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培训_第1页
中医推拿培训_第2页
中医推拿培训_第3页
中医推拿培训_第4页
中医推拿培训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 拿 项 目推拿简介科。推拿手法操作技巧讲求刚柔并济,以柔克刚,施力程度要求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透达深层。患者易于承受各种手法,又能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的作用特点一、推拿的中医作用:轻按之劲,按穴位,走经络,改善经络功能和调整卫气营血,并通过经络传导功能,调”总的来说推拿具备以下三大作用: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痛、按揉角孙穴可治偏头痛。2、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筋,又称经筋,是指与骨相连的肌筋组织,类似于解剖学的软组织。筋骨、关节是人体组织的运动器官。只有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才能确保机体筋骨强健、关节滑利,从而维持人体正常活动功能。《灵枢·“是故血和则经脉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滑利也。”筋伤后,筋骨关节受损,必累及气血,致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为肿为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推拿手法作用损伤局部,可以行气活血,消肿祛瘀,理气止痛,并且能订正筋出槽、骨错缝,到达理筋整复目的。同时适当的被动运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作用。3、调整脏腑,扶正祛邪;势,邪气乘虚而入所致。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有受纳排浊、化生气邪气壅盛,百病丛生。脏腑功能失调后产生病变,通过经络传导反响在外,消灭如精神推拿通过手法刺激相应体表穴位、痛点,具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而且对脏腑功能有双向调整作用,一是直接作用,即通过手法剌激体表直接影响脏腑功能;二是间接作用,即通过经络与脏腑间的联系来实现。如中焦脾胃升降运化功能失调,引起腹胀、二、推拿作用原理的现代医学争论:1、对循环系统的作用体温、脉博、血压等产生一系列调整的作用。血流量,改善肢体循环,因而大大地改善局部组织供血和养分。、复原,复原后受阻的血流突然流淌,使血液旺盛,流速加快。由于动脉内压力很高,不简洁压瘪,静脉内又有静脉瓣存在,不能逆流,实际上微循环受益较大,血液从小动脉端流向小静脉端的速度得到提高。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间进展物质及气体交换的场所,而动脉、静脉只是流通的管道,促进微循环内血液流淌,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迫使血液重流淌并提高血液流速,从而降低了血液粘稠度,使流速与粘稠度之间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心脏作功减轻,氧耗削减,同时使左心室收缩力增加,使冠状动脉灌注得到改善,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产生与口含硝酸甘油相像的疗效。在临床上选择适宜病例,把握好相应的推拿强度和方法,就可使心绞痛发作渐渐缓解,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及心脏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物质代谢过程。时间缩短,脑动脉搏动性供血改善。脑部血流来自椎动脉和颈动脉,改善脑部血流的手法又多在颈部操作。对血压的作用:推拿后人体肌肉放松,肌肉紧急缓解,引起四周血管扩张,循环阻顺应性以及通过节段神经的传导反射而起的调整作用等因素有关。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10-15使呼吸加深,改善肺功能。通过临床试验观看觉察,推拿能使肺活量明显提高。由上可见,推拿对呼吸系统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整和显着的增加作用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的吸取功能。4、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理功能的正常状态。手法具有改善同一节段神经支配的内脏和组织的功能活动。式不同,如手法频率的快慢、用力轻重、时间长短等,其作用也不同。减弱等。5、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都可以引起疾病。另一方面,细菌的入侵以及气候的特别也会使人致病。胞值明显增高,说明推拿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6、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3~5突旁敏感点一指禅推法,其心率明显减慢,其它病症和体征都有相应改善。推拿能增高其血清钙、磷均有上升,有利于患儿骨骼的生长和发育。7、推拿对运动系统的作用推拿对除骨折、骨病、筋断、皮肉破损以外的脊柱、四肢等关节和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可以改善肌肉的养分代谢,促进组织修稀释、促进水肿、血肿吸取8、推拿对皮肤及皮下组织作用肤温度和生物电阻发生转变,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开放而充血发热。