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转变_第1页
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转变_第2页
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转变_第3页
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转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转变讨论:二胎指标转增提案:由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建立国家计划生育指标转赠平台,允许有第二胎合法生育指标的公民自愿通过国家设立的这一平台转赠第二胎生育指标,高学历者、富裕阶层、公务员等可从平台中申请第二胎生育指标。他认为,高学历者、富裕阶层、公务员人群在当今社会普遍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经济条件,这些可以保证新生人口具备基本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成长环境。广东省计生委主任张枫昨日也通过媒体明确表态:“无论一胎,还是二胎,人的生育权是绝对不能转赠的。”广东已向国家提请“单独”生二胎非婚生育二00七年美国新生儿数达四百三十万,为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四成为非婚生,这一比例亦创历史新高。根据报告的统计数据,美国非婚生子比率近年呈上升趋势。2002年,每1000名未婚妇女中,大约43.7人生育。2007年,这一数字增加至52.9人。“如果你在产房看到10个婴儿,平均4个婴儿的母亲没有结婚。这是巨大的变化……令人震惊。”未婚生育妇女中,25岁至29岁的妇女人数最多,因为她们生育能力最强。一些人口专家称,未婚生育剧增,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妇女地位提高、独立性提高以及社会文化观念变化等。剩女在瑞士瓦尔登,1860年50岁仍然未婚的女人甚至达到48%。1851年英国的人口调查发现,竟然有100万25岁以上也还没有结婚的女人,当时的英国社会炸开了锅。英国的议会辩论上甚至有人提议:把这些多余的女人送到荒岛去。无独有偶,在十八世纪,美国不结婚的女人大幅增长,美国也有人叫嚣要把这些多余的女人送到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去,因为那里男人多。伴随西方社会传统家庭的解体,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一一如出现了双职工家庭、同性恋、单身等新式家庭,社会对不结婚的女人的偏见开始逐渐消除。2011年8月11日英国的《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题为《亚洲孤独的心》的封面文章。该文章指出,亚洲女人以迅猛之势拒绝婚姻。根据该文章,几乎有三分之一的30出头的日本女性处于未婚状态,这里面可能有一半人将终身不婚。超过五分之一的35岁至40岁之间的台湾女性依旧保持单身,其中大部分会选择不结婚。在曼谷,有20%的介于40岁~44岁之间的大龄女性没有结婚。高知女性的增多,也导致了结婚率的下降。因为亚洲的高知女性是最不愿意结婚的一个群体。该文也指出,目前不婚潮尚未影响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巨头,但这一趋势极可能席卷这两个国家。那么,''剩女〃是中国晚婚或不婚潮的开始吗?我们拭目以待。美国堕胎问题2009年5月31日,乔治•蒂勒被人击中脑部身亡。乔治•蒂勒的医院是美国仅有的三家提供晚期堕胎(指怀孕最后三个月之间做的堕胎手术一一编者注)服务的医院之一,他并不是美国第一个被杀害的堕胎医生。据说,美国堕胎医生是风险最高的职业之一,在南达科他州,仅有一家能够实施堕胎手术的诊所,这个诊所里的几位医生,进出就像间谍一样,都是乘飞机上下班,没人敢留下来过夜,因为很有可能小命不保。不管以上所述是真事还是传闻,以蒂勒为代表的堕胎医生的命运,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堕胎问题的关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在美国这样一个以民主自由自居的国家,对待堕胎问题却如此保守?问题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认为胎儿不仅附属于母亲,也是未来的生命;另一种认为妇女对自己的身体有控制权,是否堕胎只是个人问题。罗伊诉韦德案这场官司的中心人物诺玛•麦克维(NormaMcCorvey)不小心怀孕,可是收入少得可怜又居无定所的她根本无力抚养一个新生命,可是得克萨斯州的堕胎是非法的。于是,诺玛在一些支持人流的政客和堕胎合法组织的帮助下,化名“简•罗伊",谎称自己被恶人侵犯导致怀孕,并将得州禁止堕胎法律的达拉斯县检察长亨利•韦德告上法庭。这场官司引发了全美国对“生命权”和“选择权”的全面争论。这场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九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以7比2判决罗伊取得胜利,大法官的判决依据有两点:一是女性的“隐私权”,二是生命的开端难以界定。最高法院法官HarryBlackmun撰写了判词:“我们必须解决生命何时开始这个难题。如果医学、哲学和神学都无法就这个问题达成一致,司法也无法就这一人类知识的问题做出任何臆测的解答。”一名法律观察员写道:“为了整个州的利益,法庭的判决否认了子宫中的孩子的生命……换句话说,在罗伊诉韦德案以后,发育中的孩子可以在怀孕的任何阶段被杀害,只要'最高法院'不认可这个孩子是个人。”罗伊诉韦德案的胜利,承认了堕胎的合法化,在此之前,美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州规定堕胎违法。因而此案被视为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判决之一,也是当时妇女运动鼎盛时期的产物。中国的强制堕胎有一些地方的计生条例规定:“计划外怀孕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终止妊娠”,这里的“补救措施”,其实就是强制堕胎!例如,11月8日《人口导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临邑构建稳定低生育水平长效机制》的报道说:“春季,在全县大力开展了以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查体为手段,以落实计划外怀孕补救措施为重点,以提高合法生育率为目标的违法生育集中整治活动。”