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歇电子能谱_第1页
俄歇电子能谱_第2页
俄歇电子能谱_第3页
俄歇电子能谱_第4页
俄歇电子能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歇电子能谱第一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俄歇电子能谱法俄歇电子能谱法是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束(或X射线)激发样品俄歇效应,通过检测俄歇电子的能量和强度,从而获得有关材料表面化学成分和结构的信息的方法。第二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俄歇电子能谱(AES)俄歇电子能谱的基本机理是:入射电子束或X射线使原子内层能级电子电离,外层电子产生无辐射俄歇跃迁,发射俄歇电子,用电子能谱仪在真空中对它们进行探测。1925年法国的物理学家俄歇(P.Auger)在用X射线研究光电效应时就已发现俄歇电子,并对现象给予了正确的解释。1968年采用微分电子线路,使俄歇电子能谱开始进入实用阶段。1969年,Palmberg、Bohn和Tracey引进了筒镜能量分析器,提高了灵敏度和分析速度,使俄歇电子能谱被广泛应用。第三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俄歇过程和俄歇电子能量

WXY俄歇过程示意图WXY跃迁产生的俄歇电子的动能可近似地用经验公式估算,即:

俄歇电子第四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俄歇过程至少有两个能级和三个电子参与,所以氢原子和氦原子不能产生俄歇电子。(Z3)孤立的锂原子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也不能产生俄歇电子,但固体中因价电子是共用的,所以金属锂可以发生KVV型的俄歇跃迁。第五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俄歇电子产额俄歇电子产额或俄歇跃迁几率决定俄歇谱峰强度,直接关系到元素的定量分析。俄歇电子与荧光X射线是两个互相关联和竞争的发射过程。对同一K层空穴,退激发过程中荧光X射线与俄歇电子的相对发射几率,即荧光产额(K)和俄歇电子产额()满足

=1-K俄歇电子产额与原子序数的关系由图可知,对于K层空穴Z<19,发射俄歇电子的几率在90%以上;随Z的增加,X射线荧光产额增加,而俄歇电子产额下降。Z<33时,俄歇发射占优势。第六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俄歇分析的选择通常对于Z≤14的元素,采用KLL俄歇电子分析;14<Z<42的元素,采用LMM俄歇电子较合适;Z>42时,以采用MNN和MNO俄歇电子为佳。第七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为什么说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是一种表面分析

方法且空间分辨率高?大多数元素在50~1000eV能量范围内都有产额较高的俄歇电子,它们的有效激发体积(空间分辨率)取决于入射电子束的束斑直径和俄歇电子的发射深度。能够保持特征能量(没有能量损失)而逸出表面的俄歇电子,发射深度仅限于表面以下大约2nm以内,约相当于表面几个原子层,且发射(逸出)深度与俄歇电子的能量以及样品材料有关。在这样浅的表层内逸出俄歇电子时,入射X射线或电子束的侧向扩展几乎尚未开始,故其空间分辨率直接由入射电子束的直径决定。第八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直接谱与微分谱直接谱:俄歇电子强度[密度(电子数)]N(E)对其能量E的分布[N(E)-E]。微分谱:由直接谱微分而来,是dN(E)/dE对E的分布[dN(E)/dE-E]。俄歇电子能谱示例(Ag的俄歇能谱)

第九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石墨的俄歇谱

从微分前俄歇谱的N(E)看出,这部分电子能量减小后迭加在俄歇峰的低能侧,把峰的前沿变成一个缓慢变化的斜坡,而峰的高能侧则保持原来的趋势不变。俄歇峰两侧的变化趋势不同,微分后出现正负峰不对称。第十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化学位移效应化学环境的强烈影响常常导致俄歇谱有如下三种可能的变化:(称为化学效应)锰和氧化锰的俄歇电子谱1)俄歇跃迁不涉及价带,化学环境的不同将导致内层电子能级发生微小变化,造成俄歇电子能量微小变化,表现在俄歇电子谱图上,谱线位置有微小移动,这就是化学位移。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锰和氧化锰的俄歇电子谱氧化锰540eV587eV636eV