9、推拿镇痛的作用镇痛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这种恶性刺激的信号传入大脑皮层,引起皮层特别兴奋而产生兴奋灶。在某些部位或穴位上运用推拿手法,使之产生一种良性刺激信号,传入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的良性兴奋灶,当的兴奋灶足以抑制原有的兴奋灶时,便起到冷静止痛的作用。某些恶性刺激,促使肌肉放松,使痉挛得以缓解,从而起到解痉止痛的作用。刺激局部消灭苦痛。推拿加强血液、淋巴循环根底上,促使血肿和水肿吸取和消散,从而发挥消肿止痛的作用。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养分供给,加速有害物质吸取、排泄等,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适应症病变所引起的肌肉酸、麻、胀、痛、萎、瘫,关节苦痛,运动障碍。1、关节软组织滑膜嵌顿、慢性无菌性炎症和粘连而致苦痛和功能障碍。如各种软组织急慢性损伤、肩周炎、狭窄性腱鞘炎等。2、神经受压或受刺激而引起的肌肉瘫痪〔需解除压迫、肢体苦痛。如腰突、半身不遂、颈椎病、面瘫等。3、以机能障碍为主的一些内、妇科疾病。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胃痛、高血压病、糖尿病、胃下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耻骨联合分别症、盆腔炎等。4、对五官科疾病如咽喉痛、声门闭合不全、音哑、牙痛、鼻炎、近视5便秘、小儿麻痹后遗症等。二、禁忌症恶化的可能,以下状况制止推拿:1、由结核菌、化脓性致病菌所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禁用推拿。2、有皮肤病损处,外伤出血处,烧烫伤处的局部禁用推拿。拿治疗。4、孕妇及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慎用推拿手法。5、饥饿、过度疲乏及酒后及猛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推拿,应稍事休息后再进展。6、患有肿瘤及严峻的心、肝、肺、肾脏疾患者慎用推拿。7、有骨质疏松、骨结核、骨肿瘤等病理性骨折因素者慎用推拿。824—489、精神病患者不能协作医生操作,也应列为禁忌症。。1、理疗师:热忱接待患者,具体诊察病情,认真治疗疾病,认真书写安康档案推拿时要保持手的温温存清洁,常常修剪指甲,以免损伤患者皮肤。推拿前留意患者有无推拿禁忌症随时询问和观看患者反响,保持适宜的推拿强度。〔6〕晕者按风池、百会穴;心慌者按内关穴;休克者取头低脚高位,指掐人中穴;牙关紧闭者按合谷穴。2、患者:承受推拿治疗时要呼吸自然,肌肉放松。腰腹等部位承受治疗时,要宽衣松带。推拿前应排净大小便。饭后不宜马上承受推拿治疗,应休息至少1小时。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一、颈椎病由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颈椎的稳定性,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性转变。1、颈椎病的分型:①颈型颈椎病:刺痛,痛有定处;颈脊旁和项背部肌肉张力增高及压痛。患者颈部前屈、旋转等活动幅度明显减小。颈椎平片可见颈生理弧度特别。②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开头多为颈肩痛,患侧可触及肌肉痉挛。,当头部姿势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撞患肢可引起猛烈的闪电样苦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叩顶试验等呈阳性反响。③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脊髓受到压迫后引起的以肢体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突出病症。主诉有“脚下踩棉花”的感觉,对苦痛和温觉的感觉不明显。颈椎椎体生理曲度变直,甚至消灭反弓,CT、MRI检查可确诊。④椎动脉型颈椎病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眩晕是主要病症:A:因椎动脉长期供血缺乏而表现为慢性持续性眩晕;B:因椎动脉供血短暂的阻断而表现为发作性的猛烈眩晕,眩晕发作往往玉头部位置转变有关。精神萎靡、乏力嗜睡,耳鸣、耳聋或视力降低。可诊断。⑤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慢性头痛是最突出的病症。呈持续性,主要为额部,特别是眼窝和眉棱骨处。可消灭眼珠苦痛,咽喉不适、胸闷、腹胀等。2、治疗及操作:目的:松解颈部肌肉,及经络,舒筋活血,尤其是颈部后伸肌群。胸夹脊、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操作:1、单手或双手拿揉颈部2、单手或双手拇指揉拨颈肩部3,单手拇指按揉颈肩部4、点穴风池、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大椎、肩井、秉风、缺盆、阿是等穴3、双手掌根揉肩部4、小鱼际滚颈肩部5、双手抱揉颈部6、单手拇指定位旋转推理法〔拨筋整复〕7、功能性活动〔拔伸法〕牵引8、以药油为介质施掌指擦法9、双手拿揉肩部其它治疗:针刺以上穴位,加列缺、合谷、后溪等穴,行平补平泄法预后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如治疗不当而进展,会严峻影响生活和工作。医嘱12、留意订正寻常的不良习惯姿势,立足于预防。3、留意用枕的合理性。4、留意肩颈部的保暖。