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_第1页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_第2页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_第3页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_第4页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从实例讨论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时受伤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原告廖尚军系成都交通学校2001级1班的学生。经学校安排推荐,于2003年9月到被告汽运四分公司参加汽车维修实习。2003年12月26日下午,廖尚军在实习单位上班工作时,被实习单位的驾驶员何林倒车时撞伤。廖尚军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3年12月30日认定廖尚军受伤属工伤性质。2004年7月27日,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廖尚军的伤残等级为七级。2004年9月23日,廖尚军以工伤待遇争议为由,向成都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仲裁。成都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双方未形成劳动关系,该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决定终止审理。2004年11月4日,原告向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四被告连带赔偿其医疗费、残疾赔偿金、误工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71417.40元。提示本案是一个典型的工伤保险的案例,它的焦点是实习生是否是实质意义上的劳动者?该实习生所受的伤是否构成工伤?审判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认为:廖尚军在实习单位虽然是因实习受伤,但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其所受损害应按一般民事侵权纠纷处理。据此,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汽运公司向原告廖尚军偿付人身损害赔偿金共计32762.81元。评析

本案关于“在校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之间未建立实质意义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身份隶属关系,双方无劳动关系,其权利义务关系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在校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发生伤亡,应按一般民事侵权纠纷处理”的认定和按人身损害的有关标准给予赔偿是正确的。一、从在校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的身份和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分析,实习生不属于劳动者在校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期间,虽然其所处的环境不在学校,是在实习单位,但其学习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实习的目的是增强实际运用的能力。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的身份仍然是在校学生,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二、从劳动部门对适用劳动法的规定看,实习生不应属于劳动者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在校学生并不具备这些“劳动者”的条件。三、在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伤,不具备工伤保险赔偿的主体资格,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的规定,只有属于工伤事故的范围的职工,才能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损害的赔偿请求。根据前面所述,在校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在校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身份仍是学生,不是劳动者身份,因此不具备工伤保险赔偿的主体资格,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受伤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四、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受伤不受劳动法调整,应按一般人身侵权适用民法通则和有关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处理随着《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旧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已失效,而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并未就实习生伤亡事故认定及处理作出明确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官选择裁判适用的法律时,应当首先在有效的法律体系中寻找,基于前面对实习生身份以及其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属性分析,该案以一般人身侵权按照《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处理更为合适。第一节概述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而依法建立的,在公民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灾害、战争等原因而发生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以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二)特征1、强制性2、社会性3、福利性4、互助性二、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及含义(一)社会保障法的产生(二)社会保障法的含义1、含义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特征(1)明显的强制性(2)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统一性(3)广泛的社会性社会保障关系,是指国家在保障公民生存权、健康权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三、社会保障法的宗旨和原则(一)社会保障法的宗旨1、保障基本人权2、保障社会公平3、保障社会关系(二)社会保障法的原则1、基本保障原则2、普遍保障原则3、平等保障原则4、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四、我国社会保障的立法现状结合现状了解目前立法上的滞后1、立法工作严重滞后2、立法体系不健全3、立法层次不高4、立法适用范围窄5、法律效力低及实施机制弱化案例:2004年3月,王某同私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企业不参与职工社会保险缴费,职工个人可以参加商业保险。王某并没有对合同提出异议。2005年3月,王某患病住院。由于王某住院需要花费大量医疗费用,而王某又无力支付,遂请求该私营企业分担自己的医疗费。但该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在王某和本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经写明,企业不参与王某的社会保险缴费。王某认为,该私营企业拒绝代为缴纳保险费的行为违反法律的规定。双方遂发生争议。一、社会保险的概念

