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发展2流派风格▪初期后期3流派主旨4主要作品5影响深远6主要代表▪有岛五郎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7志贺直哉作品中女性观及成因8有岛武郎与鲁迅创作观念的比较《一个女人》和《伤逝》白桦派<白樺派しらかばは>是日本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创刊于1910年的文艺刊物《白桦》为中心的作家与美术家形成。他们主张新理想主义为文艺思想的主流,因此也称为新理想派。该派的作家主要有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有岛生马、志贺直哉、木下利玄、长与善郎等人。受白桦派的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日本知名人士有剧作家仓田百三、诗人千家元等。在日本文学上首次否定了自然主义(十九世纪产生于法国的一种采取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文艺流派,以佐拉为代表。是一种文艺创作上的不良倾向,着重描写现实生活中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但不能正确的反映社会的本质。推出新理想主义,主张个性解放,宣扬人道主义。1916年至1917年间存活的在日本文坛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流派。白桦派的创作主题是反对战争、反对压迫、追求和平、反对旧道德对自我的束缚、同情弱小者、表现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一主题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活跃的民主主义社会思潮紧密联系的代表作家有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志贺直哉等。1历史发展白桦派初期20世纪初在日本兴盛起来的自然主义文学,已逐渐趋向末流,成为仅仅刻板地描写琐碎丑恶的日常生活的文学。大部分由贵族子弟学校学习院出身的一群年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对此表示不满,他们举起理想主义的旗子,创立独自的一派。参加这一派的作家主要有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有岛生马、志贺直哉、木下利玄、长与善郎等人。武者小路实笃在《白桦运动》一文中提出:“白桦运动是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探索个人应该怎样生活的运动。”他主张,“通过个人或个性发挥人类意志的作用”。这是紧接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思潮之后的新的主观主义运动。他们的理想无一定的方向,仅以个人与个性的成长作为运动的口号。除了这一根本主张,流派中主要的成员,绝大多数在道德与伦理上保持高度的洁癖,富有人道主义的色彩,因而他们容易被看作一种人道主义者的团体。他们反对文学艺术上的自然主义流派,也自称为精神的自然主义者。在这一派的作家中,有的站在严正的现实主义的立场,有的则具有空想的非现实主义的倾向。在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的资产阶级文学中,曾哺育了不少在思想上艺术上处于高峰地位的作家。他们是彻底自由主义的个性尊重者,能够从各种旧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作品的形式与表现方法上有许多创新。直接受白桦派的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有以剧作家仓田百三、等为首的一大批知名作家,包括后来成为无产阶级作家的江马修等人。2流派风格初期后期1904至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飞跃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接受了欧洲19世纪文艺思潮的影响。属于白桦派的上层社会青年知识分子,摒弃了自然主义文学对现实生活所作的阴暗的描写,他们充满发挥个性的光明与希望。以1914年所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民主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强烈地影响了日本。日本知识分子对人类光明的理想与不断地前进的可能性怀抱希望。白桦派的文学艺术在这种思潮下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大正时期文学的主流,并给以后的日本文学留下深远的影响。由于有岛武郎倾向于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张,与白桦派一般为唯心主义的观念,逐渐地发生矛盾。这一流派的主持者武者小路实笃从事于组织空想的“新村运动”,遭到失败。1924年东京大地震导致了《白桦》的停刊。特别是唯物主义思潮的发展,使白桦派的文学艺术思想逐渐衰微。白桦派后期日本新村运动
