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_第1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_第2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_第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为提高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关键技术到位率,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增产增收优势,根据不同生态区气候和生产特点,特制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一、选用良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等。

二、扩间增光。实行2行玉米带与3—4行大豆带复合种植。西南和西北地区,玉米带宽≤40厘米;相邻玉米带间距1.8米,种3行大豆,大豆行距30厘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60厘米。黄淮海地区,玉米带宽≤40厘米;相邻玉米带间距2.2—2.3米,种4行大豆,大豆行距30厘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65—70厘米。

三、缩株保密。根据土壤肥力适当缩小玉米、大豆株距,达到净作的种植密度,一块地当成两块地种植。西南地区玉米株距13—14厘米,播种密度450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4000株/亩以上(按90%计);大豆株距10厘米,播种密度910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7800株/亩(按85%计)。黄淮海地区玉米株距11厘米,播种密度460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4000株/亩(按90%计);大豆株距10厘米,播种密度1020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8700株/亩(按85%计)。西北地区玉米、大豆单粒穴播或双粒穴播,玉米株距12或24厘米,播种密度505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4500株/亩(按90%计);大豆株距8或16厘米,密度1130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8500株/亩(按75%计)。

四、机播匀苗。西南地区可选用2BYFSF—2(3)型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施肥播种机,黄淮海地区可选用2BYFSF—6型或2BMFJ—PBJZ6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施肥播种机实施播种施肥,确保苗齐苗匀;西北地区需要覆膜播种时可选择2BYFSF—5型鸭嘴式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施肥播种机,或选用2行鸭嘴式玉米播种机和3行鸭嘴式大豆播种机一前一后组合播种。播前严格按照株行距调试播种档位与施肥量(根据当地肥料含氮量折算来调整施肥器刻度),对机手作业进行培训,确保株距和行距达到技术要求。

五、适期播种。播种前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60%,则需要进行灌溉,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浸灌、浇灌等方式造墒播种,也可播后喷灌。西南地区先播玉米,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4月上旬;后播大豆,播种时间为6月上中旬。黄淮海地区玉米大豆可同时播种,播种时间春播5月底前后,夏播为6月15—25日;播种时注意小麦收获后的水分管理,墒情较好地块(土壤含水量60%—65%)可抢墒播种;土壤较干旱或较湿润时,根据天气预报等墒播种(不超过6月25日)或结合滴灌装置实施播种;土壤极度干旱时,需造墒播种,先漫灌表层土壤,再晾晒至适宜墒情(以3—5天为宜)后播种。西北地区玉米大豆可于5月上旬及时播种;有滴灌条件的地块,播种时浅埋滴灌装置;水源不便地块,播种前(4月中旬)引用黄河水浇灌好,待墒情适宜时(土壤含水量60%—65%)播种。

六、调肥控旺。按当地净作玉米施肥标准施肥,或施用等氮量的玉米专用复合肥或控释肥(折合纯氮14—18公斤/亩),黄淮海与西北地区在播种时全部作底肥一次性施用,对长势较弱的玉米利用简易式追肥器在玉米两侧(15—20cm)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西南地区播种时每亩施40公斤玉米专用复合肥(15—15—15),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大豆不施氮肥或施低氮量大豆专用复合肥(如13—20—7),折合纯氮2—2.5公斤/亩;播种前利用大豆种衣剂进行包衣;并根据长势在分枝期(苗期较旺或预测后期雨水较多时)与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克/亩,对水40—50公斤喷施茎叶实施控旺。

七、防病控虫。采取理化诱抗与化学防治技术相结合,示范基地安装智能LED集成波段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诱芯装置诱杀斜纹夜蛾、桃柱螟、金龟科害虫等。玉米大喇叭口期或大豆花荚期病虫害发生较集中时,利用高效低毒农药与增效剂,采用植保无人机统一飞防一次,兼顾防治玉米穗腐病和草地贪夜蛾。视病虫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决定是否防治第二次。播后芽前进行杂草防除,如阔叶草较多可选用适当药剂进行封闭除草;苗后用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实施茎叶定向除草(带状间作应用物理隔帘将玉米大豆隔开施药,或采用GY3WP—600分带高架喷杆喷雾机实施茎叶定向除草)。

八、机收提效。根据玉米大豆成熟顺序和收割机械选择收获模式。先收玉米后收大豆。玉米可用4YZ—2A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收获果穗,也可选择当地整机宽度在1.6—1.8米以内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果穗或籽粒。先收大豆后收玉米。大豆可用GY4D—2型联合收获机收获脱粒、秸秆还田,也可选择当地整机宽度1.8—2.2米以内的大豆联合收割机实施收获。玉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