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1.gif)
![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2.gif)
![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3.gif)
![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4.gif)
![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abac1e8a8b18d7cf89a7c42bc86910e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3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说明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人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裏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奉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慨。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只有一个地球》知识点1.课文中心课文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2.对句子的理解。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说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渺小〞是微缺乏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③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奉献的。“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④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说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表达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⑤“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慨,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⑥宇航员为什么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慨?这句话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万物。这样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保护地球的紧迫性。《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晶莹、和蔼、慷慨、枯竭〞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结合关键语句了解课文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宇航员的感慨“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莹、裹、篮〞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壮观、半径〞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3.理解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重点体会地球的美丽与渺小。教学难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理清课文脉络,结合关键语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谈话,引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世界的杂志《时代周刊》每年都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评出的这个人,肯定是这一年中在全世界影响特别大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等都入选过。有一位中国人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入选,他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但是,1988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新闻人物。当时结果一公布,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呈现《时代周刊》的封皮。)对,就是濒危的地球。想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课文。(同时板书。)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思考:我们还可以把地球称为什么?(摇篮、水球、母亲、家园……)过渡:地球,母亲!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就像亲生母亲对我们来说都只有一个一样,珍贵的地球对我们来说也只有一个。那么,地球这位“母亲〞给予了我们什么?她的珍贵又表达在哪些地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预习情况。同桌间互查,小组轮读。(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读音,教师正音。莹、裹、篮、蔼、资、慷、慨、贡、滥、基、睹过渡:在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在读音和书写时要提醒一下同学们?(学生自由发言。)预设:“莹〞是后鼻音;“资〞是平舌音;“篮〞和“滥〞是边音。“莹〞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漏;“睹〞意为“看〞,和眼睛有关,是“目〞字旁,不要写成“日〞字旁。(2)出示词语卡,学生朗读。晶莹、包裹、摇篮、和蔼、资源、慷慨、奉献、滥用、基地目睹、壮观、半径、有限、矿物、地质、无私、矿产、节制开采、枯竭、毁坏、生态、设想、例如、破碎、子孙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自读提示:(1)抓住关键句来理解。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一些说明主要内容的句子,它们多位于一段文字的开头或结尾处。(2)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小组内交流答案。2.全班合作解疑。明确:文章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地球的美丽——“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的渺小——“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地球资源有限——“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地球是的,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预设:如果学生的交流情况不错,可进一步提问:文中有一句话把这四个方面都概括进去了,你能找到这句话吗?(“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句,在此可以提一提,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3.感受地球的美丽与渺小。过渡:“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慨。那么,宇航员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宇航员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1)幻灯片展示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结合课文自由描述地球的外观。预设:晶莹的球体;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可引导学生留意这里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感受语言的生动。科学小品文虽然也是说明文,但语言比拟生动形象,常常是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2)理解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明确: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表现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说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3)结合旧知,阅读第2自然段,体会地球的“渺小〞。过渡:在教材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中,有一段文字显示了地球之小,同学们还记得吗?(课件出示相关段落。)请大家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结合本课第2自然段,说说地球的“小〞。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局部,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宇宙生命之谜》(4)出例如句,学生指出说明方法。①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列数字)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拟)预设:学生在前面曾学过两篇说明文,所以说明方法在此可不作为重点来学习了。但可以简单地考查一下,加以稳固。4.概括大意,初解课题。(1)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课题说“只有一个地球〞?(3)师生合作,概括课文内容。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它的外观(美丽壮观),但同茫茫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渺小)。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它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作者在文章中向人类发出了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四、作业设计,稳固提升1.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地球的资料。2.通过网络了解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感受地球面临的巨大危机。