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一章环境规划第二章环境规划编制程序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第五章环境管理专题教学目的1、掌握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基本原理;2、了解规划、管理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作用;3、掌握环境规划、管理中的一些基本技术方法;4、了解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实践和学科的发展趋势。参考教材郭怀成,尚金成,张天柱,环境规划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叶文虎,环境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概念内涵特征原则基本任务发展趋势意义什么是环境规划、环境规划做什么、环境规划有何意义?第一章环境规划第一章环境规划
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与原则
第三节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
第四节环境规划的发展和趋势
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
一、环境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1.环境规划的产生
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英、日等国家先后发生闻名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酸雨、荒漠化、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耗氧层损耗、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人类面临环境问题的思考:1962:《寂静的春天》美国Carson1972:《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1972: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1987:《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环境规划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规划目的:达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二、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三、环境规划的内涵根据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的内涵包括:(1)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2)任务:使系统协调发展;(3)理论基础: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4)主要内容:根据环境保护需要约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安排和部署环境保护和建设;(5)特征: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污染减排负荷,约束排污者行为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作为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四、环境规划的作用
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应该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包括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体系、项目和投资等内容,制定环境规划,有利于将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环境规划中根据环境目标确定污染削减量,通过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环境规划中的方案优选通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确定环境、经济、社会最优方案,有利于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环境规划具体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战略,其所做的宏观战略、具体措施、政策规定,为实行环境目标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环境规划制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标和各项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给人们提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可以指导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环境科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五、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1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3环境规划与国土规划4环境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规划与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区划、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着密切联系。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应该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或区域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安排。
它规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总政策以及发展的重点、所要经过的阶段、采取的战略部署和重大的政策与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所涉及的重点内容之一。五年计划---国家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2006年开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规划所制定的主要任务,如重大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建设工程等,都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参与资金综合平衡,保证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可以从环境的角度提出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的合理政策,促进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并从预防为主的观念出发,变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将污染控制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工艺改革、提高生产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两者最密切的有四个部分:(1)人口与经济部分,如人口密度、素质,经济的规模及生产技术水平等;
(2)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结构,它对环境有着根本性影响和作用;(3)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这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
(4)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这是确定和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证。2.经济区划经济规划是按照地域经济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全国各地区进行战略划分和战略布局,构成具有不同地域范围、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如农业区、林业区、城市关联地区、流域地区或工农业综合发展地区等等。环境规划是进行经济区战略布局和划分的补充和完善,利于经济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于经济区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合理安排和建设,利于经济区形成工业生产链,利于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的发挥和形成,促进经济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3.国土规划国土规划是从土地、水、矿产、气候、海洋、旅游、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角度,确定经济布局,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资源综合开发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步骤,提出国土开发、利用、整治的战略重大措施和基本构想。
