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文科重点班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文科重点班PAGEPAGE27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文科重点班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文科重点班)(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烦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解析A项,混淆概念。“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错,从原文最后一段看出,“义理之学”跟“忘言得意”不是一个概念。C项,范围扩大。原文只说到“忘言得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未提及给“创作者”也带来了“极大的自由”。D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可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且“得意"之深浅只是“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非“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解析B项,“可直接证明……”理解错误。“可直接证明”的应是“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解析C项,无中生有。从原文中推不出“……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这一结论.答案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跋涉者与中国的路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幽默,风趣,自由。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文为生.艾青渴望着出版诗集,当时他已因《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但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艾青以诗人的机敏预感着,在预感之后呼号着.1937年早春,龙华一年一度的桃花开了——带着血的红色。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这些血迹……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艾青坚信着春天一定会从墓窟里走来,从艾青的预言中不难看出,艾青的信念因为有了抗日火炬的点燃,因为有了理想的追求而变得坚定。1937年7月6日,在去杭州的列车上,艾青望着掠过车窗的土地,读着当天的报纸,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终究要复活的预感油然而生。他写下了《复活的土地》。艾青问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呼声,真的成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艾青到了武汉。1937年岁末,日本侵略者向武汉迫近。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客居武昌的艾青预感到要下雪,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百万人争诵的诗篇。诗写完,艾青从昏暗的灯光下抬起头时,窗外真的飘飘洒洒地落下了雪花。这是一首不知跋涉的泥泞与艰辛便写不出的诗.这是一首有着哲人预言的诗: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1938年4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这是一首使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是一首像风一样传播开来,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的诗。武汉还是失守了。在1938年的又一个茫茫的寒夜里,艾青走了.1939年初,艾青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不久,官方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便想方设法,用“广西妇女”“广西卫生”等栏目来挤副刊,艾青火了:“这副刊快成公共厕所了!”1939年冬,艾青离开桂林,穿过重重大山,在衡山乡师执教。短短的蛰居山野的几个月,艾青写了《旷野》《愿春天早点来》等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山乡宁静,旷野寂寥。但远方的呼唤,是大山挡不住的。1940年春,艾青离开新宁,起道夫夷,到邵阳后改乘长江轮,直奔重庆。(选自徐刚《艾青传——诗坛圣火》,有删改)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艾青在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很受学生欢迎,但因为女校长害怕艾青传播革命思想,于是一个学期后艾青便被解聘了。B.艾青因《大堰河—-我的保姆》闻名,于是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就以诗的方式,抨击黑暗。C.在1937年的早春,为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预感着人间的春天终要从墓窟里走来。D。艾青1938年创作的长诗《向太阳》,是一首能让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首诗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解析B项,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答案B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题目《跋涉者与中国的路》中的“跋涉者"是指艾青,这里将其与“中国的路”结合起来,体现了艾青对于中国抗战的胜利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B.艾青在《广西日报》编副刊时,官方想方设法挤副刊,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而艾青愤然辞职的行为有些任性,不利于当时的抗战。C。虽然艾青在衡山乡师执教时间并不长,但这里的山乡宁静,旷野寂寥,抚慰了艾青那颗漂泊已久的心,此时的艾青生活十分惬意,诗作频频.D。文中大量引用艾青的诗作,既丰富了传主艾青的内心世界,又体现了艾青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人物传记中的真实性这一基本文体特征。解析A项,艾青的作用体现在用诗作唤醒人们的斗志方面,对抗战有一定的作用,说“不可或缺”不当。B项,“行为有些任性,不利于当时的抗战”错误,愤然辞职是一种抗争的情绪表达,不能看作是任性.C项,“十分惬意,诗作频频”于文无据。文中有艾青写了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的相关内容,因此,不能说此时的艾青生活十分惬意。答案D6。文中写艾青在崎岖而泥泞的道路上奔走的事例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解析此题考查对传主事迹的概括.文中有许多表示年份的数字,可以根据这些数字的提示,分阶段梳理归纳。参考答案①在常州女子师范教书,因传播革命思想而遭到解聘。②艾青到上海以卖文为生,出版商退避三舍,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③1938年,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在武汉写出了《向太阳》等使抗敌战士热血澎湃的诗。④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因官方容不下抗战诗人而被排挤。⑤无奈蛰居山野,在衡山乡师执教时虽苦闷仍求索.(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更怕看死人的。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却诚笃的脸,一个个都像脚跟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着。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身体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孩子,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他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的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的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来说变了滋味,变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了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了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战,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觉便哽塞在我喉咙间,赶不掉。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的都被塞了一袋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发的,共产党发的,都是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的(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废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影响力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1936年10月,上海(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D。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解析A项,“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表述有误,原文为“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答案A8。“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6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可通过阅读原文,明确是谁对谁的敬意,怎样的敬意。很显然原文记叙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小孩子对孙中山、鲁迅的模糊的敬慕.然后结合具体事件简要概括即可。参考答案①“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指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②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迅先生,“我”瞻仰“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9。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由本文的副标题“悼念鲁迅先生”可知,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悼念鲁迅.文章多处写到作者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目的是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年幼时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参考答案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高渐离以筑击始皇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矐其目:弄瞎他的眼睛。