3.完本钱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2.结合语句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复习检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些知识的呢?(生答复:用了列数字、作比拟等说明方法。)相信同学们在以后介绍事物的时候,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2.引入新课。(1)过渡: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向我们描述了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所见到的地球,我们也看了一些地球的图片。我记得同学们在欣赏文字和图片时发出了不少感慨,大家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预设:指名学生答复,答案可以是多样化的:地球真美啊!地球真像宇宙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2)设疑: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时也有感慨,大家能把宇航员的感慨找出来读给老师听听吗?(指名读第8自然段。)指导朗读: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讨论后引导学生在该段落旁标注:自豪而又担忧。)(3)质疑: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美丽壮观吗?宇航员的担忧是多余的吗?过渡:同学们,要真正理解宇航员的感慨,理解他的自豪和担忧,我们就要认真学习下文。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进一步感悟地球的“可爱〞,从“自然资源有限〞的角度感悟“只有一个地球〞。学生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问题:(1)地球用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土地、生物)(2)文中哪句话生动地写出了地球的慷慨无私?(“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无私、慷慨〞都是人具有的品格。)(3)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吗?课文在说明这一点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自然资源不是无限的,如矿产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有会枯竭的一天。这里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小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各种资源,它是多么无私啊!从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如:地球真是太可爱了。)2.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感受地球是“容易破碎〞的,领悟“忧虑〞之情。(1)提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找出相关语句。预设:提示学生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为可再生资源,所以课文是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两方面来写的。(2)学生交流关键字词,感受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及严重后果。预设:不加节制、枯竭、随意毁坏、不顾后果、滥用、生态灾难、严重的威胁。(3)教师引入其他资料,或让学生交流他们搜集的相关资料,感受地球所承载的重负与压力。你听说过“地球生态超载日〞吗?“地球生态超载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合作伙伴,国际民间组织“全球足迹网络〞发起,旨在提高人们对生态“超支〞的认识,鼓励大家积极采取可持续的行动。地球生态超载日是人类在一年之内生态资源开始入不敷出的时间指标。通过对时间和资源消耗走势的粗略估算,地球生态超载日以科学的方法测算出人类对生态资源和生态效劳的需求(支出)和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收入)两者之间的差值。在1961年,人类一年只消耗大约2/3的地球年度可再生资源,大多数国家还有生态盈余。然而全球消费及人口数量都在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超过了地球资源再生的能力,这一情况就是生态超载。大约从1970年起,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开始超越地球生态的临界点。1994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10月22日,2003年提前到了9月20日。2023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8月20日,意味着在8月20日人类用完了地球本年度的可再生资源,剩下的4个多月进入了生态超载阶段,在生态赤字的状态下,人类将透支自然产品和生态效劳。2023年8月12日是地球生态超载日:在这一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地球生产和再生自然资源的能力。2023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8月8日,比2023年提前5天,这意味着本年度剩下的4个多月里,人类将背上更加沉重的生态欠债,更多地透支地球的生态产品和效劳。2023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8月1日,212天就用完了2023年的份额。2023年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人类每年消耗着1.5个地球的生态资源,并且到2050年之前将到达2个地球。在生态系统开始退化并可能崩溃之前,生态超载只能维持有限的时间。3.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过渡:既然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非常容易破碎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离开地球,去别的星球上生活呢?(1)学生自读第5—7自然段,讨论“人类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预设:在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中,学生已了解到人类目前还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也掌握了相关知识,这里可借机复习一下,加深认识。(2)结合相关句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明确: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四十万亿千米〞直观地说明了范围很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那么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四十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既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4.再次体会课题的深意,提升情感。过渡:由我们刚刚的讨论来看,宇航员的担忧不是多余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板书:精心保护。)这是因为这个美丽可爱、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宇航员的话,体会地球的美丽与脆弱,感受地球的珍贵。(1)结合全文理解宇航员的感慨。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预设: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慨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可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来理解。明确: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慨,既与前文照应,又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破碎〞,所以我们要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体会课题的含义。过渡: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着无情地破坏,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小结: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时代周刊》将地球评为年度风云行星,不正是在呼吁大家珍爱我们的地球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三、拓展阅读,读写结合1.课件出示文段,学生自读。过渡:写了《花之歌》的诗人纪伯伦还曾写过一篇的文章《田野中的哭声》,诉说了田野的悲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或分发纸质材料。)东方欲晓,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的存储效率提升
- 员工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指南
- 幼儿园教育故事小熊的圣诞节
- 2025年DVD播放设备合作协议书
- Sulfamonomethoxine-sodium-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工作解决方案方案
- 艺术品展览销售合作合同
- Antimycin-A2-生命科学试剂-MCE
- 8-Hydroxyquinoline-hemisulf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物流仓储设备采购与维护服务合同
- 潍坊市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 销售人员薪资提成及奖励制度
-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 项目四 军事安全
- 10KV电力配电工程施工方案
- 2023年宏观经济学考点难点
- 肌肉注射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研究
- 先兆流产课件-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黑龙江申论真题2021年(乡镇)
- 自建房-预算表
- 山体排险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