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8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8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8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8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重难知识记忆】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在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了催化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意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被各个击破的境地,未能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以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4.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5.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德国一直担心开战后东西两线作战,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祸水西纵”,也促进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1)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性质关系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旨在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正义的。(2)团结就是力量: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却需要团结。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依靠团结形成的强大力量。(3)战略指导正确:战争在几个战场同时展开和进行,如何避免两线作战,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一个关键的问题。(4)战争动员有力: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时间持久、消耗巨大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战争动员调动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启示(1)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带来灾难,而且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战争就是灾难,我们必须反对军国主义的复活,捍卫世界和平,决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2)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为了应对人类发展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团结奋斗。(3)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前进的动力。【拔高练】1.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同其他学校21974名毕业生一样,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说来,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这说明美国当时()A.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B.高学历群体受到各行业的青睐C.大萧条影响人们的择业观 D.新政举措的成效尚未显现出来2.1933年9月,美国内政部长伊克斯向全美石油生产州发出指令,规定各州的生产份额,使全国产量每天减少了30万桶。1934年10月,伊克斯组织各产油州成立了州际石油协议委员会,相互协调石油生产。美国石油生产逐步稳定,1934年到1940年间,美国油价不断上升并稳定在每桶1-1.18美元。材料表明美国()A.联邦政治遭遇危机 B.掌控中东石油资源C.国家调控颇见成效 D.度过经济滞胀阶段3.1939年9月17日,当波兰濒临败亡之际,苏联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局势对苏联构成了威胁。9~10月,苏联又分别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签订了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力。苏联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趁机瓜分波兰西面的领土 B.建立波罗的海的军事霸权C.防止德国法西斯战火东延 D.加强与东南欧的政治联系4.1940年,英军实施了“发电机行动”,调集了驱逐舰、渔船、旅游船、维修船、私人游艇等在内的几千艘船只,冒着德军的轰炸往返于英吉利海峡载运士兵。这次行动的实施()A.直接导致德军处于两线作战局面 B.表明法军开始得到了英军的支援C.迫使德国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 D.反映出德军在西线推进的速度快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处理战败国日本的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这反映出()A.对日本的处理加剧了美苏冷战 B.大国利益争夺影响了战后秩序C.苏联成为对抗美日的主要国家 D.日本的侵略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题干所示为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人们就业困难,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生拼命寻找工作,一些岗位如开电梯也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选择,这表明当时美国人的择业观发生变化,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两极分化,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高学历受到青睐,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择业难,于是选择了之前不屑的工作,排除B项:这一时期罗斯福尚未就任总统,排除D项。故选:C。2.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限定石油生产州的生产份额,组织各产油州成立州际石油协议委员会,协调石油生产,使得全国石油生产逐步减少,油价不断上升并趋于稳定等,表明美国国家调控颇见成效,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美国联邦政治遭遇到了危机,排除A项;掌控中东石油资源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D项。故选:C。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二战中苏联的军事活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苏联在二战全面爆发初期,进入波兰东部地区,又与波罗的海的部分国家签订互助条约,结合所学知识,苏联的这些军事活动是为了防止德国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入侵,故选C项;当时波兰西面领土已被德国占领,故排除A项;这些军事活动体现不出苏联对波罗的海的军事霸权的觊觎,故排除B项;苏联的这些活动主要服务于军事,而不是服务于政治,故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依据材料“1940年”“发电机行动”“往返于英吉利海峡载运士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行动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直接导致德军处于两线作战局面的是诺曼底登陆,故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开始”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撤退的是英、法军队,表明法军早已经得到了英军的支援,故排除B项。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是在不列颠之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调集了驱逐舰、渔船、旅游船、维修船、私人游艇等在内的几千艘船只,冒着德军的轰炸往返于英吉利海峡载运士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行动非常仓促,反映出德军在西线推进的速度快,故选D项。5.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就日本问题经过讨价还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