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设计_第1页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设计_第2页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设计_第3页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设计_第4页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了解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字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魅力,感受祖国戏剧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光大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书画同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教学方法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有机引入】问题: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哪些元素?引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字、及其书法艺术和的篆刻艺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46-49,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1.阅读教材第一目“汉字与书法艺术”(注意“前言”、学思之窗等部分)A:(1)请依据时序梳理汉字的演变过程。其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请注意阅读“前言”综合思考)?【1组学生板演预测】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由繁到简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A:(2)书法艺术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楷书、草书、行书各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2组学生板演预测】分为魏晋前后后两个阶段(自发——自觉);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和草书。形体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1】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综合思考)?【3组学生板演预测】①汉字是复脑文字,激发人的形象思维。②汉字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为背景,信息含量大,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③汉字有强大的组合能力,单字相对较少,占空间较小,经济实用。④汉字中的数字有强大的逻辑性。⑤汉字的书法是一门独特高雅的艺术。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2.阅读教材第二目“笔墨丹青中国画”A:(1)请依据时序梳理中国画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代表作及成就(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4组学生板演预测】时期阶段特征代表作品远古萌芽《鹳鱼石斧图》战国萌芽到成熟,人物肖像为主《人物驭龙图》《人物龙凤图》秦汉门类丰富《夫妇宴饮图》魏晋南北朝理论总结,出现真正的中国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吸收外来风格,中国绘画高峰《游春图》《步辇图》《送子天王图》两宋画学兴起,风俗画为亮点《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总特征: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2】绘画艺术与当时社会有没有关系?请举例说明。【5组学生板演预测】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乖水寄托抑郁心情。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3】在中国书法和绘画史上,自古以来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6组学生板演预测】“起源”:即是说书法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同之处;“形源”: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神源”: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心源”: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直抒胸臆的桥梁,成为人们宣泄感情的工具。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3.阅读教材第三目“京剧的出现”A:(1)请依据时序概括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1组学生板演预测】原始社会,中国戏曲就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xue)为业的艺人,即优伶。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元代的戏曲形式称为元杂剧。明代时,出现昆曲。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A:(1)请简述京剧的形成、发展(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2组学生板演预测】(1)形成: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2)发展: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3组学生板演预测】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另一种原因是因为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所以把京剧称谓为国粹,引申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特别提示:生旦净丑。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起源:由图画、象形字到汉字2.演变: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到楷书3.总趋势:由繁到简4.汉字历史地位: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硕果仅存的表意方块字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以魏晋为界,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两个阶段2.主要书体与名家:楷书: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筋柳骨;草书:二王、颠张醉素;行书: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文征明等。三、笔墨丹青中国画1.起源: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2.特点: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3.演变:夏商周三代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帛画,标志中国绘画由萌芽走向成熟;秦汉绘画门类丰富;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隋唐五代吸收外来美术风格,是中国绘画高峰;两宋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宫廷画最活跃,风俗画为最大亮点;元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四、京剧的出现1.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从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元杂剧、明昆曲到清朝京剧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徽汉合流”;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民国以来,走向世界。【检测回馈】1.汉字演变的脉络是()①金文②甲骨文③篆书④楷书⑤隶书A.②①③⑤④B.④⑤①②③C.⑤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4组学生板演预测】A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2.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二行书”的作品分别是()A.钟繇的《乐毅论》、王羲之的《兰亭序》B.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姪文稿》C.王羲之的《兰亭序》、怀素的《自叙贴》D.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4组学生板演预测】B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3.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出现“同光十三绝”B.京剧在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成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并走向世界D.形成的关键是乾隆末年徽班进京【4组学生板演预测】C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