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1页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2页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3页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4页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的繁荣;2.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的发展;3.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历程;4.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的内容,加深对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三、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学生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主要成就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进行教学。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文学的繁荣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教师讲解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它是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有的主张全部继承,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对待京剧艺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从而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比过去表现得更加活跃,显示出生气勃勃的景象。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段小字内容,看一下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看书学生回答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许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颖、风格各异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描写地下工作者斗争的《红岩》,反映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青春之歌》,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平凡的世界》,有反映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草房子》等。此外还有童话作品《宝葫芦的秘密》,话剧《茶馆》等。教师过渡“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它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文学当然在此之列,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文化大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文学艺术作为其主要批判领域。文革开始后,文艺界遭到灭顶之灾,先后殉难的有理论家叶以群、邵荃麟、侯金镜、冯雪峰、邓拓,翻译家傅雷,艺术家马连良、严凤英、蔡楚生、郑君里,作家赵树理、田汉、吴晗、杨朔、闻捷、魏金枝、陈翔鹤、肖也牧、海默等。随着文革的展开,除了少数紧跟当权者外,几乎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批斗、打击、劳改和迫害,幸存者也都遭受了巨大的身心摧残,给当代中国文艺事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灾难。“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创作的春天。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文革”后文艺事业的发展。2.“文革”后的文学界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描写,回答“文革”以后的作品都有哪几种?学生回答先是一些反思“文革”的作品,而后大量的是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教师讲解1976年底“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文学并未在较大的范围里实现从“文革文学”的转变。“文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文艺创作有了新的突破”,是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成为文艺史上转折的里程碑”。当然,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作品预示了这种”转变”的发生。如发表于1977年11月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刘心武)和发表于1978年8月的短篇《伤痕》(卢新华)。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以1985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前期,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刚刚过去的“文革”,在当时被广泛看作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肆虐”。因此,挣脱“文化专制”的枷锁,更新全民族观念的“文化启蒙”(“新启蒙”),是思想文化的“主潮”。与此相关,文学是对于“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呼唤。在这几年间,文学主题可以说都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供的“证言”,以及对于“历史责任”(”谁之罪”)所作的思考和探究。在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潮流;在经过了“伤痕”“反思”及“寻根”等小说形态之后,80年代后期小说创作的“热点”是所谓“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它们看起来走着不同的道路:一是十分重视“形式”;另一是关心“题材”的价值,着重表现现实社会的人生问题和困境,向“写实”的传统方法“回归”。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小说的另一热点是王朔的写作。由于他的不少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本人也参与这种改编,他的影响在一个时期里迅速扩大,而被各个不同的阶层所欣赏。他的小说的“意义”主要是表达了这一时期微妙的文化心理矛盾:“世俗”生活愿望的认同和排拒,对政治、知识“权力”的消解性调侃和依恋,在文学的“雅”“俗”之间的犹疑徘徊,……他企图对这些矛盾加以调适,在改变了的社会情势下获得新的身份和位置。他的写作所体现的“文化立场”,为一些作家、批评家所理解或喝彩,也受到固守文学“精英”立场的另一些人的抨击:后者称他的小说是“痞子文学”。“文革”后文学领域里的另一件大事是茅盾文学奖的设立。茅盾文学奖是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于1981年10月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已举办了五届。下面是每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二、艺术的成就1.影视艺术的发展2.书画、乐舞、戏剧等方面的成就教师讲解我们以电影发展为例,来看一下新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新中国电影的50年,是在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发展起来的。50年来,新中国电影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共摄制故事影片3250部,是新中国建国前44年总量1543部的两倍多。各类短片9000余部,我国的城市电影院1949年为646个,电影发行机构3个。发展到今天,全国有城镇影剧院19144个,农村放映队50032个,各级电影发行机构3655个。在以电影为主要娱乐节目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曾达到17万个,电影从业人员50多万人。50年来全国电影观众共达3000多亿人次。这其中不包括通过电视、录像、VCD等其他传媒观看影片的人数。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壮大,与祖国共存共荣,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的。