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渔家傲·秋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2课《渔家傲·秋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2课《渔家傲·秋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2课《渔家傲·秋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2课《渔家傲·秋思》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教学目标】1.了解词在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2.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3.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的读音、书写,理解有关词语的含义。(2)诵读四首不同词牌名的词,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理解四首词的内容。2.教学难点:结合词人的生平和词的创作背景,理解四首词中寄寓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四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学常识。2.把握《渔家傲·秋思》的大意,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请同学们朗诵下面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教师: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继续领略一下边塞风光和仁人志士的志向。教师板书课题:12词四首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文本知识预设:词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2.两大流派预设1:婉约派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两大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发扬柳永词铺叙、描写的特色,又吸取东坡词个性鲜明的长处,融为一体,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在内容上坚持“词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预设2:豪放派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是成为了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教师指导:诗歌赏析三部曲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三、学习新词渔家傲·秋思(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1.作者介绍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这首词的作者范仲淹吗?预设: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所作《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诵千古。有《范文正公集》。2.写作背景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任后,他一方面加紧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二)新词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zhàng)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lè)/归无计。羌(qiāng)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mèi),将军白发/征夫泪。(三)细读本词,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反复朗读这首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1.词句出示: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讲解:“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这首词的题目,点明季节。“思”,忧思之情。【注释】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预设:【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一样。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儿也没有停留之意。教师:了解了这句词的意思,我们再来赏析这句词。预设1:“异”字突出了边塞秋景与中原风光的不同,实际上是写边塞天气寒冷,与词人的家乡吴地大不相同。预设2:“衡阳雁去无留意”,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塞的荒凉和将士们戍边条件的艰苦。2.词句出示: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预设:【译文】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教师:了解了这句词的意思,我们再来赏析这句词。预设1:“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阕的抒情蓄势,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预设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一个“孤”字表现出守边将士孤独的悲凉之感。3.词句出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注释】浊酒:混浊的酒,质量不好的酒。家:名词用作动词,离家。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译文】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教师补充:这句话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表现了征人思归而不得的矛盾心理。4.词句出示: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羌管:羌笛。因笛出自羌地,故得名。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霜满地:比喻夜深寒重。征夫:出征的士兵。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译文】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教师:了解了这句词的意思,我们再来赏析这句词。预设:“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四)深读本词,合作探究1.说说词的上片和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生朗读本词,分析归纳回答。)学生1:上片:写边塞秋景。学生2:下片:抒发爱国与思乡之情。2.找一找上片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请用以下句式总结:我看见了一幅_______________图。(学生朗读本词,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景物:雁去、长烟、落日、边声、千嶂、城闭。学生2:图画:落日归雁、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古城落日、归雁孤城、戍边。3.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了怎样的气氛?(学生默读本词,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萧瑟、荒凉、紧张的气氛。教师追问:写景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对边疆环境的描写,突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暗示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4.这样的景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结合时代背景,小组合作试着在下阕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我从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学生默读本词,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浊酒一杯思乡、思亲。学生2:燕然未勒使命、责任、爱国、忧国。学生3:悠悠羌曲无奈、凄凉、别愁。学生4:人不寐焦虑、苦闷、悲愤、担忧。学生5:白发和泪悲怆、苍凉、壮志难酬、痛心。

5.《渔家傲·秋思》上片是如何紧扣塞下风景之“异”着笔的?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学生朗诵词句,讨论分析。)学生1:“衡阳雁去无留意”表明边塞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大不相同。学生2:“四面边声连角起”准的“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学生3:“长烟落日孤城闭”说明边关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教师总结:这首词描写了塞下奇异的景象,表现了戍边者的辛苦和思念家乡的感情,以及爱国、卫国的精神,同时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五)课堂小结1.这首词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词的主题。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词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词境开阔,格调悲壮。上片着重写景。“塞下秋来”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以及边地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描述风光的不同,大雁南飞,毫无恋意。“四面边声”三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