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试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古工作者在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答案】D【解析】现定;天子丸鼎,诸侯七鼎"即丈夫五鼎,诸侯墓中出土了九鼎,说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敌DJ更正确力宗法制的瓦解和分封制的崩溃是在胡国时期,故哽错误,材料信息说明的是等线制宸的破坏,不能说颠覆,故C项错误口【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政?a制度??h乐制度【名师点睛】本题以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礼乐制度和宗法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期破坏、战国时期崩溃瓦解,礼乐制度是西周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为了维护和调和等级制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物格——知至一一意诚一一心正一一身修一一家齐一一国治一一天下齐”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专制思想,故排除; C项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 D项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考点定位】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个人修养的重要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就隹是傅家经曲的熟而呈度和道德声望离低,而甫肱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小。项指的是科举制j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石岷中央集权制度,九品卬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j故D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名师点睛】本题以察举制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契合高考改革的时代热点,也是卷高考的高频考点和主干知识,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概念、特点、选官标准、选拔方式以及各自意义都要重点掌握。.“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日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答案】A【解析】唐代的镇只掌防戍守御",主要是军事功能,而宋代的镇位于 火烟繁盛”之处,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这说明经济职能增强,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故A正确;坊市制度指的是城市布局,材料没有体现出坊市制度被打破,故 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城镇职能的变化,体现不出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大小变化,故C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终宋一代,边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故D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微市职能的演变【名师点睛】本题以唐宋城镇职能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商品经济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①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②从商业活动看:唐代以前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控制较严,市坊分开,管理严格;唐以后逐渐放松,如宋代打破坊市制,且晓市、夜市出现,乡村中的草市更加普遍。③从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不仅规模巨大的都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中小工商业市镇,其商业繁荣,人口密集。④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于江南。⑤从城市的地位看: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本题契合唐宋变革的是历史学术热点,建议考生从多角度掌握唐宋变革,这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5.图1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答案】A1解析】认真观察圉片信息,第一个人物j头戴软巾厚黑,着长衫j腰扎带,脚穿袜,口中合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正在吹哨,当为副净鱼,第二个人物,头戴软巾,着长杉,敞胸霞腹,艘系带,禀腿穿袜,左手托一鸟笼,当为副末鱼,第三个人物,头或撰头,身着园领长袍।腰系带,手里一幅立轴画,上身微俯,似在诩述剧情,当为末泥色手第四个人物,头甯东坡巾,穿圆领长袍,前襟掖起,露出双膝,右手捧一物,左手指着藏展脚帙头的人j作对话状,当是引戏色j第五个人物;头威展脚帷法,身穿圆领大袖袍,左手执笏,右手中屋笏,正在倾听他人说话,当为装孤邑口由此可知,图中的图案体现了杂居中的不同角色,说明此时已经有了明确的角色分工,故A正确『京剧是由微剧和汉调演变而来,故B错误5杂剧是以文学、戏剧、诗歌、音乐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故C错误;杂剧主要取材于民间生活,故D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古代文学的发展?沅杂剧【名师点睛】本题以古代杂剧砖雕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学艺术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到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图片资料来源于偃师县宋墓杂剧砖雕拓片,《都城纪胜》中说:“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末泥色主,引戏色分付,副净角发乔,副末色打浑,又或添一人装孤。”据此记载,与雕像砖五个角色形象相印证,可以看出宋代杂剧艺术中的角色装扮及其演出的大致情况。.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经济作物所中植囱积扩大,传统晒盘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力喳,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D正确小传名福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曲见衰退,故A错误」明清时期,人口大大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加大,故E错误i经济作物的广逐种植会带来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错误口【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农业??古代农业的发展??明清农业【名师点睛】明清社会转型是新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到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明清社会经济的转型表现有:赋税制度的调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高产农作物引进、租佃制盛行、人口增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帮和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江南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朝贡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等。.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 (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中国传统的外交观念是 华夷之辨”,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称谓逐渐不再使用 夷”,说明中国逐渐接受平等的外交观念,即清政府开始接受国际惯例,故C正确;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不符合本题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中国摒弃天朝观念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 故B错误;洋务运动自始至终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反对,故 D错误。【考点定位】中国主义革命??列强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争?慌政府外交近代化【名师点睛】本题以清政府外交称呼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认识,意在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晚清近代化是卷高考的高频考点,考生一定要掌握。晚清近代化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化、思想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晚清经济、军事、教育、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洋务运动。.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答案】D【解析洋行”是商品输出的表现,甲午战前,对华商品帛俞出比重最大的国家是英国;故D正确,日本在甲午故后加大了时中国的资本输出,不符合材料信息,故式错俣;美国对华输出占据主导是在解放胡争时明,故:错误m德国加罂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第二宣—业革命后,故心错误。