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By陈文娟_第1页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By陈文娟_第2页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By陈文娟_第3页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By陈文娟_第4页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By陈文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By陈文娟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欧美先进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清晰地暴露出来。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规模和周期性地爆发,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和出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

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第1页/共26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A、阶级基础B、自然科学基础C、理论来源第2页/共26页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失败第3页/共26页马克思恩格斯第4页/共26页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名言第5页/共26页2、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得到大发展。最具代表性:三大发现第6页/共26页三大发现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焦尔赫尔姆霍兹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第7页/共26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第8页/共26页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黑格尔费尔巴哈第9页/共26页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第10页/共26页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定胜天”他又强调“操术”,要求运用典型,又要求用一般原则指导具体的研究,即所谓的“以一持万”。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唯物主义观点)(辩证法观点)(辩证法观点)第11页/共26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12页/共26页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②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③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所谓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说,要取得革命或建设的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要争取外援,但绝不依赖外援,把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第13页/共26页小结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A、阶级基础B、自然科学基础C、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14页/共26页

课堂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①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④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点评:注意题干所要求的条件是“社会、阶级基础”,故选A。③④分别是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第15页/共26页

名言题化: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机械力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天文学和数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惟有D项符合题目“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的规定性。

第16页/共26页

课堂练习:“相关链接”具体阐释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17世纪美国哲学C.18世纪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即D项。

第17页/共26页

课堂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结合和统一是指()①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②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和统一④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和统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③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内容上的变革。第18页/共26页

课堂练习: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

答案:c

解析:抓住“改造”这一材料核心,它所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即c。第19页/共26页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C

第20页/共26页

课堂练习: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党的建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A项符合“精髓和根本出发点”的规定。第21页/共26页

课堂练习:教材运用“相关链接”简单介绍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①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思想②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③它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④它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建构完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而非建构完成,④错误。第22页/共26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A、与时俱进B、实事求是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理论创新

答案:C

解析:明确题目“本质”的条件限定。第23页/共26页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它产生的条件有()A.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B.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其产生的阶级基础C.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是其阶级基础D.自然科学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条件ABD第24页/共26页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