对于国土规划,环境规划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4.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为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综合部署。对于环境总体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可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障城市功能的更好发挥,保护城市的特色和居民的健康,使城市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两者差异在于:城市环境规划主要从保护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的健康出发,以保持或创建清洁、优美、安静和适宜生存的城市环境为目标,是一种更深、更高层次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并含有污染控制和污染治理建设及运行等内容。联系有三方面:城市人口与经济;城市的生产力和布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障城市功能的更好发挥,保护城市的特色和居民健康,使城市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1.整体性环境规划的对象:“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将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2.综合性涉及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策措施综合作用部门协调复杂是一门自然、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相结合的科学3.区域性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环境规划必须注重“因地制宜”。4.动态性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条件都随时间发生不断变化,因此环境规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5.信息密集
环境规划过程覆盖了不同类型、来自不同部门、存载于不同的介质之上、表现出不同形式的信息,是一项信息高度密集的智能活动。6.政策性强
环境规划工作内容需要依据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二、环境规划的原则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系统原则;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7强化环境管理原则.第三节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一、环境规划的任务环境规划的任务是解决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地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2.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3.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4.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6.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二、环境规划的类型
1.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噪声污染防治规划。
2.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部门环境规划。
国家的、区域的环境规划属于战略性范畴,起宏观的环境决策作用;而部门环境规划是战术性的,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区域环境规划是国家环境规划的基础,又是制定城市环境规划、工矿区环境规划的依据。部门环境规划又可以细分为:工业部门环境规划、农业部门环境规划、交通运输环境规划。而工业部门环境规划又可以细分为:化工、轻工、机械、冶金等行业的环境规划,行业的又可以细分为企业环境规划。区域在我国习惯上认为是省或相当于(或大于)省的经济协作区。区域环境规划又可以细分为:城市环境规划、乡镇环境规划、流域环境规划、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专题环境规划(如人口、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古迹文物等)。
3.按照规划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污染控制规划、生态规划和专题规划。
污染控制规划也称为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我国环境规划的重点,根据范围和性质的不同它可分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部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环境要素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生态规划不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而是把当地的环境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来考虑,使经济的发展能够符合生态规划。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利用。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是生态规划的中心内容。
专题规划主要是为保护生物资源和其他可更新资源的规划,也包括文物古迹、地貌景观等方面的规划。4.按照规划期限划分,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规划。长远规划一般跨越10年以上,着重对长远环境目标和战略措施的制定。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计划,便于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同步实施。年度环保计划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是分年度实施的具体部署,也可以对五年计划进行修正和补充。是每一个措施、工程、项目以及任务的具体安排。五年环境规划也是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主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重大政策、措施;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指标、环境功能区划、主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修改项目及环境保护投资的估算和筹集渠道等;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内容比中期规划更为具体、可操作,但不一定面面俱到,年度间可以也应该有所侧重。
5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1)经济制约型的环境规划(2)协调型的环境规划(3)环境制约型的环境规划(1)经济制约型的环境规划经济制约型规划是在确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生产布局、工艺进程及设备的前提下,预测污染物的产生量,根据环境质量要求和环境容量的大小,规划去除污染物的数量和方式,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考虑环境的反馈要求。这种环境规划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一般表现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问题,为解决已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是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生活等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规定的防治目标和措施。这种规划具体包括工业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污染控制规划、流域污染控制规划、农业污染控制规划等。(2)协调型的环境规划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型规划是将环境与经济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规划,既要考虑经济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保障经济的繁荣,环境保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也要考虑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关系,在规划经济发展目标、规模、结构、布局、科学技术等方面时要考虑环境质量的要求,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提出经济和环境目标为出发点,以实现这一双重目标为终点。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不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可根据本国的国情,提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规划。(3)环境制约型的环境规划环境制约型规划是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环境保护成为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主要矛盾方面,经济发展要服从环境质量的要求,例如,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风景游览区、历史遗迹等的环境规划。这种环境规划是从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出发,同时防止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建立环境保护目标,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这种环境规划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在环境保护基础上,即经济发展受环境保护的制约。目前仅有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在制定环境规划时体现了制约型环境规划的思想。例如,在经济高度发达,但资源极度缺乏的日本在制定环境规划时,提出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各国制定的珍稀动植物物种自然保护区或水源保护区的环境规划基本上属于环境制约型的环境规划。第四节环境规划的发展与趋势一、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二、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三、我国环境规划的现状分析四、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一、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1.美国机构:每个州都设立环境规划委员会内容与特点:—环境立法规划环境目标(EPA)—采用模型进行环境预测,提出优化方案—研究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并以能源研究作为环境规划研究的基础(预测模型;清洁能源研究)
