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闳中肆外气盛言宜不平则鸣与穷言易好15、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的古文运动理论1•是“文以明道”2•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3•为文宜“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4•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气盛言宜),柳宗元也主张人的气质“独要谨充之”,要“引笔行墨,快意累累”(《复杜温夫书》)5•强调“感激愤悱”与“不平则鸣”16、意境理论王昌龄唐代诗论的“意境”说“意境”作为文论术语,始于唐代。托名为盛唐诗人王昌龄所撰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主要指山水自然物态的描绘;二曰情境,“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主要指诗歌艺术形象表亲身体验的真实感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主要指诗歌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体会、认识,所谓“得其真”,其涵义即为“得意”。王昌龄所说的“意境”重在“得意”•司空图晚唐司空图更进一步结合意境来谈诗歌风格。在《与王驾评诗书》中,他提出“思与境偕”,实即权德舆所说“意与境合”;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亦即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他的《二十四诗品》便是描述了由各种意境所构成的各种风格,贯串了意在言外的象外旨趣,如其中所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是他对意境说的一种发展和贡献。17、苏轼文学理论1•“自然天成”说(文艺的自然本质)《答谢民师推官书》“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书黄子思诗集后》“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强调主体在创作时与对象的一种顺应自然的关系,反对务奇求深和雕琢经营,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或“随物赋形”说苏轼文艺思想的一个突出方面是注意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就文而言,他要行文自然,反对务奇求深和雕琢经营,反映在具体的形象描写上便是“随物赋形”,就是说根据事物本身自然地描绘其形状,强调主体创作时与对象的一种顺应自然的关系。推崇“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也是讲诗歌要自然天成,冥于造化。“了然心手”说(文学创作中的“知”与“能”的关系)苏轼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与“艺”的结合,并将其转化为创作时的“心”与“手”的关系,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这种对于艺术创作的精细入微的体察,且注重艺术作品自身存在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史上是很有价值的。18、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江西诗派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为宗,诗学理论如下一、尊杜宗黄是其诗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二、推崇“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与“自成一家”,“点铁成金”就是要“取古人陈言”加以点化,“夺胎换骨”就是取古人之意加以形容;“夺胎”侧重内容,“换骨”侧重言辞。三、注重“活法”,强调“悟入”,在学习前人诗句的基础上,还强调“自立”、“自得”。四、提倡语意皆工。“意工”内容深广,构想精巧。“语工”,着眼于形式技巧和用字造语,刻意追求一种拙朴之美。19、严羽《沧浪诗话》基本观点一、“以识为主”与“妙悟”说一一诗歌创作的艺术思维特征。长期学习第一义的诗歌的目的,是达到「妙悟」的境界。达到这个境界后,诗人自能领略诗歌的创作规律与艺术美感,并将之转化为诗歌创作与评鉴的能力。二、“别材别趣”说一一诗歌的艺术本质。《沧浪诗话》认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它明确指出诗的创作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和途径,虽然不是理性的认识和思维,但不能否定理性认识和思维是诗的创作取得成就所不可缺少的前提。它借用禅宗的比喻,说明成功的诗歌艺术的创作,具有"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征。就是说诗的创作不进行抽象的说理,不受概念语言的束缚,直接取之于情感的体验和感受,可以唤起非概念所能限定的无穷意象。《沧浪诗话》把这称为诗所特有的"兴趣"或"兴致"、“意兴",并认为这是宋诗缺少唐诗那种"一唱三叹"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所在。《沧浪诗话》并不否认在它所强调的"兴趣"、“兴致"或"意兴"中有"理"的存在,但它认为"理"必须融合在"意兴"之中,最高的境界是"词理意兴、无迹可求"。三、“兴趣”与“入神”一一诗歌的审美特征。兴趣是指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严羽认为诗歌应写诗人的真情实感,但在诗人并不是直接地刻划这种感情,而是用文字营造出一种意境,让读者去体味。这种意境是「无迹可求」的,会令诗歌表达出不尽的情感。这就是诗歌的「兴趣」。入神: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达到这境界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以思想内容决定诗歌的体制-->着力于诗歌的起结、句法、字眼一〉各部份都具备了,体现出诗之气象(有中E种,可概分为两类)一〉用「兴趣」提高诗的境界一〉提升至最高境界,就是「入神」。“兴趣”说一一诗歌的审美特征严羽的“妙悟”是就诗歌创作的主体而言,“兴趣”则是“妙悟”的对象和结果,即指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并影响了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都概括出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严羽推崇“盛唐气息”,便是缘于盛唐诗歌具备这一审美特征:“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还讲到“兴致”、“意兴”,他们在本质上与“兴趣”是一样的。只是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略有侧重而已:兴趣侧重趣,兴致侧重兴,意兴侧重意(意象),由此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兴趣”的内涵。