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来自解放区的电影工作者和来自国统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走到了一起,他们共同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开辟了新里程,在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一共形成了三次大的发展高潮。第一次是在建国10周年的前后。我国的电影工作者为向共和国献礼,创作、土产了一批像《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林则徐》《万水干山》《五朵金花》《林家铺于》《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闹天宫》《渔童》等优秀的国产影片,这些影片已经成了我国电影史上璀璨的明珠;第二次高潮是在新中国40周年、建党70周年的前后,我国电影工作者紧跟变革的时代潮流,高举艺术创新的旗帜,创作、生产了·一批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为代表的优秀影片,其中有《开天辟地》《周恩来》《大决战》《焦裕禄》《凤凰琴》《秋菊打官司》《百色起义》《山水情》《蒋筑英》《香魂女》等影片,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使我国电影制作上有了一批史诗性的巨片;第三次就是为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我国电影工作者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光辉业绩所鼓舞,努力实施电影的“九五五零工程”,创作、生产了一批优秀的国产影片,这其中有:《孔繁森》《大转折》《红河谷》《离开雷锋的日子》《鸦片战争》《成吉思汗》《花季雨季》《喜莲》《国歌》《春天的狂想》《大战宁沪杭》《黄河绝恋》《紧急迫降》《横空出世》《宝莲灯》《周恩来的外交风云》《我的1919》《中国1949》《东方巨响》《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这些优秀影片构成了庆祝新中国50周年文化成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新中国电影50年间创作生产的优秀影片,忠实地纪录和反映了我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他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优秀的国产影片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丰富的精神食粮,成为鼓舞人民前进的巨大的精神动力。几十年中,中国电影一直是我国人民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就是现在,人民群众文化娱乐形式更加丰富多彩,选择性更强的时候,电影仍然是我国人民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的制片业从解放初的三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发展到以长影、北影、上影这三大基地为核心,共有31家故事片厂、5家短片厂、1家译制片厂和国营、集体、中外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制片的生产格局。除生产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科教片、戏曲片等片种外,在形式上也从黑白电影发展到彩色电影、从普通银幕发展到宽银幕、遮幅电影、立体电影、环幕电影、巨幕电影、环幕电影、动感电影等各种形式,现代化的高科技成果不断地被运用到电影的创作、生产、放映之中,一大批电影院得到了改造,使观众观看电影的条件得到了改善,影片的制作工艺更精致,也更具有观赏性,使观众不仅从影片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艺术上的熏陶,同时也得到了现代化的视听享受,中国电影业已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成为了有三十多万从业人员、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在中国电影制作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中国电影艺术通过汲取我国民族文化精华和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经过多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发展,已走进了世界优秀电影艺术的行列,中国有四百六十部、集的影片在世界各个大小电影节上获奖。就是在我们迎接新中国50周年的大庆的日子里,我国又有《一个都不能少》《那人、那山、那狗》两部影片在世界著名的A级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蒙特利尔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中国电影艺术以它辉煌的成就,在世界电影艺术之林中处于令世人瞩目的地位。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书,看一看课本从哪些方面叙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看书学生回答课本从两个方面叙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概况,他们分别是: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和竞技体育的成就。1.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2.竞技体育的成就教师讲解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这一题词,是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所作的。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题词强调增强人民体质,特别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旧中国,中国人被人诬蔑为“东亚病夫”,炎黄子孙无不为之痛心疾首。毛泽东早在《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中就为改变中华民族体质孱弱的状况而大声疾呼。毛泽东的题词,把着眼点放在增强人民大众的体质上,使中国的体育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广大群众不再是被体育遗忘的对象,而成为体育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发展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此,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比解放初期延长了许多。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为雪“东亚病夫”之耻,发展体育事业,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奋发图强,团结拼搏,创造了出色的业绩。从陈镜开创造第一个世界纪录,容国团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我们先后取得的成绩有:1982年以来中国选手均获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新德里)中国获61枚金牌;1986年第十届亚运会(汉城)中国获94枚金牌;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中国获183枚金牌。中国体育健儿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是在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以566环获手枪慢射金牌,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恰巧这也是第23届奥运会(洛杉矶)所产生的第一枚金牌。这届奥运会中国共获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我国体育健儿已先后夺得1000多个世界冠军,创造和超过了1000多项世界纪录,有1/3以上的项目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北京亚运会成功举办和申办奥运会的成功,都说明了中国体育正在走向世界,中华民族已经成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个生机勃勃的伟大民族。(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讲解让学生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一方面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体育运动镜头向学生播放,增强说服力。)布置作业为什么说中国正在走向体育强国?参考答案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