—积极开展环境规划方法的研究(模型的研究)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Quality经济增长(GDP)人口变化(Population)城市规模(UrbanScale)……..以区域环境目标为目标,在污染控制费用和污染控制措施为约束条件下,利用最优化技术得出最优方案。以区域性的环境规划为主,近年提出的绿色社区规划已成为热点;原则以人类健康和生态影响规划、公共事业活动规划、工业过程规划及能源利用规划为主。
公共事业活动规划的主要活动是预防、处理住宅或其他非工业活动产生的污染,研究饮水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地区、州和地方的各级环境管理人员提供如何解决广泛的环境问题,并选择投资最少的技术。工业过程规划,主要研究如何减轻或消除工业引起的环境质量问题。2.英国环境规划是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市镇规划中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3.日本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汞、镉、多氯联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重视直接的和行政的管理;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环境标准;排放标准)。4.俄罗斯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解决环境污染的途径以资源利用为前提,并根据资源-环境-经济统一的原则,制定国家环境规划,即环境目标纲要法:立足于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少产生环境污染。二、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1973-1983探索阶段1983-1989研究阶段1989-19961996-至今发展阶段深化阶段1973-198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5年控制,10年解决”的目标(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实践探索: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途径研究环境专项规划(80年代初济南环境规划和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综合经济规划)
虽然对环境规划很重视,但对环境规划认识肤浅。规划仅限于污染治理,方法上以定性为主。探索阶段
研究阶段1983-1989“三同步”方针(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建立大气和水环境容量模型(”七五”期间)环境规划计算机应用环境经济计量模型、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
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为主的跨越,环境规划方法论取得显著进展
发展阶段1989-1996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中国21世纪议程》《环境规划指南》编制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方法论的进展:提出环境承载力;冲突论解决污染负荷公平分配问题;地理信息系统(GIS)
深化阶段
1996-至今颁发《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批准《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为治理重点环境规划已成为环境决策与管理的重要环节,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
发展阶段认识程度规划案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一阶段(1973-1983)肤浅流域规划区域规划污染治理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定性为主第二阶段(1983-1989)飞跃七大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大气和水环境容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算定量为主、经济与环境综合规划方法、计算机技术第三阶段(1989-1996)升华城市环境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生产布局、污染负荷公平分配、污染预防环境承载力、冲突论、地理信息系统第四阶段(1996-)深化“三河三湖”水环境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逐步成熟和完善表1我国环境规划发展历程三、我国环境规划的现状分析1.我国环境规划取得的成就(1)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2)环境规划逐步规范,有了统一的技术大纲(3)环境规划逐步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环境规划主要内容:制定环境规划目标;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设计与方案优化;方案实施与管理。规划文本众多——案例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专项“十一五”规划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重点流域水污染“十一五”防治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规划文本众多——案例
长江三角洲水污染防治规划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三湖“十一五”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长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文本众多——案例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孝义市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焦作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江门生态市建设规划青岛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环境保护规划绍兴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2.我国环境规划存在的问题(1)缺乏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环境规划(2)新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方法有待完善和发展(3)环境规划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的轨道(4)环境规划人员技术力量和素质有待提高(5)规划决策支持系统(PDSS)有待加强(6)环境规划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环境规划发展离不开对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的借鉴与吸收,而在环境规划理论内部的重整和系统化不足;
环境规划研究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学的支持下,努力使环境规划作系统化尝试,从理论上却是以数学逻辑对规划过程加以抽象化、简单化,其结果往往不太理想。
在实践中应用的环境规划技术方法的简单性不能满足区域环境复合系统的时变、高阶、复杂性的要求;
环境规划的制定规范、环境规划管理的法律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尚存在欠缺,难以统一、综合、全面协调贯彻实施环境规划。总之,环境规划学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手段还不完善,环境规划学的研究尚处于前科学阶段。因此,开展环境规划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促进环境规划学全面、成熟发展,应是环境规划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四、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和展望1环境规划的热点将为环境经济协调型规划2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将从污染末端治理控制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3环境规划的污染控制方式将更突出区域集中控制4环境规划将更重视总量控制5环境规划将更重视城市生态规划6环境规划研究重点将包括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7环境规划将更重视地球规划国际合作中美环境规划体系对比CompanyLogo我国规划效力2010-20152005-20102000-20051985-2000十二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五规划七五、八五、九五计划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二氧化硫污染防治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仍在规划中二十五年历程65我国规划效力气象监测站数据研究者数据控制历程1990
“清洁空气法案”提出的酸雨控制计划(ARP)2005发布的“清洁空气州际法规”(CAIR)美国规划效力控制效果:硫酸盐湿沉降量1989-1991年2004-2006年CAIR完全实施后较2003年:SO2
70%NOx
60%PM2.5(未达标区面积)67%O3(未达标区的面积)95%美国规划效力中国规划效力针对太湖水污染防治太湖流域“九五”计划太湖流域“十五”规划太湖流域“十一五”规划1995~2010年,十五年历程太湖水污染恶化基本遏制;但污染仍然触目惊心规划效力差异源自体制的差异
CompanyLogo美国环境规划体系美国环境规划核心,保证规划内容的法律效力保证规划资金的来源环境法EPA战略规划体系环境项目执行美国EPA为满足美国《政府绩效法》和“总统管理议程”的需要而建立的部门发展规划。
