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文献综述》4700字_第1页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文献综述》4700字_第2页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文献综述》47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7441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综述 17339关键词: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1278551.关于骨科患者的研究 2318011.1顾客疾病的危害 2185391.2骨科手术的康复 3181031.3骨科创伤治疗技术 3278022.关于术后疼痛的研究 3318242.1术后疼痛的内涵 4240612.2术后疼痛的危害 419792.3老龄骨科术后疼痛控制措施 4232043.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5317924.小结 526790参考文献: 6摘要:骨科患者,一般是因为先天因素或者后天因素造成的骨科疾病,这种疾病一般是由于患者遭受外部伤害而导致的伤害。治疗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病情的控制以及疾病的治疗,还要采用护理手段尽可能的帮助病人恢复病肢的运动功能。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康复护理对于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医院的护理人员是经常接触病人的一类人,他们通常需要实验术后病人的健康状况,对疼痛进行评估,提供止痛药和实验镇痛效果,因此,病人的疼痛管理离不开护理人员。然而,临床大量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并不能对病人的疼痛“感同身受”,也没有做好病人的疼痛管理工作,不会多听病人的诉求。因此,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护理干预对于骨科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作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今后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的恢复的应用提供更多借鉴意义。关键词: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目前在医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老人由于骨质疏松的原因是骨科手术的常见患者,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骨科疾病的患病年龄开始有着“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做手术的人也是越来越年轻化。目前,全球的经济都在“旺盛生长”中,科技也在持续“生长”中,各项医学研究越发深入,随着无菌术、麻醉学陆续加入到外科学中,外科学也在持续走向辉煌,外科手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法来治疗各种疾病,作为外科学的一大分支,骨外科学也不例外,手术已经成了一种较为欢迎的骨科治疗手段,手术相比于传统的保守治疗,有很多优点,治疗效果更快,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痛苦,病人康复更快,比保守治疗更加保险。随着骨科手术的飞速发展,手术已经成为了骨科疾病治疗的常见手段,面对许多骨科疑难杂症,骨科医生们不再只能采用保守治疗,而是通过手术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结合进行治疗,骨科手术量也因此越来越大,骨科手术一般手术部位特殊和较新的外科手术程序,为术后康复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虽然骨科手术已经开发出多种微创手术,但仍会导致更多的软组织损伤,或“愈合疾病”,并且愈合过程更长。疼痛属于骨科疾病的常见症状。骨科病人受到很大的创伤和痛苦,特别是在必须严格限制术后病人的身体状况、固定手术后石膏带以及神经炎症性水肿非常普遍的情况下。很多病人对于疼痛的忍耐能力比较弱,往往会因为疼痛导致他们无法睡眠,对于治疗的配合度也不高,还会因为疼痛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影响到他们术后的康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首次提出将疼痛纳入生命迹象之一,成为继四种我们所知道的生命迹象之后的第五种生命迹象。之后,疼痛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目前,疼痛管理满意度也是发达国家用来评判医疗服务满意度的标准之一。而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并不能使护理人员做好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工作。1.关于骨科患者的研究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的骨关节病患者一共有4.55亿名,而在亚洲,患有骨关节病的患者总数占亚洲人类总数的六分之一。按照相关文献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有两千万例的骨伤患者,且将近八成的患者都需要做手术。且目前我国骨科患者的人数每年都会增长很多。这主要还是因为我国老龄化加重,老年人人口过多,且由于餐饮业餐饮销售模式的不断变化,不健康的饮食也越来越多,人们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导致我国骨科病高发的“罪魁祸首”。1.1顾客疾病的危害在骨科疾病的危害方面,李艳霞(2013)表示,大部分的骨科疾病都是由于创伤所导致的,大部分患者受到外界伤害造成创伤之前,身体状况都是良好的,而这种突发因素导致的损害,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以及心理负担,如果患者的不良情绪一直积累着,就会影响手术的治疗以及术后的恢复。做好骨科病人的疼痛护理。罗孝贞(2009)认为骨科手术的病人心理负担重,不仅担心术后是否残疾,生命是否受到威胁,是否丧失了生命自理能力,还会为医疗费用以及成为家庭子女的负担而感到担忧。由于我们国家人口逐渐向“老龄化”靠近,青年人数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相应的,老年人群体人数越来越多,而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极易受到外界创伤产生外科疾病,所以近年来,接受手术的老年人群体的数量要远远大于中年人群体以及青年人群体。1.2骨科手术的康复在骨科术后康复方面,戴闽(2010)认为,骨科康复活动的概念是:在自然环境下,将患者各项运动功能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辅以手术、功能训练、假肢和矫形器等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骨科治疗的原则是让患者康复,而让患者的肢体恢复运动功能也是治疗的目标。这几年,我国以及国外很多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干预以及治疗骨科疾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快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1.3骨科创伤治疗技术在骨科创伤治疗技术方面,吴新宝(2019)提出,近年来,国内外都有很多创伤治疗方面的研究,并详细分析了业内目前的情况以及研究进展和状态。主要包括发展微创手术技术、精密手术技术的应用、老年髋部骨折管理多学科模式的研究、创伤矫形外科加速康复手术的应用及骨折术后康复;张英泽(2019)觉得,材料、电子、机械、物理等各个领域的进步都可以加快医学领域的成长。在研究中回顾了创伤骨科的大数据、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内植物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智能微创、新型材料、三维打印技术、骨折复位手术辅助机器人、数字骨科等方面,展望创伤骨科诊疗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始终站在骨科疾病的发展前沿,学习国内外关于骨科疾病的相关技术,汲取国内外骨科疾病的诊疗经验,可以推动我国骨科创伤治疗领域的进步。总而言之,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突发状况的增多,骨科患者的数量在逐渐增多,手术也成了帮助骨科患者恢复健康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骨科术后恢复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2.