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求与均衡_第1页
货币供求与均衡_第2页
货币供求与均衡_第3页
货币供求与均衡_第4页
货币供求与均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货币供应量第二节货币需求第三节货币供给第四节货币供求均衡

第一节货币供应量一、货币的范围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凡是具备货币基本职能的,均应列入货币范围。可纳入货币范围的主要有:实物货币

一、货币的范围银行券银行券(banknote)是由银行(尤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银行发行的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通过与金属货币的兑现维持其价值。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后,银行券成为不兑现的纸制信用货币。银行券最早出现于17世纪,是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商业票据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范围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体现银行信用的银行券可不受支付日期的限制,并可随时兑换黄金,信用基础稳固,所以银行券得以广泛使用。持有者用它代替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银行券流通的数量受商品流通需要的调节。“只要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货币,发行银行券的银行就决不能任意增加流通的银行券的数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94页)。当商品流通扩大,需要更多货币时,银行券就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领域。当商品流通缩小,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显得过多时,它就流回银行。早期的银行券是由私人银行发行的。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券发行逐渐由私人银行改由中央银行或其指定的银行发行。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后,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都同黄金脱钩,普遍由中央银行发行不兑换的纸币作为流通手段。这种纸币与银行券不同,它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商业票据和黄金作保证,不能兑换黄金。它是根据政府的法令发行,规定在一切公私债务的支付中必须接受的货币,所以叫做“法定货币”(legaltender)。银行券与纸币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银行券和纸币本身都没有价值,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区别:

1.纸币是从货币的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中产生的;而银行券则产生于信用关系,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而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方式发行的。

3.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兑现;

4.纸币如超量发行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银行券不贬值的条件:一是银行券的发行量要以银行贴现的商业票据为依据;二是银行券必须能随时兑换贵金属货币,即银行券要有信用和黄金双重保证。纸币纸币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纸币不是货币,但可以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部分国家的纸币还可以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如美元、欧元等)。活期存款指无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户即可随时存取和转让的一种银行存款,其形式有支票存款账户,保付支票,本票,旅行支和信用证等。活期存款占一国货币供应的最大部分,也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鉴于活期存款不仅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派生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在任何时候都把活期存款作为经营的重点。但由于该类存款存取频繁,手续复杂,所费成本较高,因此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一般都不支付利息,有时甚至还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通知存款、储蓄存款、特别存款)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它具有存期最短3个月,最长5年,选择余地大,利息收益较稳定的特点。通知存款是一种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储蓄存款指为居民个人积蓄货币资产和获取利息而设定的一种存款。基本上可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特别存款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金融部门的平衡协调发展,避免个别部门或某类贷款的过速增长,要求某个或某几个金融部门向中央银行交纳一定比例的特别存款。特别存款属于选择性信用控制工具,不是一项普遍性措施,也不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措施。短期证券(国库券、商业票据等流动性强的证券)国库券(TreasurySecurities)是指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因国库券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风险最小的信用工具。国库券的期限一般可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期四种,其面额起点各国不一。国库券采用不记名形式,无须经过背书就可以转让流通。商业票据是指由金融公司或某些信用较高的企业开出的无担保短期票据。商业票据的可靠程度依赖于发行企业的信用程度,可以背书转让。商业票据的期限在9个月以下,由于其风险较大,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商业票据可以由企业直接发售,也可以由经销商代为发售。但对出票企业信誉审查十分严格。如由经销商发售,则它实际在幕后担保了售给投资者的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有时也以折扣的方式发售。二、货币层次的划分1、划分货币层次的目的:

考察各种货币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并选定与经济变动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实施控制的重点,为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服务。2、划分标准:资产的流动性。3、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而不受损失的能力。主要涉及其他货币形态资产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的多少。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各不相同,但是最基本的划分内容可以简要地表示: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资产