二、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四周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该病以肩关节苦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本病常发生在单侧肩部,多发于50岁左1、临床诊断及表现:肩部苦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苦痛加重,苦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集中,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假设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肩关节活动受限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峻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怕冷: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性肌萎缩,消灭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病症,此时苦痛病症反而减轻2、治疗目的:初期活血止痛为主;后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等穴。操作:治疗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切记使用强刺激手法,防止发生意外。1、单手或双手拿揉颈部〔放松肌肉,缓解痉挛,促进血液循环〕2、双手掌根按揉肩部〔缓解颈部肌肉紧急,改善苦痛〕3、单手揉拨颈肩部〔缓解肩部肌肉紧急,缓解痉挛〕4、用小鱼际滚患侧颈部及肩部,协作轻缓的头部前屈,后伸,旋转活动。5、双手抱揉颈部或是掌擦法作用于颈项部及肩胛部,以热透为度。其它治疗:1、针刺以上穴位承受平补平泻法2、刮痧拔罐可并用施治预后尿病或结核病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医嘱肩部避风寒,避开过度劳累,加强功能熬炼:爬墙熬炼、环转运动等。三、落枕1、临床诊断及表现:,动则苦痛加剧,严峻者消灭颈部歪斜,下颚偏向健侧。颈部肌肉僵硬,并伴有牵拉样紧缩感。严峻者颈部肌肉消灭畸形。颈部活动受限,不能自主转头、低头活动。或苦痛。严峻者颈肩部有稍微肿胀痉挛,钙化物,会消灭增生。颈部生理曲度发生转变〔偏向一侧,严峻者会消灭生理曲度变形。2、治疗目的: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缓解痉挛,恢复颈部活动功能。部位及取穴:患部及风池、肩中俞、秉风、肩井、天宗、缺盆等穴。操作:治疗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切记使用强刺激手法,防止发生意外。3-5遍,拿揉3-5遍。23-5遍。33-5分钟。41-3分钟,手法由轻到重。10-15次,再缓慢大幅度的旋转患椎,忌暴力蛮劲。6、术者轻拿患椎棘突两侧肌肉,在患部用擦法施术,以叩击类手法完毕。其它治疗:1、针刺以上穴位承受平补平泻法2、刮痧拔罐可并用施治预后1-2次即可痊愈,之后需协作颈部功能熬炼,合理用颈,留意保护颈项,可削减复发。医嘱疲乏,寻常加强颈部功能熬炼。四、腰肌劳损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布满性苦痛。生的乳酸和代谢产物〔自由基、5-羟色胺等〕积聚而不能准时去除,引起水肿、粘连,疗不彻底,局部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肌纤维变性,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腰痛。1、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腰部活动功能根本正常,但有时会有不适感。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可有明显肌痉挛。严峻时会有腰脊柱侧弯,下肢掣作痛等。2、治疗目的:舒筋通络,活血散瘀,解痉止痛。部位及取穴: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3〕操作手法:5-61-2分钟。25-6遍,后用双拇指弹拔痛点腰及骶部诸穴。31次,再仰卧位作屈髋屈膝被动运动。击法叩击腰骶部。其它治疗:1、关心治疗牵引2、针刺以上穴位,承受平补平泻手法,可加灸法3、拔罐预后会影响疗效。医嘱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订正不良姿势,常常变换体位,勿使过度疲乏。2、留意休息和局部保暖,留意补肾。3、加强腰背肌肉熬炼,并持之以恒,有利于稳固疗效,削减复发次数,减轻发作程度,适当参与户外活动或体育熬炼。五、腰椎间盘突出症20—404—551骶椎之间的椎间盘。1、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腰部苦痛,严峻者压迫坐骨神经并有下肢放射性苦痛,苦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腰背部板滞、腰部畸形、腰部活动功能受限。小腿后侧、足背、足跟、足掌感觉麻木。下肢肌张力减弱、严峻者会消灭不同程度的萎缩。腰部有明显痉挛、棘突间有压痛〔骶棘肌旁压有坐骨神经放射痛。严峻者突出物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2、治疗,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部位及取穴:腰背部及下肢,肾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操作1、双手掌按揉腰部21线穴4、前臂揉腰骶部5、肘滚腰骶部6、双手分推腰部7、双手重叠按压腰部8、单手拇指定位按压双向法〔一手拇指按压委中,另一只手拇指按压阿是穴〕9、双手重叠按揉骶骨10、以药油为介质,单掌擦热骶骨11、拳滚腰骶部12、虚掌叩击腰骶部其它治疗:1、关心治疗牵引2、针刺以上穴位,承受平补平泻手法,可加灸法3、拔罐预后好疗效。