新村运动主张泛劳动提倡协力的共同生活,一方面尽了对于人类的义务,一方面也尽各人对于个人自己的义务;赞美协力,又赞美个性;实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想,正中普遍的人生的福音。——周作人:《日本的新村》,1919年《新青年》6卷3号。新村主义提倡“人的生活”,即新村的生活,幻想“以这样的新村为实验园地,进而推广到全世界”。1910年4月创刊,1923年8月停刊,共计出版发行160期。由武者小路实笃和志贺直哉等的传阅杂志《望野》(后改称《白桦》)、里见弴等的传阅杂志《麦》和柳宗悦等的传阅杂志《桃园》合并而成,另有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人加入,成员大多属于上流阶层。创刊时具有浓厚的反自然主义色彩,同时致力于介绍欧洲美术,尤其是后期印象派画家。3流派主旨4主要作品《白桦》既是文学杂志,又是美术杂志。该刊强调尊重个性,成员倾向各不相同;但就整体而言,起初利己主义色彩较浓,其后则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较强。在该刊周围,还有《利己主义》和《生命之川》等一系列卫星杂志,其势力逐渐扩展,成为当时文坛的中轴。白桦派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有志贺直哉的《到网走去》、《在城崎》、《好人物夫妇》、《赤西蛎太》和《和解》,武者小路实笃的《他的妹妹》、《幸福者》和《一个青年的梦》,有岛武郎的《一个女人》、《给幼小者》和《该隐的末裔》,里见弴的《你与我》,长与善郎的《盲目之川》和《项羽和刘邦》,木下利玄的短歌,等。除主办《白桦》杂志外,该派还组织白桦演剧社、白桦美术馆和白桦音乐会,出版《白桦之森》、《白桦之林》、《白桦之园》和《白桦脚本集》等同人合著集。《白桦》停刊后,该派又陆续创办《不二》、《新村》、《大调和》、《独立人》和《心》等,其影响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影响深远在中国读者的印象里,武者小路実篤<むしゃこうじさねあつ>是一个反战的作家。鲁迅、周作人也是因为这一点而称许和译介武者小路实笃的。武者小路实笃的剧本《一个青年的梦》是鲁迅最早翻译的一篇白桦派作家的作品。鲁迅之所以要把它译介给中国读者,正是因为它是“反战”的。周作人最早发现了这部剧本的反战主题的可贵性。1918年,他在《新青年》杂志4卷5期上发表了读武者小路《一个青年的梦》一文,认为日本历来被称为好战之国,文学中也有不少赞美战争的小说,但如今“人道主义倾向日益加多,觉得是一件最可贺的事,虽然尚是极少数,还被那多数的国家主义的人所妨碍,未能发展,但是将来大有希望。武者小路君是这派中的一个健者,《一个青年的梦》便是新日本的非战论的代表。”鲁迅由周作人的这篇文章,对武者小路实笃的这个作品产生了兴趣,“便也搜求了一本,将他看完,很受些感动:觉得思想很透彻,信心很强固,声音也很真。”便把它译成中文发表了。我们不否认,就《一个青年的梦》这部剧作而言,作者的反战倾向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在当时的日本可谓空谷足音,鲁迅、周作人对它的看重是不无理由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明白,武者小路实笃的反战思想是建立在所谓“人类主义”、“世界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武者小路实笃在他的很多文章和作品中一再重复强调这种观点:日本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一样,都属于人类,因此人类应该“协同一致”,他建立新村的目的也在于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人类主义”本身却包含着与它的表层意义背道而驰的国家主义的甚至是法西斯主义的潜在逻辑。早在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就极力宣扬这种观念。福泽渝吉把甲午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说成是“文明与野蛮之战”,“他认为日本是在文明的大义之下与中国作战的,在这一意义上,使中国屈服乃是‘世界文明之洪流赋予日本的天职’”。这种观念其实也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的主流观念,如三十年代日本学者秋泽修二就曾声称,“日本皇军的武力”侵华,就是为了打破中国社会的“停滞性”,推动中国的发展。武者小路实笃一方面在《一个青年的梦》中反对战争,但另一方面又在思想深处接受了这种观念,这就是他日后狂热支持日军侵华的内在原因。