锰543eV590eV637eV锰氧化锰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当俄歇跃迁涉及到价电子能带时,情况就复杂了,这时俄歇电子位移和原子的化学环境就不存在简单的关系,不仅峰的位置会变化,而且峰的形状也会变化。Mo2C、SiC、石墨和金刚石中碳的KLL(KVV或)俄歇谱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能量损失机理导致的变化将改变俄歇峰低能侧的拖尾峰。由于俄歇电子位移机理比较复杂,涉及到三个能级,不象X射线光电子能谱那样容易识别和分析,并且通常使用的俄歇谱仪分辨率较低,这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俄歇电子能谱法的应用优点:①作为固体表面分析法,其信息深度取决于俄歇电子逸出深度(电子平均自由程)。对于能量为50eV~2keV范围内的俄歇电子,逸出深度为0.4~2nm。深度分辨率约为1nm,横向分辨率取决于入射束斑大小。②可分析除H、He以外的各种元素。③对于轻元素C、O、N、S、P等有较高的分析灵敏度。④可进行成分的深度剖析或薄膜及界面分析。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①材料表面偏析、表面杂质分布、晶界元素分析;②金属、半导体、复合材料等界面研究;③薄膜、多层膜生长机理的研究;④表面的力学性质(如摩擦、磨损、粘着、断裂等)研究;⑤表面化学过程(如腐蚀、钝化、催化、晶间腐蚀、氢脆、氧化等)研究;⑥集成电路掺杂的三维微区分析;⑦固体表面吸附、清洁度、沾染物鉴定等。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局限性①不能分析氢和氦元素;②定量分析的准确度不高;③对多数元素的探测灵敏度为原子摩尔分数0.1%~1.0%;④电子束轰击损伤和电荷积累问题限制其在有机材料、生物样品和某些陶瓷材料中的应用;⑤对样品要求高,表面必须清洁(最好光滑)等。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俄歇电子能谱的信息元素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分析

AES的深度分析功能是俄歇电子能谱最有用的分析功能。一般采用Ar离子束进行样品表面剥离的深度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破坏性分析方法,会引起表面晶格的损伤,择优溅射和表面原子混合等现象。但当其剥离速度很快时和剥离时间较短时,以上效应就不太明显,一般可以不用考虑。

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深度分析图是PZT/Si薄膜界面反应后的典型的俄歇深度分析图。横坐标为溅射时间,与溅射深度有对应关系。纵坐标为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元素在薄膜中的分布情况。在经过界面反应后,在PZT薄膜与硅基底间形成了稳定的SiO2界面层。这界面层是通过从样品表面扩散进的氧与从基底上扩散出的硅反应而形成的PZT/Si薄膜界面反应后的俄歇深度分析谱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区分析

微区分析也是俄歇电子能谱分析的一个重要功能,可以分为选点分析,线扫描分析和面扫描分析三个方面。这种功能是俄歇电子能谱在微电子器件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纳米材料研究的主要手段。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区分析选点分析

俄歇电子能谱由于采用电子束作为激发源,其束斑面积可以聚焦到非常小。从理论上,俄歇电子能谱选点分析的空间分别率可以达到束斑面积大小。因此,利用俄歇电子能谱可以在很微小的区域内进行选点分析,当然也可以在一个大面积的宏观空间范围内进行选点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很大的空间范围内对样品点进行分析,选点范围取决于样品架的可移动程度。利用计算机软件选点,可以同时对多点进行表面定性分析,表面成分分析,化学价态分析和深度分析。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微探针分析方法。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区分析图为Si3N4薄膜经850℃快速热退火处理后表面不同点的俄歇定性分析图。从表面定性分析图上可见,在正常样品区,表面主要有Si,N以及C和O元素存在。而在损伤点,表面的C,O含量很高,而Si,N元素的含量却比较低。这结果说明在损伤区发生了Si3N4薄膜的分解。图Si3N4薄膜表面损伤点的俄歇定性分析谱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区分析Si3N4薄膜表面正常点的俄歇深度分析

Si3N4薄膜表面损伤点的俄歇深度分析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微区分析从图上可见,在正常区,Si3N4薄膜的组成是非常均匀的,N/Si原子比为0.43。而在损伤区,虽然Si3N4薄膜的组成也是非常均匀的,但其N/Si原子比下降到0.06。N元素大量损失,该结果表明Si3N4薄膜在热处理过程中,在某些区域发生了氮化硅的脱氮分解反应,并在样品表面形成结碳。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俄歇电子能谱的应用举例