社会保险,也可称为劳动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对劳动者在其生、死、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二、社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府行为VS一般的商业保险1、性质不同2、对象不同3、费用负担不同4、作用不同总之,社会保险属于我国《劳动法》范畴,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下设的劳动保险机构管理,商业保险属于《保险法》范畴,由保险公司自主经营、管理,由金融机构管理。三、社会保险制度是以国家为主体而强制建立的,采取强制实行原则,社会保险的项目、费用的缴纳标准、保险金领取的数额等都由法律统一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缴纳,也不得任意选择、取舍;由国家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险机构对社会保险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其独立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发放、调剂由社会保险机构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统一进行管理;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社会保险费征缴规定的直接责任人有权追究其行政责任,包括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对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每个职工都应享受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本案中,该私营企业以合同约定为由,对抗王某要求该企业代为缴纳保险费的请求是不合理,也是违法的。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中指出:“对用人单位逾期不缴纳或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法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经其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从该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中划扣社会保险费、对不足额缴纳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相应价值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而且,根据草案第五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逾期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欠缴数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以往的处罚上限是2万元。可见,草案加大了对用人单位不缴纳或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罚力度。本案中,虽然王某同某私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有:企业不参与职工社会保险缴费,职工个人可以参加商业保险。王某对此也没有提出异议。但这种劳动合同的约定本身就是违法的、无效的。该私营企业和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关企业不负责缴纳职工的社会保险费,由于违反法律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因而是无效的。可见,企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企业的法定义务。该私营企业拒绝代为缴纳保险费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王某的请求应当得到支持。本案中的私营企业应当首先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然后依法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这也告诉我们,职工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对其中的保险条款予以充分重视。社会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保障。不但国有企业要适用社会保险法,而且社会保险法适用于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所有企业。一、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一)概念又称为老年保险或年金保险,是劳动者在已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依法获得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二)形式1、退休2、离休3、退职职工退休须达到一定年龄,一般为男60岁,女50岁(工人)或55岁(干部);并且一般还应达到一定的工龄。退休待遇的内容,一般包括退休金、医疗待遇、死亡待遇和其他待遇。离休待遇,实行“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其水平高于退休待遇。退职待遇的水平低于退休待遇。二、失业保险(一)概念与特征1、概念2、特征(1)仅限于职工的非自愿失业(2)物质帮助,不仅指失业保险金,还包括组织生产自救、转业训练等其他物质帮助形式。(3)既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又促进失业者实现再就业,从而减少失业。是指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的社会保险制度。(二)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1、必备条件(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2、停止条件(1)重新就业;(2)应征服兵役;(3)移居境外;(4)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5)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6)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工作;(7)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3、期限条件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其本人累计缴费时间长短的不同,划分为三个档次:(1)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最长能够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2)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能够领取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3)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最长能够领取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三)失业保险待遇的内容和给付1、内容(1)一类是以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为目的的项目,主要有失业保险金、患病者的医疗补助金、死亡者的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遗嘱抚恤金、合同制农民工的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等;(2)另一类是以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为目的的再就业服务项目,主要有专业培训、生产自救、职业介绍等。2、给付对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国家要求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确定。三、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一)概念与特征1、概念又称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职工因工致伤、病残、死亡,依法获得经济赔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所说的职业伤害既包括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直接受到的各种伤害,也包括与生产劳动有关但间接受到的伤害,如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等。(一)概念与特征2、特征(1)适用范围比较广,适用于各种用工形式。(2)对象的范围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3)实现无过错责任原则。(4)不同于其他险种,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全部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5)具有赔偿性。(6)待遇相对优厚,标准较高,但因工事故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二)工伤保险事故的界定1、工伤的概念和范围即因工负伤,其中的“工”,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职务(业务)的行为,既可能实施于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之内,也可能实施于其他地点或时间。其中的“伤”,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即伤亡),包括负伤、致残和死亡。“工”和“伤”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工伤包括的范围如下:(1)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范围扩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修改。(一)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草案规定:除现行规定的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也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二)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草案规定:除现行规定的机动车事故以外,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也应当认定为工伤。(三)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草案规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认定决定。同时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四)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级别增加1至3个月职工本人工资。(五)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将工伤预防费用增列为基金支出项目,将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改由基金支付。发生下列情况视同工伤对待:(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下列情形之夜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2、职业病的概念和范围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的劳动者在执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的处理的规定》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名单,我国职业病的范围共九类99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业病的范围将逐步扩大。3、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四)工伤保险待遇1、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医疗期间,按照轻伤和重伤的不同情况确定为1~24个月,严重工伤或职业病需要延长的,最长不超过36个月。在工伤医疗期间的保险待遇包括:医疗待遇、工伤津贴、福利待遇。2、工伤致残待遇职工因工致残待遇因伤残等级不同而有高低之分。一般有定期伤残抚恤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项。3、因工死亡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遗属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项待遇。四、医疗保险法律制度(一)医疗保险概念1、概念专指社会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保障劳动者及其供养亲属非因工病伤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一)医疗保险概念2、主要内容(1)医疗保险以职业病意外的普遍疾病和工伤以外的负伤为保险事故。(2)医疗保险除了以劳动者为被保险人以外,还包括与劳动者有供养义务的亲属。(3)医疗保险以提供医疗服务为基本内容。(二)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省级政府决定。(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构成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四)医疗保险待遇的内容和给付1、内容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其中包括药品、诊疗、住院等项目。2、给付我国医疗保险待遇的支付方式,一般采取先由病人到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就医购药,然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的比例报销病人所缴纳的医疗费用。五、生育保险(一)概念与特征1、概念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在女职工因生育而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而中断经济来源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休息等方面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一)概念与特征2、特征(1)生育保险的实施对象是妇女;(2)给付项目多,包括生育假期、生育收入补偿、生育医疗保健和子女补助金等;(3)待遇标准高;(4)生育保险实行“产前与产后都应享受的原则”。(二)作用和意义1、作用在于:职工妊娠、分娩和机体恢复整个过程中提供身体保健、医疗服务及有新假期,从而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妇女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的保障。2、意义在于:一是保障生育女职工和婴儿的身体健康,促进优生优育;二是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三是有助于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三)生育保险待遇的内容和给付1、生育保险待遇的内容(1)产假(2)生育津贴(3)生育医疗待遇(4)生育期间特殊劳动保护(5)生育女职工的职业保障(三)生育保险待遇的内容和给付2、生育保险待遇的给付生育保险待遇中的非现金支付项目,如休假、劳动保护、职业保障等,由女职工所在单位按国家政策执行,女职工的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女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凡已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统筹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凡未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统筹的,则由用人单位支付。第三节社会救助法一、社会救助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二)特征1、救助对象具有选择性和动态性2、社会救助的权利义务具有单向性3、社会救助的保障标准具有低层次性和地域差别性

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二、社会救助的主要模式1、民间救助2、官方救助3、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救助三、社会救助当事人(一)社会救助供给主体一般包括政府特定部门(如民政部门),有关社会团体(如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以及它们出资举办的或委托的社会救助机构。在特定场合,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保障机构的安排,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也可成为社会救助供给主体。(二)社会救助享受主体根据发生贫困原因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类:1、无依无靠,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公民; 2、有劳动能力,也有生活来源,但由于意外自然灾害、社会灾祸降临,遭受沉重损失,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