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判读及专题判断概要_第1页
等温线判读及专题判断概要_第2页
等温线判读及专题判断概要_第3页
等温线判读及专题判断概要_第4页
等温线判读及专题判断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等温线判读及专题判断概要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纬度因素:纬度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高度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面积越小,经过的大气路径越短,太阳辐射被削弱越少,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等。下垫面因素:海陆、洋流、地形地势、地面反射率等第1页/共53页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影响因素:一天中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支存储情况日出前后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天气、气候、地势天气:昼晴夜晴变化最大、昼阴夜阴变化最小,原因是白天云层厚,大气反射太阳辐射强,气温较晴朗天气低,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朗天气高气候:大陆性气候的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性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势:如青藏高原,地势最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大。再如泰山海拔较高,气温低,大气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于济南。

气温的日变化和日较差第2页/共53页例、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曲线是_______(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__,这是由于______【例题】小A低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高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5)若图示为我国某城市8月份两条街道气温日变化曲线,则图中代表绿化街道昼夜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由此可知绿化造林在改造城市小气候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城市绿化还有没有其它作用?

(4)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小)____

降低气温日较差A吸烟除尘、减弱噪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第3页/共53页地面性质太阳辐射最强月气温最高月太阳辐射最弱月气温最低月大陆6月7月12月1月海洋6月8月12月2月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纬度: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年变化越大,太阳辐射年较差大,气温年较差也大气温的年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影响因素:一年中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支存储情况距海洋远近:大陆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性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形:如青藏高原南部因地势高,夏季气温低,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小纬度、距海远近、地形气温的年变化年较差第4页/共53页【例题】例、读各纬度平均气温年较差示意图,分析回答。(1)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是

。原因是

。(2)60°N与60°S相比较,平均气温年较差

地区更大,原因是

。(3)我国各地气温年较差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自低纬向高纬增加最冷月与最热月热量收入差随纬度递增(高纬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年变化越大,太阳辐射年较差大;低纬小。故低纬终年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小,高纬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60°N60°N处大部分为大陆,热容量(比热)小,温度变化大,而60°S处全部为海洋,温度变化小东南沿海小,西北内陆大南方小,北方大。提醒:地理事物的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空间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的不同第5页/共53页读图分析(拉萨和杭州纬度接近,30°N附近)

3500200010000拉萨杭州(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

,主要原因是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

,原因是

;夜晚气温较低的是

,原因是

;即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拉萨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杭州海拔低,气温高(空气接受的地面辐射多)拉萨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拉萨杭州拉萨海拔高,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相对夏季不太低。杭州海拔低,夏季气温很高;加之受冬季风影响,气温相对夏季很低,气温年变化大。第6页/共53页【归纳总结】气温的垂直变化:近地面大气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形成原因:近地面大气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第7页/共53页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4

℃2

℃0

℃-2

℃-4

℃甲乙丙【例】读“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地的高差约为

A.800~1000米B.1333~2000米

C.1333~1667米D.1000~1333∵

4℃

<甲地温度<6℃

-6℃

<乙地温度<-4℃∴

8℃

<甲乙温差<12℃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第8页/共53页1333-2000米图中甲乙两地的高差约为_______第9页/共53页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逆温的影响: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并有利于雾的形成,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现象:若近地面大气层局部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第10页/共53页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20oC10oC0oC-10oC20oC0oC-10oC10oC第11页/共53页北半球南半球1410第12页/共53页北半球冬季(1月)北半球夏季(7月)第13页/共53页赤道陆地海洋7月7月第14页/共53页赤道1月1月陆地海洋第15页/共53页赤道陆地海洋1月1月7月7月第16页/共53页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凸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凸第17页/共53页100C150C200C陆地海洋100C150C200C海洋陆地1、该区域位于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2、该图为___月份气温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该区域位于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2、该图为___月份气温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气温越向北越低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等温线向高纬突出北气温越向北越低一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海洋等温线向高纬突出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南(低纬)凸。

