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第四职业中学2023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可燃冰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能源。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已相当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的两倍以上,其中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下图为世界可燃冰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1.可燃冰主要分布于A.北半球大陆深层B.东半球海洋深层C.东半球高原深层D.西半球沿海大陆架深层2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目前开发利用可燃冰资源的限制条件是A.资金投入大 B.技术难度大C.市场需求小 D.国际协作难23.可燃冰开发利用不当给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直接污染海水 B.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C.加剧
温室效应 D.产生海啸等灾害参考答案:21.D
22.B
23.C【21题详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与160°E,再结合各大洲基本位置和轮廓,可确定可燃冰主要分布于西半球沿海大陆架深层。故D正确。【点睛】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是东半球,剩下的就是西半球。【22题详解】海底环境为低温、高压。因此可燃冰是一种在低温、高压状态下形成的新燃料,市场前景广阔,而目前开发利用技术主要是在常温、常压状态下,因此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故B正确。【23题详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若开采不当使甲烷泄漏,加剧温室效应。故C正确。2.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小题。14.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15.“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参考答案:14.A
15.D14.由图可知.①是晋煤外运,②是西气东输.③是西电东送,所以①、②、③输送的分别是煤炭、天然气、水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故选A15.①“西气东输”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故①正确。②“西气东输”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故②正确。④“西气东输”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故④正确。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故⑥正确。③“西气东输”与西部农业的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③错误。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减少.故⑤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②④⑥,正确答案为D。故选D3.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控制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参考答案:A解析:人口激增加发展的压力,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人地矛盾激化4.山西省通过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矿井总数已减少到1053座,去年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是历史最高水平。“十二五”末期,山西省煤炭年产量要控制在10亿吨以内,电力装机容量将力争达到1亿千瓦。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完成下列问题。14、下列关于山西省煤炭能源基地建设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交通条件较差B、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煤炭需求量减少C、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15、山西省在“十二五”期间控制煤炭产量而提高电力装机容量的原因是A、煤炭资源已濒临枯竭B、推动煤炭工业的改造提升C、人口多,电力需求量大D、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被其他能源取代16、图中三条产业链的形成,除了要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外,还需具有的矿产资源是A、铝土资源B、石油资源C、水资源D、土地资源参考答案:14.C
15.B16.A
5.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前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11.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D.发展湿地观光旅游业参考答案:10.A
11.C10.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湿地的调节功能减弱,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变化幅度增大,分别对应图中的乙和丁;湿地破坏前,调节功能强,气温、流量变化幅度小,甲、丙是破坏前的曲线,故A项正确。11.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是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冻土分布广,土壤侵蚀少;区域以种植业为主,环境污染不是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发展湿地观光旅游业不会使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反而有利于湿地的保护,故C项正确。6.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哪些作用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参考答案:B7.下图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虚线为小路;②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上图示区域的地形是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2.据图推测四条小路,坡度较小的是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丁、甲3.图示区域内唯一的河流流速变化特点表现为A.慢→快
B.快→慢
C.快→慢→快
D.慢→快→慢参考答案:1.B
2.C
3.D1.读图分析,由②可知,地势从X到Y逐渐降低,由③可知,两侧较高中间低,由此判断该地为山谷。故答案选B项。2.结合图示信息知,甲、丁海拔较高,乙、丙海拔较低。四条小路中,乙、丙地位于山麓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坡度较小。故答案选C项。3.结合X—Y地势变化知,该区域地势变化呈缓—陡—缓,据此知河流流速变化特征为“慢→快→慢”。故答案选D项。8.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为13.8∶38.9∶47.3,2013年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该市最有可能是()A.克拉玛依 B.阜新 C.重庆 D.无锡14.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A.资源枯竭 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 D.国家政策15.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参考答案:13.B
14.A
