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教案6.-上古印度doc_第1页
世界古代史教案6.-上古印度doc_第2页
世界古代史教案6.-上古印度doc_第3页
世界古代史教案6.-上古印度doc_第4页
世界古代史教案6.-上古印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7世界古代史教案6—-上古印度第四章(4课时)教学目的ﻫ通过介绍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阶段、重大事件使学生掌握古代印度历史发展的特点、种姓制度的形成和演变.ﻫ教学内容

一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对印度历史的影响

二上古居民和印度河流域文明ﻫ三雅利安人和吠陀时代1。吠陀时代的名称由来和时间范围2.吠陀时代的社会3.种姓制度4.婆罗门教ﻫ四列国时代1.列国时代2.摩竭陀王国3。佛教的形成和传播ﻫ五孔雀王朝1.王朝建立及统治2.阿育王ﻫ六印度文化ﻫ必读书目ﻫ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第4章及参考书目R·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涂厚善《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商务1959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人民出版社1957辛哈《印度通史》商务1983蚁蛭《罗摩衍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迭朗善《摩奴法典》商务1982参考论文葛维均《古代印度原是有历史的》人大资料世界史1990-—8崔连仲《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历史研究1977-—4《古代印度社会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85—-1《阿育王与汉武帝》南亚研究1990——4张毅《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奴隶》历史研究1982——1尚会鹏《种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南亚研究1989——3刘欣如《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奴隶制特殊性》世界历史1987——8《古代丝绸贸易与宗教活动》世界历史1993—-2杨富学《贵霜文明与世界文化》世界历史1993——5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及概述

(一)“印度"名称的由来古代印度是一个地理名词,泛指以印度河、恒河流域为代表的南亚次大陆,大体包括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领土。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在古代南亚次大陆的每个国家或部落都没有称为印度的.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ﻫ(二)自然环境古代印度的东北、西北、北部都是高山峻岭,其余地方都被海洋环绕,使印度与外界隔离,形成相对孤立的状态.印度北部山峦重叠,仅有几处山口与外界相通,是古代商业、军事与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由于古代印度分裂很少统一,往往是外部人通过此道骚扰印度,而印度很少冲出去。海岸线漫长,但少曲折,没有天然良港,海上风浪大,不适宜发展航海事业。印度内部,中部的温低耶山脉把整个印度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包括印度河、恒河平原与高山地带,两河平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加上河水可以灌溉,适宜农业发展,是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和古代印度的主要历史舞台。南部的德干高原土地荒喊,丛林密布,自然条件差,人烟稀少.高原两侧的沿海地区适宜农业发展。由于印度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政治上也很少统一起来,各地基本上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

(三)古代居民

印度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遗迹遍及各地,但其人种还不确定,一般认为他们是矮黑人与原始澳语人;从公元前3000年代起,达罗毗图人在印度占主导地位,他们创造了印度最早的城市文明,有的认为他们是印度的土著,有的认为他们来自西亚;从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起,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从印度西北部山口进入印度,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从公元前1000年代后,又有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相继侵入。外来民族的不断入侵加上内部的不断迁徙,使古代印度居民的成份非常复杂。ﻫ(四)古印度史的分期古代印度的文明大约起源于前2500年左右,到公元五六世纪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持续了将近3000年,史学家一般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哈拉巴文化时期(2500—1750BC)印度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2)早期吠陀时代或王政时代(1500-900BC)。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原始公社制解体时期。

(3)后期吠陀时代(9900-600BC)雅利安人的国家形成,种姓制度出现。

(4)列国时代(BC6-4世纪)摩揭陀国家兴起,早期佛教产生。ﻫ(5)帝国时代(BC4—A。D4世纪)从孔雀帝国到贵霜帝国,是奴隶制帝国和奴隶制度解体时期。

(五)史料

印度是一个没有史学传统的国家,研究印度史只能依靠考古资料、宗教典籍和外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的记载。

(六)史学史

对古代印度历史的研究始于近代。ﻫ进入20世纪以后,不仅英国,而且西方各国都对古代印度的历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ﻫ(七)古代印度的历史特点

1、小国分立,自始至终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统一国家.ﻫ2、社会经济结构以农村公社为主。ﻫ3、各种宗教盛行,祭司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4、种姓制度深刻地影响着印度社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5.社会发展极不平衡.

