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第四部分-中国地理(上)课时训练18-中国的湖泊与河流_第1页
江西省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第四部分-中国地理(上)课时训练18-中国的湖泊与河流_第2页
江西省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第四部分-中国地理(上)课时训练18-中国的湖泊与河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十八)中国的湖泊与河流一、选择题1.[2023·连云港]关于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图K18-1A.河流①是长江B.河流②是黄河C.河流①②都自东向西流D.河流①②都发源于第一级阶梯[2023·临沂]“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2~3题。图K18-22.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洪涝灾害C.荒漠化凌汛D.水土流失围湖造田3.长江是我国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 D.中上游河段4.[2023·连云港]关于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B.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C.进入下游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淤积D.下游沿岸居民填河造田[2023·济宁]读“黄河示意图”,完成5~6题。图K18-35.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6.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青、甘 B.宁、内蒙古C.晋、陕 D.豫、鲁[2023·绵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读开封“地上河”示意图,完成7~8题。图K18-47.图示黄河的忧患是 ()A.初春的凌汛B.上游草地退化C.中游水土流失D.下游的洪水8.为了根治该忧患,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A.陡坡地退耕B.减少放牧的牲畜C.种草和植树D.建挡土坝和梯田9.[2023·湘潭]下图是中国某地区简图,关于黄河在M、N之间河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K18-5A.有“地上河”之称B.含沙量显著增加C.航运价值高D.存在“凌汛”现象[2023·北京]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当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湖泊,削减洪峰;当干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水量。下图为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图K18-610.图中 ()A.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B.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D.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湖水入江11.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①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②周边绿化,保持水土③防治污染,美化环境④围湖造田,扩大耕地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12.[2023·资阳]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K18-7(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脉,图中城市①是,它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2)B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3)黄河从地形区A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海。(5)湖泊C,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6)长江和黄河均流经了我国的三大阶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13.[2023·聊城]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图K18-8(1)A是(山脉),是我国(两大地区)的分界线;B是(山脉),是我国地势第级阶梯的分界线。(2)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河流P、Q两段中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段。(3)乙图所示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是什么?参考答案1.D[解析]读图可知,河流①呈“几”字形,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河流②是长江,它们都发源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分别注入渤海和东海,故ABC错误,D正确。2.B[解析]①是长江上游,因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开发,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②是长江中下游,除水土流失使河流下游泥沙淤积、乱排废水导致水污染之外,还会发生洪涝灾害的问题。故选B。3.A[解析]长江的上游因为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中游是多曲流,下游则水流平缓。故选A。4.D[解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游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巨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坦荡,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地上河”。A、B、C说法正确,D是人为原因,故选D。5.A[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乙位于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都很大,水能资源丰富。可见,两地都位于我国阶梯的交界处。A正确。甲、乙两地都不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大,故B错。甲、乙两地水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C错。乙地位于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错。故选A。6.C[解析]黄河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青、甘在上游,A不符合题意;宁、内蒙古在上游不符合题意;晋、陕在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符合题意;豫、鲁在下游,不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故选C。7.D[解析]初春的凌汛、上游草地退化、中游水土流失和下游的洪水都是黄河的忧患。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反映的忧患是下游的“地上河”,一旦决堤,会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故选D。8.C[解析]黄河最大的忧患就是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形成的“地上河”。而水土流失主要的原因是黄河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的黄土高原。因此要根治下游的洪涝,在黄土高原地区就要植树种草。故选C。9.B10.C11.A12.(1)河口(2)小浪底(3)黄土高原地上河(4)东(5)鄱阳湖(6)上游[解析](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①是上、中游分界点的河口。(2)在黄河的中下游的分界处的B是小浪底水利工程,落差大,河流的含沙量也大;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它具有冲沙、发电、防汛等综合功效。(3)地形区A是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土壤裸露的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使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5)C是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6)长江、黄河都流经我国的三大阶梯,河流上游在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尤为丰富。13.(1)秦岭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太行山二、三(2)P(3)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宜于植物越冬。[解析](1)A是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