸿老师上午讲座,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熟悉让我们深深折服。整场报告中他旁征博引,妙语如珠,他对古诗词文本独到的理解与深刻的解读,是我在过去的教学中所不曾用心关注过的',这一点让我们望尘莫及,带给大家的震憾是无穷的。张英老师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听课的人如同走进了一个诗意的天地,整堂课中,张老师始终是如此的沉稳,一字一句,细细推敲,优美的视频,生动并带有回味的声音将学生们慢慢地带入诗境中,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了古诗文的经典魅力,同时用朗读、吟诵、想象、小练笔等教学手段更是将诗文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四个部分有机组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的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既弄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看到各位名师的风采,使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的心中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和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还缺乏更多的思考与钻研,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就必须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脚踏实地,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也只有这样,我们方能点燃和引发教学的火花,不断提高教学的境界,谱写美丽的教育人生。文教学心得体会6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份量明显增加,可见,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言文怎样教,如何学,仍然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及学生,但也促使大家寻求良策,去努力探索。在新教材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从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地位出发,开展重视诵读,激发兴趣,合作探究,培养能力的教学探索,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做简要论述:
一、重视诵读,陶冶学生的知、情、意
文言文教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方法灵活多样。其中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使学生能“熟读成诵”和“读书破万卷”,就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纵观新编文言文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很多,课后的“思考·探究·练习”也大多要求在背诵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问题,这正是教改中重视诵读的体现。我在教学中也体会到,诵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而,教学文言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如读正字音、读准句读等,还应让学生诵读,让学生的情感在反复诵读中互动,领略文言文的美,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学中我采取下列方法,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如果有通假字、古代专有名词,教师应适当作指导,校正读音,扫清诵读障碍。
2。读准节奏。要求在语意层面上通读全文,做到停顿正确,理解文意才不会出错。如《陈涉世家》中“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节奏正确的朗读就有利于正确理解文句的含意,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文言文的角色。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意境,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这样的朗读就会品味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联想到诗人立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远大抱负。
通过诵读指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陶冶他们的知、情、意,增强了文言文教学的活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情景教学”的一种方式,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特质,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学生在这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全面正确地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和消化重难点,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我利用多媒体讲授《三峡》一文时,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配合优美的旋律在屏幕上展现三峡不同季节的美丽山水画面,引发学习的兴趣。接着指导学生抓住三峡各季节景物特征,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该课件成为学校语文组课件实用材料。
三、选择适当途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强调的是分工、合作。探究学习是创造一种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得到情感体验,使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抓住教材的契机,通过圈点与评注、善思与质疑、积累与归类的途径训练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能力。
1。圈点与评注,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圈点与评注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圈点”,是给字、句划上符号,以引起重视或质疑。“评注”是把对内容的说明或评论意见写在正文旁边或行间,也可以另附小纸条夹在其间。圈点与评注,对学习语文的益处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为合作探究一些疑难问题做好准备。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教师布置预习题训练学生圈点与评注;也可让学生独立阅读,针对疑难问题自行圈点与评注。
2。善思与质疑,是合作探究的关键。古代许多教育家,都十分注重思考与质疑。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法,《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为学论,都启迪了我们:教学过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即善于思考,设疑释疑。如教《醉翁亭记》一文时,一位
学生提出了疑问:古代许多官员出巡,都要清宫除道,作者既然是滁州太守,上山赏景,为何有那么多人一同上山呢?经过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之后我做了适当的点拨,学生终于明白作者游山的乐趣——与民同乐。正是由于学生主动质疑,才为合作探究提供了丰富的话题,从而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主旨,也掌握了文章的表现手法。所以说,善思与质疑是合作探究的关键。
3。积累与归类,是合作探究的深化。学习文言文,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名言典故,并对文言文的知识点作相应的归纳。如名句的积累一项,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某方面内容,定期抄写在黑板上,并利用课前三分钟检查落实。又如古汉语知识点的归类整理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当然不能机械抽象地归纳出几种用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应立足于课文中鲜活的例子,联系学过的知识,不断归纳积累,再根据积累解决更新的问题。通过归纳比较,学生就会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其独立阅读、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真正变“学会”为“会学”。
合作探究,在教学中一般的操作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但要注意小组成员的调配,力求平衡,也必须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同时,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高高在上,要走下讲台,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合作中,并适当作指导。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独特的才干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比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四、拓展阅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拓展阅读是教师在授完课内文言文后,精心选择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关的文章,构设一种辐射性的网状阅读系统,让学生在思维中进行比较、剪辑、组合的学习过程。学习文言文,如果仅就文论文,学生很难摆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感。有了这些文章做参照,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情感体验,从而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完成从阅读到欣赏、从感性到理性的审美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和系统的整理,学生便会在头脑中形成整体概念。例如在学习了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后,我让学生阅读了《礼记》的选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就布置学生运用注释作翻译,并注意“于”“子”“夫”“之”“而”等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做如下的小结:宁与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暴露出当时社会统治的残酷,真是不堪忍受。这与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何等的相似!又如学习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后,拓展阅读了“孙叔敖杀两头蛇”“管仲相齐”等人物小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更多地了解文中所提到的人物,为文章的整体认识充实材料,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文教学心得体会7