规律:(凸高则低,凸低则高)北半球:判气温高低和季节;第18页/共53页地势较高平原12℃10℃8℃山地气温低第19页/共53页暖流经过海洋暖流经过8℃10℃12℃气温高第20页/共53页海洋寒流经过12℃10℃8℃气温低寒流经过第21页/共53页3、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140C120C160C160C140C120C160C140C120C160C140C120C北半球暖流南半球寒流南半球暖流北半球寒流1、判断南北半球2、判断寒暖流:等温线向高纬(低温)弯曲,为暖流,反之,为寒流。判断洋流流向、性质;第22页/共53页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太阳辐射):等温线与

基本一致,东西向延伸海洋:等温线大体与

平行,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海陆分布:等温线发生弯曲,同纬度大陆最冷月等温线向

纬度突出,海洋向

纬度突出,最热月相反。地形地势:等温线呈闭和曲线的地区,数值里大外小的为___,

里小外大的为_____。

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

纬度突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

纬度突出。纬线方向海岸线低高高低盆地山地第23页/共53页等温线图的阅读:(1)判断某地的气温值:(2)判断某地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3)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4)判断某地所处的海陆位置:第24页/共53页

从“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中可读出,A地的气温为

℃,E地的气温约为

℃。(1)判断某地的气温值:第25页/共53页下图所示的区域位于

半球

(2)判断某地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北北半球:南半球:温度自南向北递减;温度自南向北递增;第26页/共53页据此可以判断,下图所示的区域处在

季。

(3)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高于低高夏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得夏季陆地气温

于海洋,等温线在大陆向_____纬凸出,在海洋向

纬凸出;冬季则相反。第27页/共53页abcd(4)判断某地所处的海陆位置:【例】若图示曲线为一月等温线,则b地位于①北半球大陆上②北半球海洋上③南半球大陆上④南半球海洋上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北半球:1月——陆低海高;7月——陆高海低南半球:1月——陆高海低;7月——陆低海高第28页/共53页例题1(1)下图为等值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图后回答①若图示为等温线,该地位于——半球,判断理由———————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③若该处是陆地,两侧是海洋,此时为——月。若该处是海洋,两侧是陆地,此时为——月北半球越往北气温越低暖流相同七一第29页/共53页等温线的分析第30页/共53页等温线与纬线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 递减纬度因素北半球南半球1410第31页/共53页等温线的一般规律:等温线密集说明;

等温线稀疏说明;(如冬季等温线较夏季密集,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与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

各地气温差异大各地气温差异小第32页/共53页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空变化规律:(1)冬密夏疏:

(2)温带密,热带疏:

(3)陆密海疏:——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冬季各地温差较大,夏季较小。——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陆地表面形态复杂,等温线密集且较曲折;

海洋表面性质均一,等温线稀疏且较平直;第33页/共53页我国冬比夏密山地比平原密洋流交汇处密锋面(线)附近密等温线疏与密→温差小与大第34页/共53页等温线的走向----平行: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

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第35页/共53页等温线的一般规律:

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主要受的影响

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影响显著

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影响显著

等温线平直说明下垫面性质,反之。(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纬度因素海洋地形单一复杂第36页/共53页平直→地表平坦(海洋、平原)曲折→地形复杂(山地)锯齿形山河相间等温线平与直→地表状态第37页/共53页等温线的走向----弯曲如果等温线

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

同一纬度低气温低→第38页/共53页→冬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4℃2℃0℃气温低等温线的弯曲如果等温线

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

同一纬度低第39页/共53页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大陆夏季海洋4℃2℃0℃气温低→等温线的弯曲如果等温线

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

同一纬度低第40页/共53页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经过地势较高平原4℃2℃0℃山地气温低→等温线的弯曲如果等温线

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

同一纬度低第41页/共53页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说明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

季:B地>A、C,

季:B地<A、C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夏冬第42页/共53页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说明影响因素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山地垂直高度)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流经A处为______流流经B处为______流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000米,降温6℃

地势高

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份气温图)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交错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

地势高低起伏大暖寒第43页/共53页城市热岛效应:等温线封闭全年冷中心:山地2℃0℃夏季热中心,冬季暖中心:盆地18℃10℃25℃22℃第44页/共53页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图中各点数值:

A点:只能等于4或8;B点:8<B<12或0<B<4;C点:4<C<8第45页/共53页判断1、2两地的气温大小?思考引起气温曲线闭合的原因。第46页/共53页读下列等温线图,各地温度判断正确的是A、A地<2℃B、B地<0℃C、C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