医嘱12、熬炼方法:①背伸熬炼②倒走六、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织炎或肌肉风湿症,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起项背部苦痛、僵硬、运动受限及上臂苦痛或乏力等病症。一般认为,项背部因长期感受风寒湿邪、劳累、稍微外伤积存等,使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变化较为敏感。1、临床表现及诊断〔2〕多有外伤、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病史。项背部布满性酸胀苦痛,并有沉重感,喜按、喜暖,恶寒,与天气变化有关。劳累后加重,休息或项背部适当活动可使病症减轻。2、治疗目的: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部位及取穴:项背及风池、风府、肩井、风门、肺俞、心俞、膈俞等。操作:项背肌筋膜炎的推拿治疗以软组织推拿手法为主,重点是缓解肌肉的痉挛,消退局部组织的粘连。本病在劳累和风寒湿邪等因素刺激下易复发,协作自我保健推拿和颈肩部的功能熬炼,可削减或避开复发。1、用滚法施于患者项背部3~5分钟。23~5分钟。33分钟。43~5分钟。51分钟。61分钟。其它治疗:1、针刺以上穴位承受平补平泻法2、刮痧拔罐可并用施治预后可增加疗效。医嘱1七、急性腰扭伤接外力所致。俗称闪腰、岔气。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作业和寻常缺乏熬炼的人群。1、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有明显腰部扭伤史,损伤后马上消灭腰部一侧或两侧猛烈苦痛。腰部肌肉消灭痉挛,局部有肿胀、包块。腰椎生理曲线转变,腰部肌肉不对称,严峻者消灭小关节错位,活动受限。2、治疗目的: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气血循环,加速淤血及炎症、水肿的吸取,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部位及取穴:督脉及膀胱经腰段,肾俞、气海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及腰臀部。操作方法:3-5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23-5遍。33-5遍。按揉肾俞至八髎,腰阳关、志室、环跳、委中、承山、腰痛点等穴。后用掌根部以依次放松。56其它治疗:针刺以上穴位,加后溪穴,腰痛点,承受强刺激手法。预后1-2次可奏效或痊愈。加强腰部保护,进展适当的功能熬炼,可稳固疗效。医嘱3-5天,以利损伤组织的修复。八、梨状肌综合征肌束痉挛,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相应的临床病症,称梨状肌综合征。1、临床表现及诊断:臀部外伤出血、粘连、瘢痕形成;注射药物使梨状肌变性、纤维挛缩;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均可使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此外,少数患者因坐骨神经出骨长此以往产生坐骨神经慢性损伤。2、治疗吸取,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缓解或消退苦痛,使损伤组织恢复。等。操作:5-10遍。3-5遍,主要区域梨状肌处,时间稍久。3、点揉穴位,力气轻柔缓慢。5-10遍。5-10遍。6、叩击法叩击臀部大腿后侧。5-10次其它治疗:1、关心治疗牵引2、针刺以上穴位,承受平补平泻手法,可加灸法3、拔罐预后发。医嘱1-2周,以利损伤组织的修复。九、强直性脊柱炎畸形的疾病。北方多见,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本病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本病病症最早消灭于骶髂关节,渐进性向上进展,腰骶关节、腰椎、胸椎和下段颈椎依次受累。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炎性浸润,关节软骨、韧带椎间盘等渐渐增生、钙化、骨化,最终整个脊柱发生强直,呈“竹节样”转变。1、临床表现及诊断:骶髂关节:早期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及下腰部苦痛(腰僵),苦痛和腰僵渐渐为持续性,性质也变为深部钝痛、刺痛、酸痛或兼有疲乏感,甚至可使患从梦中痛醒。脊柱:苦痛和脊柱的活动受限渐渐上行扩展到胸椎及颈椎,只有少局部人呈下行进展。病变累及到胸椎和肋椎关节时,患者可消灭胸痛、胸部呼吸活动减弱,或有肋间神经痛病症。随病情进展可导致驼背。20%患者发病时有发热及全身病症。?关节外表现:可累及心、眼、耳、肺、肾脏、神经系统等?早期即可见到平腰及腰部后伸受限;晚期可见腰前凸反向、脊柱各方向活动受限骶髂关节压痛:①骨盆分别试验②骨盆挤压试验③骶骨下压试验④床边试验四周关节:早期可见受累关节肿胀、积液、局部皮肤发热。晚期可见各种畸形,髋关节消灭屈曲挛缩、内收、外展、旋转畸形或骨性强直。膝关节可见屈曲挛缩畸形。2、治疗目的:对于早期尚未形成骨性强直的患者,推拿治疗以减缓腰背苦痛、、延缓病情进展为主。泉、足三里等。操作:1、直推法:一手扶按铺巾,一手掌根从大椎推至骶骨及两侧膀胱经并在腰底部按压,3-5遍。2、分推法:从肩井部向两侧分推至肩峰,沿督脉依次分推至身体两侧部。侧按完换另一侧,同时双手掌相叠依次从大椎穴按压至八髎区。43-5遍。53-5遍。63-5遍。73-5分钟。83-5遍。3-5遍,对侧同样操作。10、托肘摇腰法,患者双手相扣于颈项部,术者双手掌托住患肘并向头两侧部挤压,术3-5遍。预后稳固疗效,延缓病情进展。医嘱1、功能熬炼:①身体素养熬炼:如气功、太极拳、健身操等。恒,但不宜过度疲乏。十、退行性脊柱炎是中年以后发生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退行性变是主要病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