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产业是生产相同产品或具有替代关系产品的企业的集合。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探讨产业组织状况及其变动对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途径。本节介绍几个主要的产业组织理论流派的形成及其基本观点。
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可竞争市场理论01020304一、哈佛学派(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产生于1938年。主要代表人物有:哈佛大学的梅森(E.Means)、克拉克(J.M.Clark)、贝恩(Z.Bain)、谢勒(F.M.Scherer)等。1939年,梅森出版了《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1940年,克拉克(J.M.Clark)发表《论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1959年,贝恩(Z.Bain)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1970年,谢勒(F.M.Scherer)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弥补了贝恩《产业组织》一书中对市场行为论述的不足,将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向前推进了一步(二)基本观点
哈佛学派首创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由具有因果关系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三个要素构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他们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作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公共政策展开的。(三)政策主张
哈佛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是反垄断。哈佛学派认为高度集中的市场中容易达成垄断合谋并形成限制产出、固定价格、市场协议分割、默契的价格领导等行为,这就必然会影响市场绩效,所以,必须由法令来限制这类行为二、芝加哥学派(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产生于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V.Stigler)、德姆塞茨(H.Demsetz)、布罗曾(Y.Brozen)、波斯纳(R.Posener)等。1968年斯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二)基本观点
芝加哥学派则认为,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所以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并进而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认为,高集中度市场中的大企业必然具有高效率,而产生这种高效率主要在于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优越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等因素。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从这一立场出发,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与其说存在着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这样的因果关系,倒不如应该说是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结构。(三)政策主张芝加哥学派在产业政策上主张:一个政府对其合意的市场绩效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不参与,要让市场力量自动起调节作用。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的减少政策对产业活动的干预,以扩大企业和私人的自由经济活动的范围,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反对哈佛学派所主张的对长期存在的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采取分割政策和实行严格的兼并控制的做法三、新奥地利学派(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米塞尔(L.Mises)、米塞尔最重要的学生和追随者哈耶克(F.A.Hayek),以及在英国和美国曾受教于他们的柯兹纳(I.M.Kirzner)、罗斯巴德(M.N.Rothbard)、阿门塔诺(D.T.Armentano)、斯巴达罗(L.M.Spadaro)、李特勒其德(S.C.Littlechild)、里奇(W.D.Reekie)等。虽然被称为新奥地利学派,但他们实际上都活跃在美国和英国的学术界。米塞尔在1996年出版的《人类行为学》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新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二)基本观点
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和芝加哥学派一样也信奉自由主义,赞赏市场有秩序的结构,但在理解这种结构实际是怎样取得时,又按照自己独自的方法论对市场过程进行剖析的。在新奥地利学派看来,完全竞争理论从各种假设案件出发是本末倒置,没有对竞争过程作出任何有用的解释,因此,完全竞争实际上意味着没有一切活动,这一概念本身是有竞争之名而无竞争之实。新奥地利学派把市场看作是分散的知识和信息的发现过程,认为如果不是从知识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出发,就不可能真正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新奥地利学派则从不完全信息出发,在理解市场时强调过程学习和发现,认为竞争性市场过程是分散的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用过程,因而他们特别强调企业家及其创业精神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政策主张新奥地利学派从市场是对抗性过程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对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在他们看来,惟一成为进入壁垒的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政策。因此最有效的促进竞争政策首先应该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对企业内部生产效率优势的强调,使新奥地利学派比其他经济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甚至享有一定垄断势力的企业,持更为宽容的态度四、可竞争市场理论(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981年12月29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W.J.Baumol)在就职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演说中,首次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的概念(TheoryofContestableMarkets)。1982年,鲍莫尔以及帕恩查(J.C.Panzar)和伟利格(R.D.Willing)3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和著并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标志着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形成。(二)基本观点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以下两点:第一,在可竞争市场上不存在超额利润。因此,垄断企业只能制订超额利润为零的“可维持价格”(sustainableprice),以防止潜在进入者与其发生竞争;第二,在可竞争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生产低效率和管理上的X低效率(X—Inefficiency),因此,虽然从短期看,现有企业可能存在低效率现象,但从长期看,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会迫使现有企业消除生产和管理上的低效率问题。该理论认为,良好的市场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思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独家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入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三)政策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