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写神》设计_第1页
《以形写神》设计_第2页
《以形写神》设计_第3页
《以形写神》设计_第4页
《以形写神》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以形写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教材围绕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前导语诠释课题,并通过《韩熙载夜宴图》的赏析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人物画表现的突出特点。第一部分“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以了解传统绘画人物形象、体现自然形貌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为主旨,通过《魏晋砖画》简洁生动的人物造型,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神似和形似,“似与不似之间”等中国画表现特点。选用《清明上河图》、《挖耳图》、《乐女》等作品,提供艺术家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抒发情感的实例。学习活动一通过欣赏作品、尝试表现等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对作品中人物的感受和对作品表现方法的理解。第二部分“生动的笔墨表现”进入绘画表现环节。以书法用线、笔墨生动为要求进行大胆表现,是本课的重点所在。教材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较为适合笔墨表现的画法步骤,降低难度,引导教学简练夸张地进行表现,通过实践摸索表现神态的方法。教材选用的范画均为适合学生理解的生活表现和历史故事题材,作为启发构思和笔墨参照的材料。“思考·练习”中设置的环节是熟悉绘画工具及性能,为创作活动做必要的准备。第三部分“鲜活的生活写照”又回到欣赏部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来自对生活的认识。“思考·练习”从刻画人物神态、人物身份特征、场景以及笔墨表现等方面为教学提供线索。学习活动二进入人物画创作阶段,使教学趋于完善,教材为题材选择做出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历史故事中选题,大胆尝试水墨人物画的表现。“评价要点”以“生动”作为重要指标,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知识和技法大胆表现。“相关链接”介绍了画家徐悲鸿以及他的人物画作品《九方皋》,启示学生在中国画优秀.作品中探究文化内涵。二、教学目标1.能够联系生活运用中国画知识评述人物画作品。2.能够运用笔墨技法大胆表现人物形象。3.能够在学习活动中真实表达自己的认识、观点和情感。三、教学思路人物造型基础和笔墨工具的掌握是这一课的难点,必须降低难度才可能在课堂中实施。我们把目标设定在了解中国画、欣赏人物画作品、尝试表现水墨人物的层面,以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为最终目的。所以,首先要理清对教学的认识,让学生在愉悦的尝试表现中认识中国画。1.教学题材教学从《韩熙载夜宴图》中一组轻吹箫管的乐女的赏析开始,要点如下:①感受画面的优雅气氛。包括乐曲的联想,端庄平静的优美姿态,通过粉质颜料降低色彩纯度达到高雅协调的色彩表现等等。②人物的组合变化以及呼应关系体现在高低错落和疏密间隔,身体及各部位的不同朝向,坐姿各异使平静的画面中不乏动感。.③工笔细腻刻画的表现特点。“思考·练习”就这些方面作出了相应的提示。教学主体内容分三个部分呈现。从人物形貌神态、笔墨表现和生活反映等方面展开,帮助学生整体地认识中国画人物的表现。“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部分以中国画人物造型的表现特征为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体现自然本质与自我表现之间的关系,体会“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似与神似合而为一的基本特点。教材选用了一组魏晋砖画作为欣赏模仿的学习材料,这些质朴的绘画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曰常生活情景。模仿这些范画,勾画简单的人物造型,帮助学生熟悉毛笔工具,体会其中人物神情刻画、时空、道具、景物处理手法,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清明上河图》、《乐女》、《挖耳图》等作品均属用于模仿环节的范本,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选择,由此完成“学习活动一”的教学任务。