二、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哈拉巴文化

(一)哈拉巴文化的发现是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总称,一般认为是达罗毗图人创造的,又称达罗毗图文化。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印度历史是从雅利安人入侵开始的,是英国考古学家的发现,使印度历史向前推移了1000年.1921年英国考古学家到了印度,开始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许多城市、村落遗址与青铜器时代的文物,哈拉巴文化被发现了.

(二)概况ﻫ哈拉巴文化的城市与村落遗址共200多处,主要是哈拉巴和摩享佐·达罗两座城市的规模最大,,又称哈拉巴文化。经考古鉴定,其年代在前2500-—1750之间,繁荣期在前2200——1900。地理分布在西近伊朗边境,东近德里,横跨1500公里,北起喜马拉雅山,南至纳巴达河,近1100公里。

哈拉巴与摩享佐·达罗两城市的布局与规模类似,周长在3英里,南北1200——1500英尺、东西600——700英尺,面积200多公顷。都由卫城与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有高厚的城墙与防御塔楼,如哈拉巴的高50英尺,底基厚40英尺,卫城内部是一系列的公共建筑,中心是是一个大浴池,长宽高分别为39、23、8英尺,下城的居民区街道整齐,布局合理,街道宽达10米,下面有砖砌的排水系统,房屋主要由泥砖砌成,但大小、高低、设备差别很大,,有的房屋是设施完备的楼房,有的是矮小的茅舍,说明当时已经有明显的社会分化。两座城市相距400英里,显然是两个独立的国家,从卫城的粮藏规模看,居民可达3.5万人左右。

(三)哈拉巴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是典型的青铜文化,在遗址中发现大量铜器、青铜器,还没有出现铁器,石器也仍然使用;灌溉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青铜镐是普遍的掘地工具,栽种的农作物有大麦、小麦、棉花、椰枣等,有人工灌溉的渠道。畜牧业仍占一定地位,主要牲畜有牛、羊、猪、狗等。手工业除冶金、金属加工外,制陶、纺织水平比较高,制陶使用陶轮,外观匀称多样,饰以精美的图案,已经织出棉布,象牙、宝石的雕琢技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考古发掘出大量的砝码,也发现许多次大陆以外的产品,具有印度河文明特点的图章也在两河流域与叙利亚发现,说明印度不仅内部、对外也有贸易往来。另外,造船台急陶器上的帆船图案,说明印度当时也有航海业.ﻫ(四)哈拉巴文化的文字当时出现了文字,主要是图章铭文,绝大多数保留在石、陶、象牙制成的图章及陶器与金属器物上,迄今为止,共发现500多个符号,尚未解读成功,我们把它称之为印章文字。1968年,捷克学者赫罗兹尼曾宣称他释读了其中的200多个符号,但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五)社会性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城市出现、文字的使用、大规模公共建筑,说明当时印度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从住房看,贫富分化现象比较明显,阶级已经产生,城市建筑井井有条,说明已经出现了强有力的权力机关,国家已经出现。有人把它与埃及、两河流域相比,推测当时印度应属奴隶制社会.(六)中断原因

公元前18世纪中期,哈拉巴文化突遭毁灭,原因不详.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种推论。有人认为是雅利安人的入侵,有的认为是水灾、有的认为是干旱、有的认为是自身的衰弱。从考古发掘看,两城都有被破坏的痕迹,也出现了新器物。但大规模的文明不可能有一种原因,可能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ﻫ三、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