无法总结,体系不成熟中国环境规划体系对比案例规划名称中国环境保护规划美国环境保护战略规划性质国家环境保护规划部门发展规划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政府绩效法》《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划期限5年5年年度计划无年度绩效计划编制单位环保部委托科研机构EPA政府雇员编制过程环保主管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反复协商向全国公众公开的反复协商和咨询的过程对比案例规划名称中国环境保护规划美国环境保护战略规划实施单位各级环保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体系)环境执法部门规划评估无标准无规范多为“回顾总结”依据规划内容的实施进行全面评估。EPA每年向国会提交绩效和责任报告,对当年实施情况做详细说明。评估检验无评估方法和数据全国公开,受普通公众监督。评估结果影响无行政方面:绩效考核财政方面:审核财务作为后期预算依据对比案例规划名称中国环境保护规划美国环境保护战略规划财政保障受规划年度财政安排的约束,涉及多级财政。来自于平级和上级财政的拨付及地方财政的配套。国会拨付,立法形式界定。美国环境基本法《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国家设立EPA管理整个国家的环境事务;EPA因此具有了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的2项基本权力:环境法立法执法权、联邦环境预算使用权。中国环境主管部门首先受到该级政府约束,环保规划需要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上级环境部门的环境规划不能直接分解落实,而必须与该级政府协调并接受指导;环保主管部门没有完整的事权,过多的会同实施和分解落实,使规划涉及部门增多、协调难度加大,问责困难。我国“重文本”“轻实施”建议1进一步明确环保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2完善财政负责和行政问责制度3强化环境规划的地方参与性1进一步明确环保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结合部门改革,以法律或行政形式确定环境保护的范围、责任归属、管理职能,环境保护相关的领域应当尽可能归属环境主管部门管辖,避免权责交叉导致的权责不明确的问题。2完善财政负责和行政问责制度进一步研究环境规划的财政保障制度,确保规划所需资金到位,确保规划资金确有所用、确有所需,通过财政审批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与约束。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划的行政问责制度,对环境规划没有实施或实施不力导致环境、经济、社会出现重大事故的政府或环境主管部门领导,要追究其领导责任。3强化环境规划的地方参与性在环境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地方环保主管部门和公众意见,对环境规划的分解落实以协商过程取代行政命令过程。强化地方环境规划的自我监督和公众参与,调动地方环境管理与规划实施积极性。第二章环境规划编制程序第一节环境规划管理程序第二节环境规划工作程序第一节环境规划管理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2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即环境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1.环境规划任务的下达
接到上一级环保部门下达编制环境规划的任务后,当地的政府、环保部门及其相关政府部门组成环境规划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委托合适的单位承担环境规划的编制任务。
2.编制环境规划大纲
编写组经实地踏勘,收集相关法规、资料后,编制环境规划大纲。
3.环境规划大纲的评审和审批
环境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送环境规划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评审,然后由当地或上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的环境规划大纲将作为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的依据开展编制工作。4.环境规划的编制
编制单位根据批复的环境规划大纲开展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
5.环境规划的评审和审查
环境规划编制完成后形成送审稿送交环境规划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环境规划成果进行评审,并送政府相关部门审查。根据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公众参与”的原则,环境规划还应交公众讨论或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编制组根据专家、政府部门和公众的意见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报批稿。征求意见稿一般是用来征求各行政部门的意见和函审用的。送审稿一般是用来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技术评审的。可视具体情况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合一。报批稿是经过评审后的修订本,是报上级部门审批的正式文本。环境规划文本为送交政府部门审批的正式文件,经上一级政府批准后成为法规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是当地政府进行城市/区域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环境规划文本不是“环境规划说明书”的缩写本,而是环境规划的结论性内容,要求简洁明了、条理清楚。主要内容应包括环境规划的规划年限和范围、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各阶段的规划目标和执行标准、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及其容量分配、环境综合整治/防治措施的主要措施及其指标等。环境规划说明书是环境规划的主要技术性文件。它包括各种调查和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内容、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规划的论证结果、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及其容量分配论证结果、环境综合整治/防治措施的方案及其技术和经济论证结果等,要求论点、论据充分,结论科学、合理,是环境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文件。环境规划图集要求清晰、正确、规范。城市环境规划基础资料集包括所有调查和研究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分析论证的方法、公式、参数及其计算过程和结果等。要求基础数据完整、准确,并注明资料来源。基础资料中应包括主要的统计分析表。环境规划信息系统是集环境规划基础信息、规划结果、图集和文档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是环境管理走向办公自动化的重要途径。目前多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进行制作,形成图文并茂的空间信息数据库。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
环境规划因对象、目标、任务、内容和范围等不同,编制环境规划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大致一样,主要包括:编制环境规划工作计划、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预测分析、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制定环境规划方案、环境规划方案的审批、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等步骤。环境规划程序:明确问题确定规划目标污染源与环境质量间响应关系拟定规划措施提出供选方案确定方案环境现状调查评价未来社会经济预测未来环境预测指标体系建立与法规标准的联系可行性定量化环境规划程序:明确问题确定规划目标污染源与环境质量间响应关系拟定规划措施提出供选方案确定方案环境现状调查评价未来社会经济预测未来环境预测指标体系建立与法规标准的联系可行性定量化评价指标优化方法知识储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工艺、末端治理环节……环境功能区划大气质量模型水质质量模型二环境规划大纲的主要内容1.总则
包括规划目的、原则、编制依据、引用标准、规划范围和年限等。
2.规划区概况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现状环境概况和相关规划概述。
3.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分析
通过分析现有资料,找出规划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4.环境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包括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整体思路和方法。
5.专题设置
各类环境规划专题设置要求不尽相同,应各有侧重,详见表。6.组织分工
本章主要是确定规划编制单位组成以及技术组成员名单。
7.成果形式
包括环境规划文本和环境规划说明书。
8.进度安排
确定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
9.经费预算
列表说明各项工作所需费用以及总费用。专题全辖区地级市县级市县镇大气环境专题○○○○○水环境专题○○○○○噪声环境专题○○○○△固体废弃物专题○○○○△生态环境专题○○△△△绿化专题△○○○○资源保护专题○△△△△自然保护区专题○○○△△人文资源保护专题○○△△△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乡镇企业专题○△△△○规划实施保证○○○○○表环境规划专题设置要求注:○为必做项目,△为选做项目三环境规划报告书的主要内容1.总论
规划目的、原则、编制依据、引用标准、规划范围和年限、技术路线等。
2.发展规划概述概括地介绍规划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如规划性质、规模、总体布局等)以及相关规划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绿化规划、交通规划的相关内容。
3.基础调查与评价