读完《有效教学十讲》一书之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
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
大家都十分清楚,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我觉得要想取得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的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
二、有效指导。
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三、灵活运用教法。
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与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
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学参考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增、散、调、补的深度加工,灵活的处理学习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四、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
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
五、注重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我觉得应该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见微知着。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
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永保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动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六讲
《有效教学十讲》的第六讲主要讨论教学的规律,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分别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第一条铁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推动发展,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
区。先学之学具有三个特征:超前性、独立性、异步性。后教之教具有三个特征:针对性、参与性、开放性。“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
1、尝试教学;
2、洋思模式;
3、杜郎口模式;
4、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
5、黎世法老师倡导的“异步教学”。
第二条铁律“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
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就是教师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最根本的也就在于促进和完成从教到学。先教后学的本质就是把教转化为学,具体来说,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的主要措施是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主要教学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1、坚持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相结合。
2、注重学习过程本身的教学。
3、坚持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同步进行。以学法指导和培养自学能力为重点的著名教改实验:
1、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教学法”;
2、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
3、浙江省金华一中的“学案教学法”;
4、江苏省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第三条铁律“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转化而成的。美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和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的“成功教育”就是这一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的创举。“掌握学习”的核心策略:
1、目标导向;
2、反馈纠正;
3、循序渐进。“成功教育”的教学策略是“低,小,多,快”四字要诀。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南通陈厝小学翁丽云
回想自己毕业后的几年,在教学上就是一个茫茫然的迷途者,不明白一堂课中该教什么,怎么教,只知道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更未曾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近日,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心中感慨良多,在读的过程中,有不少收获,但也涌起丝丝惭愧,虽然不能说自己的教学是无效的,但起码是一直处于低效状态,现在才更清楚地意识,教学必须有效,追求高效教学。说说自己的一点点体会吧。
在这本书中,余文森教授就把教学的有效性放在第一讲,过玉米地掰玉米的隐喻形象地对应学习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指标:
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余教授也理出了低效教学的几个表现。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众所周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参加小语学科工作室课题研讨
会议时,张校长就点出了:很多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从第一课复制到最后一课,从一年级复制到六年级,成为雷打不动的铁三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懂得……道理
而目前教学,我们部分老师恰恰忽略了这点,上课时存在随意性、盲目性,以致于出现课文中该教的内容没有教,有些内容却一再重复等现象,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明确了教学目标,就会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实际上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余教授又“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论述,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更是每一名教师的发展方向,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了。
随着课改的深入,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渐渐发现,由于过分注重情境
的创设,课堂热闹了,但教学效率却低下了。记得一次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课堂上也出示有关图片的辅助教学,老师极力用慷慨激昂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但学生却反应平淡,最后也勉强上完了课文。课后一位老师的点评一针
见血:这篇课文时代背景十分重要,背景知识了解不充分,仅靠几张图片,阅读也是没法有效进行。在第四讲中,余教授就说:“你不能绝对化,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情境只是学习的凭借或工具。”一个形象的比喻又点出了情境的价值: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是呀,既然要创设情境,就得有效地辅助教学,而不能成为摆设,否则,就不值得我们花心思,就让学生直接把“盐”吃进去了。
余教授还归纳出了几种教学情境,
并结合了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想起了曾看过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秋天的怀念》,窦老师就巧妙设置了教学情境。开始上课,窦老师就说:“今天课上,要为同学们带什么礼物呢?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位校友,他叫史铁生。这位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今年已经54岁了,21岁的时候,突发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也就在这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双重灾难,并没有让他倒下去,他顽强地活了下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读到了什么。”
简洁的语言所描述的作家不幸的遭遇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介绍作者的同时也介绍作者的作品,把“情”激发了出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也把那种“境”创设出来,带领学生进入那种情境,整堂课的教学也就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进行,课堂效率怎会不高呢?