(一)吠陀时代及其社会状况: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的一支,其故乡可能在中亚或高加索一带,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他们一批又一批的从印度的西北侵入印度河流域,其后又逐步侵入恒河流域,在与当地居民的冲突中,他们成为胜利者、当地的主要居民与历史主体。从雅利安人入侵到国家产生的历史时期,反映于雅利安人的圣书《吠陀》里,这一历史时代又称吠陀时代。吠陀本义为知识、学问,是雅利安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颂歌、经文、咒语的汇编,,是包括大量知识的宗教文献。包括四部,其中《梨俱吠陀》的编纂年代最早,反映的是前15——10世纪的雅利安人的社会状况,这一历史时代又称早期吠陀时代.《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奥义书》《森林书》等反映的是前9-—7世纪的雅利安人的社会状况,这一历史时代又称后期吠陀时代。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处于军事民主制时代.他们仍然过着氏族部落生活,不过其氏族制度正处于解体的过程之中.当时雅利安人有众多的部落,成为“迦那”,每个部落又有若干父系氏族,“维什”,每个氏族住在一个或几个村落里,每个村落包括几个父系大家族。氏族的土地分给各家族使用,动产已归大家族所有,大家族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部落管理机关包括毗达罗(全体成年男女参加,讨论、决定部落的战利品分配、军事及宗教问题,选举祭司等),萨米提(全体成年男子即战士参加,由军事首领主持),萨巴(少数人参加,可能是长老会议),罗迦(军事首领).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生活方式由畜牧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他们用犁耕地、用镰刀收割、并引水灌溉,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大麦、小麦,发展了制造铜与青铜工具,武器,金银饰品等手工业,以米、金属或装饰品作为交换媒介。社会内部已经出现了分化,祭司和武士雅利安人集体已经成为氏族贵族。频繁的战争是当时的主要社会特点之一.除了雅利安人与土著居民之间,还有雅利安人各部落之间争夺财富、土地的战争。战争促使了奴隶制的产生、雅利安人的分化及国家的产生,许多战俘成为奴隶,许多氏族成员破产,军事首领为首的贵族集体力量增长。社会的分化、对立,促使了国家产生,种姓制度也开始出现。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铁的出现是其主要标志,《阿闼婆吠陀》中多次提到黑色金属,考古学家也在恒河流域发现了前9-—8世纪的冶铁遗迹,说明此时已经进入铜器时代。农业出现深耕,灌溉系统更多,手工业上分工更为发达,《梵书》中提到的手工业就有10多种,出现了商人与高利贷者,商人用牛、马、象运货,虽有交换媒介,但还没有出现货币。随经济发展,血缘削弱,农村公社出现,社会成员进一步分化,战争更为频繁,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国家。他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范围不大,属于城市国家。如种姓制度进一步发展,成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雅利安人种姓制度1。起源形成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中译的佛经中称为种姓,最早见于《大唐西域记》,它的形成,一是征服,二是雅利安人氏内部分化和社会分工。前2000年代中期,雅利安人入侵到印度河上游一带,他们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意为皮肤白皙的、高贵的,而把当地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意为敌人、野蛮人。社会出现雅利安与达萨两个集团的划分,这是种姓制度的萌芽.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雅利安人从印度河发展到恒河流域,土著居民成为达萨,而雅利安人内部也进一步分化,加上社会分工的形成,出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种姓,达萨成为第四个种姓首陀罗,四个等级构成的种姓制度形成.并成为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之后又被婆罗门教神化,在《梨俱吠陀》里就有记载:社会形成之前,天地之间有一个力大无比的原人,后来诸神肢解了原人,其身体的各部分衍生出天地万物,口变为婆罗门、双手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双脚变为首陀罗.同时又制定“达磨”即法,具体规定了各种姓的权利与义务,来维护种姓制度,影响最大的是《摩奴法典》,摩奴为梵天的儿子,法典以它的名义,规定了各个种姓的义务,使种姓制度合法化。2.种姓制度的内容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掌握神权的僧侣贵族集团,有祭祀和解释宗教经典的特权,监督法律的执行,有权得到大量的布施。他们一般还充当国王的顾问,参与政务,得到国王的大量赏赐土地、奴隶等。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行政贵族,包括国王、各级官吏、武士,有行政管理权,收税权并通过战争掠夺财富。第三等级是是吠舍,他们是雅利安人中的平民,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商业,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纳税和布施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也有少数是沦落的雅利安人,他们从事手工业及各种低贱的职业,如收死尸、打扫厕所等。前三个种姓有雅利安公社成员的身份,是再生族,可以轮回,可以信教,第四等级为非再生族,政治、宗教、法律上都不受保护.3.种姓制度的特点