矐,熏瞎。10。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B.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C。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D.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解析注意“召见”不能断开,“秦皇帝惜其善击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答案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古代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尊者居上位,卑者处下位。B。“诸侯",受封国于天子。周代王位由嫡长子世袭,余子分封为诸侯(也有异姓功臣封为诸侯的)。诸侯的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为卿大夫.C.“皇帝”,自从秦始皇首立“皇帝”名号以来,“皇帝”一词一直是最高统治者尊贵的称号。D。“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之神和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解析D项,社,指土地之神;稷,指谷神。答案D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惊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留他在身边击筑。解析C项,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技艺。答案C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5分)(2)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5分)解析(1)“所以”,表原因;“尤”,特别;“以”,因为;“故",原因。(2)“举”,全;“抗礼”,平等的礼节;“而",表修饰。参考答案(1)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2)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参考译文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侥幸得到祭祀的机会。”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国又进军攻打燕国。此后五年,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灭燕后的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改号称皇帝。于是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佣工,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做工。时间长了,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侍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佣工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喝。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理好容貌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令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于是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渐渐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中。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二)古代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14~15题.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②,恐有音书作急烹!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鲤:《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有日”“江阔”“浪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C.颈联视听结合,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D。本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解析B项,诗歌描写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答案B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6分)解析尾联前一句叙事,诗人巧借“得鱼”说“南来",表达思乡之情。后一句结合注释可以看出,用“鱼雁传书"的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参考答案①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事借得巧),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②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6.将下面的语句补写完整。(1)在描写易水送别的场景时,“,”两句借景抒情,很好地抒发了荆轲的悲壮之情。
(2)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出自《鸿门宴》,后用来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
答案(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翻看岁月的,1949年开国大典上飞机数量不够还要再飞一遍,如今尽抒凌云壮志,尽可搏击长空;1978年国外飞驰的新干线令人,现在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名片。这是的奋斗,这是前后相续的征程,这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丰碑。
今日之中国已行进至历史的关键路口,复兴的前景,但战略机遇稍纵即逝。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涉水跋山;()。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源自接续奋斗、接力擘画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唯有一棒接着一棒跑,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才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创出新的改革天地,书写新时代的新光荣。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句是()(3分)A.白云苍狗感慨系之一脉相承倚马可待B.斗转星移喟然长叹一成不变指日可待C。白云苍狗喟然长叹一成不变倚马可待D。斗转星移感慨系之一脉相承指日可待解析“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斗转星移”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根据句中“岁月”的限定和后面所述四十年的变迁,应选“斗转星移”.“感慨系之”,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喟然长叹",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语境为“国外飞驰的新干线”所引发的感慨,应选“感慨系之”.“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一成不变”,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根据语境,应选“一脉相承”.“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根据语境,应选“指日可待”。答案D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A.重重困难不是已经被我们战胜,攻坚克难又有何惧B。虽然我们已战胜重重困难,但仍需要不断攻坚克难C。我们既能攻坚克难,也可战胜重重困难D.我们只有战胜重重困难,才能攻坚克难解析从陈述对象的一致性的角度来看,可排除A项.从语境内容来看,“重重困难”与“攻坚克难”存在递进关系,应该先战胜困难,再攻坚克难,可排除C项。结合语境中“虽然……但……”的转折关系,可确定B项正确。答案B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力擘画、接续奋斗的结果B。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擘画的结果C.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因为接力擘画、接续奋斗的结果D。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源自于接力擘画、接续奋斗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为“接力擘画、接续奋斗";C项,“因为……结果”句式杂糅;D项,“源自于”语意重复累赘。答案A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①?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②,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整流器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蒸汽加热烘干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动工具铝压铸模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智能多路手操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四乙二醇单甲醚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中增压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脂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金刚地板漆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贴片陶瓷微调电容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焊锡液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露天矿山安全培训课件经典
- 企业资产管理培训
- 公文写作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巴西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趋势
- 自然辩证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中考语文专项必刷题之名著阅读专题(天津版)
- 2024版合伙经营运输车辆合同范本
-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多一些尊重理解少一些偏见误解(审题指导与例文)
- +Unit+2+We're+family+Section+A+2a+-+2e+说课稿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防性侵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