15.D【13题详解】根据该市产业结构图得知,该市初期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比重较大,说明煤炭资源丰富,四市中克拉马依主要是石油资源丰富,缺少煤炭,排除A;阜新的煤炭资源丰富,B正确;重庆、无锡煤炭资源贫乏,C、D错,故选B。【14题详解】根据图示得知,该市煤炭产业、电力工业比重在下降,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在上升。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当地依赖煤炭发展,煤炭资源可能枯竭,城市面临着未来如何发展生存的问题,被迫进行工业结构调整,促使煤炭工业比重下降,A正确。产业转移会对当地产业结构冲击,但不会使主导产业比重短时间下降幅度这么大,B错误;污染、政策有影响,不是工业结构调整根本原因,C、D错,故选A。【15题详解】该市可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顺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A合理。环境方面切实治理污染;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可大力发展旅游业,B合理。该市工业基础雄厚,利用其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C合理。若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会加重该地资源开发和枯竭,加重环境污染等,D发展措施不合理,故选D。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与右图比较,左图所示()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12.楠迪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的()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参考答案:11.D
12.D试题分析:11.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读图可知,左右两图图幅面积相同,而左图南北跨2个纬度,右图南北跨10个纬度,经线上,跨一个纬度实地距离为110千米,所以左图的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右图的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故选D。12.读图可知,楠迪位于东经178°,南纬18°附近,莫尔斯比港位于东经147°,南纬10°左右,同为东经度,经度值越大,越朝东,所以莫尔斯比位于楠迪西部,同为南纬,度数越大,越靠南,所以莫尔斯比位于楠迪北部,故楠迪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的东南方向。10.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参考答案:D11.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2017年12月10日清晨开始喷发岩浆和火山灰,迫使超过3000名当地居民陆续撤离。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3.阿贡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来自(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岩石圈24.受弥漫在大气中火山灰影响,图中(
)A.①将增强
B.②将减弱
C.③将减弱
D.④将增强参考答案:23.B
24.B23.一般认为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来自于岩浆,其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故B正确。24.火山灰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故B正确。12.一中一月主编小玮卸任前率队到珠峰采风,用GPS接收机显示当地的坐标为27°59′14″N,86°55′26″E。她与队员登顶遥望家乡铜陵,感慨沧海桑田,聊起流浪地球中人类居住在底下五千米左右的地下城时突发奇想,探讨经过地心玩穿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小玮站在珠峰遥望家乡铜陵,应面向A.东偏北 B.东偏南 C.正东 D.正南5.小玮向队员们科普地质知识,曾为海洋的喜马拉雅山A.属于板块内部张裂形成 B.地处板块生长边界C.处于板块内部的消亡边界 D.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类型相同6.珠峰的对跖点(从珠峰垂直经过地心穿越到地表的地点)在A.澳大利亚 B.南太平洋 C.美国 D.澳大利亚参考答案:4.A
5.D
6.B【4题详解】小玮站在珠峰遥望家乡铜陵,铜陵的纬度在30°N以北,结合材料,应面向东偏北方向,A对。B、C、D错。【5题详解】小玮向队员们科普地质知识,曾为海洋的喜马拉雅山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类型相同,位于板块消亡边界,D对。属于板块边缘碰撞挤压形成,A、B、C错。【6题详解】珠峰的对跖点,是从珠峰垂直经过地心穿越到地表的地点,与珠峰经线相对,纬度值相同,南北相对。对跖点坐标是27°59′14″S,93°5′34″W,在南太平洋,B对。A、C、D错。13.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
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
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参考答案:D14.读图5“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32-34题。32.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A.辽东半岛
B.西北内陆地区C.山东半岛
D.长江三角洲33.图5中乙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是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C.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34.20世纪下半叶,丙类产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
序是(
)
A.日本
韩国
中国沿海
中国内地B.中国内地
中国沿海
韩国
日本C.日本
中国沿海
韩国
中国内地D.韩国
日本
中国沿海
中国内地参考答案:D
A
A15.“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9.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①热量充足②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③光照充足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0.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冷
B.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C.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农田
D.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参考答案:29.D
30.C29.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②对;降水较少,光照充足,③对;黑土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④对。五常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①错。故D对,A、B、C错。30.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农田,C对。近年全球气候变暖,A错。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不是稻米品质好的主要原因,B、D错。1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能及时、全面、迅速监测海啸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POS技术参考答案:ARS可以从遥远的地方监测到海啸,因此可以利用RS技术能及时、全面、迅速监测海啸,A对;GPS技术是定位和导航,B错;GIS技术不能及时监测海啸,需要将信息输送到计算机进行处理才能知道海啸信息,C错;POS技术即线路交换机技术,不能监测海啸,D错。17.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回答下面小题。3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C.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3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说明了