武者小路实笃是一步步发展这一观念的。在1921年出版的剧本《无能为力的朋友》(中译本为《未能力者的同志》)也是以日俄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主要人物“先生”显然是作者思想的代言人。在那里,《一个青年的梦》那样高亢激昂的反战论不见了,反战的调子大大降低了,只不过是说:“这一次战争,我至少也当作无意味看。”同时又声称:“然而作为国民,不得不去(战争)”,甚至一反过去的人道主义同情,说什么:“C君(按:战死者)是很可惜的,在爱C君的人也很可悲,然而自然却命令我们要冷淡。每日不知道死去多少人,倘使……悲伤起来,这世界便成为哭泣的海洋了。”正如剧中人物A和B所指出的,“先生”在战争问题上态度“含糊”了。《无能为力的朋友》显示了武者小路实笃在反战上的倒退。然而,包括《无能为力的朋友》在内的武者小路实笃的作品集《人的生活》却又被译成了中文,而且周作人还为这个译本做了序。周作人在序中对所收作品展开评论,但显然是怀赞赏之意的。总的看来,对武者小路实笃由激烈而明确的反战,到态度含糊暧昧的变化过程,周作人浑然不觉,鲁迅则未及留意。鲁迅在译出《一个青年的梦》之后,除了译出了几文学论文以外,对于武者小路实笃的其他作品便不再留意了。对于武者小路,鲁迅同样是奉行“拿来主义”的。6主要代表有島武郎<ありしまたけお>(1878年3月4日-1923年6月9日)是近代日本的小说家。1903年到美国留学。归国后参与文艺杂志《白桦》的编制工作,是白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23年,于轻井泽别院净月庄中,与波多野秋子共同殉情。其作品《カインの末裔》≪カインのまつえい>(该隐的末裔)、《或る女》<あるおんな>(一个女人)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写作经历:归国后,有岛武郎曾任职预备见习士官与及大学英语讲师。后来在透过弟弟有岛生马的引介下,认识后来的白桦派代表人物志贺直哉及武者小路实笃,并参与同人杂志《白桦》的创作。在《白桦》工作期间,有岛先后发表了《かんかん虫》(硬壳虫)、《お末の死》(阿末之死),并创作很多小说及评论,其活跃的表现令他很快便成为了白桦派的中心人物之一。1916年,妻子神尾安子及父亲有岛武相继亡故,有岛武郎在失去家庭羁绊后成为全职的作家,接着发表《カインの末裔》、《生まれ出づる悩み》(与生俱来的烦恼)及《迷路》等作品,继而于1919年发表代表作之一的《或る女》。殉情结局:轻井泽净月庄可是,随着上述作品陆续推出后,有岛武郎开始感到江郎才尽,更在撰写作品《星座》的途中忽然宣布封笔,并于1922年发表《宣言一つ》(一则宣言),表示要在北海道狩太村经营“有岛农场”,正式终止作家生涯。1923年,有岛武郎遇上了女性杂志《妇人公论》记者波多野秋子,并与其产生恋情。可是波多野秋子本身是有夫之妇,他们的恋情很快便被秋子的丈夫波多野春房所悉破,二人一直备受压迫,终于在6月9日二人决定于轻井泽的别墅净月庄中双双自缢殉情。直至7月7日二人的尸首才被发现,由于已经经历一个月之久,而且又遇上了梅雨的节气,当二人遗体被发现的时候早已腐烂发臭,并已出现蛆虫(蛆虫的数量甚至多得从庄院中的天井爬出屋外),要经由二人所留下的遗书证实后才可确认二人的身份。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中曾提及并分析有岛武郎的作品。在有岛武郎死后,鲁迅弟弟周作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以追怀故人。武者小路
実篤<むしゃこうじさねあつ>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日本小说家,剧作家、画家。曾在东京大学学习,中途退学。年轻时,醉心于托尔斯泰。提倡人道主义。1910年与有岛武郎、志贺直哉等创办《白桦》杂志,成为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前期写有小说《没见过世面的人》、《幸福者》、《友情》,剧本《他的妹妹》、《爱欲》、《人类万岁》等,塑造了一些追求新的生活理想的人物形象。1918年在宫崎县山区建设“新村”,创办《新村》杂志,宣扬乌托邦思想和人类之爱。昭和初年多写传记小说和有关美术的著作。并写有小说《爱和死》、《幸福的家族》、《真理先生》等。1951年获日本文化勋章。后刊有全集25卷。日本电影《生死恋》改编于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中篇畅销小说《爱与死》和《友情》。志贺直哉<しがなおや>志贺直哉(生于1883年2月20日,逝于1971年10月21日),日本作家,“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日本小说之神。1910年发表曾被《帝国文学》退稿的《到网走去》≪網走まで>与新作《剃刀》,1912年发表短篇小说《克罗谛思日记》,显示他出众的才华,为文艺界瞩目。1917年发表的著名中篇小说《和解》,写他与父亲发生冲突而终于得到和解的经历。作者从此进入创作旺盛时期,其代表作包括《在城崎》、《佐佐木的场合》、《好人物夫妇》等名著,以及历史小说《赤西蛎太》等。