“兴”即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趣”即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审美趣味;“兴”侧重于从作者的角度说,“趣”侧重于从读者的角度说,其实都是指诗歌的审美特征。“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的“滋味”(《诗品序》)、司空图所说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都概括出诗歌艺术的感性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宋诗与唐诗相比,所缺乏的也恰恰是这种审美特征。20、李贽、金圣叹点评水浒之异同334/386相同点:1、李贽“发愤之所作”金圣叹的“庶人之议”和“怨毒著书”借庶人之议表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1、注重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李贽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对水浒人物性格进行了精彩的分析。金圣叹指出《水浒》中不同人物具有鲜明独特的性格特征。2、对小说真实的重视。李贽:小说真实论,李贽认为小说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评论水浒“描写得真情出”和不仅画出事物的“眼前”,还要画出“心上”和“意外”。达到形神的统一才能创造出真实的艺术形象。金圣叹虽欣赏和主张曲折离奇的艺术情节,但始终坚持“真实”原则。不同点:金圣叹:1、因文生事说,认为水浒是因文生事。2、因缘生法说,金圣叹借此说明小说情节的发生、发展、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3、“澄怀格物”说,从作家主体修养方面研究创造出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的原因。他认为作家要使“其文亦随因缘而起”,就必须“深达因缘”,要“深达因缘”就必须“格物致知”,而“格物”的前提是“澄怀”。即不存杂念,不带偏见。4、“三境”说。“圣境”、“神境”、“化境”,“三境”说的思想来源是李贽“化工”与“画工”的区分。5、情节结构论,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三》中提出小说结构精严论,集中体现在小说的艺术构思和布局的整体上。21、李渔的戏曲批评理论一、戏曲结构论。提出“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的看法。结构第一下
辖七个方面:“戒讽刺”、“立主脑”(要求确立主要戏曲矛盾,并围绕其安排设置其余情节)、“脱窠臼”(反对抄袭,提倡戏曲的独创性)、“密针线”、“减头绪”(情节安排合理,布置严谨,主线分明,突出主要戏剧冲突)、“'戒荒唐”、“审虚实”(戏曲创作必须对现实生活作客观真实的描写,使之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都是针对当时戏曲舞台上的弊病而发的。二、戏曲语言论。在“词采第二”中,对戏曲语言提出了四点要求:“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首先语言要浅显通俗,其次,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灵性和生活气息。再次,语言要紧密联系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最后,将宾白与曲文并重。22、王国维一、王国维境界说(1)词以境界为本。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2)境界的特征:“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和“情景俱真”,以传神为美,神似非形似。有此特点谓之“不隔”,反之,谓之“隔”(3)境界的分类:“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蓍我之色彩;“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作者情感不易察觉。等同于纯客观的写境,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面对平和宁静的自然景象,其主观情感比较平淡舒缓,所表达的意蕴具有某种程度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4)创造境界诗人要具有的修养1、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固有高致。2、炉火纯青的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3、自己的真情实感。二、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一)高度评价了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之此,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二)对戏曲的起源、发展过程进行科学的探索。认为戏曲发展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总会有新的艺术形式取代已陈旧的艺术形式。(三)以新的美学观念阐明了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指出中国戏曲熔歌唱、动作、说白、舞蹈于一炉的综合性的审美特征。美学标准:认为元曲之佳处,自然而已矣。还首次将西方悲剧理论引用到中国曲论中来。三、王国维《红楼梦评论》(1)现代文论的开山之作。《红楼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美甲店门面租赁合同及品牌形象升级改造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人员劳动合同及薪酬福利体系
- 2025年度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劳动合同书
- 2025年度海鲜餐厅租赁经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解除集体产权房屋租赁合同公告
- 2025年度个人住房贷款反担保债务履约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项目聘用合同终止公告
- 2021-2026年中国低速潜水推流器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25年中国自主可控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设计类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机械振动
- 医院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标准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癫痫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医院培训课件:《如何撰写护理科研标书》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全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