包括对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现状、污染源情况、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管理现状等的调查和评价,主要目的是摸清家底、掌握特征,找出问题之所在,为制定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4.环境容量研究5.发展预测与评价
发展预测与评价包括四方面内容,即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与评价、污染源预测与评价、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生态环境预测与评价。
6.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是在环境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考虑资源和环境特征以及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论证,人为地划分功能区。环境功能分区是环境标准执行、实施区域环境按功能区进行管理和实施区域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提。7.环境规划目标确定各阶段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保护工作,最终实现环境功能区划目标。主要内容包括水、气、声环境保护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分配,固体废物处置规划,绿化规划,旅游规划,生态规划等,以及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方案建议等。
8.环境综合整治/防治措施
主要是提出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污染综合整治或防治方案,以实现各阶段的环境规划的目标。
9.公众参与
包括公众参与的方式、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
10.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
就环境规划的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保证、资金保证等。
11.结语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第一节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第二节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三节环境预测与评价第四节环境功能区的划分第五节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第六节环境规划的实施第一节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一环境规划目标环境目标是在区域现状调查和环境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规划期内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制定恰当的环境目标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关键,环境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环境目标。1基本要求(1)具有一般规划目标的共性
具有时间限定和空间约束,可量化,准确反映客观实际,不以主观意识为主导;(2)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协调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环境规划目标应集中体现这一方针,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平衡中一般可能出现三种情况。①两种目标都可达到,发展经济与环保投入同时发展。这是协调的、理想的。②环保投入受经济力量限制,必须降低环境目标。这类环境目标的制定必须注重协调工作并体现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③环境目标必须保证。为此必须限制经济的发展规模或速度,重新布局工业或调整产业结构。环境规划需注意与其他规划的协调。(3)可达性目标具有经济技术可实现性;目标具有时空可分解性,便于管理、监督、检查和实行,要与责任制挂钩。
(4)先进性目标而能满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保障人民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质量;同时,应考虑技术进步因素,是经过努力方可达到的目标。基本原则
①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②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③要体现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
④所确定的环境目标要满足现有技术经济条件,具有可实施性;⑤定量化。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1)按管理层次划分,可分为:宏观目标: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详细目标: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规定的环境目标所作的具体规定。(2)按规划内容划分,可分为: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①环境质量目标。主要包括大气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目标依不同的地域或功能区而不同。质量目标由一系列表征环境质量的指标来体现。②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质上是以功能区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目标,即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功能区环境容量的限度内,多余的部分即作为削减目标或削减量。削减目标是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所谓目标的分解、实施、信息反馈、目标调整以及其他措施主要是围绕着削减目标进行的。(3)按规划目的划分: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环境管理目标。
①污染控制目标:包括大气污染控制目标、水体污染控制目标、固体废弃物控制目标和噪声污染控制目标。②生态保护目标:在区域环境规划中要有保护森林资源、草原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生态资源的规划目标;同时要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以及建设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规划目标。③区域环境管理目标:环境规划的科学制订和实施要靠环境管理落实。因此,在环境规划中包括了组织、协调、监督等项管理目标,同时也包括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管理目标。(4)从时间上划分,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要求目标准确、具体、定量。中期目标一般既包括内容具体的定量指标,又包括一些定性的宏观要求。长期目标是对环保工作在一个历史时期的总的宏观要求或设想,是制定短期和中期目标的依据。(5)从空间上划分,可分为国家环境目标、省市自治区环境目标、县级市环境目标以及大经济区、流域、海域环境目标等。若从城市来划分,可分为城市环境总目标、各功能分区的环境目标。城市总的环境目标是对城市环保工作总的安排,受城市总的性质功能决定。各功能区的环境目标是根据各功能区的环境特征、性质、功能要求确定的,是城市总目标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从行业上划分环境目标从行业上可分为工业部门、交通部门、农业部门、商业部门、建设部门等的环境目标。对城市而言,工业部门是量点。国家对部分污染重的行业,有一个总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作为城市环境目标的参考。(6)从目标的高低划分,可分为3个层次,即低目标、中目标和高目标。低目标是对保护工作的最低要求,是环境污染保持现有水平的目标,也是必须达到的目标。中目标表示对环境保护工作一般的要求,是使环境质量有所提高,环境面貌有所改善。通过一定手段和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高目标是对环保工作的严格要求,高目标要求做到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环境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和改善,形成一个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社会复合系统。一般来讲,实现高目标困难较大,但是,应该把高目标作为环保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一个总的奋斗目标。分类项目说明管理层次宏观目标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详细目标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目标的具体规定。内容环境质量目标包括大气、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等。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目的环境污染控制目标主要包括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控制目标等。生态保护目标主要包括保护森林资源、草原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生态资源的规划目标等。环境管理目标包括组织、协调、监督等项管理目标,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项管理目标。时间短期目标目标准确、定量、具体,体现出很强的可操作性。中期目标包含具体的定量目标,也包含定性目标。长期目标主要是有战略意义的宏观要求。空间范围包括国家、省区、县市各级环境目标,对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海域和山区也可规定其相应目标。4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常用的方法(1)定量(2)定性(3)半定量5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出环境目标后,还要对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并及时反馈回来对目标进行修改完善,以使目标准确可行。