《暗夜行路》是志贺直哉经过长期酝酿写成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公认为长篇心境小说的代表作。1921年至1937年陆续连载于《改造》杂志。白樺派の作家であるが、作品には自然主義の影響も指摘される。「小説の神様」または「短編小説の神様」と呼ばれる。無駄のない文章は小説の文体のひとつの理想と見なされ評価が高い。そのため作品は文章就業のための模写の題材にされることもある。芥川龍之介は、晩年志賀の小説を高く評価し自分の創作上の理想と呼んだ。俳優:池部良/山本富士子/淡岛千景/千秋实/文野朋子映画:1959年9月20日公開。『暗夜行路』について『暗夜行路』(あんやこうろ)は、志賀直哉(しが・なおや)の小説である。当初は1914年(大正3年)に『時任謙作』(ときとうけんさく)という題で『東京朝日新聞』に連載される予定だったが挫折(ざせつ)、完結までに17年間の時を要し、大変な難産(なんざん)だった。志賀直哉唯一の長編小説で、心境小説の頂点に位置づけられる作品である。4部構成。心境小説(しんきょうしょうせつ):日本で大正末年から使われ始めた文芸用語。自己の心境の描写を通して美的世界を追究しようとした小説。志賀直哉{なおや}『城{き}の崎{さき}にて』《在城崎》(1917)、尾崎一雄{おざきかずお}『虫のいろいろ』《虫子的二三事》(1948)などが代表的作品。【あらすじ】
主人公の時任謙作(ときとうけんさく)は幼少時、祖父に引き取られて親や他の兄弟とは離れになる。現在は祖父が死に謙作が大人になり、かつて祖父の妾であったお栄さんと2人で暮らしている。謙作は友人と芸者遊びに出かけたのをきっかけにそれにはまってしまい、遊郭にまで通うようになる。しかしこうした生活に嫌気がさした謙作は、心機一転執筆活動に打ち込むため、尾道で独り暮らしを始める。尾道での日々の中でお栄さんと結婚する決意を固めた謙作は、信頼する兄信行とお栄さんにその旨を手紙で伝えるが、驚いた信行はお栄さんとの結婚をやめるよう返事を書き、その手紙の中で謙作は祖父と母の過ちの結果生まれたのだということを謙作に明かす。さらに謙作の決意が信行の不注意の結果父親に漏れてしまい、父親が激怒してお栄さんを謙作宅から出ていかそうとしたため、謙作は尾道での生活に疲れたこともあり、帰京する。後編に入り、謙作は京都で生活をはじめ、近くに仮住まいをしていた直子に見そめ、様々な経緯を経て結婚する。一方お栄さんは従姉妹と天津で商売をはじめるため謙作宅を出ていたが、泥棒に入られるなどして生活に困窮していたため謙作が朝鮮までお栄さんを迎えに行く。しかしその留守中に京都の謙作宅を直子の従兄弟の要が訪れ、直子と過ちを犯す。それを知った謙作は直子に過失はないため彼女を許すことにするが、彼は自分を制御できなくなり、直子につらく当たるようになる。そして彼は冷却期間をおき、自分の心を整理するため、大山の寺にこもることにする。《暗夜行路》是志贺直哉经过长期酝酿写成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公认为长篇心境小说的代表作。1921年至1937年陆续连载于《改造》杂志。出单行本时作了删节。这部小说对日本作家有很大影响。青年作家时任谦作、阪口以及学理工的龙冈经常出入酒馆,专找年轻美貌的艺妓吃喝玩乐。在与艺技的交往中,他回忆起与爱子青梅竹马的时代,毅然向外祖母的养女提出要与她的女儿爱子结婚。由于两家关系密切,他满以为亲事十拿九稳,不知为什么,爱子竟然和大阪一个富商的儿子结了婚。失恋使谦作生活更加放荡起来,他又对祖父的小妾、比他大20岁的阿荣产生邪念。为摆脱烦恼,他决定去尾道地方旅行,并在那里写作。在尾道,谦作下决心要与阿荣结婚。父亲认为谦作已另立门户,对他的婚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谦作只好写信给唯一的亲人哥哥信行,征求他的意见。信行的回信犹如青天霹雳。它披露,父亲留学德国期间,祖父与儿媳发生乱伦关系,生了谦作。父亲虽然原谅了母亲,没有离婚,但对谦作态度一直十分冷漠。得知谦作想与阿荣结婚后,更是大发雷霆,决定要把阿荣赶走。谦作不能与爱子结婚,原因也在于谦作的身世。谦作回信表示,他要按自己的想法行动,决不以父亲的好恶为转移。谦作得了中耳炎后回到东京,下决心与父亲脱离关系,共和阿荣一起把家搬到郊区大森。信行不愿受人摆布,辞去公司里的工作去镰仓学禅。谦作从父亲不反对信行辞职一事感到父亲偏心,十分不满。谦作为改变心情,前往京都旅行。阿荣跟人去天津谋生。谦作外出散步时,偶然见到一个身材高大而丰腴的姑娘,觉得她美极了,便设法托人作媒,喜结良缘。按照谦作的主张,婚礼简单,客人也不多。新娘叫直子,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可惜不久婴儿患丹毒,加上当地医生误诊,一月后夭亡。谦作心情沉重。谦作从信行来信中获悉阿荣在国外遭难,便留下妻子单独去平壤。谦作和阿荣回到京都,直子带着一青年去接。谦作心里很不愉快,他发现直子的表情异常,晚上盘问结果,得知直子的表兄阿要去他家玩时,奸污了直子。他想原谅妻子,但行动上对她十分粗暴,终于决定与妻子暂时分居,去西部大山疗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他看到可爱活泼的小动物,心情开朗起来。