(1)职业世袭不变。(2)实行内婚制。(3)宗教生活界线分明,宗教权利不平等。(4)法律地位不平等.。ﻫﻫ4。种姓制度的发展高级种姓可以从事低级种姓的行业;高级种姓男子可以娶低级种姓女子为妻;迦提和贱民的出现。5.种姓与阶级的区别与联系区别:ﻫ(1)种姓取决于侥幸出生,阶级取决于经济地位。

(2)种姓按世袭职业划分,阶级按取得收入方式划分。

(3)婚姻社交方面,种姓比阶级受着更严格的限制。

(4)种姓是一个地区的现象,阶级则具普遍意义。ﻫ联系:

(1)种姓划分以阶级划分为基础。

(2)种姓和阶级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ﻫ6.种姓制度的影响(作用).维护了社会上层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它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影响是负面为主的,它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隔离与排斥,种姓冲突不断,国内缺乏和平的环境,阻碍了印度社会的正常发展.

(三)婆罗门教。ﻫ婆罗门教的产生雅利安人在国家产生的过程中为了巩固上层的统治,压抑被征服者和下层人民,祭司们整理古老的对自然神的崇拜及其他信仰,结合印度征服与社会分化的现实而创立的。基本教义崇拜梵天,认为他是宇宙的创立者,世界的主宰;轮回转世说;各等级应该遵循自己的行为规范——达磨。经典及其消极影响。经典为《吠陀》,使种姓制度合法化、神圣化,让人们忍耐顺从。

四、早期佛教的兴起和传播ﻫ(一)列国时代历史概貌ﻫ1、次大陆北部的统一。ﻫ2、铁器的普遍使用和大城市的出现.ﻫ3、种姓制度的变化。ﻫ4、人民大众的反抗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百家争鸣.

