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十六课导学案_第1页
十五、十六课导学案_第2页
十五、十六课导学案_第3页
十五、十六课导学案_第4页
十五、十六课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6十五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重点】想像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学习难点】领略诗歌中深邃的意境。【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简介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建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有所反映。《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③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④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生活的“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时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受到沉重的压迫,知识分子被降到与娼妓、乞丐相近的地位”。他沉溺于山水之间,寄情诗酒,成了一个啸傲风月、玩世不恭的诗人,其内心仍然充满了一股牢骚不平之气。他最著名的剧目是《汉宫秋》,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天净沙•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誉为“秋思之祖"。2、题目解读①《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有关乡愁的这首诗。②《钱塘湖春行》是穆宗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眸一笑的西施倩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③“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白沙堤()澹澹()竦峙()萧瑟()碣石()2、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①行不足A、脚B、够C、充分②没马蹄A、没有B、没过C、遮没③昏鸦A、黑色B、昏迷C、黄昏④星汉灿烂A、银河B、星星C、星和月⑤次北固山下A、一次B、停泊C、游3、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5、如果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改为“无数个星天外,几阵阵雨山前"有什么不好?【合作探究】6、学习《观沧海》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7、学习《次北固山下》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8、学习《钱塘湖春行》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9、学习《天净沙•秋思》①曲的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用词上有何特点?②词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精读精练】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0、该诗押的韵是_________,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11、这首诗写了钱塘湖的哪些景色?12、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改为“家家新燕”有什么不好?13、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主题阅读】(一)阅读诗词《西江月》,完成文后各题: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5、“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谁在说?这是什么写法?有何妙处?16、“路转溪头忽见”什么景象?(用词中一句调整语序后回答)17、“路转溪头忽见”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18、全词八句,只有后两句才点出有人夜行,这两句对全词起了什么作用?19、“惊鹊"、“鸣蝉”、“蛙声”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夏夜风光?反映了夜行人什么心情?(二)阅读诗句,完成文后各题: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0、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21、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能力提升】22、根据要求默写。(1)《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莺歌燕舞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西湖之春到处充满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萆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革色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C.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教(学)后记】一六化石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链接】1、主题解读本文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2、走近作者张峰,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表示不满的情绪.3、相关资料这首科学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十年动乱"刚结束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大江南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1)骸骨()(2)潜行()(3)葱茏()()(4)猛犸()(5)逝去()2、解释词语。(1)腐朽:(2)化为乌有:(3)潜行:(4)海枯石烂:(5)葱茏:(6)叹服:3、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事在必行()其貌不洋()坐想其成()以逸代劳()故技重演()针贬时弊()言不由中()出神入画()4、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问题探究】5、《化石吟》的“吟”的含义是什么?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精读精练】(一)、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9、化石所重现地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10、为什么说“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11、“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指代什么?从诗句中找出与之相适应的句子。12、“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有什么含义?13、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主题阅读】(二)、阅读下面几节诗,回答问题。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以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15、“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16、“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7、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18、“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写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19、本文中的“你"是指谁?这是什么手法?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20、“海枯,石烂,日转,星移……”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能选取一个方面加以说明吗?(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①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②石头的颜色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③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能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他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的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④⑤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失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现象……⑥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介绍的还要丰富的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21、第①节中的“死"是什么意思?这一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2第②、③节中加点的词“可能”、“竟”能否删去?为什么?23、根据第③节,可知第④节应是对化石及其作用的评价,你能补充出来吗/24、第⑥节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全部文段的结构关系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