在那里他听到有关木匠阿竹如何宽容水性杨花的妻子的故事后很受感动。后来谦作因食鱼中毒得了急性肠炎。直子闻讯赶到,见面时谦作只说他的心情很好,直子握着谦作的手,从他的眼里看到了真挚的爱。这是他的代表作,写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在不幸的生活中与思想苦闷的道路上探索的历程。主人公时任谦作是祖父和母亲的私生子,在兄弟间一直遭受歧视,在母亲死后,他与祖父及其年轻的妾共同过着寂寞的生活。为立志从事文学事业与父亲发生冲突,婚后又发现妻子不忠,便独自流浪,最后在旅途中病倒。妻子赶到时,只见病床上的丈夫睁开柔和而充满爱情的眼睛。感想異常な身の上、愛情の挫折、妻の過失、長子の夭折、父子関係の破裂な一連の不幸な事件は謙作を感情と理知の激しい対立という苦痛に陥らせた。この矛盾している局面を打ち破り、混沌とした生活と自分の精神を浄化するため、彼は考え尽くしながら運命の暗い夜の中で前進の道を模索し、自分の生活様式を調整して、調和的な境地を求めようとする。最後主人公は母なる自然の中で、すべての困惑と不快を取り除いて、自分と生命の調和を得たのである。ここで、逃れてはいけない不幸な運命は、暗い夜のように謙作の心に巻きついて、謙虚な本当の自己を持ってこそ、暗い夜を通り抜けることができ、そして新しい道まで求めることができるのである。これもまさにこの小説のテーマの由来である。評価尾道(おのみち)や大山における自然描写はとくに有名である。芥川龍之介{あくたがわりゆうのすけ}もこの作品に敬服(けいふく)。美と倫理の一致をみごとに達成(たっせい)したこの作品に対して、同時代および後代の作家、評論家も盛んに論評、近代文学史上屈指(くっし)の代表作品として誉れが高い。7志贺直哉作品中女性观及成因志贺直哉六十余年的创作历程根据其作品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习作时期”、“父子从对立到调和的时期”、“《暗夜行路》时期”和“战争时期”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创作中,主要以孩童为描写对象。例如在志贺直哉的处女作《菜花与少女》讲述了一个捡枯枝的小姑娘帮助一朵孤独地生长在山涧里的小菜花,将她移植到自家菜田里的故事。这部作品中,没有直接对少女外貌的描写,却反映了少女纯洁善良的内心世界,可以说这是志贺直哉心目中最理想化的人物。在志贺直哉文学创作的第二个时期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1914年与勘解由小路康子结婚,其二是,1917年与父亲重归于好。经过这两件大事,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反映作家的婚后生活,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妻子“的形象。《和解》以作家自己与父亲从不和到重归于好这个过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作品。作品中的妻子是一个以夫为先,温柔顺从的女性,在丈夫与父亲重归于好的时候,与丈夫共同分享这样的喜悦。在志贺直哉创作的第三个阶段中,妻子的形象超过以往。或许可以说,这个时期或许是志贺直哉最关心的家庭生活的阶段吧。代表作《暗夜行路》在这个时期完成,作品中的主人公直子是“鳥毛立びようぶの美人だ”,从这句话的描写中可以得知直子是一个拥有日本传统美的女性,在男主人公谦作看来直子就是一个“屏风美人”,她就像在京都的寺庙、神社一样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化身。但是直子毕竟不是画而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明治时期的女性,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直子犯下了最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彻底撕破了谦作生活表面的平静,谦作一直无法释怀,他始终把自己看做受害者,高举着道德旗帜去谴责直子,最后谦作离家去了大山,在那谦作也终于了悟了东方思想的真正含义,于是小说最后直子得到了谦作的彻底谅解。这也是作者最终完成东西方思想转变的标志。晚期的创作期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这个时期里,作者关于女性的作品少之甚少,作者晚期的创作重点已经转移到对自然界的关心上了,只有在74岁时发表的《白线》(1956年3月)中再次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志贺直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表现出一下几个特征。第一,描写的少女形象大多数为理想中的人物。第二,家族关系中的女性,不管是祖母还是妻子,都是始终尽职尽责的扮演着家庭角色的女性,而且与理想化少女相比,家族关系中这种普通的女性形象更容易描写。第三,从命运角度去分析,志贺直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是不幸的。