(二)佛教兴起背景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超自然力和社会力量的信仰和崇拜,这种力量是通过人们的幻想创造出来的,并被认为对现实生活有支配作用,史前时代人类无论对自身还是对自然界的认识都很幼稚,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闻再者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支配着人和自然界的命运,而对他表示敬畏和崇拜,原始宗教产生,当时是一种自发的宗教。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和反映,在这种反应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20卷P341-342。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统治阶级利用和创造宗教为自己的统制服务,使宗教变为人为宗教,如我们学习过的古埃及宗教改革,吠陀时代的婆罗门教,宗教成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并不是凭空产生创造了,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更是印度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佛教最早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公元前六~四世纪是印度的列国时代,这一时代印度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吠陀时代产生的种姓制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维护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也不合时宜,社会需要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发展趋向,佛教就是当时印度出现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在吠陀时代,印度形成了种姓制度,四个等级之间界限分明,权利与义务不平等.公元前6-4世纪,古代印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列国时代,这一时代,印度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铁器普遍应用,农业的生产水平与产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水稻种植范围扩大,产量提高,园艺业、果艺业也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提到了果园、茶园甚至甘蔗种植,棉花的栽培推广、养蚕业普及.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种植,为手工业、商业大发展提供了基础。手工业分类多,专门化有了一定发展,当时的手工业主要有铁匠、木匠、屠夫、渔夫、象牙工、纺织工、珠宝工、陶器工等、,佛经中就提到了18种手工艺匠人,说明手工业发展很快,一些重要的手工业者组成了自己的联盟组织—行会。商业也发展起来,主要在各城市的市场中进行,对外贸易主要与西亚、斯里兰卡进行,也比较繁盛,如佛经中提到,佛在一条街上作沉思时就看到由500辆大车组成的商队经过。贸易的产品主要有纺织品、粮食、油、香料、金银珠宝。为适应贸易发展需要,城市之间有商路连接。商业的发展,过去的物物交换被淘汰,出现了金属货币,也出现了货币借贷现象,高利贷的盘剥使许多人破产。列国时代印度的政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列国并立、争霸并逐渐走向统一。这一时期,印度北部大部分部落都已过度到国家,达20之多,佛教文献中提到印度这一时期的十六大国,这些国家都以自己的首都为中心,彼此林立、各自为政,而又相互斗争与争霸,因此称这一时代为列国时代。最初,恒河流域的迦尸强盛,与居萨罗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后来居萨罗打败迦尸,而后摩揭陀又崛起,成为北部印度最强大的国家.在列国中,大多数是君主国和,少数是共和国,在君主国中,国王有权征税、征发劳役、兵役、掌管军事、行政、司法大权,国王下面还有庞大的官僚机构,这些官员都听从国王命令。在共和国中,有的属于寡头共和国,如印度河流域的尼沙,由一个国王和300人的会议统治,有的属于民主共和国,如佛出生的释伽,大家选举产生首领,当国家遇有重大事件时,要在一个四面无墙的棚子里召开全体老少会议,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不论是君主国还是共和国,这一时期的政权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世俗性,君主权力扩大,共和国的权力寄托于人民,婆罗门教在维护国家统治方面的作用减弱。刘欣如《古代印度的共和国》《世界历史》96.3施治生主编《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对旧的等级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社会发生了明显变化。四个种姓都发生了贫富分化的现象,职业界限被打破.