(
)①区域经济要想腾飞,必须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②工业要持续发展,不一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③善于抓住机遇对于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④影响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不断变化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33.A
34.B3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A对。市场指向型产业、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属于传统产业类型,B、C、D错。18.2012年全国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72起、大型71起、中型377起、小型13802起。从分布上看,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6个地区30个省(区、市)。其中,中南地区发生地质灾害数量最多,为4651起;西南地区死亡失踪人数最多,为223人;东北地区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为23.6亿元。从受灾对象看,农村受灾最重,发生较大地质灾害9414起,造成247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道路、城镇、工地、学校受灾严重程度依次减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7.国土资源部能及时掌握上述灾害的发生并启动应急响应,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18.“3S”技术除了能确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具体位置,还能①计算出滑坡体的土石方②计算出滑坡体的移动距离③估算出泥石流所带来的危害④得出灾害中伤亡的人数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参考答案:17、A
18、C试题分析:17、国土资源部能及时掌握上述灾害的发生并启动应急响应,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遥感技术,通过拍摄遥感图像,掌握信息,A对。GPS主要是定位、导航,GIS主要是分析处理信息,数字地球主要是实现信息数字化,实现网络上的流通共享,不能监测灾害,B、C、D错。18、“3S”技术除了能确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具体位置,还能通过GIS技术,计算出滑坡体的土石方,①对。通过GPS定位,计算出滑坡体的移动距离,②对。可以预测泥石流可能带来的危害,但不是估算实际数值,③错。利用3S技术,不能得出灾害中伤亡的人数,④错。C对。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及应用。19.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有一条河流穿过该城区。据此回答29~30题:29.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30.从图示信息分析,若a、g均为住宅区,则(
)A.g环境可能优于a
B.a地价高于gC.g人口密度大于a
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参考答案:C
A20.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A.河流发源地
B.干支流交汇处
C.河口
D.河流水运起止点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河流的发源地通常都是一些高山高原地区,那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困难,与外界的联系少,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故A正确。其他的BCD均会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考点:考查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21.湖泊是河流重要的调节中转站。特别是一些大江大河,中途流经湖泊的水流调节作用更为重要。像鄱阳湖、洞庭湖等对于减缓长江洪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以前,人们对湖泊的开发利用较少,湖泊水面大,水量多。“八百里洞庭,水天相接”。近代,人口的快速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人们纷纷开发洞庭湖边的“垸子”,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缩小,湖泊的蓄水功能大大降低,长江下游受洪水灾害影响的次数增多,灾害加重。随着人们的认识提高,退田还湖、退田还林已成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据此回答13-15题。13.洞庭湖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经济压力
B.人口压力
C.环境需求
D.政策变化14.从洞庭湖区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一定阶段经济的影响很重要,但最终影响区域发展的是()A.人们的观念
B.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C.国家政策
D.经济效益15.洞庭湖对长江水流量的调节作用一度下降很多,主要的原因除了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的缩小,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长江流域降水量逐渐增大B.洞庭湖区人口增多,污水排放量大C.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湖中淤积D.洞庭湖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参考答案:C
B
C22.田纳西河两岸能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系统参考答案:D23.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A24.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山区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把原先的薪炭林改为水源涵养林。这样做的主要意义在于①增加北京市的水果产量②构建北京市的生态屏障③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④满足北京市的木材需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B2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积雪冰川、寒荒漠、高山草甸
B.沼泽、绿洲、河漫滩草甸C.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
D.地中海沿岸亚热带绿硬叶林参考答案:B26.贝加尔湖(右图)由地壳断陷集水而成,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完成13、14题。13.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入湖径流增多
B.湖盆在加深
C.入湖泥沙增多
D.湖区降水量加大14.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泊面积大
B.湖水深度大
C.湖面蒸发弱
D.湖水盐度低参考答案:BB13.对于构造湖来说,内力作用使湖泊变深变宽;外力作用主要是入湖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则使湖泊变浅。题干信息告知贝加尔湖“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其湖盆在加深。14.湖水的循环更新速度取决于湖泊的总水量和进出湖泊的水量比值。贝加尔湖是最深的湖泊,湖水量巨大,尤其是深层的湖水更难更新,所以更新速度慢。