作者在描写女性的时候经常使用“不幸”、“可怜”这样的字眼。第四,志贺直哉作品中几乎见不到知识女性,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女佣人或者风尘女子自然不用多说,其他的女性也几乎都没有接受过近代化的教育。以上四个特征,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志贺直哉的女性观。对不幸女子的同情,对女佣人卑微身份的蔑视,对妻子毫无人性的对待方式和对夫唱妇随等的家长意识的赞扬,在志贺直哉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可以看出,志贺直哉有着双重的女性观,一方面对不幸的女性给予同情,另一方面又对盲目依赖于男人没有自主性的女性加以蔑视。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推行富国强兵、振兴工业的近代化政策,但是以近代化为目标的改革进行的并不彻底,还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比如,在当时,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观念依旧根深蒂固,明治时代的“人类解放”只是男性的解放,而女性的社会地位几乎没有变化。另外,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皆出身于公卿贵族(以武者小路实笃为代表)或者富商家庭(以志贺直哉为代表),由于家庭生活富足,根本不用去考虑生活来源的问题,优游终日的生活无人能比。时代的特征和生活的经历,造就了志贺直哉如此的女性观。8有岛武郎与鲁迅创作观念的比较有岛武郎的《一个女人》与鲁迅的《伤逝》一进行比较在日本白桦派作家中,鲁迅最推崇的是有岛武郎。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有岛,以其独特的人格境界、深邃的社会意识、内涵宏富的文学作品,引起了鲁迅的关注。鲁迅高度评价有岛是资产阶级作家中的觉醒者,并对其思想及作品曾做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译介。女性总是给人们一种美好的象征,是真善美的化身。然而,在封建思想专制的病态社会中,女性总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小者,任人宰割,任人蹂嗬,饱受摧残。因此,二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被封建思想禁锢了上千年,毫无自由可言的女性,在他们的笔下,一个个活生生的女性都悲惨地死于了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有岛的长篇小说《一个女人》由前后两编构成,它不仅是有岛的代表性杰作,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崛起的一座奇峰。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无论思想主题人物设定和悲剧的终场,都与《一个女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主题、人物、结局的相似《一个女人》的女主人公叶子出身不俗,母亲是基督教妇女同盟会副会长,父亲是医生。在较优越的家庭条件下,叶子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是个有才气的知识女性。她性格奔放不羁,自我至上,直面残酷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氛围,她朦胧地开始觉醒,不肯做一个逆来顺受的“贤妻良母”。她无视外界倾轧,极力追求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爱情。“有岛武郎和鲁迅都深切关心女性问题两人女性观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是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使女性总是处于被压迫、被支配、被宰割的社会底层。无论是叶子,「还是子君,都只是徒有虚表的新女性。都是旧时代的牺牲品。都只是出走之后的“娜拉”,不是回来就是堕落。因为她们都没有能够支撑自己活下去的经济基础,无法离开男人的供养。这也正是鲁迅先生思想的体现。鲁迅先生曾经说“在生理和心理上,男女是有着差别的一必须地位同等之后,才会有真的男人和女人,才会消失了叹息与苦痛。”他更指出,这种地位平等的基础,就是妇女们的经济权。所以,即使是获得了解放、取得了爱情胜利的子君,因为她没有经济权而又停留于爱情的追求,安心于家庭的琐事并受涓生的“养”,其悲剧的结局就成了必然。两位作者都想通过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来表明自己的思想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有岛塑造了一个出生在不该出生的时代的激进的争强好胜的叶子形象,把自己对于父亲和基督教的不满和反抗及心中的苦恼寄托于叶子身上。