“生动的笔墨表现”部分对表现方法提出更高一层的要求——“笔墨表现”。强调以“写”用笔,水墨变化。《听雨图》、《野猪林》等作品均以直率的表现手法塑造了生动的水墨人物形象,用于参照,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鲜活的生活写照”部分以欣赏、创作为活动内容,欣赏过程帮助学生从生活感受中寻求表现素材和灵感,创作活动则要求完成一幅完整的水墨人物画。参考作画步骤范图用于了解绘画过程方法。欣赏活动依据“思考·练习”的提示,从人物神态刻画,人物的身份、时代、地域特征表现,景物、道具所起的作用,线条和笔墨在画面上营造的气氛等线索进行赏析,成为绘画表现的指导性建议。教材选用的欣赏材料《逍遥图》、《朝鲜舞》、《羲之爱鹅图》、《倒拔垂杨柳》等作品在题材和表现方式上提供参考。创作活动建议以日常生活、典故、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表现题材进行创作,适合中学生的认知层面。2.教学组织准备必要的绘画工具:毛笔、宣纸(以线描为主的绘画可用毛边纸替代)、墨汁、白瓷碟、小水桶。课桌上作画应该有垫衬的纸或布。对工具的摆放和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应有提示和规定。3.教学策略以赏析作品结合尝试表现的结构组课体现本课的教学策略。通过欣赏活动学习中国画知识,通过尝试体验、感受、认识和理解知识,再运用到新的知识学习中。第一部分注重人物造型,通过赏析、模仿,体会“神形兼备”的道理。魏晋砖画中的人物来自当时日常生活,通过人物动态传神达意,对今天的学生同样有启发作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曰常生活的行为动态中的神情意态,比如砖画中托盘侍者急促的脚步和盯住盘中食物的眼神。模仿方式有多种,可以临摹学习笔法,也可以模仿砖画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动作。第二部分对线描表现提出新的要求,尝试运用水墨。这一环节需要技法支持,借助在“梅竹”“山水”技法中学到的技能理解国画作品,尝试人物表现。增加尝试表现水墨人物的作业,为学习活动二做好准备。第三部分回到欣赏活动。与前面不同的是,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掘表现题材。通过欣赏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素材。第三部分也可以和第二部分合并为一个课时,以完成水墨人物画为重心,增加水墨工具尝试环节,和创作活动形成阶梯。4.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受、理解程度。学生的这些能力表现于赏析、模仿、创作活动中。四、教学选择人物画技法的学习通常从线描开始,难点在于控制毛笔和把握人物造型。教材选用《魏晋砖画》用意是提供一种适合学生掌握的范本,用比较简洁直率的绘画语言刻画人物。教学中应该选择便于控制的毛边纸,从运用笔锋、提按、转折等技法入手,先临摹,再自主选择人物造型进行练习,为水墨表现作铺垫。这一环节以表现人物动态为主,启发学生捕捉生活细节,在单个或多个人物的描绘中运用欣赏过程中学到的方法。水墨人物作业应当适度加大画面尺寸,讲解水墨干湿浓淡变化的要领,回顾“梅竹”、“山水”所学的方法。创作前应该增加练习过程来适应宣纸。学习活动二的人物画创作也可以直接用线描人物完成,将水墨方法作为选用材料,以适合学生的不同需求。五、教学建议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教材提供的作品用于赏析和模仿等不同用途,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对待。课堂欣赏过程不易使用大段篇幅,这样做容易流于千篇一律的模式,弱化学生认识理解的主动性,应该更多地作为绘画表现的启发和参照。从营造画面气氛、刻画人物神态、处理构图的关系、笔墨表现等方面赏析作品,为学生的绘画表现提供认识方法。“思考·练习”栏目为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提供方法建议,其主要功能是使学习活动形成梯次,需要认真对待,灵活运用。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利用教学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如《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中的一组乐女,从画面气氛,人物姿态、神情到人物组合变化、色彩感受,无不充满情意。欣赏过程中通过问答、提示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的魅力。绘画习作和创作过程,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从生活细节中发掘表现题材,本身就有情感因素。学生描述某件趣事、回忆感人场面、剖析故事人物,以及感受线条流转、.笔墨变化,这些都可视为一种情境。总之,不应把情境从教学内容中剥离出来,而是应该更自然地加以融合。