(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环保投入要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稳定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1.5%,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污染,达到3.0%才能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技术力量分析(3)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1概念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指标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示规划指标的内涵和所属范围的部分,即规划指标的名称;二是表示规划指标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数值,即经过调查登记、汇总整理而得到的数据。环境规划指标是环境规划工作的基础,并适用于整个环境规划工作之中。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环境规划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实际进行环境规划中,由于规划的目的、要求、范围、内容等不同,所要求建立的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如水体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等都属于单要素的环境规划,再如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是属于多环境因素的规划,不同环境要素的环境规划要求建立的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有所不同。环境规划指标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果环境规划指标过多,会给统计工作带来困难,而规划指标太少,又难保证环境规划的可行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因此要针对现有环境统计的可能性和具体环境规划工作的需要来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一般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既包括环境指标,又包括有关社会、经济指标。2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1)整体性:指标或指标体系能全面、准确地表征规划对象的特征和内涵,能反映规划对象的动态变化,具有完整性特点,并且可分解,可操作,方向性明确。(2)科学性(3)规范性:指标的涵义、范围、量纲、计算方法具有统一性或通用性,而且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或者可以通过规范化处理,可与其他类型的指标表达法进行比较。(4)可行性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必须根据环境规划要求来设置,根据具体的环境规划内容来确定相应的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在设计和实施环境规划方案时具有可行性。(5)适应性体现环境管理的运行机制,与环境统计指标,环境监测项目和数据相适应,以便于规划和规划实施的检查。此外,所选指标还应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标相联系或相呼应。(6)选择性选择具有现实性、独立性和必要性的指标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1)根据内容划分:数量方面的指标;质量方面的指标;管理方面的指标。(2)根据表现形式划分:总量控制指标;浓度控制指标。(3)根据复杂程度划分:综合性指标;单项指标。(4)根据范围划分:宏观指标;微观指标(5)根据指标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以及约束的不同,可把环境规划指标分为指令性规划指标、指导性规划指标和相关性规划指标三大类:指令性规划指标:指令性指标是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必须完成和执行的指标。指令性规划和指标包括“三废”总量控制指标、“三废”治理指标、环境质量规划指标和技术水平规划指标。指导性规划指标:指区域可自行决定在规划期内完成和执行的指标。指导性指标可分为环境管理规划指标和生态环境规划指标。环境管理规划指标包括科研、管理、教育、经费等规划指标;生态规划指标包括自然开发区、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森林覆盖率等。相关性规划指标:相关性指标不是直接的环境因素指标,而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在区域环境规划中所采用的有关指标,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大类。如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经济规模、生产布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规划指标。
(6)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容量总量控制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目标总量控制体现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采用。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这类指标有的由环保部门规划与管理,有的则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但这类指标的完成与否同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因而将其列入环境规划中。
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相关指标大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都与环境指标有密切的联系,对环境质量有深刻影响,但又是环境规划所包容不了的。环境规划将其作为相关指标列入,以便更全面地衡量环境规划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于区域来说,生态类指标也为环境规划所特别关注,它们在环境规划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环境质量指标:1).大气TSP(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SO2(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NOx(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降尘(年日均值)酸雨频度与平均pH2).水环境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源数地表水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类别或COD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CO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海水达到近海海域水质标准类别或COD、石油、氨氮和磷3).噪声区域噪声平均值和达标率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和达标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总排放量;燃烧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处理量、工业废气处理量、处理率;新增废气处理能力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去除量和去除率锅炉数量、达标量、达标率;窑炉数量、达标量、达标率汽车数量、耗油量、NOx排放量2).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工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新鲜水用量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总量、外排量;生活废水总量工业废水处理量、处理率、达标率、处理回用量和回用率、处排工业废水达标量、达标率、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水中污染物(COD、BOD、重金属等)的产生量、排放量、去除量3).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工业固体废物(冶炼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化工渣、尾矿和其他)产生量、处置量和处置率;堆存量,累计占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产品利用量、产值、利润;非产品利用量危险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处置率4).乡镇环境保护规划乡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产生)量、治理量、治理率和排放达标率水污染物排放(产生)量、削减量、治理量和治理率,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排放量等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燃料气化;建成区居民总户数,使用气体燃料户数,城市气化率型煤:城市民用煤量,民用型煤普及率集中供热:“三北”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热面积,热化率,热电联产供热量烟尘控制区:建成区总面积,烟尘控制区面积及覆盖率汽车尾气达标率城市污水量、处理量、处理率、处理厂数及能力(一、二)级和处理量;氧化塘数、处理能力及处理量;污水排海量,土地处理量地下水位、水位下降面积、区域水位降深;地面下沉面积、下沉量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厂数、能力、处理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处理率;机械化清运量、清运率;建成区人口、绿地面积、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2).乡镇环境污染控制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数,关、停、并、转和迁数目污灌水质(3).水域环境保护功能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COD、氨氮纳入水量(湖泊总磷、总氮纳入量)监测断面:COD、BOD、DO、氨氮或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类别(湖泊取COD、氮、磷)海洋功能区划: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入海通量(4).重点污染源治理污染物处理量、削减量;工程建设年限,投资预算及来源(5).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重点保护的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保存繁育基地数目、名称自然保护区类型、数量、面积、占国土面积百分比和新辟建的自然保护区(6).环保投资环保投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数环保投资占基本建设和更改资金的比例相关性指标:
