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193.1-200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相比于其前身《GB 15193.1-1994》,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更新与调整,旨在更科学、严格地评估食品及其添加剂的安全性。主要变更点包括:

  1. 范围扩展:2003版标准扩大了适用范围,不仅涵盖了食品添加剂,还适用于食品新资源、食品相关产品及新食品技术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反映了食品安全评价领域的发展需求。

  2. 术语定义更新: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和食品安全研究进展,对相关术语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提高了标准的准确性和国际兼容性。

  3. 试验设计优化:新版标准对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及慢性毒性/致癌性试验的设计原则、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强调了动物福利原则,引入了替代方法的考虑,提升了实验的科学性和人道性。

  4. 剂量选择与确定:明确了剂量选择应基于预实验结果,并详细阐述了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和最低作用剂量(LOEL)的判定标准,增强了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的严谨性。

  5. 数据统计处理:加强了统计学处理要求,规定了数据分析的具体方法,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6. 安全性评价标准:依据新的毒理学信息和风险评估原则,调整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标准和阈值,使评价结论更加科学合理。

  7. 报告内容与格式:明确了毒理学研究报告应包含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要求,增加了对结果解释和结论推断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8. 参考文献更新:引用了最新的国内外科学研究成果和标准,为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提供了更全面、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3-09-24 颁布
  • 2004-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_第1页
GB 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_第2页
GB 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CS07.100C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193.1—2003代替GB15193.1一19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Proceduresfortoxicologicalassessmentoffood2003-09-24发布2004-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5193.1—2003前本标准全文强制。本标准代替GB15193.1—19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本标准与GB15193.1一199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在"范围”中增加了受试物的具体内容: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的安全性,评价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在"受试物的要求”中:增加了"对于配方产品,应提供受试物的配方.必要时应提供受试物各组成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名称、结构、纯度、稳定性、溶解度等)及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提供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人的可能摄入量等有关资料";在"毒理学试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中:第二阶段中遗传毒性试验增加"TK基因突变试验”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从备选试验改为与Ames试验并列的基因突变试验的必选项目原备选试验由4项改为3项;在"对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中:增加了“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农药残留”。对香料的选择原则.删去了“急性毒性实验”(1994版3.2.4.2.1.1.本版6.4.1.1.1),其他食品添加剂中"一项致突变试验”改成两项“致突变试验”,首选Ames试验或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改成“首选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1994版3.2.4.2.2.1,本版6.4.1.2.1);增加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毒性试验选择原则;在"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中;遗传毒性试验的结果判定全部改写,并由原来的4条改为3条。增加"致癌试验结果判定原则"。新资源食品中括号内改为"超过5%时应补充蛋白质到与对照组相当的含量,添加的受试物原则上最高不超过饲料的10%”(1994版4.2.6,本版7.2.6);在“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增加考虑“试验指标的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生理作用与毒性作用"人的可能摄入量较大的受试物"和"时间-毒性效应关系”因素在综合评价中,增加“在进行最后评价时,必须综合考虑受试物的理化性质、毒性大小、代谢特点、蓄积性、接触的人群范围、食品中的使用量与使用范围、人的可能摄入量等因素。删除“检验单位”的内容。自本标准实施之目起,GB15193,1一1994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寅、陈君石、徐晋康、李悠慧。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程序本标准适用于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的安全性,评价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食品添加剂foodadditive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3.2新资源食品novelfoods在我国新发现、新研制(含新工艺和新技术生产)或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食用习惯的食品或食品原料。4受试物的要求4.1对于单一的化学物质.应提供受试物(必要时包括其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对于配方产品·应提供受试物的配方,必要时应提供受试物各组成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名称、结构、纯度、稳定性、溶解度等)有关资料。4.2提供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人体可能的摄入量等有关资料。4.3受试物必须是符合既定配方的规格化产品,其组成成分、比例及纯度应与实际应用的相同,在需要检测高纯度受试物及其可能存在的杂质的毒性或进行特殊试验时可选用纯品,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