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绘画过程应该增加相对应的分解练习,如:怎样画出均匀线条;怎样通过用笔的提按把握线条的粗细变化;尝试水墨,熟悉宣纸等其他必要的准备。画头部要注意面部、身体的朝向变化。身体轮廓从大处着手,先画出最长的线条,再逐步完成细节。从生活细节发掘、选择题材,启发学生在绘画选题时多从造型角度、画面构成等方面考虑,帮助他们理解绘画表现与文字描写的不同之处。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毛笔作画技巧性强,绘画过程的要领细节较多,应该提倡动手演示、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或者选用相应的教学视频。线条表现环节可以用毛边纸代替宣纸,暂时避开控制宣纸的难点,把注意力放在线条表现和形象塑造上。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根据课堂经验,学生往往会因为选题花费许多时间。如果事先预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来缩小选题范围,可以促使学生更多地关注造型细节。如:用一两个人物表现“课间”,像《魏晋砖画》那样,通过单纯的人物动态表现出生动的神情。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回顾书法欣赏课中的知识,用书法笔画帮助学生熟悉毛笔。用中锋画出均匀的直线、螺旋线和回形线来练习控制笔锋;通过用笔的提按把握线条的粗细变化;从笔锋到笔根分布浓淡墨色,笔笔画下,线条墨色越来越浅;交叠用笔,浓墨破淡墨或淡墨破浓墨,感受水墨在宣纸上的神奇变化。六、教学过程课目第2课以形写神年级八年级下册执教赵锟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媒体运用教学目标能够联系生活运用中国画知识评述人物画作品。能够运用笔墨技法大胆表现人物形象。能够在学习活动中真实表达和表现自己的认观点和情感。媒体图片毛笔、墨汁、调色碟、毛边纸、宣纸等第一课时:欣赏与临摹体验一、导入关于课题“以形写神”的讨论:“以形写神”中的“形”和“神”各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形”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外在形象,“神”则指内在的精神本质,指人物的内心活动;神以形为依据,形因为有神而生动。通过生动的人物造型准确地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两者达到高度统一,这就是“神形兼备”。下面,我们通过作品的赏析进一步理解中国画人物表现“神形兼备”的特点。二、以理解中国画人物表现“神形兼备”的特点为目的的欣赏活动1.赏析《韩熙载夜宴图》中一组乐女的描绘,分析“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理解中国画人物表现的突出特点。赏析要点:“形”——端庄优美的姿态,身体及各部位的不同朝向,坐姿各异;人物的组合变化以及呼应关系体现在高低错落和疏密间隔,使平静的画面中不乏动感。平静的面部表情,高雅协调的色彩表现;工笔细腻刻画的表现特点。“神”——乐女专注的神态,画面营造的优雅气氛中仿佛回荡着悠扬的乐曲声。2.以《魏晋砖画》等简洁生动的人物造型为例提出问题,理解神似和形似的关系以及“似与不似之间”等中国画表现特点。赏析要点:质朴的绘画风格,生动简洁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的人物神情刻画;时代特征和日常生活情景,时空表现、道具、景物的处理手法;笔墨线条的运用和效果。3.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人物神态,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魏晋砖画》、《清明上河图》、《挖耳图》三、尝试临摹人物画(摹本在本单元由学生自选)1.回顾前面国画技法知识,强调“写”的用笔方法,注重刻画人物神态。运用“梅竹”、“山水”技法中学到的技能理解国画作品。2.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绘画步骤以及用笔方法,在学生临摹过程中进行指导。从运用笔锋、提按、转折等技法入手,先临摹,再自主选择人物造型进行练习,为水墨表现作铺垫。3.展示作品,学生交流临摹尝试的体会;对控制毛笔的能力、人物造型、神态表现作出评价。毛笔、毛边纸等国画用具课目第2课以形写神年级八年级下册.执教赵锟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媒体运用第二课时:人物画创作表现交代学习任务,进人绘画表现环节。要求以书法用线、笔墨生动为要求进行大胆表现。一、学习笔墨方法,尝试人物画表现1.分析范画中的笔墨线条运用。2.参照范画用笔用墨,在宣纸上进行水墨尝试,熟悉绘画工具材料,为创作活动做出必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