美艳动人、才气横溢”的叶子,不顾父母反对,与记者木部孤笨恋爱结婚。两个月后,叶子发现了木部的庸俗与虚伪,遂当机立断,拂袖离去。她为寻找自我,继续朝前闯。在叶子眼中,仓地是幸福的象征。“两个人的幸福,说不清在何处才是顶峰。整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两个人忘却了人世和道义,“恨不能打破肉体界线,使灵魂合二为一”。叶子觉得,梦寐以求的爱情终于找到了。此时,叶子在反世俗和个性解放方面,都达到了顶峰。说到底,一切进步的源头,都源发自个性。这种理念确有值得肯定的积极性,但是将自己仅局限如此境地,不再自我超越,结局只有自我沉没。主人公叶子是个“与生俱来的征服者,同时也是个败北者”。正是作者内心矛盾的产物。同时也是作者女性观的反映。他想脱离基督教的束缚,想摆脱父亲的控制,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然而这是绝对不会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的,只能是处处碰壁。抛弃了基督教的有岛,虽然他关心社会主义运动,也曾努力投身于社会主义运动,虽然他关心女性运动,也曾为女性的解放而竭声高呼。然而,受出身阶级的影响,有岛终将无法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社会主义运动的旁观者在这种挫折感、虚无感中,他希望能通过文学得到原有人性的恢复。叶子与之斗争的对象虽然是基督教集团,但是那些基督教徒的世俗性也是缘于当时的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所以作品客观上控诉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所以应该说是一部反抗社会黑暗制度的杰作。中日现代文学前驱者的共同深刻之处在于,通过对青年男女自由结合后在新的考验面前的挫折与牺牲、突进与退守的描写,展开对爱情本质的探索。两人女性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岛认为,被男人夺走一切的女人还不能放弃其本能,即对男人纯真的爱。这一不自然的妥协不能不使女性对男性产生本能的憎恶,男女的斗争便由此产生,即男女地位的差别造成了女性悲剧的命运。鲁迅则认为,只有社会地位的平等,才能有真正的男人和女人,女性的叹息和痛苦才能消失。二者的女性观虽然有些不同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相同之处。但是鲁迅先生以其敏锐的思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进一步提出了男女地位平等的基础条件,即经济上的独立。作品《伤逝》便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而《一个女人》也和有岛的女性观一致。如果说《一个女人》中的叶子,是在有岛倡说的“本能生活”的驱动下走进悲剧深渊,那么,《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却沉溺在“五四”时期席卷知识分子阶层的个性解放之中,终使这一对由纯情结成的夫妇凄然离散。这悲剧的最大原因,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制度。只可惜涓生并未能深刻地看透这一层。将《伤逝》与《一个女人》相比较,看得出子君与叶子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是以爱为生命的觉醒女性,所不同的在于叶子的性格更泼辣、强韧,更具主动性甚至破坏性鲁迅与有岛武郎在肯定女主人公爱的勇气与权利的同时,也对其惟爱一依赖型的生活理想与生存状态给予深刻的质疑。鲁迅的小说与有岛武郎的小说,无论在主题内容还是艺术风格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如果从深层的心理机制来看,他们的原初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态度又表现为某种程度的一致。鲁迅与周作人译编的《现代日本小说集》中收录了有岛武郎的《与幼小者》和《阿末的死》两篇小说,并在《附录》中介绍了有岛武郎的创作。另外,鲁迅还翻译了有岛武郎的小说《四件事》,曾谈到有岛的创作观念。他认为有岛在其《四件事》一文中已有说明,即“因为寂寞,所以创作',“因为爱著,所以创作'夕“因为欲爱,所以创作”“因为欲鞭策自己的生活,所以创作”。这四点既是有岛的创作观念,也表现了“转述者”鲁迅早期的创作观念。这既是鲁迅对有岛武郎的深刻理解,也是鲁迅的心声,所以鲁迅翻译有岛武郎的小说及其文论时,极力推崇有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创作观念。善良纯真、幼稚勇敢的女主人公子君,在确立自我这一精神内韵上,与叶子小异大同。为了与自己所爱的人结合,子君不顾一切阻碍,甚至和老于世故的叔父闹翻。