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现金M0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M1准货币M2M3其他金融资产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广义货币第二节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者说是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也可以说是指一定时期里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从动机出发看:主观货币需求,客观货币需求从范围方面看:微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从货币需求性质看名义货币需求,真实货币需求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一)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假设条件1、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2、在经济中存在着一个数量足够大的黄金贮藏,具有充分的调节功能的。即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就有多少货币存在于流通之中。(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论证过程1、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过程,而商品价格是流通领域之外决定的,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2、商品价格有多少就需要有多少金币来实现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总额所需要的货币量)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金币却留在流通中,可以使另外的商品得以销售,从而一定数量的金币,流通几次,就可以实现相应倍数的价格的商品交换。

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平均价格×待销售商品数量

=———————————————

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P×QM=——————V(三)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公式1: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需要量

商品赊销商品到期应支付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价格总额+价格总额-价格总额货币需要量=—————————————————————

货币流通速度单位纸币所代表的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金属货币量=—————————————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公式2支付手段出现后的货币需要量公式3纸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需要量(纸币流通规律)马克思货币需要量公式的理论指导意义:揭示了货币需要量的本质

反映了货币需要量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对货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的思路1、马克思是以研究金属货币为对象,而现在信用货币是主体,经济全球化、信用交易的存在、人们保存货币和投机心理等因素,都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实际运用应注意的问题:2、实际生活中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难以准确测算。

3、货币流通速度很难测算,有游离流通领域的货币,消费心理、储蓄心理、预期心理、交通运输、人口密度、银行技术条件、银行的数据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第三节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现存货币量。构成:

金融机构供应的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给)理解货币供给应注意以下几点:1、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2、研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是为了使实际提供的货币量能够与货币需要量相吻合3、货币供给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被中央银行政策所调控一、银行是现代经济中货币供给的主体(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作用:

(流)

商业银行通过创造派生存款而创造信用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二)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源)通过调整、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1.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调整再贴现率;

3.改变再贷款规模;4.在公开市场上售出或买进政府债券。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基础货币的特征

一.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而不是中央银行资产或非货币性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二.是通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和调节的变量对它的影响,达到调节和控制供给量的目的;三.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四.在实行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央行对商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国外净资产数额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对政府债权净额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入了流通领域。例如,我国1995年的财政借款存量为1600多亿元,对近几年的基础货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他项目(净额)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货币供给过程的实现第一极是中央银行:创造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初极)第二极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最终改变货币供应数量。(终极)1、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直接程度受制于于货币需求。二、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其他因素◐对流通现金的控制要受制于社会各部门的现金需求2、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受制于社会的信贷资金需求。3、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愿望影响货币供给总量。◐贴现率、再贷款规模、公开市场业务,均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决策。

主要是在财政收支不平衡,出现赤字的时候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三、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不同对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不同的影响。

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1、向社会公众借款。(借款方式为发行政府债券)◐当公众用闲置资金购买政府债券时,只发生货币量的转移,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当公众运用生产和生活必需的资金购买政府债券时,会造成因生活和生产所需货币不足而增加从银行的借款需求,并导致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则会使货币供应量扩大。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2、向银行部门借款(1)财政向商业银行借款(借款方式为出售政府债券)(2)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会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当商业银行用闲置资金购买证券时,不会造成货币供应量增加。◐当商业银行需要从中央银行借款去购买国债时,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第四节货币供求均衡一、货币供求与总供求的均衡货币需求:是社会各部门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货币供给:是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社会总需求:是在一定的支付能力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社会总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所有社会总供给(商品、劳务)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等值的货币,所以,社会总供给是和货币需求相联系的,社会总供给

AS货币需求Md货币供给是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它形成对商品的需求,所以,社会总需求是与货币供给相联系。社会总需求AD货币供给Ms社会总供给AS社会总需求AD货币供给Ms货币需求Md1234社会总供求与货币供求之间的相互联系①社会总供给决定了货币需求。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价值量的大小,有多少商品,就需要有多少货币与之相适应。②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只有以货币需求为前提和基础,才能保证物价稳定。③货币供给形成社会总需求。货币进入流通后,形成现实有支付能力的投资和消费需求。④社会总需求客观上要求社会总供给与其保持平衡。即社会需求多少,生产的供给才能生产多少。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