如婆罗门,原来是个祭司贵族,他们在从事祭祀中得到报酬,这一时期,有的在为国王、贵族服务中得到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开始经营农业,有的婆罗门成了富有的奴隶主,男奴耕田、女奴磨面,有的变成了贫困小农,父子共同下地耕田,在民间从事祭祀活动的婆罗门有的甚至连生活都没有保障,社会地位下降,被迫改行.从事信差、屠夫等行业.总之,作为第一等级的婆罗门已发生明显的分化,少数人仍然保有社会上层地位。但是多数人地位下降,社会实际地位与第一等级已经不符合。以国王为首的刹帝利,在战争中,获得大量财富和战利品,平时通过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财富,行使国家的权力,而使他们的实力进一步扩张,已经成为社会上最有实力的阶层,他们对屈居婆罗门之下表示不满,希望按实力重新划分社会等级,极力反对种姓制度.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地位下降,有一个王子做花匠、厨师。吠舍本来没有任何特权,但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其中的一部分通过经商、放高利贷取得了大量财富,成为拥有财产和奴隶的贵族,社会地位提高,还有的当上了地方官吏,如早期佛教经典中就常常谈到城市中的富有商人,他们控制行会,拥有巨大的财富,受到国王和刹帝利的尊敬,他们也对种姓制度不满,希望得到与其实力相当的社会地位。但吠舍中的许多人在长久的战乱、沉重的赋税压力下,失去了自己的小块土地,被迫从事低贱的行业,有的被迫借高利贷,到期不能还清,沦为贱民或奴隶。首陀罗作为种姓制度的最底层,除少数人发财而变得富有外,大多数仍是佃户、贫困的手工业者,在社会上被剥夺了一切权利,对种姓制度极为不满。总之,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争霸战争进行,四个等级都已发生了明显变化,旧的种姓制度与社会实际不相吻合,社会各阶层都希望发生变革,刹帝利和吠舍都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取代婆罗门成为第一等级,社会地位下降的阶层同样对种姓制度与社会现实不满,他们希望社会建立另一种秩序,保障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处境,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反种姓运动,社会各阶层从不同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思想。社会变革思想先行,新思潮新教派不断出现,反映了不同的改革呼声。佛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影响最大的一种宗教。ﻫ(三)产生、教义及社会主张ﻫ佛教因创始人佛陀或释迦牟尼而得名,佛教就是佛所说的教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本来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前566-—486,这是我国的说法,在东南亚佛教国家则根据《缅甸佛传》推算,认为624——544),相传他是释迦族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属于刹帝利种姓,看到社会上有很多人忍受生老病死的折磨,29岁时,抛弃安逸的生活,离家出走,到处聆听婆罗门教祭司们的说教,希望悟出人生真谛,找到人生痛苦的答案。6年后,他宣称得到了正觉,即悟出了人生痛苦的原因,找到了解决痛苦的答案,开始传教。他创立佛教后,弟子们称他为佛陀或佛(意思是大彻大悟者)。在恒河流域传教40多年,80岁去世,教徒称之为涅磐,并将火化后的佛骨分别葬在八个地方,修建佛塔。出家的男弟子称比丘,出家的女弟子称比丘尼,不出家(居士)的男弟子称优婆塞,不出家的女弟子称优婆姨,合称佛教四众。早期佛教教义集中表现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谛即四条神圣的真理,即苦、集、灭、道,苦谛是说人生多苦,生、老、病、死、爱别离、冤仇相会、求不得、五阴盛(即五蕴,认为人由色蕴——形式、物质现象、受蕴——感觉、想蕴—-观念、知觉、行蕴—-意志、识蕴—-意识五种要素组成,五阴盛苦即身心一切皆苦).集谛是说苦的原因,人有欲爱,对长生、权力等的贪欲得不到产生痛苦。灭谛是消灭苦,灭苦就要消灭欲爱。道谛是通过修道来消灭苦。八正道即修道的八种途径或方法,包括正见(正确的信仰)、正思(正确的思维)、正语(正确的言论)、正业(正确的行动)、正命(正确的言论)、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思想)、正定(正确的自我专心)。十二因缘是集、灭二谛的详细说明,主要是分析苦因和三世轮回。人生之苦是由无明(愚昧无知)引起的造业果报,生死轮回不已,只有消灭无明,皈依佛法,才能得到解脱,达到涅磐境界。ﻫ佛教的社会主张主要是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人人都可以信佛,可以通过修道摆脱痛苦;佛教抨击婆罗门教,但并不主张废除种姓制度,只是反对婆罗门第一等级的地位和吠陀的权威,为刹帝利争取第一等级,由此提出了自己的学说,认为人类是由飞行在光音天的众生下到地面后一步步形成的,后来由于财产发生争执,人们便选出有德之士为主,治理社会,于是世间便有王名,以正法治民,故名刹帝利。把刹帝利摆在了第一等级的地位.在承认刹帝利最高地位的前提下,又根据社会分工,把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分别排在第二、三、四位.佛教也承认奴隶制的阶级关系,早期佛教的经典经常把奴隶与奴隶主的对立称为大家与奴、大家与奴婢、良人与奴婢等,并且禁止负债的人、奴隶出家,还为奴隶规定了对主人应尽的义务。