对于计划外怀孕的胎儿,哪怕是九个月的胎儿也被计生办强行堕掉,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例如,2007年7月2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案》的报道说:河北省昌黎县农民杨忠臣和金亚妮是在2000年5月5日登记结婚的。由于他们没有领到准生证,在金亚妮怀孕九个多月时,当地计生办把金亚妮强行带至昌黎县计生服务站进行引产手术。法国鼓励生育政策十多年前,法国的生育率处于谷底,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促进生育,政府开始实施鼓励生育的家庭政策。政策的覆盖范围不仅包括法国人,还包括在法旅居的外国人,甚至没有身份的''黑人〃。如果想享受到这一福利,在怀孕14周之前,孕妇必须拿到由医院等专门机构开具的怀孕证明,然后向国家社会健康保险局和社会福利局申报怀孕,前者负责孕期各项检查的费用报销,而后者则提供生育津贴和幼儿津贴。孕妈向社会福利局申报怀孕之后,对方给我一个小册子,里面详细介绍了福利局提供关于家庭添人进口的各种类型津贴情况,这不仅包括自家生育,也包括收养的孩子,而对于后者,津贴的数额还要翻倍。当然,只有收入在一定限额内的家庭才能享受这一福利。如果夫妻只有一人工作,则2007年的年薪不能超过32,813欧元,如果是双职工,年薪总额则不能超过43,363欧元。社会福利局的宣传册介绍,除了生育津贴之外,宝宝出生后每个月还有177欧元的幼儿津贴,直到孩子三岁。为了鼓励中产阶级妇女生育,政府每月给生育头胎的家庭近300欧的补助。如果三年内生育第二胎,政府会提供600欧左右的补助到孩子六岁,如果再生第三胎,则补助提高到900多欧元,直到孩子18岁!各国政府都想尽办法鼓励民众增产报国,包括发放各种津贴、奖金、奖牌、放育婴假、改善医疗和托儿所环境等,甚至有国家还想多播一些色情节目以刺激民众,增多生育机会。中国计划生育诞生过程大跃进期间,毛泽东不再明确提倡“节育”“大跃进”致粮食产量陡降,“三年困难”出现饥荒周恩来主张控制人口减少粮食供应来克服困难“计划生育”重启,其后成为国家政策周恩来:光提倡不行,必须有计划,国家开始有计划调控人口“计生”目标:年人口增长率降到百分之二以下1964年计生委员会成立1980年,开始大力提倡“一胎化”。一九八0年九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一九八0年九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婚姻法》,第十二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还规定了青年的最低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新婚姻法还对优生优育问题作了规定;1982年一1985年,中国全面推行“一胎化"。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第二十五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宪法中还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领导和管理计划生育工作;计生部门的权力:计生奖,公务员、事业单位开除,一把手抓计生死亡率的男女差异:男女相差3岁,工作性质,生活压力,染色体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大于60%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低于40为富裕。美国自1980年以来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1990年以来平均为24.12%。中国2010年为39.76,2011年增长无疑。没文化,死亡率高一个生物系研究生做实验,一次他把一只跳蚤的脚切掉二只,然后对着跳蚤说:“跳!”跳蚤跳……于是他再切断二只,又对着跳蚤说:“跳!”跳蚤依然照跳不误……最后他又再切断二只脚,然后又对跳蚤喊:“跳!”这时跳蚤再也跳不动了……于是他写下了心得〜“跳蚤在切短断六只脚后,就变成聋子了!”没文化,成了很多人的借口,韩寒谈自由日本模式1945年至1946年经历了短暂的出生率锐减时期后,1947年至1949年出现了持续三年的生育高峰期。这三年共出生约806万人,出生率由1945年的23.2%。猛增33%。一34.3%。。在生育高潮之后,日本的出生率急速下降,每年新出生婴儿的数量约为160万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大约20年时间里,日本的出生率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即维持在较为合适的人口替代水平上。这20年也是日本经济顺利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时期。每对夫妇所希望的孩子数大体在2—3人,平均值略超过2人。③这种稳定的人口动态持续大约20年,70年代后期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日本的总和生育率1975年首次低于2为1.91,此后一路下滑,1990年降到1.57的时候,日本称之为“1.57冲击”。可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脚步并没有到此停止,1995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为1.43,创历史新低,1997年这个数字降到了1.39,1999年又从1998年的1.38锐减到1.34。2001年日本新生儿比2000年减少了18822人,为历史最低水平,总和生育率为1.33。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其直接的原因是20—30岁之间女性未婚率的上升,即有配偶比率的下降。现在,日本妇女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结婚年龄也拖得越来越晚。统计数字显示,现在日本妇女生育头胎的平均年龄是28.2岁。也有的人婚后不急于要孩子,而是更愿意多享受几年轻闲安逸的生活。还有很多日本人抱怨养育孩子的花费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1994年12月,当时的厚生、文部、劳动和建设四省大臣就制定《关于今后支援育儿施策的基本方向》(简称'天使计划〃)达成协议。该计划是日本政府提出的第一项少子化综合性政策,重点包括妇女就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