俄歇电子能谱可以用来研究固体表面的能带结构、态密度等。俄歇电子能谱还常用来研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如表面吸附、脱附以及表面化学反应。在材料科学领域,俄歇电子能谱主要应用于材料组分的确定,纯度的检测,材料特别是薄膜材料的生长。俄歇电子能谱可以研究表面化学吸附以及表面化学反应。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以及微电子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固体表面清洁程度的测定

在研究工作中,经常需要获得清洁的表面。一般对于金属样品可以通过加热氧化除去有机物污染,再通过真空热退火除去氧化物而得到清洁表面。而最简单的方法则是离子枪溅射样品表面来除去表面污染物。样品的表面清洁程度可以用俄歇电子能谱来实时监测。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固体表面清洁程度的测定图显示了在磁控溅射制备的铬薄膜表面清洁前后的俄歇谱。从图上可见,在样品的原始表面上,除有Cr元素存在外,还有C、O等污染杂质存在。在经过Ar离子溅射清洁后,其表面的C杂质峰基本消失。样品表面的C污染并不是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放置过程中吸附的大气中的污染。但氧的特征俄歇峰即使在溅射清洁很长时间后,仍有小峰存在。该结果表明有少量O存在于制备的Cr薄膜层中。该氧可能是由靶材的纯度或薄膜样品制备过程中的真空度较低有关,而不仅仅是表面污染。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表面清洁前后的铬薄膜表面俄歇电子能谱检测固体表面清洁程度的测定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表面吸附和化学反应的研究

由于俄歇电子能谱具有很高的表面灵敏度,可以检测到10-3原子单层,因此可以很方便和有效地用来研究固体表面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下图分别是在多晶锌表面初始氧化过程中的ZnLVV和OKLL俄歇谱。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从图上可见,当暴氧量达到50L时,ZnLVV的线形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俄歇动能为54.6eV的峰增强,而俄歇动能为57.6eV的峰则降低。表明有少量的ZnO物种生成。随着暴氧量的继续增加,ZnLVV线形的变化更加明显,并在低能端出现新的俄歇峰。表明有大量的ZnO表面反应产物生成。表面初始氧化过程的ZnLVV谱ZnLVV俄歇谱第三十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1L的暴氧量的吸附后,开始出现动能为508.2eV的峰。该峰可以归属为Zn表面的化学吸附态氧,当暴氧量增加到30L时,在OKLL谱上出现了高动能的伴峰,通过曲线解叠可以获得俄歇动能为508.6eV和512.0eV的两个峰。后者是由表面氧化反应形成的ZnO物种中的氧所产生。即使经过3000L剂量的暴氧后,在多晶锌表面仍有两种氧物种存在。这结果表明在低氧分压的情况下,只有部分活性强的Zn被氧化为ZnO物种,而活性较弱的Zn只能与氧形成吸附状态。

表面初始氧化过程的OKLL谱OKLL俄歇谱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薄膜厚度测定

通过俄歇电子能谱的深度剖析,可以获得多层膜的厚度。由于溅射速率与材料的性质有关,这种方法获得的薄膜厚度一般是一种相对厚度。但在实际过程中,大部分物质的溅射速率相差不大,或者通过基准物质的校准,可以获得薄膜层的厚度。这种方法对于薄膜以及多层膜比较有效。对于厚度较厚的薄膜可以通过横截面的线扫描或通过扫描电镜测量获得。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薄膜厚度测定图是在单晶Si基底上制备的TiO2

薄膜光催化剂的俄歇深度剖析谱。从图上可见,TiO2薄膜层的溅射时间约为6分钟,由离子枪的溅射速率(30nm/min),可以获得TiO2

薄膜光催化剂的厚度约为180nm。该结果与X射线荧光分析的结果非常吻合(182nm)。AES测定TiO2薄膜光催化剂的厚度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薄膜的界面扩散反应研究