关于术后疼痛的研究术后疼痛是急性疼痛的一种形式,即创伤性疼痛,国际疼痛学会(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LASP)将这种疼痛定义为:近期发生的、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一般疼痛时间不超过3个月。通过一些数据了解到,将近八成的患者在骨科手术之后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良好的疼痛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少受一些痛苦,减少外界对伤口的刺激,避免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刺激,以及安抚病人的心理,使得病人可以更好的恢复健康。2.1术后疼痛的内涵关于术后疼痛,我国学者做出了不少研究。徐建国(2011)认为,术后疼痛主要是创伤导致的疼痛,这种疼痛一般是急性的,但是通过近几年的研究,相关学者发现,边缘和中枢敏化也是造成术后疼痛的原因之一,在进行疼痛管理的时候,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经过大量的实践以及研究后发现,现代的术后疼痛管理应该满足以下几点:安全镇痛、清醒镇痛、运动镇痛、低副作用镇痛、患者高度满意镇痛;马丽博认为,疼痛是术后的自然反应,护士要结合患者各方面各方面情况以及患者对术后伤口疼痛的描述进行疼痛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减小些痛苦。将外科手术术后状况进行分析,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相关方法,对术后疼痛管理措施进行列举。2.2术后疼痛的危害疼痛是身体的基本保护功能。单月霞(2014)等表示,对于骨科术后患者,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麻醉的镇痛作用逐渐消散,而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等痛苦物质在当时并没有减少,那时患者的疼痛便增加了,需进一步采取镇痛措施。如果术后严重急性疼痛得不到迅速、有效和适当的治疗,可能会影响病人的治疗效率和功能恢复,从而影响手术预后和生活质量;王健(2014)研究表明,术后疼痛可能因痛苦加剧,产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以及极端情况下的而自杀。2.3老龄骨科术后疼痛控制措施针对老龄化严重的骨科术后疼痛控制措施,刘烨(2019)在研究中提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已成为人口增长最快的群体,比其他年龄组更频繁的接受外科手术。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佳、行动能力有限、抗冲击能力差以及重要器官储存能力差,增加了老年人手术的频率和风险,对于现在骨科患者的角度来说,由于术后麻醉效力的不断减弱,患者对于疼痛的感知会越来越强烈,并且受到创伤后,患者的创伤部位还容易发炎,这无疑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疼痛,这时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患者伤口的恢复以及身体健康的恢复。而老年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工作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说:疾病、年龄、和疾病相关的生理、疾病相关的药物以及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等。另外,疼痛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也会导致老年患者的预后出现问题。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为老年顾客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加以重视。3.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目前已成为我国医院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是与术后病人接触最多的人员,她们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以及心理状态,术后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包括术后的环境舒适度,疼痛的缓解情况以及心理焦虑问题等等,因此,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术后病人的恢复,对于手术治疗辅以更加有效的意义。在这方面,我国学者丁明荣(2018)认为,手术是骨科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然而,在麻醉消失后,病人受到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疼痛反应以及肿胀或包扎造成的身体疼痛,减少骨科病人的术后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临床优先事项,因为这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术后康复。随着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使用护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促进治愈这一疾病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立即通过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治疗。王琨分析了护理干预对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作用,并根据相关统计原则选择七十二例顾客患者进行实验,并按照采取的护理措施的差异将他们进行分类,将使用传统护理方式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而接受护理干预方法的患者就是对照组,将二者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进行对比。随后通过结果发现,这两种护理方法都是有效的,但视觉模拟分数(VAS)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比对对照组患者更有效,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在统计上有显着性(P<0.05)。因此普外科术后患者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效果显著。4.小结骨科患者通常接受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通常会感到疼痛,这是骨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疼痛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妨碍了患者手术部位功能的恢复。目前骨科手术疼痛成为了呼吸、体温、脉搏和血压监测指标后的新指标,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帮助骨科患者在术后可以减轻一部分痛苦。该研究主要使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帮助骨科患者缓解疼痛,且效果明显。参考文献:朱耀辉,崔快.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治疗[J].医药论坛杂志,2013(08):139-140.仲剑平.中国外科年鉴(2004)[M].第二军医大学,2005.李艳霞.骨外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0):342-342.罗孝贞.术前访视对骨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生理影响[J].中医正骨,2009,21(9):85-85.戴闽,艾江波.骨科运动康复的现状与展望[C]//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2010.吴新宝.创伤骨科重点领域研究进展概述[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43):3385-3388.张英泽.创伤骨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外科杂志,2019,57(1):E005.李柳芬.疼痛管理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006):5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