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1页
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2页
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3页
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4页
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参与国相互取消贸易障碍,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合作与协作,以促进参与国间的经济贸易发展。参见教材(四)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1、具有地区性和集团性;

2、有超国家的共同机构和调节措施;

3、参加一体化的成员国局部主权有一定程度的让渡;

4、政治色彩浓厚。第1页/共43页

三、经济贸易集团的形式(一)自由贸易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采取的措施:

1、成员国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商品可自由流动;

2、每个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二)关税同盟

1、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

2、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带有超国家性质和排他性第2页/共43页

(三)共同市场

1、成员国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

2、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

3、成员国的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生产要素:商品、人员、资金、劳动等)(四)经济联盟

1、成员国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移动

2、建立对外共同关税

3、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第3页/共43页

(五)政治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区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资本、劳动力、服务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是一体化的最高阶段。第4页/共43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从低级到高级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关税优惠商品自由流动共同对外关税要素自由流动协调经济政策统一经济政策第5页/共43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1、1949年1月,前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CMEA)

2、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成立。

3、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了20多个区域经济和贸易组织,主要有:“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LAFTA),“安第斯条约”(AndinoGroup),“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WAS)。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第6页/共43页(二)停滞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1、欧洲联盟内部一体化进程缓慢☆1973年,英、爱、丹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葡、西加入。

2、发展中国家一体化受阻

第7页/共43页

(三)高涨时期

1、欧洲联盟提出和实施“内部统一大市场”计划;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85年12月,通过“单一文约”,准备1992年12月31日前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1995年1月1日,欧洲联盟由12国扩大为15国。★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共同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其目的是在欧共体原有的“罗马条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以统一大市场为标志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在12国内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1994年1月1日,欧盟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第8页/共43页

2、美国带头建立美加墨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4、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

5、随着前苏联、东欧的剧变,经互会于1991年6月28日解体。1993年9月新成立独联体经济联盟。第9页/共43页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西欧向其他地区延伸(二)发展中国家为主改革经济一体化实际进展缓慢(三)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四)环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后来居上(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发生突破变化(六)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互交织,成员身份交错重叠(七)区域经济组织凸现两大趋势(八)发展速度加快第10页/共43页

一、对世界贸易有重大影响的经贸集团(一)欧洲联盟(二)北美自由贸易区(三)东盟(四)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五)拉美南方共同市场(六)其他主要经济贸易集团简况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第11页/共43页四、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

1、美国与前苏联在欧洲的对峙迫使西欧联合

2、维护与发展民族经济权益的需要(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3、世界政治经济出现多极化

4、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及各国生产力非均衡发展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5、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有条件的允许

6、贸易大国的战略改变第12页/共43页第13页/共43页第14页/共43页第15页/共43页第16页/共43页第17页/共43页198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在堪培拉举行,美、日、加、新、澳韩和东盟6国参加,标志着APEC成立。

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加入。

1994年在《茂物宣言》中提出:在2010年或2020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前有21个成员。第18页/共43页第19页/共43页2001年10月,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议题是全球及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等。2007年9月,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议题是气候变化和清洁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2008年11月,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议题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地区经济一体化、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2009年11月,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举行,议题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以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等。2010年11月,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本横滨举行,议题是增长战略、人类安全、区域经济一体化、茂物目标审评、多哈回合谈判、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等。2011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美国夏威夷举行。主要议题是绿色增长、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加强规章制度合作。第20页/共43页(四)东盟自由贸易区

1、成立:1967年,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成立初以政治优先。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提出建立制造业自由贸易区,加强地区经济合作。第21页/共43页3、自由化进程:(1)分阶段降低关税。制成品关税在15年内(10年)降至0.5%。(2)扩大经济合作领域。除贸易外还涉及工业、农业、金融、通讯、运输等。(3)增加新成员。先后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加入。(4)加强与区外的经济合作。第22页/共43页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签署,计划于2010年时间建成。

中国需要符合自己利益的区域雁阵,着手建立自己的产业分工链,形成并加强中国与东盟互动的新关系是其主要任务。从东盟的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经贸关系和经济结构方面看,东盟10国应成为中国的首选合作伙伴。

建立10+1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世纪之初的区域战略。2001年11月,中国与第23页/共43页东盟提出了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10+1"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世界贸易体系中第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区,它覆盖接近全球30%的人口(17亿),拥有大约世界40%的外汇储备,国内生产总值(1.8万亿美元)和对外商品贸易额(1.23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总额的10%左右。

第24页/共43页第25页/共43页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FreeTradeArea成立标志性事件1999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这一提议得到东盟国家的积极回应。2000年11月,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建议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正式成立。专家组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第26页/共43页2001年11月,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正式宣布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4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双方在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作出了高于世界贸易组织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2009年8月1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第27页/共43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02年开展建设以来,贸易发展势头迅猛。2004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1000亿美元的目标。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26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311.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3.9%。

第28页/共43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ASEAN)的简称,10个成员国为: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其中,前6个国家加入东盟的时间比较早,是东盟的老成员,经济相对发达,后4个国家是东盟新成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持续攀升。目前,我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

第29页/共43页中国-东盟双边按贸易特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在中国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相对稳定;东盟是中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地区之一;

第30页/共43页年份进出口额(亿美元)出口额(亿美元)进口额(亿美元)进出口差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所占比重(%)2002547.7235.7312.0-76.331.78.82003782.5309.3309.3473.3-164.09.220041058.8429.0629.8-200.835.39.220051303.7553.7750.0196.323.19.220061608.4713.2895.3-182.123.49.120072025.5941.81083.7-141.925.99.320082311.21141.41169.7-28.313.992009213010631067-4-7.88.920102927.81382.11545.7-163.637.510第31页/共43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近6万亿美元GDP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这将是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它的建成自然有着重大意义。第32页/共43页极大促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示范作用传递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正面信号第33页/共43页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贸易的作用(一)从动态利益看1、提高生产率2、取得规模经济3、加强竞争合作4、促进技术进步5、生产要素自由流动6、宏观经济政策协调7、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第34页/共43页对内部贸易的影响:(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促使内部经济贸易的增长(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集团内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技术合作,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了企业的融合、竞争、垄断。(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和提高了经济贸易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五)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经贸集团对世界贸易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第35页/共43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贸易的双重影响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

1、对世界贸易的消极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

2、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的不利影响(二)有利作用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一体的基础。

2、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开放的地区主义”,扩大成员国的深层开放。第36页/共43页第四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关税同盟理论◆代表人物:范纳、李普西◆两大效果:静态、动态第37页/共43页(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