二、填空题(共10分)27.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中的气压状况是热力因素引起的。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至④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同②点气压相等的点是_______。(2)图中A、B、C三地中,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3)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夜晚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4)若图示热力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则B、C两地为城市的是_______。(5)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夜晚的山谷风,则A、B两地为山谷的是_______。参考答案:(1)①
③
④
(2)B
AC
(3)B(4)C(5)A【详解】(1)根据等压面“高高低低”的原则,图中①至⑤点,气压值的关系①=⑤>②=④>③,因此气压最高的是①,最低的是③,与②相等的是④;(2)据材料可知,A、C处高空气压高,说明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因此,气流上升的是A、C;B处高空气压低,说明近地面空气冷却下沉,因此B处气温低;(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夜晚的海陆风,则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地气压高,表示陆地的是B;(4)若图示热力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则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市,城市气压低,B、C两地为城市的是C;(5)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夜晚的山谷风,则近地面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山谷为低气压,A、B两地为山谷的是A;28.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B图所示时,地球正运行至A图中____处。该日期为___月___日,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2)A图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远日点的是______处,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比较_____。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且开始向北移的是_________。(3)B图中④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带,该地的季节为_____;此时,图中①②③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4)此时B图中①地的地方时为_____时,这天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参考答案:(1)丙
12
22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甲
慢
丁
(3)南温
夏季
①③②
③①②
(4)21
66°34′(66.5°)【详解】(1)B图所示昼夜状况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运行至A图中丙处,该日期为12月22日,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在7月初,A图中甲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6月22日,最接近远日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且开始向北移的是春分,在A图中的丁处。(3)B图中④地位于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位于“五带”中的南温带,该地季节是夏季。此时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夜越长,故图中①②③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①③②;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故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③①②。(4)根据B图中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18点,可以推算①地的地方时为21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故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29.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10分)。(1)地质剖面图上,BC二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D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3分)
(2)在图中数码③④⑤中,位于板块交界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3)在CD两处,如果要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找。如果在这里修一条地下隧道,应选择______________(C地还是D地)。(2分)(4)①②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循环,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②处河口常形成______
___地貌。(3分)(5)图中所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有______
____。(1分)参考答案:(1)断层(或地堑)(1分);
向斜(1分);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受外力侵蚀作用而形成谷地。(1分)(2)④(1分)(3)C地(1分);
D地(1分)(4)海陆间水循环(1分);水汽输送(1分);河口三角洲(1分)(5)地震、火山(1分)(任写一种即可得分)
三、综合题(共38分)30.读中纬度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2)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3)试简要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4)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关系,分析图中字母所示的地理要素,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完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纲要图。①水汽②无机物③O2④降水⑤水A.
B.
C.
D.
E.
参考答案:(1)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2)整体(3)①该地地形平坦,距海近,常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温和湿润,大陆东、西两岸植被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由于地壳运动,使中部地形隆起,从海洋吹来的湿润西风受到阻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厂房租赁协议
- 2024企业劳动协议签订注意事项精解版B版
- 2024年度版权买卖合同(影视剧本)3篇
- 江南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南大学《传感与检测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培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口腔粘膜病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胃插管术学习培训课件
- 济宁学院《设计素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PDCA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 人文英语4写作
- PPT用中国地图(可编辑)
- 广东佛山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
- 运动会作文指导PPT课件.ppt
- 最新最终版旋塞阀技术协议
- 高三总复习专项抢分信息技术卷共8套Word
- 服装洗水唛洗涤标志
- 律师事务所申请注销登记表(样表)
- 门店选址评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