【考点定位】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甲午战前商品输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认识,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近代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分为商品输出为主和资本输出为主两个阶段,甲午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主要形式有倾销商品、设立洋行等,主要以英国为主;甲午战后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形式有大量贷款、创办工厂、兴办铁路等,主要以日本、美国和德国为主。“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几乎每年都会考到,考生一定要注意。.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 (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 )‘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清末科举考试把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此时西用”已经被统治者认可,因此,材料是在强调中体”,这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故B正确;近代教育体制是在辛亥革命后确立的,故A错误;清廷就没有背离过国学,故C错误;近代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居于主流地位,故D错误。【考点定位】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的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以清末科举特科考试的论题为切入点, 考查考生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理解,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本题契合了西学东源”和中体西用”的历史学术热点问题。材料给出的论题实际上反映的是西学东源”,该理论来源于传统的 中国”观念,华夏文化中心观念预设了华夏文明优越于任何异域文明,因而在处理来自西方的学术上严防 以夷变夏”,维护华夏文化的独尊地位。 西学东源”给予西学以合法的地位,从而为“中体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答案】C【解析】由射t斗信息j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亩议财政于福和修订法律等n议决事哽须,具奏n恭候圣裁一「这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夥」故C正确,陆备立宪是一场褊局J最后以失败而告终j故A错误厂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I说明我岳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E错误J《中华民国临时与去》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砺备立宪,没有涉及j故D错误•【考点定位】近代主义革命?慌末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实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晚清预备立宪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晚清在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01年,清政府终于宣布实行 新政”。之后又推出预备立宪"。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 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但是,清末修律客观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完成了从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 畸形的发展”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正确;当时的工农运动是配合北伐战争的,因此工农运动不可能会决定战争的走向,故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错误。【考点定位】近代主义革命??新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结论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到了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把握材料的主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本题材料主旨可简化为 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专做下层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畸形发展”,然后进行排除得出答案。.图2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答案】C【解折】由图中信息可知,195cl年拖拉机成为农村的农业生产工具口人民公社化开始于四党年,故4错谋」农业机械化在农村普及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故B错误3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是在1953年以后,故D错误,拖拉机成为表业生产工具,这预示着机器将取代大力成为农业的生产方式,故C正确.【考点定位】新中国经济建设??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名师点睛】本题通过1950年的宣传画来考查考生对建国后农业改革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唯物主义、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时空意识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核心素养之一,准确的时空意识是考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本题是时间信息是 1950年”,由此时间可排除ABD三项,准确定位答案为C项。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 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说明了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故B错误;我国是在2008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故C错误;中国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是在 2001年加入世贸,故D错误。【考点定位】新中国经济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时空意识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核心素养之一,准确的时空意识是考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本题是时间信息是 1992年”,由此时间可排除BCD三项,准确定位答案为A项。14.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候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丸议」.可知j公民撵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脂曲城邦重大的决策,故E正确:门卷船小城密提林背叛了雅曲,投靠斯巴达”说明希腊小城邦是由政治台主权的,故A错误;村科没有体现出希腊的统一诉求,故C错误;雅物公民大会是公民直接参政的场所,代表的是民商,故D哽本身错误*【考点定位】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雅典的制度?雅典公民大会【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雅典政治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其权力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机构是公民大会。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政治的直接性。但是雅典的直接具有明显的弊端,本题就是体现出雅典直接下决策的随意性。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在的情形一一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答案】C【解析】由材M信息可判断出此时罡文艺复兴时期「法芬奇在蛉画时常思奇一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目加珊究'说明达芬奇绘画的理性精神,故c正确手近代英唆科学的基础是实验技证,材料不熊体现出实物科学的研究,:近代实睑科学之父”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伽利略,故A错误「‘奔放懵感⑪是泪湿主义绘画的特点』时间是在19世纪上半叶,故B错误』启菱运动否定了天主教的神学理论,故D错误此【考点定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改革?文艺复兴【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历史题目中的时间信息有时是人物或事件,比如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是 达芬奇”,由此判定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然后逐项排除即可。这就要求考生对历史的时间信息要高度关注。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 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天赋人权 B.