(四)评早期佛教

1、佛教的社会基础。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代表了对旧等级制度下不满、渴求社会改革的各阶层利益,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利用它为自己服务。ﻫ2、早期佛教的积极作用.在反对婆罗门教、反对就的等级制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3、早期佛教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精神武器。让人们安于现状,通过修道求得心理平衡,忽略等级及国家、阶级压迫之苦。ﻫ4、佛教的社会主张及局限性。平等只限于宗教领域,并非社会生活方面的平等,只是代表了刹帝利和新兴吠舍大商人的利益。

(五)迅速传播的原因ﻫ第一,得到吠舍大商人和各国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众生平等的口号吸引了许多下层群众。第三,教义、教规易为人接受。ﻫ(六)佛教的发展与传播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前6-—4世纪中。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教义和戒律都是口头传教,不崇拜偶像,不主张祭祀,教徒的组织比较松散.他死后,弟子们在王舍城郊举行了第一次结集,结成了经藏与律藏,成为佛教原始经典,弟子们依此传教。部派佛教:前4——公元1世纪。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各阶层对戒律与教义的理解不同,产生了分歧,从第二次结集开始,分裂为不同的教团,称18部或20部,被称为部派佛教,比较重要的是上座部与大众部。在这一时段,为了弥和分歧,弟子们在前386年左右在吠舍厘城进行了第二次结集.阿育王在位时期把佛教定为国教,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在华氏城进行了第三次结集,为佛经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大乘佛教阶段:公元1——7世纪。公元1世纪从部派佛学发展而来。在部派佛学中,上座部代表保守的一派,大众部代表激进的一派,人多,流行广,大乘佛教的学说就渊源与大众部.从社会基础上说,公元1世纪起,印度的奴隶制开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的上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的上层开始联合起来,佛教越来越多地接受婆罗门教的影响,失去了早期的改革的姿态,佛教的僧侣们也变成了特殊等级,过者同达官贵人一样的奢侈生活,佛教脱离了下层群众,剥削阶级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僧团和寺院,并占据了领导地位,佛教的宗旨由此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乘佛教。在贵霜帝国时代,由于迦尼色伽王的大力推崇而迅速发展,在佛教中占了主流。迦尼色伽王召集了佛教的第四次结集,编纂了经、律、论三藏经典。从此大乘佛教在印度本土和中亚占了主导地位。尊崇原始佛教信仰的派别称为小乘。ﻫ大乘和小乘的区别:1.在宗教理论方面,大乘教义中的唯心主义因素比小乘更彻底。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大乘主张“法我皆空”。2、小乘主张佛是圣哲,不是神,不崇拜佛的偶像;大乘认为佛是高于一切的神,崇拜偶像,注重礼仪.3.修道途径上,小乘认为,要自渡和出家修行,佛只是向众生提出了修行的途径与办法,达到涅磐全靠自己修行;大乘主张济渡和兼渡,不仅渡自己,还要渡他人,那些修行可入涅磐而暂未入、下降尘世普渡众生的人为菩萨.修行不必出家,只要虔诚信仰,亦可成为菩萨,进一步成为佛。4.从修行的理想极果看,小乘认为是阿罗汉,但不能人人成佛;大乘的理想极果则是佛。大乘的一些主张和口号也比小乘更能吸引群众,也更能满足统治阶级生前骄奢淫逸,死后成佛的幻想.密教阶段,公元8——12世纪.大乘形成后,日益向唯心主义方向发展,如它的最初派别-—空宗,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虚幻不真实的,虚幻是世界的本质。公元5-—6世纪,其一切皆空的理论,使佛教本身失去了现实意义,动摇了人们的信仰。公元7世纪后,大乘佛教热中于空洞繁琐的论证,使佛教进入在印度的最后一个阶段—-密教.它是大乘佛教、婆罗门教、和地方民间信仰的混合物,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为特征,,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宣传坚持语密(口诵真言咒语)、身密(手结契印)、意密(心作观想)三密相应,就可以立身成佛。它的形成与传播,说明佛教已经完全脱离社会,伊斯兰教传人后,对佛教采取镇压政策,,使佛教在印度本土遭到彻底的毁灭。

佛教的对外传播。佛教对外传播,开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代,他向邻国派出师团传教.佛教在亚洲的传播,有南北两条途径。南传到斯里兰卡,公元4、5世纪,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公元11、12世纪又传入泰国、柬埔寨、老挝。南传佛教以小乘为主,经典属于巴利文系统.北传在阿育王时代首先传到中亚,公元前1世纪传到我国新疆,公元前后传到我国内地汉族居住区。,2世纪传入越南,4——5世纪传入朝鲜、日本。北传佛教开始是小乘,大乘佛教兴起后,在东亚各国占了主导地位,经典属汉文系统.佛教传入我国的西藏,是在公元7世纪,主要是大乘的密宗,和西藏的地方信仰结合,形成了喇嘛教,经典属于藏文系统.佛教传到欧洲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佛教组织与僧团。20世纪后传入美国,又从美国传到加拿大、巴西、秘鲁、阿根廷等。世界性的佛教徒组织是“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总部设在泰国的曼谷,泰国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世界宗教研究》1989。3《佛教的中国化历程》佛道(两汉)、佛玄(魏晋南北朝)、创宗(隋唐)、三教合一(宋代以后)。法显(399—-412)、玄奘(627-—645)到达印度取经。禅:静思,泛指有关佛教的事物。佛教与莲花。禅宗的弘仁、慧能、神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ﻫ四、阿育王和孔雀帝国