当然,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这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因人因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写得并不周全,但看了这本书确实带给我不少收获。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不断学习,把收获播种入教学行为中,来获得更多的收获!文教学心得体会8
应用文写作由于自身格式、内容的要求和针对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更多地倾向于条理化、理论化。我们的老师没能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多地是照本宣科,对应用文的写作格式进行灌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影响老师的情绪和水平发挥,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本人有很深的体会和感悟,在此,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有动力。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更多地是从宏观上阐述文体的写法,注重格式的应用,对于如何写作,内容上的把握涉及较少,这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觉得条理化、理论化,也就失去了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运用语言描述或者其他的一些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进行写作训练。这个方法一方面避免长篇的、枯燥的说教,另一方面能最大程度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练习中去。比如我在上求职信这一节的时候,我没有按照书上的内容来讲,而是选择在上课前给学生讲一些求职成功的案例,这些都是跟他们切身相关的,所以学生都乐意听,也感兴趣。再接着就给他们讲要成功的求职,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运用的技巧,接着再切入正题:一份好的求职信,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更好地抓住面试方的视线和兴趣。我在前一堂课给他们布置好写作任务,第二堂课上以面试的形式对他们的写作进行讲解和评析。这个方法收到的效果很令人满意,一来,我上课强调的东西他们都记住了,另外,他们开始研究怎么样更好地在求职信里表现自己,在面试官面前应该怎么样做到更好。这样就自觉地把书本、课堂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得生动也学得有趣。
情境教学,既避免了一味讲书本理论的枯燥无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培养了思考力和观察力。
二、挖掘应用文的内在美和艺术感染力
可能爱好学习语文的.学生不一定爱学应用文写作,而且也写的不好,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很多的文章可以给人美的享受,还可能看到不同的故事,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东西,而我们的应用文呢,很少有这些东西,大都是理论化的,条条框框论述的东西,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其实应用文也并不是像他们认为的那样,全都是理论的说教,在应用文体里也有美的,艺术性的东西。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东西,也让学生感觉到它学起来也可以是很有意思的。
另外,我们的应用文体能挖掘到很多有艺术性的东西,这些都能给人以一种美的感受。比如我们的广告这一节里,如何策划一个成功的广告,广告的文案如何写得更有创意和吸引力,这里面都包含着很多有意义的东西。如何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并引起购买欲,这些都是通过有煽动力的广告词和文案表现出来的,而这些文案和广告语里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如双关、夸张、比喻等等。比如学生很喜欢的蒙牛酸酸乳的广告语:“酸酸甜甜就是我”,一方面暗喻这个乳饮料的味道,另外是指这个年龄段女孩子的微妙心理,从而获得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的认同,继而购买。这样也让学生知道一个优秀的广告最主要是要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这些都是应用文体里内在美的东西,我们在教学这些基本的常识、格式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这些内在的艺术美,让他们在思想上和认识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运用实操法强化练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这本教材大多是讲述基本的格式,而具体怎样去写作,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生的写作水平,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写作水平上的欠缺,如果只是宏观上的讲授,缺少实际锻炼的话,很多文体他们都写不出来,从而成为形式上的东西。所以平时要让学生撰写各类文体,进行多种练习。按照教学计划,可安排多次撰写各类文体和修改词句等系统练习,并尽可能地详细阅改,对存在的问题,或结合教学进行分析,或个别辅导。
另外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只能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车的,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必不可少。学生学习了系统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不一定能写好应用文,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对社会现象深层次的了解,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学生写出的东西常常是只摆表面现象,缺乏对事物的深刻分析;或者是有所分析,但又不能综合概括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有所认识,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在社会实际中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如在讲调查报告时,先教会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并统计问卷,根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从实践中获得写作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到各个超市、商场对某种产品做调查研究,如商品的进货渠道,上架率,市场购买力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自我评价15篇
- 个人保证书集锦15篇
- 战友聚会致辞(15篇)
- 学生毕业晚会策划书12篇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锦集六篇
- 客服辞职报告15篇
- 秋季幼儿园中班工作计划
- 出纳的实习报告范文锦集10篇
- 晶状体病-教学课件
- 健康检测设备代理销售合同(2篇)
- GB/T 42449-2023系统与软件工程功能规模测量IFPUG方法
- 酒店装修工程预算表EXCEL模板(推荐)
- 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 【讲座】2020年福建省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指导讲座
- 性格决定命运课件
- 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课件
- 双面埋弧焊螺旋钢管公称外公壁厚和每米理论重量
- 富士施乐VC2265打印机使用说明SPO
- 服务态度决定客户满意度试题含答案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及知识点整理
- 重庆万科渠道制度管理办法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