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 (《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一会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 C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 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指的是国家元首有选举产生,故 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到了君主立宪、 、天赋人权和权力制衡等名词的概念,考查的是教材基本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的重要概念一定要掌握清楚,学会区分。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答案】DK解析】受过军事队列训炼的老鞋匠.打扮成少尉,打着皇帝的旗号迫使财务官员交出节期九这说明了二时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故D正通将统一后的德国经济高速发鹿,社会耕序较为稳定,故A错俣J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至上j因此专制体制极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E错误宁材,书本现不出政府官员皑己律松弛与否,故C错误缶【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军国主义色彩【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新课标高考的高频考点,其特点有,①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阁中拥有绝对权力;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④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军队在国家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俄国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A.二月革命时期 B.国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俄国战争时期,故B正确;二月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 维埃政权建立后”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时期不符合可耕地面积缩减的信息,故C错误;德国入侵俄国是在1941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D错误。【考点定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俄经济建设?国战争时期俄【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俄(联)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历史阶段特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这道题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关注教材的基础知识。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答案】Dt解析】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i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现评判m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m历史结论指的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T申主观认识。由此可知,材?斗qg即年1石油生产国伊拉克I沙特阿拉伯、伊朗等酝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历史叙述;材料一■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秣序的要求”是历史解释,颉D正确;ABC不符合材料信息。【考点定位】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修极化趋势的发展?石油输出国组织【名师点睛】本题以石油输出国组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本题是关于历史理论的好题,契合历史学科的学术热点,这是高中历史教育的薄弱部分。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结论指的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备考中,师生对这部分一定要关注。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答案】A【解析】在两极对峙时期,法国与中国建交,法国总统访问联并发表联合声明,这些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正确;“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指的是欧盟的成立,故B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故C错误;外交政策的变化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法国改善与中国和联的关系,是出于本国国家利益的需求,不可能改变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故D错误。【考点定位】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法国调整外交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冷战格局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两级格局确立后,各自阵营由于国家利益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都出现了分化,这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因此,备考中一定要注意教材的基础知识的记忆。第n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4〜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 45分。21.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材料宋太祖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桥驿时,发生兵变,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桥兵变”。对“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桥驿,匡胤弟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摘编自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桥兵变”记载的原因。(9分)【答案】(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6分)(2)原因:“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 9分)【解析】第( 1)问,由材料信息 “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可知,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由材料信息“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桥驿,匡胤弟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可知,宋太祖策划了兵变。第(2)问「『原因”,由材料“史官之服,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悔”可知,陈桥兵变无法隐瞒「‘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中可知,宋太宗在宣扬宋太祖的忠义,“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公将士云集,强翔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井非人力所为“说明耒太宗通过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了兵变的性廉,宋太宗最终目的是裳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q【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北宋政?a制度?桥兵变【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紧扣 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设置问题,极具历史感,直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一道非常好的试题。史料实证在课程标准中这样描述“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史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历史的理解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由此,教师在历史教育中要加大史料实证的应用。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分)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义的建国主。他指出: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共产党有自己的党纲与政纲,其党纲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这是与三义有区别的。但是,“共产主义是在革命发展的将来阶段实行的,共产主义者在现在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革命主义”。因此,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围恢复先生的三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他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据《选集》TOC\o"1-5"\h\z(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提出依据新三义建国主的历史背景。