(一)孔雀帝国的兴衰1.建立:在列国时代的争霸战争中,位于恒河中下游的摩揭陀国逐渐强大,瓶沙王统治时期(前544-—493),征服了东部的鸳伽,把国土扩展到孟加拉湾,他的儿子阿者世统治时期(前493——462)继续扩张,吞并了伽尸和跋祗,成为霸主。到难陀王朝统治时(前364——324),又征服了居萨罗,逐渐统一了北印度,而此时的印度河流域,却从公元前6世纪末开始,遭到波斯帝国的统治,前330年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后,前327年侵入印度西北部。亚历山大帝国又取代波斯对当地实行统治。由于士兵水土不服,厌战,亚历山大留下驻军,设立总督,撤回巴比伦。此后,次大陆西北部的人民开始了反抗斗争,出身于养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在领导人民的反抗斗争取得胜利后自立为王(即月护王,前324——300),接着挥师东进,灭亡难陀王朝,以华氏城为首都,建立了孔雀王朝(前324——187)。前305年,他又成功地抵御了塞琉古王国的入侵,合并了印度西北部的一些地方,建立了印度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大国。他的儿子宾头沙罗统治时期,(前300——273),又征服了南印度的一些地方,第三代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前273——236)又征服了南印度的大国羯陵伽,孔雀帝国进入全盛时期。2.政治经济统治:孔雀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国王掌握国家的军事、行政、司法等全部权力。国王有权决策,委派官吏,他之下设立庞大的官僚机构,包括御前会议(国王的咨询机构)、枢密院(决策机构,由国王代表的7人组成)、大臣会议(执行机关),还设由0多个部,掌管各方面的事物。国王还在各地设有许多密探。国家无独立的司法部门,重要案件由国王亲自审理,其余由各行政长官审理。地方上,摩揭陀本部有国王直接管辖,其余地方划分为若干行省(阿育王时大约有5个),设总督进行治理,总督一般由王子担任。每省下面设立4--6个府,府下设村,村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此外,帝国内部还存在许多半独立的部落。孔雀帝国利用宗教进行统治。阿育王自称是“诸神的宠爱者”,神化其统治.他把佛教定为国教,前253年主持了佛教的第三次结集,对各教派组织进行调整,编纂佛教经典,提高了佛教的地位,并派人到国外传教.他亲自宣扬圣法,要求孝敬父母、善待他人,各教派互相尊重、宽容,仁爱慈悲,不杀生与避免战争,做公益事业等。孔雀帝国以军队作为国家的统治支柱.国家设有庞大的常备军,包括步、骑、战车、象四个兵种,还有海军。椐塞琉古王国驻孔雀帝国的使者记载,旃陀罗笈多拥有60万步兵、3万骑兵、9000头战象.3.土地制度:土地名义上属于国有,国王是土地的主人,但实际上,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国家和国王土地,直属于国王,包括王室农庄、宫廷用地,全国山林、矿藏、荒地等,收入直接归国王和王室。二是僧俗贵族占有的土地,既包括国王赐予的仅享有征税权的、也包括私有可以继承、转让和买卖的土地。三农村公社土地,这是土地最主要的形式,在偏僻的地区,表现为半独立的氏族部落土地,只是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在农村公社土地上,土地分给各个家庭使用,向国家交纳1/6——1/4的租税,水源、森林、道路等归集体所有。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公社的土地也出现了私有化的现象,但整体来说,发展迟缓。在国王与贵族的土地上,奴隶、仆人、雇工耕作。4.奴隶制状况:古代印度的许多文献记载,印度存在过奴隶制,是印度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当时奴隶的来源与使用范围广泛,如战俘、家生、买卖、赠与、继承等,《那罗陀法典》则认为有15种来源之多.奴隶被广泛应用于贵族与王室土地、手工业作坊,水利设施修建、采矿、建筑工程等,应用最广泛的是家务劳动,如舞女、歌手、侍从、园艺。奴隶是主人财产,可以买卖、抵押、出租、赠送.但同时,奴隶在经济中并不是主要的生产者。奴隶制的发展受到了种姓制度的制约,雅利安人把子女卖为奴隶,要受到很重的惩罚.亲属要尽快赎回,为奴期间,仍然保留雅利安人身份。奴隶的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如付满身价,可以恢复自由,可以继承财产,对于奴隶的虐待,也有限制,如让奴隶搬运了死尸、清扫了粪便等就要让他们恢复自由。这些说明,印度的奴隶制已经由盛而衰。5.种姓制度:在列国时代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帝国时代由于不利于统一受到一些限制,也不利于接纳外来人口。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婆罗门教法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