她既不向往锦衣玉食的生活,更不仰慕权势。她渴求的是新知识,憧憬的是自由的生活,无限钟情于涓生。鲁迅深切同情被压迫的妇女,他对敢于大胆冲出封建家庭囚笼、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女性致力于争取平等权利和解放斗争,一向给予了满腔热情的支持和鼓舞。子君勇毅喊出心灵的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个富有战斗性的宣言,突出了子君忠于自我主张的性格特色,她勇往直前,向理想生活狂奔。这种果决地同封建礼教决裂的态度,鲜明反映了“五四”前后知识女性的觉醒。受易卜生思想的影响《一个女人》中的叶子,让不少男性潜入到自己的跟前来,但在即将近身之时,就突然撒手决绝。她仿佛直觉地感到恋爱之初,男子无不对女性曲意奉迎,而在某一时机达到了高潮,顿时会态意作践他们。她对任何一个男性都能察知与其关系将在何时、何处达到高潮,而在高潮即将来临之际,毫不容情地舍弃他们。至于被弃绝的不少男性,看来与其说对叶子有所怨恨,毋宁说是对自身的兽欲感到羞愧。对待男性,叶子除了使用这种手段,不再有其他高明的手段。有岛把叶子设计成如此类型,与受易卜生思想影响有关。这是明治维新后,虽己觉醒但尚处于混沌状态中的“奴隶”女性对“奴隶主”男性的复仇。鲁迅《伤逝》受易卜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涓生正是用易卜生的妇女解放思想来启发子君。但是,《伤逝》与《一个女人》在女性描写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仅表现出对“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觉醒,对知识男性也同样展开了重点开掘。涓生是子君的人生启蒙老师,他以清爽的新思想新知识,博得了子君深深的爱。子君的自我意识不断成长,敢于反抗猖撅的封建势力,其动力多来自涓生对她的影响。而叶子的自我意识的萌动与确立,与仓地无关。这与当时两国的社会大文化背景分不开的。因此,与子君相比,叶子的反传统心理气质,充满了放旷激荡、狂暴莽撞的野性。“爱己”与“立人”思想追求的不同《一个女人》的问世,受到了时代文化的明显影响。明治时代后期,日本的文艺协会和自由剧场开始大量演出易卜生的戏剧,自我觉醒的女性开始以崭新面目登上日本舞台。在这种风潮鼓荡下,日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一个女人》固然存在有岛内发的创作冲动,而社会现实动态,对促成《一个女人》的诞生,也起到了不可轻视的作用。在《一个女人》后编创作期间,著名坤伶松井须磨子自杀,原因是她深爱的丈夫岛村抱月患流感暴亡。这个事件对有岛刺激很大,因为须磨子在艺术活动上与有岛深有往来。须磨子在根据有岛的剧本《死及其前后》改编的戏剧中扮演女主角,有岛任舞台监督。此剧反响很大,通过这次艺术合作,有岛对须磨子的人格及其痴迷艺术的精神表示赞佩。须磨子自杀,对有岛来说不舍晴天劈雳,于是写了《松井须磨子之死》一文。他这样评价须磨子的性格初次见面时,我觉得须磨子赤裸裸地表现自己,简直近似于粗率。对此,我有时感到有一种压抑式的不快,有时又令人感到她非常纯真,给人一种清爽剔透的印象。须磨子那赤裸裸的表现中,生生不息地跃动着强烈的个性。……她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服装设计委托创作合同
- 感恩课程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与投资合同
- 2024年城市供水供电管网改造工程合同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外包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家居产品购销合同
- 2024年屋产交易合同:个人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协议
- 2024年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与运营合同
- 大学民法课件教学课件
- 公司中秋节员工的慰问信(18篇)
- 高考数学小题狂练:每题都附有详细解析
- 浮动码头施工方案
- Poka-Yoke防错技术(完整版)
- 保安交接班记录表(2)
- 神明—EZflame火焰检测系统
- 个人简历求职简历课件.ppt
- 201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在母语的屋檐下
- 新青岛版五四制2021-2022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指导
-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 双向细目表和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
-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