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A.生产者→二氧化碳、水B.消费者→生产者C.生产者→有机营养D.还原者→生产者、消费者的残体

2.群落外貌主要取决于()

A.优势种植物B.建群种植物C.伴生植物D.亚优势种植物

3.下述作物属于短日照的是()

A.大麦B.水稻C.小麦D.油菜

4.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A.相对密度等于40%B.盖度等于40%C.频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传递定律

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7.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_____为主。()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

8.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出退耕还林(草)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畜牧业B.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生态旅游D.提高木材产、蓄量

9.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C.半自然人工系统D.以上三种系统稳定性一样

10.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A.银杏B.大象C.丹顶鹤D.蝗虫

11.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12.温带草原在半湿润区的群落类型是()

A.草甸草原B.典型草原C.荒漠草原D.高山草甸

13.温室效应的加剧不会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C.大气中CO2浓度降低D.冰川融化

14.自然界大多数种群的内分布型为()

A.均匀型B.集群型C.随机型D.三者都不是

15.下列属于原地实验的是()。A.实验室中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B.在田间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C.应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不同温度对昆虫发育和死亡的影响

D.用线粒体和细胞核DNA标记序列,分析证实欧洲大陆的沙漠飞蝗来自两个起源地

16.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竞争而产生的种群分布是()

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成群分布D.内分布

17.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C.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D.幼龄与老龄的个体数大致相等

18.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不规则波动D.季节性消长

19.生物群落命名的一般根据是()。

A.依照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种或种的某些个体的集群

B.优势种的主要生活方式

C.为群落所占有的栖息环境,具有极明确的栖息条件的特点

D.以上的所有内容

20.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21.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A.内因演替B.原生演替C.外因演替D.次生演替

22.把()作为研究中心,是近代生态学的特点。

A.生物与环境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23.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A.1~2B.2~3C.3~4D.5~6

24.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生物质能B.石油C.天然气D.煤

25.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26.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下降型

27.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A.长江流域B.淮海流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28.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论述正确的是()

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

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

29.相同的群落类型()。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30.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31.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聚集型

32.全球初级生产量分布特点是()。

A.海洋中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

B.陆地上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

C.海洋中初级生产量最大

D.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

33.构成能量的潜能部分体现在下列的()。

A.太阳的光能中B.燃烧时产生的热中C.储存在高山水库中的水中D.肌肉收缩过程中

34.高山植物通常长得比较矮小,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具有较强的()。A.紫外光B.红外光C.红橙光D.绿光

3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土壤水分与土壤养分有关,并能调节土壤的温度

B.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地下水

C.土壤水分过少,使土壤内的好氧性细菌氧化作用减弱,造成土壤贫瘠

D.土壤水分过多,使土壤内生物的还原反应减慢,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36.温带草原在半干旱区的群落类型是()。A.草甸草原B.典型草原C.荒漠草原D.高山草甸

37.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38.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B.环境C.生态系统D.生物圈

39.裸岩→地衣→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按其代谢特征为()

A.自养性演替B.异养性演替C.原生演替D.次生演替

40.群落成层性是评估()的一种指标。

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环境质量D.生物多样性

4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42.夏季炎热的中午,玉米苗会出现暂时性萎蔫现象,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玉米这种适应是()

A.行为适应B.生理适应C.结构适应D.形态适应

43.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远小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和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远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44.下列有关能量金字塔的说法有误的是()。A.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B.能量金字塔较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

C.能量金字塔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和代谢速率的影响

D.能量金字塔可以较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系统的功能特点

45.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46.公元前200年以前,记载江淮平原沼泽植物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生态关系的我国古籍是()

A.《管子·地员篇》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尔雅》

47.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显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规律。()

A.艾伦(Allen)B.贝格曼(Bergman)C.林德曼(Lindeman)D.谢尔福德(Shelford)

48.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49.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

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50.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而猫的数量影响田鼠的数量,继而影响土蜂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

B.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互助关系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D.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二、填空题(20题)51.两个物种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种相互有利的关系叫__________。

5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_______型。

53.当资源不足的时候,物种之间为利用资源而产生的竞争称为______。

54.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55.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___。

56.影响种群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和死亡率。

57.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要实行利用与保护兼顾的策略,用而有度,主要是坚持收获量小于______的原则。

58.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是指生物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它包括生物群落的镶嵌性、两个以上的生物群落有规律地重复交替的结构格局、生物群落复合体和生物群落的交错区。

59.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这四个成分的结构,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结构,

60.自然种群有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_______。

61.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浓度逐级升高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

62.从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来划分,森林砍伐迹地的演替属______。

63.光能超过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数量时,光合功能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合作用的________。

64.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65.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为______。

66.层片是指在群落中属同一_______的生物不同种个体的总和。

67.能表现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68.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树皮较厚、生长较快。这是______植物的特点。

69.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

70.系统输出的一部分(物质、能量、信息)又反过来作为输入对原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叫______现象。

三、判断题(10题)71.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72.植物对昼夜温度交替变化的反应称为物候节律。()

73.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A.正确B.错误

74.伴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A.正确B.错误

75.一个物种可以同时占有两个或更多个营养级。()

A.正确B.错误

76.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均匀分布。()

A.正确B.错误

77.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A.正确B.错误

78.与北方针叶林相比,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组成通常较简单。()

A.正确B.错误

79.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A.正确B.错误

80.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可以被异养生物全部转化为次级生产量。()

四、简答题(5题)81.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82.从湖泊裸底到森林的水生演替系列大体要经历哪些阶段?

83.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84.简述自然选择的含义及其类型。

85.什么是植物的密度效应?简述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87.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破裂和重装配的调节机制。

六、单选题(0题)8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一个动态系统B.食物链营养级数目无限C.能量单向流动D.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5.D

6.A

7.A

8.B

9.A解析:自然生态系统未受人类干扰和扶持,依靠生物和环境自身调节能力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是最稳定的系统,故选A。

10.D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竞争力弱,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如蝗虫。

11.D

12.A

13.C

14.B

15.B

16.A

17.A

18.B

19.A

20.D

21.C外因演替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其中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等属于人为发生演替。

22.D

23.D

24.A

25.B

26.B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27.C

28.A

29.B

30.D

31.A

32.D

33.C

34.A

35.A

36.B

37.A

38.B

39.A

40.C

41.D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42.B

43.D

44.C

45.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46.A

47.A

48.D

49.D

50.D

51.共生关系

52.气相

53.资源利用性竞争

54.遗传遗传

55.生理辐射

56.出生率出生率

57.净生产量

58.水平水平

59.二级二级

60.遗传特性遗传特性

61.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

62.长期演替长期演替

63.光抑制

64.海洋

65.0.5%

66.生活型生活型

67.群落最小面积

68.阳性

69.绿色植物

70.反馈

71.N

72.Y

73.B

74.A

75.A

76.A

77.A

78.B

79.B

80.N

81.答案见解析(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

(3)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边界特征。

82.(1)沉水植物阶段;(2)浮叶根生植物阶段;(3)挺水植物阶段;(4)湿生草本阶段。(1)沉水植物阶段;(2)浮叶根生植物阶段;(3)挺水植物阶段;(4)湿生草本阶段。

83.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是:(1)野外调查;(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是:(1)野外调查;(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

84.自然选择就是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消除那些不适应环境的类型,而将那些适应环境的类型加以保留。自然选择的类型有:(1)稳定性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2)定性选择:选择对正态分布线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使种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3)分裂性选择:选择对正态分布线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个体,使种群分成两部分。

85.(1)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2)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密度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