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1页
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2页
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3页
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4页
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科教版科学五下《环境与我们》单元的第一课,即是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从宏观入手,感知地球是人类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宇宙的奇迹。本节课聚焦问题“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梳理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探索环节,通过资料、视频、绘图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化的表达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了解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研讨环节,通过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珍惜地球家园”以及“设计空间站”强化学生科学概念的理解,同时进一步感受地球是宇宙的奇迹,培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我们的地球家园》、三年级《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和五年级《地球表面的变化》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和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上的空气、水等为生命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对地球的独特性缺乏系统性认识,即地球的四大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地球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再通过绘图强化学生的认知。学生认识到地球的独特性,才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要珍视、爱护地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2.地球为生命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3.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科学探究目标1.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条件。2.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2.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地球的独特性,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知道珍视、爱护我们地球家园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流、探索、记录地球为生命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条件。难点:画一画地球,并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材料准备】班级记录表、相关视频。视频来源: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video/BV1m7411N7ap?from=search&seid=10473921394677228438&spm_id_from=333.337.0.0中国空间站:/video/BV1Qh411W7zz?from=search&seid=4351982389109276047&spm_id_from=333.337.0.0【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吗?遥望太阳系,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之一。我们真的能像生活在地球一样,生活在火星吗?预设学生:不能。展示火星与地球全貌图。提问:地球为生命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条件?预设学生回答:地球是一个水球,有生命所需的水;地球上有大气层;地球有氧气;地球有适宜的温度等。教师总结学生回答:除此之外,地球还有哪些独特之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宇宙的奇迹——地球。(板书:地球——宇宙的奇迹)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话题“移民火星计划”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中与地球相似的火星,生命能够在此生存吗?然后展示火星与地球的图片,学生通过对比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地球是一颗水球,地球上有大气等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为生命生存提供哪些必要条件。2.探索活动一:梳理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观看视频《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师引导:我们的地球普通又独特,它孕育着动植物和人类,那么地球为生命的生存提供哪些必要条件呢?预设学生回答:1.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水。2.生命都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生存。3.动物都需要食物。4.植物都需要养分。教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关注他们容易忽略的点,如大气层可以阻碍紫外线辐射、陨石撞击等。设计意图:观看视频,帮助学生完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通过班级记录表,总结学生已有认识,强化科学概念。活动二:画一画,我们的地球教师引导:我们的地球存在哪些生命活动有关的部分呢?画一画我们的地球并标记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部分。学生在记录单上画图(记录单中已经标记出太阳能为地球提供热量)。展示学生的记录单(重点关注学生绘画的内容是否有地球上的生物圈,还可以包括阳光、臭氧层等与生命紧密相关的事物。)设计意图:通过画图,引导学生把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联起来,把前面梳理好的生存条件进行形象化表达。活动三:阅读资料,这些星球适合生存吗?教师引导:地球是宇宙千万星球中渺小却又独特的一颗行星,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适合我们生存吗?请阅读资料思考。学生活动:阅读太阳系图和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以及书本中拓展资料(主要包括大气、水、气候等条件)。学生关注到地球上存在生命,大气层、水、岩石和土壤、温度、气候等条件缺一不可。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太阳系图和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进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颗独特的星球,它为生命提供了全部的生存条件。3.研讨研讨一: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预设学生回答:适宜的温度、气候、空气、大气层的保护、水、土壤和岩石、植被等。研讨二:人类这些行为是对的吗?为什么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呢?设计意图:展示人类破坏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研讨三:如果要在火星建一个空间站,需要提供哪些生存条件?设计意图:与前面交流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发觉宇宙空间站的生命支持系统极为复杂,类似于地球的环境条件都必不可少,进一步理解地球是宇宙的奇迹。4.拓展观看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史视频。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历程,在学生心中埋下航空航天的种子。阅读“丰富的海洋资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条件,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板书设计(生成)】【板书说明】以上图片和文字均为打印。【学习记录表设计】3.3《珍惜水资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地球这个独特的星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本节课将聚焦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淡水资源短缺以及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的问题,进而引起他们关注“珍惜水资源”这个主题。本课分为四个环节。聚焦环节,观察图片,提问“地球的表面有那么多的水,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是缺水?”,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聚焦“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的问题。探索环节,分为四个活动。活动1,阅读资料并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担忧水资源问题。活动2,学生对家庭用水量进行调查,认识到我们的用水量比较大以及水资源的重要性。活动3,了解正在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防治污染,生活节水,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等。活动4,交流我们能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研讨环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节水技术,也为拓展部分的任务提出需求。拓展环节,设计制作一个盆栽植物的简易滴灌装置。【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城市之中,日常生活中没有过严重缺水的体验,一般也不会关心家庭的用水情况;对于现代节水技术、灌溉技术了解更少。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制作简易滴灌装置,控制水的流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却很紧缺。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3.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科学探究目标1.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并利用图表进行比较、分析。2.设计、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滴灌装置技术能节约水资源。【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难点: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可行性办法。【材料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视频。学生准备:家庭月用水量数据。视频来源:深圳节水措施:/v_2cvwuqaq678.html制作简易滴灌:/v_xhdr7yygcg.html【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展示深圳旱情新闻。教师提问:地球表面有那么多水,深圳还靠海,为什么深圳还缺水呢?学生预设:我们需要淡水资源、人口太多需水量大等等。教师提问:我们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呢?预设学生回答:不浪费水、一水多用等。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水资源短缺现状以及如何珍惜水资源。(板书:珍惜水资源)设计意图:结合实际,向学生展示深圳旱情状况,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水资源短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聚焦节水话题。2.探索活动一: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问题学生阅读书本资料,计算水资源状况,分析全球水资源现状。教师提问:从两幅饼状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预设学生回答:淡水资源占有量少。淡水资源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占有量少。淡水湖河流资源占有量小等。教师总结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中国的人均水资源状况是怎样的?(提醒学生与世界人均水资源状况进行比较)预设学生回答: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63立方米。中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大多数国家等。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学生完成记录单。学生阅读2021年广东省水资源现状新闻,结合书本问题思考。教师提问:广东省的人均水资源是怎样的?(提醒学生与世界人均水资源状况进行比较。)预设学生回答:广东省人均水资源量为2250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广东省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少。广东省人均本地水资源不足1700立方米等。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分析书本资料和教师整理的本地水资源情况资料,总结中国水资源现状,意识到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活动二:家庭用水量调查学生汇报了解到的家庭月用水量情况。并算一算家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教师统计全班每人每月用水量。教师提问:人均年用水量与深圳市人均水资源量相比差距大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水量大?(学生调查后发现家庭用水中人均年用水量较少,但是生活中有许多需要用水的地方也会算入人均年用水量中,比如洗车、市政用水、学校企业用水等。)阅读2020年深圳总用水量和人均用水量相关资料,回答教师问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家庭用水的调查,了解身边人的用水情况,认识到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意识到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活动三:了解全社会正在采取的措施学生阅读书本资料。教师提问:我们全社会采取哪些节水措施?学生总结。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深圳政府采取了哪些节水措施?观看深圳政府节水措施视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