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提示:Cu2(OH)2CO32CuO+CO2↑+H2O]A.4.8% B.9.6% C.50% D.51.2%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O2 B.收集O2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浑浊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4.目前,太原市阳曲县已在多个地区开工建设了如图所示的新能源发电机组,该新能源为()A.地热能 B.风能 C.核能 D.太阳能5.若分别将浓盐酸和浓硫酸两瓶液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共同变化是A.溶液的质量减小B.溶质质量分数减小C.溶质的质量减小D.溶剂的质量增大6.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aOCaCO3将固体在高温下充分灼烧B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CCO2CO点燃DKC1MnO2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7.将25gA与5gB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A,11gC,还有另外一种物质D。A、B、C、D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则它们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A+B=C+D B.2A+B=2C+D C.2A+B=C+2D D.A+2B=2C+D8.下图是a、b、c、d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B.物质c是化合物C.b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D.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9.现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产生气体;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的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Z则无变化。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Y>ZB.Y>Z>XC.Y>X>ZD.Z>Y>X10.今年十月一日是我国建国70周年大庆的日子,全国上下举国欢庆,其中下列欢庆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A.满屋飘逸的茅台酒香 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光C.五光十色的礼花焰火 D.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11.今年国庆档电影《中国机长》广受好评,故事的原型是“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教了128条生命,在飞机迫降过程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驾驶室铝合金门窗变形B.着陆时橡胶轮胎变瘪C.发动机燃油燃烧D.飞机座椅摇晃脱落12.下列具有还原性的一组气体是A.CO2和CO B.CO和C C.H2和CO2 D.H2和CO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为了探究蜡烛(主要含C、H、O元素)燃烧后的产物,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相对湿度O2含量CO2含量CO含量点燃前48.4%18.7%0.058%0熄灭后71.6%15.6%3.643%0.0182%根据实验分析生成的产物有水、CO2、_____和_____。14.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3)某同学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按图E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写出其中地条)。(4)某同学用图A、F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相关性质。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让所用到的化学药品是_____(写药品名称)。②F装置中察到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5.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______(填序号)。A反应物的状态B气体的密度C反应的条件D气体的溶解性(2)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A﹣F)所示,请回答:(提示:装置C的多孔隔板,可以放置颗粒大小比孔径大的固体)下表是初中几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请你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答案。反应物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填字母)收集装置(填字母)大理石和稀盐酸CO2B或_________锌粒和稀硫酸H2BD或____高锰酸钾O2___E或D(3)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4)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5)若使用图1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通过连接图1和图2装置来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将图2装置的c端与图1装置的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凹液面如图3所示,则集得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mL。16.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仪器a的名称_____。(2)若实验室制取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_____(填序号)装置。若检验所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方法是_____,证明此气体是氧气。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_____(填序号)制取一瓶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_____,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4)用②装置制取气体时,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分别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测定化肥的含钾量。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钾肥进行检测,称取2.0g钾肥,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当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0.8g时,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的质量为20.47g。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的含钾量是否符合包装说明________。(钾肥中杂质不含钾,也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18.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2)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写最简比)。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为汽油(主要含有碳、氢元素)。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孔雀石加热分解反应原理:Cu2(OH)2CO32CuO+H2O+CO2↑-----①碳高温还原氧化铜反应原理:C+2CuO2Cu+CO2↑-----②①+②整理得:Cu2(OH)2CO3+C2Cu+H2O↑+2CO2↑-----③,(注:高温条件下,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总质量=26.2g-15.6g=10.6g。由③式可知: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18:(2)=9:44;则水的质量为10.6g×1.8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6g-1.8g=8.8g;通过水的质量1.8g结合①式和②式,设:Cu2(OH)2CO3的质量为x,氧化铜的质量为y,碳粉的质量为z,铜的质量为m;x=22.2gy=16gz=1.2gm=12.8g则孔雀石中杂质质量=26.2g-22.2g-1.2g=2.8g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D。2、B【详解】A、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从短导管进,使水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浑浊,A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C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D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实验现象的描述,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综合分析,识记常见物质的性质使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注意在现象的描述中不能出现具体的物质名称。4、B【解析】新能源是既无污染,又新开发的能源;如图中所示,利用的新能源是风能。故选B。5、B【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的质量分别减小、增加,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度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的浓度减小,故B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故C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C【详解】A、CaCO3高温可分解生成CaO,可将杂质除去,故正确;B、通过灼热的铜网,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铜反应,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了氧化铜,除掉了氧气,故正确;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错误;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得到氯化钾,故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7、C【详解】由已知条件可知,参与反应的A的质量为:25g-10g=15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D的质量为:15g+5g-11g=9g;
可得反应物的质量分别为15g,5g,生成物的质量是11g,9g
设化学方程式为xA+yB═zC+kD,那么即可得出x:y:z:k=2:1:1:2,所以它们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C+2D。
故选:C。8、D【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物质c应是乙元素和丙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b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D、1个物质c分子由一个乙原子和2个丙原子组成,不可能是CO,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9、C【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详解】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产生气体,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X、Z强,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的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Z则无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X>银>Z,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X>Z,故选C。【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0、C【详解】A、闻到酒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霓虹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焰火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喷泉喷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形状变化、状态变化、位置变化等。11、C【详解】A、驾驶室铝合金门窗变形,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着陆时橡胶轮胎变瘪,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发动机燃油燃烧,燃烧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飞机座椅摇晃脱落,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12、D【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但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A不正确;B、碳具有还原性,但不是气体,故B不正确;C、氢气具有还原性,但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C不正确;D、氢气和一氧化碳均是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CO(一氧化碳)C(碳)【详解】蜡烛中含有C、H、O,与氧气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是0.058%、0%,反应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是3.643%、0.018%;反应前后湿度增加,那么蜡烛燃烧是有水生成的;反应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说明生成了碳单质;说明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14、铁架台2KMnO4K2MnO4+MnO2+O2↑D烧杯底部的蜡烛先熄灭不能支持燃烧(或不能燃烧或密度比空气大)石灰石和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就红色H2O+CO2=H2CO3【详解】(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铁架台。(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选择装置是D;(3)某同学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按图B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底部的蜡烛先熄灭,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4)某同学用图A、F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相关性质。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让所用到的化学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②F装置中石蕊溶液与酸变红,察到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就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15、ACCEFA2KMnO4K2MnO4+MnO2+O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ba42.0【详解】(1)因为发生装置的选定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如反应物是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反应物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需要选用有酒精灯等加热装置的装置.故确定某种气体的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故填:AC。(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填:C;E;F;A。(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4)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5)若使用图1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长管便于把水排出;若通过连接图1和图2装置来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将图2装置的c端与图1装置的a端相连。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凹液面如图3所示,则集得氧气的体积是42.0mL;故填:b,a,42.0。16、长颈漏斗①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②③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装置适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详解】(1)仪器a为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若实验室制取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择固体加热装置,故选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想得到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选③,故应选①③装置;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符合此装置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