1).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部门工业产值工业密度:单位占地面积企业数、产值2).社会人口总量与自然增长率、分布、城市人口3).生态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资源量、造林面积草原面积、产量(千克/公顷)、载畜量、人工草场面积耕地保有量、人均量;污灌面积;农药化肥污染土壤面积水资源:水资源总量、调控量、水资源流域面积、水利工程和地下水开采水土流失面积、治理面积、减少流失量土地沙化面积、沙化控制面积土地盐渍化面积、改良复垦面积农村能源、生物能源占能源的比重,薪柴林建设生态农业试点数量及类型环境目标一般分为总目标、单项目标、环境指标三个层次。总目标是指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或状态。单项目标是依据规划区环境要素和环境特征及不同环境功能所确定的环境目标。环境指标是体现环境目标的指标体系,是目标的具体内容和环境要素特征和数量的表述。例如,要求一条河流的某一段达到国家地面水一级标准,即要求达到一级标准的水环境目标,如何反应它的目标可以用PH值、DO、BOD5、COD等项指标来表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控制水平环境质量改善程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环境质量与人民生活的适应程度2005年恶化趋势得到基控制,环境质量不再恶化。重点区域有所改善,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70%。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基本适应2010年恶化趋势得控制,排污总量不再上升,趋稳略降。重点区域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相适应2020年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排污总量大幅下降,比2010年下降30%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达标率保持在100%。经济与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绿色GDP比重大幅上升。非常适应种类污染物名称2002年2005年2010年2020年废水COD氨氮废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固体废弃物排放量0000规划期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目标
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2年现状2005年目标2010年目标2020年目标国家指标经济发展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57604.000021.500055.8000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42185600900015000≥80003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16.015.08.02.81.24单位GDP水耗m3/万元/1208060150环境保护5森林覆盖率%/50.050.050.06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202225≥207退化土地恢复率%/809095≥908空气环境质量功能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9水环境质量功能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10噪声环境质量功能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11烟(粉)尘排放强度kg/万元12二氧化硫排放强度kg/万元13工业用水重复率%10608090≥4014城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501001001001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608098≥8016工业园区绿地率%1020.0303517应当实施清洁生产企业比例%0508010010018规模企业ISO14000认证率%0304050≥2019农村生活新能源比例%5203050≥3020秸杆综合利用率%97%10010010010021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0100100100≥9022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0909595≥9023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808590≥8024化肥施用强度kg/hm2455280250240<25025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0010010026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82901001001002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7010010010028农村污灌达标率%909510010010029农业生产系统抗灾能力%<15<10<10<10社会进步30初中教育普及率%98.099.099.599.5≥9931贫困人口比例%/433<3%32基尼系数/0.430.390.300.3-0.433环境保护宣传普及率%50708595>8534公众对环境满意率%/809598>95分类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10年目标供水与水污染控制生活污水处理率%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8中水回用率%20湖泊、水库水质深圳水库——Ⅲ类仙湖——Ⅲ类洪湖——V类银湖水库——V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梧桐山河——Ⅲ类落马石河——Ⅲ类沙湾河——不黑不臭布吉河——不黑不臭深圳河——不黑不臭空气污染控制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餐饮业油烟治理设施安装率%60机动车尾气随机抽检达标率%92工业企业含酸废气处理达标率%95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mg/m3<0.06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mg/m3<0.08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mg/m3<0.10噪声污染控制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5交通噪声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60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贝<70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珠宝加工业废物集中收集处置率%100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率%95餐饮服务业含油废物集中收集处置率%100生态恢复和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16环保投入占GDP比例%3阅读材料:健康长江指标体系出台
早期的河流健康评价主要采取指示物种法,但这种方法不足以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别是不能反映人水之间的互动关系,更为科学的方法是采取指标体系法。根据健康长江评价目标和实际需要,提出了由总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要素层4级构成的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
总目标层是指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系统层是指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防洪安全保障系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状态层是指在系统层下设置水土资源与水环境状况、河流完整性与稳定性、水生物多样性、蓄泄能力、服务能力5个状态层。要素层是指采用可以获得的定量指标或定性指标反映长江的健康状况,定量指标有河道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比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率、湿地保留率、优良河势保持率、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防洪工程措施完善率、防洪非工程措施完善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GDP用水、饮水安全保证率、城镇供水保证率、灌溉保证率、水能资源利用率、通航水深保证率等16个,定性指标有珍稀水生动物存活状况、水系连通性2个。