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依据新三义提出的建国主。 (8分)【答案】(1)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严重;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对三义有歧见。 (7分)(2)丰富和发展了的三义;指出了三义与中国共产党党纲的异同,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有利于新主义理论的形成。 (8分)【解析】第⑴问,由材料信息工全面抗战爆宴后阿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曲由材料“放弃个人不小卜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i亍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可知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理解不同i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第(2)问」「评析2结合麻改口识从丰富和发展三民主义、维护抗日民樨充T里泉扩大中共的政治题向、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胃响等角度回答即可中【考点定位】近代中国革命?新主义革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之一,“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题凸显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是一道非常好的一道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根据这些理论,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相关规定,即未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在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材料二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TOC\o"1-5"\h\z(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创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制度的影响。 (8分)【答案】(1)人权和三权制衡;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区别;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 (7分)(2)最高法院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获得切实保障;完善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7分)
[解析】第口)问』由郴斗信息"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可得出入艮主利和三权制衡5由材料信息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力可以得出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区别]由材料信息I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彘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可以得出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第Q)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最高法院获得宪法最悠解释权、美国确立了司法亩查制度、保I障了宪法的至上权瞬、完善三权分立制度等角度回答。【考点定位】近代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美国制的确立?美国制度的发展【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是新课标高考五大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指导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因此考生对唯物史观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主要包括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D.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E继承和发展: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F.原因和结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G.现象和本质H.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I.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本题考查的是唯物史观中的继承与发展,美国的制度在继承中发展完善。请考生在第24〜2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二)选考题:共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材料1978年底,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 1979年2月,中共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 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 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 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 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6分)(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 (9分)【答案】(6分)(2)特点: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政策从限制到予以肯定意义:改变了束缚农村生产力的旧体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改革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9分)【解析】第⑴问「'主要原因’1依据材料时间信氤席创寸代背景从‘左清思想束缚、人们认为包产到户是复辟资本主义不咆产到户和当时政;辎齐体制冲突等角度回四第(2)同,.特点巴由材料信息r97s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揩集体耕地包干到户a19万年2月,中共安敏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2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篡文件…….19加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1烟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概括得出。“苣又”从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艮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亚发展、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角度回答即可中【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新中国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三农问题是历史的长效热点,考生一定要注意。改革部分的的高考命题,一般都是脱离教材,考教材之外的历史,这就给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平时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只重点讲解与必修相关的课程即可,重点放在对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上。选修部分命题大多是概括、指出、分析、评价之类的,这些设问方式一定要重点训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处理一站的遗留问题,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5月,《凡尔赛和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奋,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私人诊所护士护理咨询与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废石资源采购与资源再生利用合同6篇
- 2025年度硅藻泥原材料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招投标合同3篇
- 2025年度福乐锅炉产品销售业绩奖励合同2篇
-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园林植物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改造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书3篇
- 课程设计目标的基本方式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沙盘模型制作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合同3篇
- 消色差物镜课程设计
- 学霸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笔记全册(最终)
- 学校品牌定义及内涵
- 古诗词1000首
- 描写春节燃放炮竹鞭炮古诗词45首精选
- 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 类风湿关节炎第九版内科学课件
- 花纹钢板理论重量表(精品)
- 企业投融资管理流程(64P)
-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共1页)
- 养老金核定表
- 【纳棺夫日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