在薄膜材料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薄膜层间的界面扩散反应。对于有些情况下,希望薄膜之间能有较强的界面扩散反应,以增强薄膜间的物理和化学结合力或形成新的功能薄膜层。而在另外一些情况则要降低薄膜层间的界面扩散反应。如多层薄膜超晶格材料等。通过俄歇电子能谱的深度剖析,可以研究各元素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因此可以研究薄膜的界面扩散动力学。同时,通过对界面上各元素的俄歇线形研究,可以获得界面产物的化学信息,鉴定界面反应产物。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薄膜的界面扩散反应研究

难熔金属的硅化物是微电子器件中广泛应用的引线材料和欧母结材料,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图是Cr/Si薄膜在热处理后形成界面扩散反应后样品的俄歇深度分析图。从图上可见,薄膜样品在经过热处理后,已有稳定的金属硅化物层形成。同样,从深度分析图上还可见,Cr表面层已被氧化以及有C元素存在。这主要是由热处理过程中真空度不够以及残余有机物所引起的。此外,界面扩散反应的产物还可以通过俄歇线形来鉴定。

AES研究Cr/Si的界面扩散反应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界面扩散反应研究

从图可见,金属CrLMM谱为单个峰,其俄歇动能为485.7eV,而氧化物Cr2O3也为单峰,俄歇动能为484.2eV。在CrSi3硅化物层以及与单晶硅的界面层上,CrLMM的线形为双峰,其俄歇动能为481.5和485.3eV。可以认为这是由CrSi3金属硅化物所产生。硅化物中Cr的电子结构与金属Cr以及而氧化物Cr2O3的是不同的。形成的金属硅化物不是简单的金属共熔物,而是具有较强的化学键存在。该结果还表明不仅在界面产物层是有金属硅化物组成,在与硅基底的界面扩散层中,Cr也是以硅化物的形式存在。在不同界面处的CrLMM俄歇线形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界面扩散反应研究从图可见,金属Cr的MVV俄歇线的动能为32.5eV,而氧化物Cr2O3的MVV俄歇线的动能为28.5eV。在金属硅化物层及界面层中,CrMVV的俄歇动能为33.3eV,该俄歇动能比纯金属Cr的俄歇动能还高。根据俄歇电子动能的讨论,可以认为在金属硅化物的形成过程中,Cr不仅没有失去电荷,并从Si原子得到了部分电荷。这可以从Cr和Si的电负性以及电子排布结构来解释。Cr和Si原子的电负性分别为1.74和1.80,表明这两种元素的得失电子的能力相近。而Cr和Si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分别为3d54s1和3s13p3。当Cr原子与Si原子反应形成金属硅化物时,硅原子的3p电子可以迁移到Cr原子的4s轨道中,形成更稳定的电子结构。图29在不同界面处的CrMVV俄歇线形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固体表面离子注入分布及化学状态的研究

通过俄歇电子能谱的深度剖析,不仅可以研究离子注入元素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还可以研究注入元素的化学状态。图是SnO2薄膜经离子注入Sb后的薄膜的俄歇深度分析图。从图上可见,离子注入层的厚度大约35nm,而注入元素的浓度达到12%。仅从Sb离子的注入量和分布很难解释离子注入薄膜的电阻率的大幅度降低。离子注入Sb的SnO2气敏薄膜的俄歇深度分析图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固体表面离子注入分布及化学状态的研究图是沿注入方向的SnMNN俄歇线形变化。在注Sb膜层中,SnMNN的俄歇动能为422.8eV和430.2eV,介于金属锡和SnO2之间。显然在离子注入层中,Sn并不是以SnO2物种存在。在注Sb层中,SnMNN的俄歇动能比无Sb层低,说明Sn的外层轨道获得了部分电子,这与UPS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离子注Sb薄膜层中的SnMNN线形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固体表面离子注入分布及化学状态的研究从SbMNN的俄歇线形也可见,在注入层中,SbMNN的俄歇动能为450.0eV和457.3eV,而纯Sb2O3的俄歇动能为447.2eV和455.1eV。表明离子注入的Sb并不以三价态的Sb2O3存在,也不以金属态存在。由此可见,离子注入Sb薄膜的电阻率的降低不是由于金属态的Sb所产生的。这与Sb与SnO2的相互作用有关。Sb中的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