根据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可以定量指标直接给出标准值或标准值范围,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80%(饮用水源区大于95%),湿地保留率20%左右,水资源利用率30%左右,水能资源利用率60%左右等;对难以准确定量表达的指标,可以进行定性描述,如水系连通性可描述好、较好、较差。第二节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通过评价以了解区域环境的特征、环境的调节能力和承载能力,并找出环境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发生原因、地域分布。环境调查与评价是编制环境规划的基础,它包括环境特征调查、社会环境调查、污染源调查等内容。环境信息的分析不仅在编制规划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也要经常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以调整规划或采取应变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信息和情报的收集与分析是贯穿规划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是规划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环境信息地集的内容与来源
环境信息收集以广和全为原则,应包括与规划有关的一切经济的、社会的、科技的、人文的以及自然、地理、生态、污染情况等。待规划方向、内容范围基本确定以后,信息的收集就有重点地进行,向深度发展。环境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⑴先前的环境规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图件。⑵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门。⑶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⑷环境科研部门收藏的文献资料(包括环境调查、科研成果等)。⑸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资料和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⑹专家系统提供的信息情报。⑺为规划编制而专门进行的实地考察、测试所得的资料。
环境信息采用的方法
环境信息采集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查阅和收集公开发表的上述文献资料,即文献调研。
⑵召开专家和管理干部座谈会,请他们撰写有关资料或通过书信调查采集信息,确定主要问题或对问题进行排序。
⑶吸收与环境规划有关部门的干部和专家参与环境规划编制。
⑷依靠当地环委会或上级协调部门疏通信息情报渠道,取得有关文献和资料。
⑸设立规划研究课题,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关键问题的研究或关键数据的测试、核算。一、环境特征调查1自然环境调查
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及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等。
(1)地质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调查范围内的地质状况,如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等。调查资料应以图表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
(2)地形、地貌调查包括应用适宜比例尺的地形图来展示调查范围内的地形起伏特征、地貌类型和地貌特征。做地形地貌调查时,要特别注意对人们的行为可能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3)气候与气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气候特征、污染气象特征和灾害性天气。气象资料可以从气象部门索取,但某些数据资料必须通过现场观测获得。根据气候资料,调查该地区常年或年平均风速、主导风向、风向风速频率分布、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湿度、平均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描述污染气象特征的最主要是混合层、大气稳定度、逆温层和风向风速等。灾害性天气有梅雨、寒潮、冰雹、台风、沙尘暴等。应调查这些天气常年平均出现次数、季节分布、强度、持续时间等。(4)水文调查包括河流的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流量、流速、水深、水位落差以及河床形态等;湖泊和水库的库容、水量、水位及其变化规律;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海域的潮汐、潮流和海湾形态等。
(5)土壤调查的内容包括土壤类型、土壤的各种性质、剖面结构等。
(6)生物调查包括主要生物资源、种类、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较为重要的是植被状况。另外应特别注意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等方面。2.社会经济特征调查
①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
a.生产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布局是人类生产活动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它对区域环境产生直接和显著的影响。
b.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生产力直接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则反映了人们征服、改造、控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②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a.社会人口状况分析。人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同环境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是和区域内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年龄分布、城乡人口分布和行业人口分布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b.社会意识状况分析,规划区内人们的思想、道德、哲学、美学、文艺、宗教和风俗等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当地人们的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这些社会意识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c.还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调查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环境规划区在短、中、远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了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模、速度、结构、布局等用于阐述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增大和伴生的环境问题,以及人口、技术和社会变化带来的消费需求增长及其环境影响。调查内容包括规划区内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生产布局及人口发展规划、居民住宅建设规划、工农业产品产量、原材料品种及使用量、能源结构、水资源利用等。4.城市建设规划调查
城市/镇建设规划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城市/镇建设的功能布局和建设规划。调查内容包括城市/镇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绿化规划等。生态调查首先是选定生态因子,按要求进行生态登记;然后进行生态特征分析,包括自然生态子系统、社会生态子系统和经济生态子系统。1.生态因子的选择通过对调查所得来的大量原始资料分析,根据规划区域的性质和功能,采用专家咨询或效应调查分析等方法,筛选出生态因子,例如:一般中小城市多选择如下因子:土地条件,气象因子(如风向、风速等);绿地覆盖率(%);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建设密度;能耗密度;交通量等。2.生态登记
目前较为常见的生态调查方法有两种:网格法和单元法。
网格法是在城市区(或扩大)的1︰10000(或1︰50000)的地形图上按经纬度方向划分网格,每一网格面积为1平方公里。将筛选出的生态因子逐个网格调查,并登记在调查表上。
单元法的划分原则如下:以自然特征为主(如按汇水区划分);兼顾行政区划;考虑发展规划。将筛选出的生态因子对所划单元进行逐个调查,并登记在调查表上。3.绘制生态图
将调查来的信息资料,经汇总调查分析,绘制出生态图。三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污染源的调查方法:详查和普查。2污染物的计算方法: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实地监测。
3污染源调查内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排放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直接关系到其影响对象、范围和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眼化学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 脑血栓的溶栓治疗
- 肛肠疾病的中医治疗
- 课件字体标准教学课件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离子反应 课件
- 1.1.1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日光性皮肤病
- 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
- 物业主管半年述职报告
- 踩高跷教案反思大班
- 小学一年级简单的语文阅读理解(八篇)
- 2024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导游服务》赛项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上海市六年高考英语作文试题真题汇编(含范文)
- 自行车的分类与类型
- 2024年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1月浙江丽水市人才引进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完整word版)结婚证(英文翻译模板)
- 国际贸易生涯发展展示
-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图书馆设计案例》课件
- 2024年中国石化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