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试题集经典_第1页
化学方程式试题集经典_第2页
化学方程式试题集经典_第3页
化学方程式试题集经典_第4页
化学方程式试题集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方程式试题集经典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T反应前质量/g100.34.82.8反应后质量/g3.2待测8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一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的数值为0.3g,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值为0.3,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此反应可表示为:甲一丙十丁,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6.8g:3.4g=2: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健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根据图可知:氢分子和氯分子变化成了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点睛:化学反应的实质一般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聚集构成新物质)。占燃3.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3O?42co2+4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X属于有机物C0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答案】C【解析】【详解】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错误;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占燃C、由2X+3O2八2co2+4出0可知,反应后碳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氢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包含在2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化学式是CHQ,为有机物,正确;D、C0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x2)=3:8,错误。故选Co【点睛】有机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等。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X4X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详解】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正确;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故选:Co5.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催化剂rcP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催化剂催化剂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D说法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说法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两种新物质生成,故C说法错误;D、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说法错误.故选A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6.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NaOH=X+NaCIO+H20,则X的化学式为A.H2B.NaClC.HCID.HCIO【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C1原子,2个Na原子,2个。原子,2个”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C1原子,2个”原子,2个。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C1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故B正确。故选Bo7.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

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7.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

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0H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GH2表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错误;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故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2:1,故错误。本题选A。占燃.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分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2:1【答案】A【解析】【详解】点燃A、S+O2:=SO2,可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32:32=1:1,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前后硫原子的个数不变,但氧分子参加了反应,个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占燃D、由S+02Vs02,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详解】+3CO【详解】+3COA、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所以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和乙的总质量等于生成丙的总质量,结合分子个数关系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800-900C

催化剂+nOO乙丙丁800-900C

催化剂+nOO乙丙丁。一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B.n=3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答案】B【解析】【分析】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800-900七CH4+H2°wrCO+3H2;【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3,故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其质量均不改变,故错误;D、生成物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错误。故选B。.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卜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B.D,d=8%分数。卜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B.D,d=8%【答案】A【解析】对比图1、图2和图3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则甲+乙丁丙。A、甲由70f42,减少了28,图2应减少",a=70%-14%=一56%;B,乙由14%玲11%,减少了3%,图3应减少6%,b=14%-6%=8%;C、丙由6%玲40%,增加了34,图2应增加17,c=6%+17%=23%;D、对比图1和图3得,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10%o故选A。.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T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X5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D.X值为2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详解】A、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24g-4g=20g,则丁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8g+32g+5g+4g=16g+X+5g+24g,则X=4g,则反应表达式是乙—甲十丙,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C.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丁增力「了24g-4g=20g,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8:20=2:5,故C正确;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8g+32g+5g+4g=16g+X+5g+24g,则X=4g,故D不正确。故选Do13.卜・列图像中能表示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氧气时,二氧化镭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b时间表示反应已完全)()

a%a%a%a%【答案】B【解析】【详解】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镒用作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化学反应中,氯酸钾的质量在不断的减少(由于氯酸钾在加热时不断产生氧气),所以二氧化锦的质量分数(a%)在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就不变了,在没有反应时二氧化镒的质量分数不能是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故选B。14.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注:•表示碳原子Q.表示氮原子.Q逶示弱黑壬.图注: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W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02和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0+2N0=N2+2C02o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M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02和Nz,正确;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15.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A.74.5gB.14.9gC.10gD.7.45g【答案】B【解析】【详解】氢氧化钾、碳酸钾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最后得到的固体KCI74.5的质量为:100gx7.3%x363=14.9go故选B。.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205237反应后的质量待测352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物质的值为15C.物质Y一定是单质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答案】C【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30g,Y是生成物:W质量减少了25g,W是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还少5克,X是反应物,待测

值为15a【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待测物质的值为15,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反应物,W是反应物,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中Y、W的质量比=30g:25g=6:5,正确。故选C。.亚方冬青油软膏有强力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表示碳原子o表小氧原子0*0-*^°表示氢原子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8。3C.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02和出0D.该物质分子中氢、氧原子的质量比为8:3【答案】D【解析】【分析】亚方冬青油软膏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由分子模型图可知,该物质的分子有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详解】A、该物质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B、该物质的分子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CJIQs,故B正确:C、该物质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